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一章 俗世蝼蚁,穷酸书生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一章 俗世蝼蚁,穷酸书生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黄昏的荒原远方悬着一颗大火球,它散发出的红色光线带着无尽的炙热和光明,缓慢而坚定地逐渐蔓延开来,给这终年积雪的地方带来了一丝的温暖。

荒原原野上积雪融化后初生的苔藓,像烧伤后的疤痕散落在四周,十分难看,却给这个只有白色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绿色,不至于让人感到无比的枯燥,四周一片安静,只偶尔能听到上方传来的鹰鸣和远处黄羊跳跃时的声音。

空旷的原野上出现了三个人,他们聚集到一棵荒原不多见的小树下,没有开口打招呼,很有默契的同时低头,似乎树下有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值得他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两窝蚂蚁正围绕着露出寒土的浅褐色树根,进行着争夺争斗,十分血腥,在这片荒原上食物难得,这浅褐色的树根很难见到,两窝蚂蚁都不愿放弃这十分罕见的食物,战争进行的格外激烈,片刻后便残留了数千只蚂蚁的尸体,血腥惨烈,但即使如此多的蚂蚁尸体,在三人的眼中也只是一小块,还没有一块饼大,如此的渺小。

天气十分寒冷,树下那三个人身上的衣服十分单薄,他们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修为高深,早就臻至了寒暑不侵的境界,不惧怕着荒原的寒风,只是低头专注的看着地上的蚂蚁争夺着树根,好像这就是红尘世俗,就是整个世界一般。

就这样专注地看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其中一人忽然开口,声音十分低沉,带着感慨的语气。

“俗世蚁国,大道何如?”

说话的这人眉眼青稚,身材瘦小,还是一个少年,穿着件月白色无领的单薄轻衫,身后背着把无鞘的简陋木剑,乌黑的头发细腻,整齐的梳成一个发髻,有根木簪横穿其中,那根木簪并稳当,摇摇欲坠,让人看得心急,但却出乎意料的如同扎根岩壁的青松般不可动摇。

“首座讲经时,我曾见过无数飞蚂蚁浴光而起。”

这次开口的是一位年轻僧人,身上穿着一身破烂的木棉袈裟,原本光秃秃的头顶上露出了一茬黑点,透着锋芒,有些扎手,和他坚毅的表情和容貌十分匹配。

木剑少年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怜悯,十分笃定的说道。

“会飞的蚂蚁最终还是会掉下来,它们永远触不到天空。”

“如果你始终坚持这般想法,那你将永远无法明悟何为道心。”

年轻僧人微微阖目,似乎不认同木剑少年的话,望着脚下正在抛洒残肢的蚁群,说道。

“听说你家观主最近新收了个姓陈的小孩子,你就应该明白,知守观这种地方永远不会只有你一个天才。”

木剑的少年眉头微挑,眼眸里闪过一丝波动,似乎是被年轻僧人戳中的要害,有些气恼的回应道。

“我一直不明白,像你这样无法做到不羁身的家伙,有什么资格代悬空寺行走天下。”

年轻僧人没有回应他的挑衅,望着脚下焦虑乱窜的蚂蚁,露出几分禅意,坚定的说道。

“蚂蚁会飞也会掉,但它们更擅长攀爬,擅长为同伴做阶梯,不惧牺牲,一个一个蚂蚁垒积起来,只要数量足够多,那么肯定能堆成一个足以触到天穹的蚂蚁堆。”

天空暮色里传来一声尖锐的鹰叫,显得很惊慌恐惧,不知道是惧怕树下这三个奇怪的人,还是惧怕那个并不存在的直冲天空的巨大蚂蚁堆,或是别的什么。

“我很害怕。”

背着木剑的少年忽然开口说道,瘦削的肩膀往里缩了缩。年轻僧人点头表示赞同,禅心震动,虽然他脸上的神情依旧平静坚毅。

小树下第三个少年身体精壮,裹着些像是兽皮般的衣裳,**的双腿像石头一般坚硬,粗糙的皮肤下能够清晰地看到蕴积无穷爆发力的肌肉和凸起的青筋,他如同山石一般沉默,一言不发,然而皮肤上栗起的鸡皮疙瘩终究还是暴露了他此时内心真正的感受。

树下三个年轻人来自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三个地方,奉师门之命在天下行走,就仿佛三颗横贯于人间的星辰般璀璨夺目,但纵使他们,今天在这片荒原也感到了难以抵抗的恐惧。

老鹰不会惧怕蚂蚁,在它眼中蚂蚁只是黑点,蚂蚁也不会惧怕老鹰,因为它们连成为雄鹰嘴中食物的资格也没有,它们的世界太过渺小了,甚至连接触老鹰这种强大生物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无法产生一点联系。

然而千万年间,相信蚂蚁群中总有那么特立独行的几只,出于某种玄妙的原因决定暂时把目光脱离腐叶烂壳,向那高远缥缈的九天之上看去,只是那么一眼,然后它们的世界便不一样了,蚂蚁和老鹰之间就产生了联系,再也无法割断。

三个年轻人就这样站在树下,因为看见了九天之上的风景,所以心中格外的恐惧,再也无法像其他蚂蚁那般争夺树根。

树下三位年轻人抬起头,望向数十米外地面上的一道浅沟,浅沟自然不深,里面除了黑色什么也没有,在斑驳的荒原地表上显得格外清晰。

这条沟在两个小时前突然出现,陡然一现便直抵天际,仿佛是有一个无形的存在挥舞巨斧劈出来的,令人不寒而栗,不解而惧。

背木剑的少年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那道黑线,脸上透着几分恐惧和凝重,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的意味,惊疑不定的说道。

“我一直以为不动冥王只一个荒诞的传说。”

“传说中冥王有七万个子女,也许这一个只是偶尔流落人间,体验红尘!”

“传说就是传说。”

传闻冥王生于时间之始,终于时间之终,与昊天光影相照,有无上威能,不动亦不灭,故号不动冥王。又传闻冥王居住在空间之外,握有无限世界,广阔无垠,是以又号广冥真君,然而他最想做的事情,还是要把人间变成冥间。

昊天为应对冥界入侵,于前一劫后,在无垠空间里再造六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假世界,再将真实世界混入其中,冥王即便再有无上威能,也无法在昊天光辉里,分辩出哪个世界真是唯一的真实。

于是,冥王以沉睡千年为代价,分出七万道气息,洒向那七万个世界,这便是传说中冥王的七万子女。那七万子女在各自世界里成长,终将于某日苏醒,一旦醒来,冥王便能感应到子女所在世界的规则,确认那是真实还是虚假的世界。

说到此时,歧山大师沉默了很长时间,轻声宣了几道佛号,强自压抑住疲惫,继续说道:“这个世界的冥王之子如果醒来,冥王便会知道人间在昊天光辉里的具体位置,然后便将以冥王之子为座标,降临人间。”

背木剑的少年面无表情,眼中透着无尽的寒意和坚定,转头看向了其他两人,讥讽道。

“传说中还说每一千年便有圣人出,但这几千年来,谁真的见过一位圣人?”

“如果你真不相信,为什么你不敢跨过那条黑线?”

年轻僧人双手合十,脸上透着几分畏惧,戳破了木剑少年内心的恐惧,眼睛也死死的盯着那道黑线。

没有人敢踏过那条黑线,那道浅沟即便是骄傲而强大的他们也不敢僭越一步,只能停在黑线之前,蚂蚁能爬过,黄羊能跃过,老鹰能飞过,只有人不能过。

三个年轻人自然是人,所以不敢跨过那条黑线,只能站在树下俯瞰蝼蚁,如同某种存在俯瞰他们一样。

背木剑的少年抬头向天边望去,目光空旷迷茫,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询问一旁的两人。

“如果那个孩子真的存在,那么,现在他在哪里?”

此时落日已经有一大半沉入地底,夜色和黑暗正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荒原上的温度急剧降低,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氛开始笼罩整个天地人,让这三个寒暑不侵的年轻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心都寒了。

“黑夜降临,到处都是,伱们又能到哪里寻找?”

那名穿兽皮的少年第一次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拥有与年龄不符的低沉粗糙,声音嗡鸣,像是生锈了的刀剑在坚硬的石头表面划过,让人心神震动。

说完这句话,穿着兽皮的健壮少年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他离开的方式很是特别,数蓬火苗忽然从他两根坚硬粗壮的腿上迸射出来,把少年下半身罩进一片赤红色火光中,狂啸的风让地面的碎石急速滚动,然后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抓住他的脖子,把他的身体提向十几丈上的天空,呼啸破空,然后狠狠砸在地上,地面震动,他就这样再次蹦起,蹦向了远方,笨拙却又极其迅猛。

“只知道他姓唐,不知道他的全名是什么。”

背着木剑的少年闻言并不回应,目光看着对方离去,脸上露出了异样的神色,他认出对方的来历,语含深意的说道。

“如果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遇到他,我和他之间必定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徒弟就这么厉害,他那个师傅又会强到什么程度?听说他师傅这些年一直在修二十三年蝉,不知道将来破关之后,背上会不会生出一个壳来。”

身旁一片安静,没有人回答,木剑少年有些疑惑地回头望去。只见那名年轻僧人双眼紧闭,眼皮疾速颤动,似乎正在思考某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事实上自从那名兽皮少年说出关于黑夜的那番话后,年轻僧人便一直陷在这种诡异的状态之中。

年轻僧人感应到木剑少年目光的注视,他缓缓睁开了双眼,咧嘴一笑,坚毅平静表情已经被庄严慈悲代替,他咧开了嘴巴,露出了口中的血腥,一节舌头居然被他自己硬生生的咬断,残留在口中,看上去格外的瘆人。

木剑少年见此,眉头紧皱,脸上露出了几分凝重,不发一言,气氛一下就陷入了沉重之中。

年轻僧人缓慢摘下腕间的念珠,郑重挂在自己脖子上,然后抬步离去,他的步履沉重而稳定,看似极慢,但刹那间,便已经身影模糊,好似修成了神足通,极快的消失在了远处。

树下再没有别的人,木剑少年脸上所有的情绪全部敛去,只剩下绝对的平静,或者说绝对的冷漠,他望向北方尘埃里那颗像石头般不停跳起砸下的身影,脸上带着几分杀意,低声喝道。

“邪魔!”

木剑少年目光移动,又看向了西方那个低着头沉默前行的年轻僧人背影,冷冷道。

“外道。”

“不足道也。”

邪魔外道不足道也!

看来三个年轻人并不是一路人,甚至有着水火不容之势,如果不是看到了那条不敢跨过的黑线,他们说不定已经拔剑相对,在这寒冷的荒原之上分出个生死了。

说完这句话,少年身后背负的单薄木剑猛地震动,发出嗡嗡异鸣,嗤的一声凌空射出,化作一道流光,将荒原上那棵小树斩断,不分枝干,尽皆被锋锐无双的剑气化为了齑粉,纷纷扬扬撒在那些忘生忘死的蚂蚁之上。

“哑巴开口说话,饼上放些盐巴。”

少年唱着歌走向东方,简陋粗糙的木剑悬浮在他的身后,安静无声跟随他向着远方而去。

大唐天启元年,荒原天降异象,各宗天下行走汇聚于此,不得道理。自其日悬空寺传人七念修闭口禅,不再开口说话。魔宗唐姓传人隐入大漠,不知所踪。知守观传人叶苏勘破死关,周游诸国。三人各有所得。

但他们三个人并不知道,就在那一天黑夜将至时,就在那道他们不敢跨越一步的黑壑那头,靠近都城的方向某片小池塘边,一直坐着个书生,一个穿着草鞋破袄的书生。

这书生仿佛根本感觉不到那道黑壑所代表的强大与森严,左手里拿着一卷书,右手里拿着一只木瓢,无事时便读书,倦时便少歇,渴了便盛一瓢水饮,满身灰尘,一脸安乐。

直到远处三人离去,直到荒原上那条浅浅的黑壑渐渐被风沙积平,书生才站了起来,掸掸身上的灰尘,将木瓢系到腰间,将书卷仔细藏入袄内,最后看了眼都城方向,方才离开。

大唐天启七年,都城长安,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唐国的都城长安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城,是无数人心中向往定居的地方。

天下第一雄城长安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因为这座城池实在是过于巨大,帝国竟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了十八个城洞,可即便如此,每天进城出城的达官贵人和百姓们依然不时把这些城洞堵塞,在官道上排起极长的队伍。

一位儒雅的书生,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儒衫,身形消瘦修长,看着好像是手无缚鸡之力,排着漫长的队,一直等到时间真的快到黄昏才挤到了城门洞处,看着那些满脸严肃仔细翻检行李包裹的军士,挤的满头大汗的书生忍不住联想起某个世界京城的大堵塞景象,摇头笑了笑,格外的灿烂。

这位年轻的书生修养似乎极好,即使等待了如此长的时间,依旧不骄不躁,气定神闲,只是身体有些孱弱,受不得长时间的排队,额头上沁出了一层晶莹的汗珠,有些体力不支。

但是,年轻书生身周的长安本城居民,就没有那么好的定性了,骂骂咧咧的声音不绝于耳,整个空气中都充斥着一种躁动和不安,似乎所有人都没有耐心了。

大唐帝国民风纯朴又剽悍,对于那些看似严肃的军士,还真没有几个人害怕,不过也没有谁敢无视帝国森严律法就这样闯过去。

好在年轻书生已经排队好久了,没有片刻功夫终于轮到他了,递上了相关的文书路引,在守门军士的严格检查下,将自己背着的一个小包袱打开,只有两身换洗的衣衫,似乎穿的时间太长了,衣服都已经洗的发白了,上面还有几处补丁,显然书生生活并不如意,十分拮据,甚至可以称得上寒酸。

大唐以武立国,国风彪悍,军士性情有些暴躁,也许是一整日的守门,让他心烦,反正他最是看不起这等穷酸书生,彪悍的目光扫了一眼书生孱弱的身体,摇摇头,将包裹随手扔给了书生,带着几分厌弃的说道。

“长得还不如个娘们健壮,手无缚鸡之力,真不知道你这种人,对国家有什么用处,浪费粮食!”

长安城的城门洞长且阴暗,城内那面的出口很远,看上去就像是个会发亮的小洞,隐约能够看到一轮夕阳在远方落下,红色的光线斜斜洒了进来,却侵漫不了多远便被阴暗嘈杂所吞噬。

年轻的书生走在门洞之中,脸上没有一丝的颓丧和不忿,他是有修养的人,不和刚刚的粗鄙军士计较,也明白对方并不是针对自己,显露出了非凡的心境,和他稚嫩的年纪极不相衬,沉稳冷静,豁达洒脱,如同老人。

书生排了一天的队伍,几近入夜才进入了这座都城,入夜后的长安城依然是无处不热闹。满街灯火把平坦的青石路面照耀的有如白昼,街上行人如织,或驻足摊前或指星看天,驻足摊前的男女应该已经在一起,而指星看天大约才刚刚开始勾搭的过程。

唐人的穿着尤其是长安城里唐人的穿着都偏简单朴素,一身紧袖短衬平履显得格外利落,偶有广袖男子,袖口也截的极短,双手悬在袖外,应该是为了方便拔出他腰间鞘中的利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