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华山再临 > 第二十八章 道法自然

华山再临 第二十八章 道法自然

簡繁轉換
作者:昨日星辰出大海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27 16:23:24 来源:源1

第二十八章道法自然(第1/2页)

年三十的夜幕在喧闹的爆竹声和酒肉香气中降临。正气堂内灯火通明,华山派上下齐聚一堂,便是许多外门弟子也得以在偏殿就座,气氛热烈。陈实依王执事之言,列席于大殿最末的几张圆桌之一,同桌的多是些如他一般有执役在身、却非正式弟子的边缘人物,以及几位年纪颇大、武功低微的师叔辈。

宴席间,推杯换盏,笑语喧哗。核心弟子与掌门、长老同坐主位区域,气度俨然;内门弟子们自成圈子,意气风发;外门弟子则大多带着些拘谨与兴奋。陈实安静地坐在角落,慢饮着杯中淡酒,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众生相。

他看到岳不群举杯时温文尔雅的笑容,宁中则与几位女弟子交谈时的爽朗,令狐冲与陆大有等师弟笑闹时的洒脱不羁,也看到劳德诺周旋于各桌之间,言辞得体,面面俱到。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品味着这热闹下的等级森严与人情冷暖。无人来向他这个“药堂执役”过多敬酒,他也乐得清静,心神反而沉浸在对自身道路的思考中。

宴席过半,他悄然离席,走到殿外廊下透气。寒风拂面,将他从殿内的温热喧嚣中唤醒。望着远处沉静在夜色中的山峦轮廓,对比殿内的浮华,他心中对“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体会似乎更深了一层。真正的修炼,或许不在于这片刻的喧闹,而在于持之以恒的积累与对自身内在的洞察。

年宴的喧嚣过后,华山派陷入了年节特有的慵懒与平静。但对于陈实而言,一场静悄悄的“实验”才刚刚开始。

那日宴席归来,“道在心中,不在文字”与宴席上感受到的“动静之别”在他脑中结合,盘旋不去。他联想到前世所知的“肌肉记忆”和“神经可塑性”——通过大量重复的、正确的练习,可以将复杂的技能内化为无需刻意控制的本能。

那么,内功修炼呢?能否将打坐时“主动”的引导,部分转化为一种在行走坐卧间都能维持的、“被动”的常态?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

他开始在每日固定的打坐修炼之外,进行小心翼翼的尝试。起初,他选择在进行一些重复性、无需太多思考的体力劳动时,比如按照固定流程碾磨药粉,尝试分出一丝意念,不去“引导”,只是“观照”丹田那缕已颇为熟悉的内息,如同背景音乐般保持着对它的觉察。

结果可想而知。心神稍一分流,要么内息停滞,要么手上的动作就出了差错,药粉粗细不均。第一次尝试便以失败告终。

他没有气馁。读经让他明白“欲速则不达”。他调整策略,不再同时进行两件都需要专注的事。他选择在饭后散步这类纯粹的、身体自主运作的时刻进行尝试。他放缓脚步,心神沉静,不再刻意去“想”内息如何运行,只是去“感受”它随着自己平缓的步履、悠长的呼吸,是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微弱的流动趋势。

几天下来,收获微乎其微。那种感觉若有若无,难以把握。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当他完全放松,不再试图去“控制”,只是纯粹地“行走”和“呼吸”时,丹田似乎确实比平时更“活泛”一丝。

这微小的迹象给了他鼓励。他想起了《阴符经》中“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之语。或许,关键在于“自然”,在于减少人为的“干预”,让身体自身的气息节奏,去带动内息的运转?

他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并开始设计更精细的“实验”。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次尝试不超过一炷香,若感到心神疲惫或内息紊乱立即停止,并详细记录尝试的时间、环境、身体状态和细微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八章道法自然(第2/2页)

这一日,他轮到值守药堂夜班。夜深人静,只有炉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他完成了例行的巡查,确认无事,便坐在灯下,并未像往常一样看书或打坐,而是彻底放松下来,听着窗外规律的风声,感受着自己平稳的心跳和呼吸,意念似守非守地悬照丹田,不去做任何事,只是纯粹地“存在”。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几乎要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时,一种奇妙的感受出现了。

那缕内息,并未沿着固定的经脉路线运行,但它仿佛与他自身的生命活动——心跳、呼吸、乃至血液的流动——产生了某种极其微弱的共鸣。它不再是被他“驱赶”的绵羊,而是变成了他生命之河里一条自然而然随之游动的小鱼。虽然游动得极其缓慢,范围也仅限于丹田方寸之地,但这种“自主性”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他心中一动,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更加凝神静气,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观而不控”的状态,生怕一丝情绪的波动会惊扰这初生的苗头。

直到值守换班的弟子前来,他才从这种状态中惊醒。仔细体会,丹田的内息并无明显增长,但一种温润饱满的感觉却持续着,精神也异常清明,毫无夜班的疲惫。

次日,他寻了个机会,将这次体验以及之前的思考,以请教的姿态,隐去现代知识的部分,只从道经体悟和自身感受的角度,向王执事委婉提及。

王执事听完,沉思良久,方才缓缓道:“你的想法……有些意思。上古真人有‘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之说,描述的便是一种动静如一、无时无刻不在修炼的境界。但这非是取巧,而是根基无比雄厚、对自身洞察入微之后,方能达到的‘常态’。你初窥门径,能有此感,是机缘,亦是心性沉静所致。”

他顿了顿,严肃告诫:“然切记,此非正途之始,而是筑基有成后自然生发的旁支。切不可舍本逐末,荒废了每日固定的打坐行功。唯有在‘主动’修炼中将路径锤炼得坚不可摧,方能在‘被动’之时,使其自然依循正道,不至偏斜。否则,便是走火入魔之始!”

“弟子谨记师训!绝不敢懈怠根本。”陈实凛然应道。王执事的话如同警钟,点明了他这条路线的可行性与巨大风险。这并非捷径,而是对心性、掌控力和根基要求更高的艰难之路。

有了这次初步的成功体验和王执事的点拨,陈实心中豁然开朗。他找到了方向,也清楚了其中的险阻。这并非取代传统修炼,而是在夯实“主动”修炼的基础上,尝试拓展“被动”修炼的领域,将修炼更深入地融入生命本能。

这意味着,一旦成功,他的内力积累效率将远超常人。别人每日可能只有几个时辰在专注修炼,而他,或许在行走、静坐、甚至睡眠中,都能维持着一种极低强度但持续不断的“修炼”状态。

这,就是他未来能够“脱颖而出”的独特路径所在——非凭天赋异禀,而是凭借跨越时代的思维视角,对传统修炼法进行符合“道”理的优化与融合。

他知道,这条路需要更多的实验、体悟和时间。但目标已清晰,前路虽险,却值得探索。他将这次的心得体会仔细记录,随后收敛心神,开始了今日雷打不动的“主动”打坐行功。根基,绝不能动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