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 第393章 陈茂生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393章 陈茂生

簡繁轉換
作者:收容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8 14:27:20 来源:源1

因此,在车迟,跪拜之礼逐渐被废除。而且,像李淳风这样的道人,在车迟更是备受尊敬与敬仰,无需向任何人下跪行礼。

所以,当李淳风回到大唐,见到唐皇李世民时,一时间竟未反应过来还需要行跪拜之礼。

此刻,他站在金銮殿中,听着唐皇那看似大度的话语,心中只觉得这宫庭的制度实在是落后。

唐皇李世民在自认为展现了大度之后,便开口询问:「李爱卿,从那车迟归来,可有什麽收获?」

李淳风拱手,恭敬地答道:「幸不辱命,臣从车迟带回了『道薯』丶『明空道米』等神物,这些神物皆能让土地高产,使千家万户都能吃得饱饭。」

「除此之外,臣还带回了车迟的造纸术丶印刷术,以及一些车迟的义务教育课本等。」李淳风郑重其事地说道,「种植这些神物,能让大唐拯救无数人的性命;而车迟的课本,却能让百姓们真正实现精神的崛起,变得智慧富足。」

唐皇闻言,先是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我大唐之中,有诸多贤能之臣和大儒,他们自可编纂各类教育书籍。而且,三书五经流传已久,足够百姓们学习之用。」

显然,唐皇李世民对这些课本并不在意,他更加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增加粮食产量的种植品:「快让朕看看,那亩产千斤的神物,究竟是什麽模样!」

李淳风默默无言,但还是依照唐皇的吩咐,命人将一些种植物拿上金銮殿展示。这些种植物分别是玉米丶红薯丶水稻丶麦子等,皆是经过改良的优良品种,由林楠从现代携带而来。

有太监将这些种植物拿到唐皇李世民面前,供他仔细端详。而李淳风则在一旁,不厌其烦地介绍起来。

「此为道薯,它的叶子较大,即便在沙土之地也能种植,亩产可达千斤。而且,它营养丰富,有多种吃法,可蒸可煮……」李淳风解释得十分详尽,将红薯的习性丶种植方法以及各种吃法都一一说明。

在车迟时,李淳风在众多求道人中,是泡在农田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甚至曾亲自下田种植,因此对农事有着丰富的经验。

听着李淳风的介绍,金銮殿上的大臣们纷纷发出惊呼之声。许多人都深知这红薯的存在,对于当下的大唐意味着什麽。

在当时种植业相对落后的大唐,道薯的出现,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它的高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将极大地改善大唐百姓的生活。

即便是唐皇李世民,在听了这些介绍后,脸上也抑制不住地露出了笑容。

等李淳风介绍完毕,唐皇李世民更是大笑着连声道:「好丶好丶好!」他接连说了三声「好」,然后兴奋地说:「不愧是车迟的道薯。」

「但在我大唐,从此可名为『唐薯』!」李世民当即为红薯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

然而,李淳风听到这个新名字后,却眉头一皱。他当即提出了疑问:「陛下,为何要将『道薯』之名,改换为『唐薯』?」

唐皇李世民微笑着,将之前的理由又重复了一遍:「以道薯之名,难免带有车迟的痕迹。而以唐为名,却能彰显我大唐的恩威,让百姓归心。」

李淳风听着,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能明白唐皇李世民的意思,但却无法理解这种想法。

于是,李淳风当即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陛下,此举恐有不妥。」

「嗯?有何不妥?」唐皇李世民反问。

李淳风说道:「这些神物,毕竟是来自车迟的馈赠,为何要脱去车迟的痕迹呢?况且,这些神物来自于车迟大国师,所以才有此名字。陛下若是擅自更改,自然有诸多不妥之处。」

唐皇李世民没有说话,这时,便有大臣站出来反驳李淳风:「那车迟毕竟距离大唐遥远,有十万八千里不止,常人一生都难以到达。」

「即便是沿用以往的名称,也没有什麽实际意义。还不如冠以我大唐之名,这样才能让百姓归心!」

李淳风离开了金銮殿,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富丽堂皇的大唐皇宫金銮殿。下一刻,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刚刚,在那金銮殿上,尽管李淳风竭力反对,但无论是那些臣子,还是唐皇李世民,都已经是铁了心要给这些神物改名。

他们要将李淳风从车迟带回来的那一系列神物,都以「唐」为名,以此来彰显大唐的国威。

在那种情况下,即便李淳风竭尽全力反对,也是无济于事。甚至,他的反对反而惹得唐皇李世民不悦,还遭到了一些臣子的声讨。

李淳风感到左右无力,心中充满了无奈。他深知,在这宫廷之中,自己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

随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辞官。

李淳风在金銮殿上,当着大唐文武大臣的面,脸上只剩下失望的神情。他朝着唐皇李世民缓缓说道:「臣这一趟历经诸多艰辛,已经感到身心俱疲,实在无力再为官,恳请辞官退隐。」

而唐皇李世民也看出了李淳风的状态,即便明知李淳风心中满是失望,却也浑然不在意。

在唐皇看来,李淳风这一趟能够前往车迟并平安归来,还带回了那一系列的「神物」,其最大的价值已经发挥出来了。

所以,唐皇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李淳风的要求,并且还赐予了李淳风一些财物和赏赐。

然而,即便如此,李淳风内心的失望仍然无法消散。他承认,李世民那样的做法,或许对大唐有着些许益处。

但在他看来,那样的做法实在太过不够光明磊落。他无法认同这种做法,也就无法再在这朝堂之上继续待下去。

「此日之后,吾李淳风与大唐宫廷,再无关联。」走出皇宫之后,李淳风喃喃自语道。

而李淳风的辞官归去,在朝堂之上,大多数臣子还有唐皇,都并未太过在意。

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些「车迟神物」之上。望着那些神物,唐皇李世民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繁荣昌盛的未来。

「有了此番神物,以我大唐的土地富饶,日后百姓的吃食再也不成问题。」唐皇心中充满了憧憬,「我大唐的国力,也可逐渐增强!」

李世民还有着更为长远的畅想。下方,有臣子连忙恭贺道:「百姓吃得饱饭,赋税自然也就缴纳得更多,国力自然会逐渐增强。」

唐皇点头赞同:「待这些神物推广开来,百姓也能承受得起这般赋税。」

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之中,直至退朝。大唐的钦天监监正袁天罡,特意寻到了李淳风的居所。在朝堂之上,袁天罡与李淳风皆是修道之人,且身居官职,借着大唐的国力与资源潜心修行。

因着这份共同的修行之路,二人相互扶持,情谊深厚,彼此以道友相称。后来,李淳风做出了辞官的决定,而在他离开朝堂之后,唯一前来探望他的,便是袁天罡。

袁天罡见到李淳风,长叹一声,语气中满是困惑与不解:「李道兄,你这又是何苦呢?以你西行前往车迟求道的功绩,归来之后本应大展宏图,在朝堂上有一番作为,为何突然就辞官了呢?」

李淳风微微摇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缓缓说道:「不,贫道辞官,并非全然因为此事。」

言罢,李淳风抬起头,目光望向西方,那是车迟国的方向。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抹回忆,轻声说道:「袁道友你未曾去过车迟,所以不知车迟的风貌。在那里,讲究天下大同,人人位格平等,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农业赋税。」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田间老农,人人都有事可做,皆能有所作为……」李淳风沉浸在回忆之中,声音里带着一丝向往。

过了片刻,李淳风收回目光,看向袁天罡,认真说道:「道友,与我一同前去车迟的,有许多前辈与道友。像那楼观道的祖师尹喜,正一的张烈,还有药王孙思邈……他们都在车迟留了下来,无人愿意回归大唐,由此可见车迟的种种好处。」

「也正因如此,返回大唐之后,我心中便有了巨大的反差与失落。再加上在朝堂之上,唐皇的某些作为与言语,让我深感不适,所以我才毅然辞官而去。」

袁天罡听完,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明白了李淳风辞官的缘由。对于这个理由,他倒是颇为认可。只是,他未曾去过车迟,实在难以想像那个地方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那车迟,当真如此之好吗?」袁天罡不禁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李淳风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更加详细地向袁天罡讲述自己在车迟的所见所闻丶所历所感。

「那车迟之中……」李淳风缓缓开口,将车迟的风土人情丶社会制度丶人文风貌一一道来。从百姓的生活状态,到官府的治理方式,再到修道之人的氛围,他都讲述得绘声绘色。

待将车迟的一切都说完之后,李淳风也表明了自己的打算:「若非意外,我还会前往车迟,但此次可能不会再回归大唐了。」

袁天罡闻言,心中满是吃惊,既有对李淳风决定的意外,也有对失去这位挚友的惋惜与不舍。

李淳风看出了袁天罡的心思,笑着安慰道:「道友不必不舍,我前往车迟之前,应当会在大唐留下些传承,收下一二弟子,也算不枉此生在大唐修行一场。」

长安城外,有一个宁静的小村落——陈家村。这一日,忽然传来一阵敲锣打鼓之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支队伍正朝着陈家村缓缓而来。路上,有人好奇地询问这支队伍的来意。

队伍中为首的,是一位县中的官差。他昂首挺胸,大声说道:「吾等乃是奉圣天子之令,受县令指派,此番专为陈家村的神童而来!」

「圣上听闻我大唐各地,都有神童出世,认定这是吉兆,因此命各地官员,必须对神童多加照料。」那官差接着说道,「这陈家村中,有个神童名叫陈茂生,正该享有神童之名,得到官府的照料。依县令命令,我等特为神童送上牌匾和赏赐。」

这消息一传开,立刻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有人赶忙跑到陈家村中,朝着村中神童「陈茂生」的住处奔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吆喝:「好消息!好消息!陈家茂生出息了,神童之名都传到天子耳中了!」

此时的陈家村,那被称为「神童」的陈茂生,正在后院子的沙土上写写画画。他画的东西,旁人看了都觉得莫名其妙,仿佛是一些毫无规律的符号与图案。

倘若从车迟归来的李淳风此刻在这里,看到陈茂生写写画画的东西,定然会觉得十分熟悉。

忽然,一群人闯入了院子。

「陈实!陈实!令郎神童之名,陛下都有所听闻了!」那道贺的官差一进院子,便先找到了陈实。

陈实,正是陈茂生的父亲。他听闻官差的来意,心中满是惊喜,连忙带着他们来到后院,去寻找自己的儿子陈茂生。

陈茂生本还在专注地写写画画,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就那样毫无徵兆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连他自己都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就在这时,父亲陈实带着一群人突然闯入后院。陈茂生抬头,骤然见到这麽多人,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茂生!」陈实激动不已,快步上前,想要牵起自己的孩子。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陈茂生只觉得脑海中像是有什麽东西「嗡」地一下炸开了。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他只觉眼前一黑,便承受不住,昏了过去。

「茂生?!」

「神童?!」

「不好了,神童昏倒了!」

顿时,一阵惊呼声响起。(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