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华山再临 > 第三十九章 金堆镇上

华山再临 第三十九章 金堆镇上

簡繁轉換
作者:昨日星辰出大海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27 16:23:24 来源:源1

第三十九章金堆镇上(第1/2页)

在大王庄守山人的窝棚滞留了两日。

得益于王执事精妙的方药与持续的金针渡穴,那产后血崩的妇人总算将那口元气死死吊住,未曾反复。而那个孱弱的婴孩,则在陈实每日数次、极其耗费心神的温和内息滋养,以及庄中一位奶水充足妇人定时的哺喂下,竟奇迹般地挺了过来。生命迹象趋于稳定。

“陈先生”之名,在大王庄已近乎神明。

第三日清晨,王执事决定不再耽搁。留下方子和调养嘱咐后,队伍重新上路。离开时,村民倾巢相送,感激涕零。

通往金堆镇的道路平坦了许多。午时刚过,一座远比张家集规模更大、更为繁华的镇甸便出现在眼前。青石镇墙,人流如织,市井喧嚣,气息扑面而来。

镇门处,几位身着绸衫的乡绅已在此等候。为首者年约五旬,面皮白净,三缕长须,眼神精明而急切。他身后跟着一个背负药箱、年纪约莫六十的老者,老者脸上并无多少“惴惴不安”,反而带着一种混合了期盼、好奇与些许见到高人时的恭敬神色。

见到王执事一行人,尤其是他们身上显眼的华山派服饰,那为首乡绅立刻快步迎上,脸上堆起热情而不失恭敬的笑容,远远便拱手作揖,并清晰报上身份:

“可是华山派的王仙长与陈先生当面?在下金堆镇镇长孙守业,携本镇父老,恭迎仙长大驾!仙长一路辛苦!”(修正点一:明确自我介绍身份)

王执事神色平淡,微微颔首还礼:“孙镇长有礼。贫道奉掌门之命,前来贵地义诊,叨扰了。”

“不敢不敢!仙长与陈先生能来,乃是我金堆镇百姓之福!”孙镇长连连摆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队伍中扫视,最终落在气质沉静、虽面色仍带些许苍白却眼神清亮的陈实身上,脸上的笑容更盛,“这位想必就是近日传扬开的‘仁心妙手’陈先生吧?先生在大王庄起死回生的事迹,已传至敝镇,令人敬佩啊!”

陈实心中微凛,消息传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他谦逊地躬身行礼:“孙镇长谬赞,晚辈愧不敢当。皆是王师教导有方,晚辈只是略尽绵力。”

寒暄间,孙镇长已亲自引路,将一行人安置在镇中一座颇为清静宽敞的两进院落里。

安顿甫定,孙镇长却并未立刻离开,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难色,搓了搓手,对王执事道:“王仙长,守业有个不情之请。”他侧身引见身后的老者,“这位是镇上的刘济民刘老先生,行医数十载,素有名望。此番……是为了小老儿的孙子。”

孙镇长随即详细描述病情:六岁孙儿,突发高热,手足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不清。刘老先生用了清热镇惊的方子,却时好时坏,反复发作。近两日昏睡时多,清醒时少,日渐消瘦。

“听闻陈先生于疑难急症颇有见解,故冒昧恳请先生与小老儿一同参详参详。”刘济民上前,对着陈实郑重一揖,脸上并无被挑战的不悦,反而带着一种同行探讨、乃至后辈向前辈请教的诚恳态度,“老朽才疏学浅,于此顽疾束手,听闻先生妙手,或能另辟蹊径,老朽愿附骥尾,聆听高见,还望先生不吝指点。”他的眼神里,求知欲远大于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九章金堆镇上(第2/2页)

压力依旧存在,但氛围已从“考核与质疑”转变为“请教与探讨”。陈实知道自己不能,也不该装懂。他的优势在于更系统的观察方法和基于现代常识的推理。

“孙镇长,刘老先生,”陈实语气沉稳,态度谦和,“晚辈于医道尚在摸索,不敢妄断。刘老先生经验丰富,晚辈正需学习。可否先将之前诊治的方子与病情变化,容晚辈一观,再细细为令孙诊察?”

刘郎中连忙递上药方和脉案。陈实仔细翻阅,眉头微蹙。方子确实是常规的清热镇惊路数,但显然效果不彰。

随后,他来到内室。床榻上,一个锦衣小童昏睡不醒,面色潮红带灰,呼吸急促,额头虚汗,偶有肢体无意识抽动。

陈实净手后,开始系统检查。他观察瞳孔反应,检查咽喉,触摸额头和脖颈(重点关注有无颈项强直),仔细检查全身皮肤。最后,他凝神诊脉。

整个过程,他更像一个严谨的调查员。

“孙镇长,刘老先生,”陈实检查完毕,沉吟道,“依晚辈浅见,此症确实蹊跷。刘先生方药对症而效不佳,可见病根更深。”

他结合观察提出推测:“发热起伏不定,自行可退又复作,有时更像体内在与某种‘邪毒’反复拉锯。抽搐、神昏,病位在‘肝风’、‘清窍’,但引动此变的根源,恐非普通热邪。”

他看向王执事,带着请教的口吻:“王师,晚辈斗胆猜测,此症是否可能为‘伏邪’作祟?或体内素有痰湿郁热,遇外因引动,化火生风?常规清热,如同只扑明火,而地底余烬未除,故反复复燃。”

他没有给出确定诊断,而是提出了一个基于观察的、符合中医理论的致病机理假说。

王执事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子不急不躁,观察入微,善于归纳,更懂得藏拙与借力。

“嗯,”王执事微微颔首,接过话头,“你所言‘伏邪’、‘痰热郁结’之机,切中要害。此子脉象浮数中带涩,正合痰热内蕴、风火相煽之象。寻常清热镇惊,力有不逮。”

他略一沉吟,便口述了一个包含犀角、羚羊角、钩藤、胆南星、石菖蒲等在内的复杂方剂,直指陈实推测的“病根”。

刘济民在一旁听得全神贯注,时而恍然,时而深思,听到精妙处,更是忍不住抚掌低声称妙,看向王执事和陈实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孙镇长大喜过望,立刻吩咐下人按方抓药。

陈实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也更加清醒。他成功运用了观察、分析和提出合理假设的能力,引导出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他知道,自己的医术之路还很长,真正的挑战在于将有限的现代知识与无限复杂的中医实践深度融合。在金堆镇的考验,以一种更符合逻辑的方式展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