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华山再临 > 第四十一章 义诊风云(上)

华山再临 第四十一章 义诊风云(上)

簡繁轉換
作者:昨日星辰出大海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27 16:23:24 来源:源1

第四十一章义诊风云(上)(第1/2页)

翌日,金堆镇的义诊如期在镇中心的城隍庙前展开。

有了孙镇长的全力支持,场面布置得远比张家集规范。数张长桌一字排开,上面铺着干净的粗布。王执事坐于主位,陈实与刘济民老先生分坐两侧,三名外门弟子负责维护秩序、协助抓药。药材箱笼整齐码放在庙檐下,由另外一名弟子看管。

闻讯而来的乡民早已排起长队,翘首以盼。其中不少人是听闻了“陈先生”的名声,专程前来。

义诊开始,王执事主要负责疑难重症的把关与复诊,刘老先生处理常见的内科杂症,而陈实则如同在张家集一般,主要负责外伤以及一些初步的筛查。

他的处理方式依旧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极其注重清创的彻底,包扎的规范,并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注意事项。对于一些轻微病症,他也会结合刘老先生提供的本地药材信息,给出更简便、廉价的替代方案,这让他赢得了许多贫苦乡民的好感。

队列中,一个面色愁苦、穿着打满补丁短褐的汉子搀扶着一个不断咳嗽、面色蜡黄的老妇上前。

“仙长,先生,俺娘这咳嗽拖了快半年了,时好时坏,最近痰里……痰里好像带了血丝……”汉子声音低沉,带着绝望,“镇上的郎中都说是‘肺痨’,没得治了,让……让准备后事……”他说着,眼眶已然泛红。

刘济民闻言,示意老妇伸手,仔细诊脉,又看了舌苔,眉头紧锁,最终缓缓摇头,低声道:“脉象细数无力,舌红少苔,阴虚火旺,咳久伤及肺络……确为痨瘵重证,油尽灯枯之兆。非是老夫不肯尽力,实乃……唉。”他看向王执事,微微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那汉子眼中的最后一点光芒熄灭了,搀扶老妇的手微微颤抖。

陈实心中不忍。他并非不知肺痨(肺结核)在古代的凶险,但他更知道,并非所有咯血咳嗽都是不治之症。他上前一步,温言道:“老伯,莫急。让晚辈也看看。”他没有立刻去抢着诊脉,而是先仔细观察老妇的气色、呼吸频率和形态,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问诊:

“老人家,除了咳嗽、咯血,是否长期午后感觉身上发热,像潮水一样?夜间睡觉时是否出汗,醒来即止(盗汗)?食欲如何?胸口、手心脚心是否觉得烦热?”

老妇虚弱地点头,断断续续地回答,症状竟与陈实所问高度吻合。

陈实这才伸手搭脉,脉象确如刘老先生所言,细数阴虚。但他结合问诊,心中却有了一个不同于“肺痨”的推测。在前世,他接触过一些类似症状的病例,除了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也可能出现长期咳嗽、咯血。尤其是在医疗条件差、营养不良的老年人群中,误诊并非不可能。

他无法进行细菌学检查,但他可以尝试进行更针对性的鉴别。

“刘老先生,”陈实转向刘济民,态度恭敬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此证阴虚火旺,咳伤肺络无疑。但晚辈观其痰症,虽带血丝,却未必尽是痨虫蚀肺所致之‘痨瘵’。是否可能为久咳导致‘肺络损伤’,迁延不愈,兼有‘湿热蕴肺’?若纯以滋阴降火治痨之方,恐湿热难去,反而胶结。”

他随即提出一个思路:“可否先以‘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为主,佐以‘养阴润肺’为辅,先控制其咯血与咳嗽,观察其盗汗是否随之缓解?若此些症状能减,或可证明病根不在痨虫,而在肺络本身。届时再图固本,或有一线生机。”

这个思路,跳出了“肺痨=绝症”的定式思维,着眼于控制当前最危急的症状(咯血),并通过疗效来反推病因。刘济民听得怔住,仔细回味,眼中渐渐放出光来:“先生此言……另辟蹊径,却合医理!老夫拘泥于‘痨瘵’之名,竟未思此变通!妙啊!”

王执事在一旁微微颔首,对陈实这份不盲从、敢于基于细致观察提出新解的能力,愈发欣赏。他并未直接肯定,而是对刘济民道:“可依陈实所言,拟方一试。以观后效。”

新的希望,在那汉子和老妇眼中重新点燃。他们千恩万谢地拿着刘济民根据陈实思路调整后开出的药方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一章义诊风云(上)(第2/2页)

这一幕,被排队的乡民和周围的弟子看在眼里。连镇上有名的刘老先生都束手无策、判定“没治”的“肺痨”,这位年轻的陈先生竟能提出新的治法,还得到了王仙长和刘老先生的认可!

陈实没有施展什么惊天动地的“仙术”,但他凭借更系统的问诊、更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敢于挑战定论的思维,在专业领域内,赢得了同行与病患更深层次的敬重。

整个上午,陈实都处于高度忙碌之中。他不仅要处理病患,还要分神尝试维持那昨晚初窥门径的“被动修炼”状态。在专注问诊、检查时,他无法分心,但每当有短暂的间隙,比如等待病人描述病情、或者书写药方的片刻,他便努力将心神沉潜下去,试图找回那种内息如同背景音般自行流转的感觉。

过程依旧艰难。十次尝试,九次失败。心神极易被外界的嘈杂、自身的思绪打断。但他锲而不舍,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重新开始。

快到午时,他处理完一个猎户被野兽抓伤的伤口后,趁着低头清洗双手的短暂空当,再次凝神尝试。

这一次,或许是因为持续的加练带来了一丝惯性,或许是因为身心在忙碌中达到了一种奇特的平衡,就在他指尖浸入清水的刹那,那种玄妙的感觉再次降临!

虽然依旧微弱,但他清晰地感知到,丹田内息在他没有主动引导的情况下,正随着他平稳的呼吸,极其缓慢而持续地温养着附近的经脉。这种感觉只持续了不到三息,便被下一个上前问诊的乡民打断。

但陈实心中却充满了振奋。两次成功的体验,证明这条路绝非虚妄!虽然距离“常态”还遥不可及,但这确凿无疑的进步,给了他无穷的信心。他隐约感觉到,随着这种状态的巩固,他的内息似乎变得更加“听话”,也更具“韧性”,这或许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的前兆。

午间歇息时,王执事看似随意地走到陈实身边,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般在陈实耳边响起:

“《全真大道歌》第二层‘通络’,旨在贯通十二正经,使内息如溪流汇川,循环往复。你近日气息运转,似拙实巧,绵绵若存,已得‘勿忘勿助’之三昧。根基渐厚,水到渠成之时,或可开始涉猎‘动中求静’之法,于行立坐卧间,亦能锤炼真气,不滞于形。”

陈实心中剧震!王执事这番话,分明是看出了他正在摸索“被动修炼”的门径,并且给予了肯定的指引,甚至点出了下一阶段的修炼方向——“动中求静”!

意味着他目前的探索得到了师长的认可,并且为他打开了通往更高修炼法门的大门。这“动中求静”之法,显然比他自行摸索的“背景程序”更为系统和高明,很可能涉及更高深的内功心法或是华山派某种独特的筑基技艺。

“弟子愚钝,谢王师指点!”陈实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恭敬行礼。他知道,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已然在王执事这句看似随意的话中,悄然显现。他需要尽快将“通络”之境修炼圆满,才能正式踏上那条“动中求静”的康庄大道。

下午的义诊,陈实感觉自己的心思更加沉静,那“被动修炼”的尝试,似乎也顺畅了微不可察的一丝。

然而,就在义诊即将结束,人群渐渐散去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城隍庙前的平静。只见几名身着青色劲装、腰佩长刀、神色精悍的骑士簇拥着一辆马车,径直冲到了义诊场地前,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为首一名骑士翻身下马,目光锐利地扫过场中众人,最后落在王执事身上,抱拳道:“可是华山派的王仙长?我等乃西安府‘威远镖局’,护镖途经此地。总镖头突发急症,听闻仙长在此义诊,特来相请,万望仙长出手相救!”

威远镖局?陈实心中一动。这名字他似乎听派中弟子闲聊时提起过,是关中地界上颇有实力的一家镖局,与华山派似有些香火情分。镖局总镖头突发急症……这显然不是寻常乡民的头疼脑热。

新的挑战,伴随着江湖势力的介入,突如其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