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 户部尚书的呼吁

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户部尚书的呼吁

簡繁轉換
作者:卡达玛系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8 05:04:16 来源:源1

户部尚书的呼吁(第1/2页)

宫里的宫女们私下传言,首相和礼部尚书两位公爵,碍于皇帝突如其来的“任性决定”,即便原本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也不得不重新调整,腾出时间处理旅行相关的事宜。

……这话也对,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很乐意。毕竟,我去他们各自的领地时,他们能亲自招待,在我面前刷好感;我不在帝都的日子里,他们又能毫无顾忌地在城里布局,推进自己的计划。这么好的事,他们怎么可能不答应?

可我这边,却遭到了一位贵族的强烈反对。

“陛下,请您三思!帝国国库早已空虚,根本承担不起您这次全国出访的费用啊!”

说话的是努姆巴尔伯爵若弗鲁瓦·德·努姆巴尔——他既是中立派贵族,也是帝国的财政部长,沃德伯爵曾评价他是“支撑帝国运转的最后一道堡垒”。

上一代皇帝在位时,帝国财政就陷入了困境,这么多年来,全靠努姆巴尔伯爵苦心经营,才勉强维持着收支平衡,没让财政彻底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算是帝国最忠诚的臣子了。如今他这么激烈地反对,倒不是真的要阻拦我,更像是在“演戏”——毕竟,财政部长“为省钱反对皇帝出行”,既符合他的身份,也能让首相和礼部尚书放松警惕,算是一举两得。

“解决费用问题,本就是你的职责。”我故意摆出一副“不懂事”的样子,语气平淡地回应。

“陛下!臣等已经拼尽全力了!”努姆巴尔伯爵的声音里满是焦急。

是啊,我知道他做得很好。我也清楚,他因为常年操劳财政事务,压力大到头皮发麻,还落下了胃痛的毛病,又因为经常熬夜核对账目,眼下总是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可我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暂时让他受委屈。

目前帝国的财政状况,能用三个问题概括——没有“铸币权”、深陷“严重通货膨胀”、还常年面临“财政赤字”,这三点,就足以说明帝国财政已经走到了绝境。

第一个问题“铸币权缺失”,要追溯到前任皇帝爱德华三世时期。那位皇帝做过的蠢事不计其数,但在我看来,单是“出售帝国铸币厂”这一件,就足以让他“名留青史”——恐怕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么荒唐的君主了。我前世没学过经济学,不懂其中的深层影响,但即便如此,也知道“把铸币权卖出去”是绝对行不通的事。

后来,爱德华四世(上一任皇帝)曾想重新收回铸币权,发行帝国自己的货币,可刚有想法,就被首相(拉乌尔公爵)和礼部尚书(阿基卡尔公爵)联手干涉,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最致命的是,当初铸币厂被出售时,不仅铸造货币的设备被买主运走,连掌握铸币技术的工匠也被一并带走了。

每个国家的铸币厂都有严格的管控,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伪造货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密铸币工艺——换句话说,只有那些跟着设备一起被带走的工匠,才知道如何铸造符合标准的帝国货币。而现在的帝国,根本没有能力从零开始培养一批掌握这种技术的工匠,铸币权也就彻底没了指望。

其实,就算不能发行货币,帝国也能勉强运转:平民之间可以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征收赋税、给士兵发薪时,也能直接用粮食代替货币……只是这种方式效率极低,会大幅削弱朝廷的征税能力,长久下来肯定不行。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买下铸币厂的,正是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他们买下铸币厂后,竟然开始按照自己的标准,发行所谓的“帝国货币”。

也就是说,现在流通的“帝国货币”,根本不是帝国朝廷发行的,而且还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标准的货币,混乱程度可想而知。更过分的是,这两个公爵极其吝啬,铸造货币时,大幅降低了金银的含量,使得货币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

如此一来,拉乌尔公爵领地发行的“帝国金币”,和阿基卡尔公爵领地发行的“帝国银币”,所谓的“信用度”——也就是作为货币的实际价值,几乎等同于零,和废铜烂铁没什么区别。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严重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必然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这点就算是我,也知道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历史上不少国家,都是因为恶性通货膨胀而走向崩溃的。

顺便说一句,虽然“劳尔金币”(拉乌尔公爵发行)和“阿基卡尔银币”(阿基卡尔公爵发行)没有任何公信力,但朝廷给士兵、宫廷仆人发薪时,用的还是这两种货币;贵族们支付商人货款时,也只愿意用这两种货币。

普通商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这种“劣币”,只有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麾下的商行,才会同意用这种货币交易。这就意味着,士兵和仆人拿到薪水后,只能去这两位公爵旗下的商行购物——久而久之,就连本该效忠皇帝的士兵和仆人,也变相成了这两位公爵的私兵,根本不听朝廷调遣。

最后是第三个问题:“财政赤字”。由于朝廷里的官员大多被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掌控,他们上报的赋税数额,比实际征收的少了一大截;两位公爵自己掌控的领地,更是明目张胆地少缴甚至不缴赋税。这些“省下来”的赋税,全都流入了地方贵族的口袋,只有极少一部分上缴到朝廷,进入国库。

可即便如此,两位公爵还以“帝国贵族”的名义,打着“防备饥荒”“灾后重建”的幌子,从帝国本就微薄的预算里挪用资金。一边是几乎为零的收入,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开支,帝国的财政赤字,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户部尚书的呼吁(第2/2页)

现在有人会问:既然帝国财政已经烂到这种地步,为什么还没有崩溃?

答案其实很简单:摧毁帝国,对周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就算现在帝国覆灭,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掌控的领地,也会几乎完好无损地独立成两个新国家,实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所以,周边国家即便想夺取帝国的领土,也不愿看到帝国彻底崩溃——在他们看来,让帝国像个“垂死的病人”一样苟延残喘,威胁性反而更小。

而且他们也不敢轻易夺取帝国领土,生怕一不小心加速了帝国的灭亡,给新成立的“劳尔国”和“阿基卡尔国”留下借口,让这两个国家以“复仇”的名义,反过来入侵自己。

至于拉乌尔公爵和阿基卡尔公爵,为什么迟迟不宣布独立,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现在能从帝国身上榨取更多好处——既不用承担“独立”可能带来的风险,又能掌控实权、搜刮财富,自然没必要急着独立。更何况,帝国的朝政本就掌握在他们手里,独立与否,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

此时,站在我面前的努姆巴尔伯爵,脸色看起来十分难看,显然是被财政问题折磨得身心俱疲。

其实我虽然没有财政方面的专业知识,但脑子里倒是有一些自认为有用的想法,算是所谓的“内政小技巧”。可就算现在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也没用——朝廷官员都听首相和礼部尚书的指挥,最终的成果只会落入这两人手中,根本改善不了帝国的财政状况。

换句话说,不除掉这两位公爵,不夺回实权,帝国的财政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而这次全国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这也是我无论如何,都不愿取消旅行的原因。

“冷静点,努姆巴尔伯爵。不得对陛下大声说话。”沃德伯爵适时开口,打断了努姆巴尔伯爵的抗议。

努姆巴尔伯爵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其实我早就预料到,财政部长一定会来抗议,所以特意请沃德伯爵过来,充当“仲裁者”的角色,既不让场面太难看,也能顺势推进我的计划。

“陛下,现在就连商人都不愿意借钱给朝廷了,国库实在拿不出钱,求您不要再额外开支了!”努姆巴尔伯爵的声音低了些,但依旧满是急切。

“嗯?你说的这些,我不太懂。”我故意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继续“装傻”。

耳边传来一阵牙齿咬得咯咯响的声音——糟糕,是不是有点太挑衅了,把他逼得太紧了?

“努姆巴尔伯爵,先冷静下来,有话慢慢说。”沃德伯爵再次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呵斥。

“是……臣失态了,还请陛下恕罪。”努姆巴尔伯爵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了情绪。

“旅行肯定要花钱,可国库没有这么多钱,所以求陛下还是不要去了。”他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恳求,压力几乎要扑面而来。

或许是因为他的目光太过灼热,我竟有些不忍。说实话,他的反对很有道理——作为财政部长,努力节省开支、改善财政状况,本就是他的职责。我由衷地敬佩他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忠诚。

但我也清楚,现在就算节省下旅行的费用,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改变不了帝国财政的困境,反而会失去寻找解决办法的机会。

“哦?是吗?那财政部长就放心吧,这次旅行的费用,我只让首相和礼部尚书中的一方来承担。”

“……陛下!万万不可啊!要是我们欠他们的钱越来越多,朝廷迟早会被他们彻底掌控,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努姆巴尔伯爵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甚至带着一丝哽咽,仿佛下一秒就要落泪。

看来,帝国现在已经欠了这两位公爵不少钱了……作为帝国的财政部长,作为一位心怀帝国的贵族,他有这样的担忧,再正常不过,我完全能理解。

可我也知道,无论努姆巴尔伯爵如何努力,如何节省开支,都只是在延长帝国苟延残喘的时间,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帝国要想活下去,必须彻底“重生”——而现在的妥协,都是为了将来的重生做准备。

“你多虑了,那两位可是我忠实的家臣,绝不会做出这种掌控朝廷的事。”我语气坚定地说道,不给反驳的余地。

沃德伯爵立刻配合我,开口说道:“既然陛下已经决定,那臣这就去把消息传达给首相和礼部尚书二位大人。”

“沃德大人!你怎能如此纵容陛下!你可是帝国的支柱啊!”努姆巴尔伯爵猛地转头,怒视着沃德伯爵,语气里满是失望和愤怒。

两位在帝都举足轻重的中立派贵族,就这样当众起了冲突——中立派出现裂痕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首相派和摄政派的耳朵里。他们大概会觉得,“中立派这下团结不起来了,暂时不用提防他们了”。

这样一来,他们对中立派的警惕性会大幅降低——对同样宣布“中立”的罗莎莉亚一行人来说,也能减少不少压力。

也就是说,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只是努姆巴尔伯爵对此一无所知,他此刻的愤怒和失望,全都是发自内心的。

等将来我彻底掌控朝政,夺回实权,一定会好好回报他的忠诚,弥补他现在的委屈……只是这些话,现在不能说,说了他也不会理解。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大概是负责通报的侍从,来告知首相和礼部尚书已经到了——接下来,就是敲定旅行的具体细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