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五十三章 殴打左都御史,君子动口也动手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五十三章 殴打左都御史,君子动口也动手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好诗!传朕口谕,命翰林院将此事载入史册,朕要亲自过目。”

这是元景帝对翰林院那帮书呆子的报复,谁让他们不同意让他蹭一蹭许七安斗法佛门的荣誉呢。

崎岖的山道,穿着道袍,玉冠束发的李妙真,背着师门赠予的法器长剑,缓步而行。路边野花烂漫,阳光明媚,山清水秀,她一路走,一路看,怡然自得。

一柄红艳艳的油纸伞跟在李妙真身侧,伞下是倾国倾城的魅,眸如点漆,红唇鲜艳,肌肤雪白,穿着繁复华美的长裙,一副风华绝代的豪门千金打扮,眼波流转间,媚态天成,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

魅不是寻常鬼物,必须是阴年阴月出生的女子,且死后依旧是处子之身,方能炼成魅。

“再有八十里便到京城啦,主人,我们在京都城久住一阵,可好?”

魅的名字叫苏苏,她望着南方,饱含期待,她还从未去过京都城,想要多玩一玩。

“我对京都城可不熟悉,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人,甚至此次去是为了天人之争,京都城可是人宗的地盘,你就不怕被他们超度了!”

李妙真一脸英气,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根本就不同意苏苏提议,毕竟此次她去京都城不是玩的,而是有着正事要做。

苏苏生气的一转身,站在路边,气呼呼的,娇嗔的姿态,很能勾起男人怜香惜玉的柔情。

“我不去了,我要回天宗,我要回天宗。”

可惜李妙真不是男人,而是一个性格火爆的女将军,哪里会惯着苏苏,反手就是一巴掌拍在了苏苏的后脑勺上,问道。

“走不走?”

挨了揍的苏苏顿时变得乖巧了,脸上露出了屈辱之色,娇嗔道。

“哎呀,你别打我头嘛,都被打你瘪了。”

突然,李妙真鼻翼微微抽动,神色微变,沉声道。

“我好像闻到了血腥味!”

李妙真剑眸之中精光闪耀,转头四处张望了片刻,很快就锁定了前方的一处草丛,连忙奔去。

一人一鬼俩主仆拨开草丛,搜寻一阵,在及膝的杂草里,找到一具尸体。这具尸体穿着黑色劲装,失去了头颅,手里握着一把卷刃的钢刀,脖颈处那道碗口大的疤,已经干涸发黑,死亡时间至少超过两个时辰,甚至更久。

“肯定是死于江湖仇杀,怨气还不轻呢,咱们把他给埋了吧,免得他曝尸荒野,七日后化作怨灵。”

苏苏身为魅,嗅到了一股极为浓郁的怨念,这股怨念极有可能让死者在七日后,化作怨魂。当然,这类魂魄无法长久存在,短则几个时辰,长则数天便会消散,她提议道。

这条山道并非荒无人烟,如果在怨魂消散之前,有旅人经过,很可能会遭怨魂攻击。轻则大病一场,重则死亡,苏苏认为,应该及时杜绝这样的事情。

“怨念这么深,生前恐怕发生了什么大事,才让他这么不甘心。我尝试召唤一下他的魂魄,看看是什么事情。”

李妙真打量着这具尸体,稍稍沉吟,急公好义的性子再次发作,轻声说道。

“不是吧不是吧,主人伱真觉得自己是女侠了吗?”

“你是天宗圣女啊,你将来是要太上忘情的,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恩怨情仇,于你而言都是浮云。忘情而至公,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女侠只是我们为了伪装身份,给自己制定的一个伪装而已。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你何时能冷眼旁观世人的爱恨情仇,不为所动,不阻止不干预,那你就能修成正果!咱们把他埋了就好,何必多惹事端。”

苏苏原地蹦跳,满脸的不可思议,她觉得李妙真长歪了,天宗修行讲究的是太上忘情,李妙真自从下山之后,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急公好义,完全背离了天宗的修行理念。

“你就闭嘴吧!!”

李妙真一脸的不耐烦,她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了沉声道。

“天宗的奥义宗旨,需要你来教我?太上忘情是没错,可如果连什么是情都不知道,如何忘情?说忘就忘的吗?”

李妙真不觉得行侠仗义有什么错。为何有些人总把世态炎凉挂在嘴边,就是因为好管闲事的人太少了,倘若人人都有一颗行侠仗义,好管闲事的心,世态也就不会炎凉。

李妙真把尸体抬到路边,吩咐苏苏取出三截竹筒,竹筒里分别是黑色的淤泥、黑色的血液、散发寒气的药材。

黑色淤泥的主要成分是乱葬岗挖掘出的尸泥,辅以各种阴性材料。黑色的血液的主要成分是阴时出生的处子的癸水,辅以各种阴性材料。散发寒气的药材,则是一些生长在极阴之地里的药材。

这具尸体死亡时间过久,无法直接召唤魂魄,而且又是曝尸荒野的状态,强行召唤魂魄,会当场消散在太阳之力中。

苏苏熟练的用三种材料调配墨水,并取出一只指骨为身的毛笔,蘸满墨汁,递给了李妙真。

李妙真在尸体身上刻画着古怪咒文,嘴里念念有词,随着阵法的逐步成型,周围吹起了一阵阵的阴风,给人一种阴冷无比的感觉。

李妙真最后一笔落下,阴风卷着一道道破碎的魂魄而来,在尸体上方凝聚,化作一个不够真实的虚影,那是一个精瘦的汉子,目光呆滞,呆呆的漂浮在尸体上方。

李妙真眉头微皱,道门是玩鬼的行家,只看一眼,她便确认这个鬼魂受损严重,死前有被人针对性的攻击魂魄,但那人应该是个武夫,能力有限,无法彻底湮灭魂魄。

“你是谁?”

李妙真抬指渡送出一缕阴气,滋养魂魄,开口询问道。

鬼魂受到阴气的滋补,呆滞的表情有所变化,神志有些混乱,只是喃喃道。

“血屠三千里,血屠三千里,请朝廷派兵讨伐!”

李妙真连续追问了数遍,鬼魂翻来覆去就这么一句,其他的他就说不出来了。

“血屠三千里!”

李妙真脸色阴沉,无比肃穆,如果这是真的,那可就是一件大案子,让她心中的正义蠢蠢欲动。

“怎么处理他?”

苏苏此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血屠三千里,那可是惊天大案,与其相比,云州的案子都是小儿科,不可相提并论。

“他魂魄残缺,想让他说出后续内容,就得养魂,但养魂是漫长的过程,短期内无法指望。”

李妙真目光随之落在尸体上,灵机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

“若能查出此人身份,或许能进一步知晓内幕,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事。”

“主人说的有道理,只是需要怎么查?”

李妙真沉吟不语,不停的思索着,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云州案时,配合许七安查案的经过,她竭力的回想,试图借鉴许七安的思路,来破解这具尸体的谜团,但她失败了。

沉默的气氛中,李妙真叹了一口气,对苏苏说道。

“我们去京都城,许七安在那里,他肯定有办法。”

“他是我见过破案能力最强的人,连把尸体带回京都城,交给衙门吧。

“此人在距离京城不远的荒山被杀害,八成是遭遇了截杀。”

李妙真取出地书碎片,对准尸体,光华一闪,尸体消失不见。她接着打开腰间的香囊,将残魂收入其中。

有了这件插曲,主仆不再慢悠悠闲逛,李妙真把苏苏收入香囊,召唤出飞剑,翩然跃上剑脊,飞剑咻一声,破空而去。

一刻钟后,李妙真看到了京都城巍峨的轮廓,看见了围绕京城而建的,星罗棋布的村庄和小镇,她降下飞剑,于城外落地,飞剑有灵,自动归鞘。

“主人,我是第一次来京城呢,都说这是大奉首善之城,陆地最繁华城市。”

苏苏雀跃不已,穿过城门后,她迫不及待的左顾右盼。

“沉稳些,你的人生和鬼生,加起来好歹也接近四十岁了。”

李妙真说着,走向了城墙边的告示栏,每到一处城市,她就会本能的去看告示栏,上面会有官府张贴的告示,包括朝廷政令,通缉檄文等。

“主人你老毛病又犯啦,京城高手如云,即使有檄文,也轮不到你来替天行道。”

苏苏撑着红伞,遮挡太阳,伞下看美人,更有一番风情。

……

御书房,元景帝,许子圣,首辅王贞文,户部尚书以及其他三品大员,公爵勋贵和都给事中,总共数十人人齐聚。

镇北王的副将褚相龙站在群臣之间,微微低头,默然不语。

元景帝扫了一眼众臣子,少了一个身影,眉头微皱,沉声道。

“魏渊还没来,不必等了!”

而后,元景帝收回目光,面色肃穆,开口说道。

“镇北王向朝廷讨要三十万两军饷,粮草饲料二十五万石,诸位爱卿是何意见?”

户部尚书掌管钱粮,谁想要从户部得到一钱银子,他都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大声说道,

“元景三十六年,江州大水;荆州大旱;州闹了蝗灾,朝廷数次拨粮赈灾。豫州,漳州两座大奉粮仓所剩余量不多,凑不出来了。”

元景帝沉吟了片刻,知道这是事实,思索后说道。

“那从各州调配呢。”

户部尚书面露为难之色,将困难指出来了。

“即使有漕运,从各州募集粮草,耗时耗力,人吃马嚼的,等运到楚州边关,粮草恐怕也剩不下一半,此非良策。”

正说着,宦官走到御书房门口停下来,元景帝抬了抬手,打断户部尚书的话,望向门口的宦官,沉声问道。

“何事?”

“魏公来了。”

宦官恭敬的行礼,小心翼翼的禀报道。

元景帝神色沉静,不露声色,点点头,说道。

“让他进来。”

宦官退下,片刻后,魏渊跨入了御书房,照例站在自己的的位置,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元景帝没有看向魏渊,目光依旧看着户部尚书,有些生气的说道。

“这样不行,那也不行,众卿难不成只会反驳朕吗?”

左都御史袁雄心里一动,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表现一下,跨步而出,恭声道。

“陛下,臣有一策,可以解决此事!”

元景帝眼睛一亮,露出了笑意,对其点头,赞赏的说道。

“袁爱卿请说。”

袁雄抬头扫了众人一眼,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

“朝廷可以临时添加一项徭役,叫运粮役。责令百姓负责押运粮草。”

所谓徭役,是朝廷无偿征调各阶层民众从事的劳务活动,如果让百姓负责押运粮草,官兵监督,那么朝廷只需要承担官兵的吃用,而百姓的口粮自己解决。如此一来,朝廷不但能保证粮草在运到边关时不耗损,还能节省一大笔的运粮费用。

元景帝闻言大喜,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正要点头同意这个建议,突然许子圣跨步而出,速度极快,一闪就来到了左都御史袁雄的面前,右手高高抬起,猛地落下,狠狠的扇在了袁雄的脸上,力道极大。

“啪!”

强大的惯性将袁雄直接扇倒在地,脸颊都肿胀了起来,通红一片,袁雄眼冒金星,精神恍惚,眼神迷茫,显然是被许子圣大耳刮打蒙了。

许子圣儒雅清俊的脸上满是怒色,剑眉倒竖,寒眸圆睁,似乎还不解气,猛地抬腿,又是一脚踹在了袁雄的身上,嘴里怒骂道。

“你个不说人话,不做人事的混账东西,你爹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黑心肠的玩意?!”

许子圣怒气极大,动作更是迅捷,让所有人都愣在原地,没有反应过来。

“啊!”

袁雄这才反应过来,嘴里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一股剧烈的疼痛传来,让他五官都扭曲成了一团。

元景帝脸上浮现了一抹惊色,他神色一沉,威严的目光看向了许子圣,看到他还要行凶殴打袁雄,沉声呵斥道。

“许子圣,你放肆,还不停手!”

许子圣眉头紧皱,扫了一眼元景帝,沉吟了一下,再次狠狠的踹了一脚袁雄,再次让对方发出了哀嚎。

“陛下,此计不可,还请诛杀这个祸国殃民的佞臣!”

元景帝神色不愿,眼眸深邃,他对袁雄的计策十分满意,并不同意许子圣的观点,沉声道。

“此乃良策,可以解决朝廷粮草运输的难题!”

此时,首辅王文贞和青衣宦官同时迈步而出,躬身作揖,行了一礼,异口同声的反对道。

“此计祸国殃民,袁雄当诛!”

大奉如今朝堂之上,三方鼎立,王文贞,魏渊,许子圣相互制衡,相互牵制,极少有达成共识的时候。

如今却因为袁雄的这个提议,三人都表达的反对的意见,这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可见对手这个计策的痛恨。

“陛下,时值春耕,百姓农忙之时,不可再添徭役。自古民以食为天,任何事都不能在春耕时打扰百姓。另外,去年天灾连连,百姓余粮不多,此计无异于火上浇油,把人往死路上逼。”

王文贞一脸的严肃,目视元景帝,充满了坚持,作为大奉内阁首辅,他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能一味的谄媚逢迎元景帝,需要为天下百姓坚持原则和底线。

许子圣闻言颔首赞同,王文贞不愧是百官之首,执掌朝政,总理阴阳,心中有着读书人的原则,不是袁雄等人可以比肩的。

袁雄此时也顾不上哀嚎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提议居然会遭受到了三大巨头共同的反对,都充满了杀机的看着他人,让他心中惊恐忐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许子圣眼中带着冰冷的杀意,死死盯着袁雄,上次科场舞弊案,此人就上蹿下跳,兴风作浪,本来此人应该是魏渊对付的,不知为何没有动手,让他逃过了一劫,没想到居然还敢向元景帝献这等恶毒的计策,真是该杀!

袁雄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右手捂着肿胀的脸颊,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隙,一脸的委屈,反驳道。

“陛下,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就在此时,镇北王副将褚相龙忍不住了,眉头紧皱,冷声嘲讽道。

“诸位大人爱民如子,末将佩服!只是难道楚州各地的百姓,就不是大奉子民了吗?你们对他们的生死,就可以视若无睹吗?”

首辅王文贞神色清冷,瞥了一眼褚相龙,驳斥着他的话,一点面子都不留。

“朝廷在北地屯军八万六千户,每户给上田六亩,军田多达五千顷。每年还另外拨付粮饷,边关久无战事,楚州各地历年来风调雨顺,即使没有粮草征调,按照楚州的粮食储备,也能撑数月。怎么突然间就缺钱缺粮了,怕不是那些军田,都被某些人给侵占了吧!”

楚州是大奉最北边的州,紧邻着北方蛮族的领地,是镇北王的地盘,负责镇守抵御北方蛮族。

褚相龙仗着亲王撑腰,毫不畏惧三位朝堂大佬,冷声讥讽道。

“读书人除了动嘴皮子,打过仗吗,领过兵吗?尔等在京城享受,却不知道边关将士有多苦。”

“陛下,此次蛮族来势汹汹,早在去年尾就已发生过数起大战。王爷神勇无敌,屡战屡胜,若是因为粮草紧缺,后勤无法补给,耽误了战机,后果不堪设想啊!”

许子圣听到此话,怒色浮现,再次跨出一步,右手高抬,猛地挥出,狠狠的掴在了褚相龙的脸上,将其一巴掌的扇倒在地,怒声道。

“你好大的胆子,不过是镇北王身边的一条狗,也敢对我等狂吠!”

“老子就是读书人,却不是只会动嘴皮子,更会动手打人,领兵打仗,你能比得过魏公吗,也敢在此大放厥词,嚣张跋扈,威胁朝廷,镇北王这是拥兵自重,想要造反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