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 第430章 道佛之争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30章 道佛之争

簡繁轉換
作者:收容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25 15:00:47 来源:源1

「是啊,道兵的威力似乎比我们的僧兵还要强大,这可如何是好?如今我们似乎又陷入了劣势。」另一位大臣长叹一声,满脸愁容。

「如此说来,卫国公岂不是死得毫无价值?他一生谋略,却还未施展,就被那道兵所困,实在令人痛心!」一位文臣悲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花。

朝堂之上,百官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沉浸在悲伤之中,有人则发出无奈的感叹。

总之,因为虎踞岭传来的这一则消息,整个朝堂都被一片低迷的气氛所笼罩。

唐皇李世民静静地听着百官们的议论,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内心深处却早已泛起了波澜,开始暗自盘算起来。他先是安抚了一番诸多臣子,让他们稍安勿躁,随后便暂时离开了金銮殿,独自一人来到了一处静谧之地。

待四周无人,李世民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尊佛像,小心翼翼地将它供奉起来,然后点燃了三炷香。他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随着他的诵念,眼前那尊观世音菩萨像竟缓缓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最终,在一阵璀璨的光芒之中,观世音菩萨的身影从佛像中显现出来。她身姿婀娜,手持净瓶,神态祥和,宛如一朵盛开在尘世的莲花。

「唐皇何事唤贫僧?」观世音菩萨在神光之中轻声问道,声音宛如天籁。

「观音大士。」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唐皇李世民再也无法保持朝堂上的那份淡定,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观音大士,为何僧兵不如道兵?以至卫国公李靖陨落,还有十万大军尽数折损其中……」李世民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埋怨,毕竟这僧兵是观世音菩萨安排的,大唐正是出于对僧兵的自信,才一举派出了十万军队,意图一举覆灭大同会。

要不是有僧兵相助,大唐必然不会如此冒进,以至于李靖这位军事大家,都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可如今,即便有了僧兵相助,却被大同会那边的道兵打得落花流水,这怎能不让他心生怨气?

观世音菩萨听出了李世民话语中的怨气,同时也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唐皇请勿着急。」

「那道兵乃是自车迟而来,有人蒙蔽了天机,因此贫僧也始料未及。这般有心算无心之下,才遭如此大挫。」观世音菩萨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而且,便是佛门,也损失了一位尊者金刚……」观世音菩萨轻语,眼中闪过一丝惋惜。

「这……」唐皇李世民听了观世音菩萨的话,心中不禁一震。从观世音菩萨的话语中,他感觉到自己似乎涉入了一个他无法掌控的层面,那仿佛已经上升到了仙佛的层面,凡俗的生命在其中,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意识到这一点的唐皇李世民,突然发现这场纷争的主动权,已然不在自己的手中了。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不动声色地问道:「那麽,我们当如何?」

观世音菩萨置身神光之中,目光深远,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她缓缓说道:「唐皇切勿多做担心,贫僧也会动用佛门之力,再助大唐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当下他也只能应下观世音菩萨的话。

毕竟,就他自身而言,已经没有什麽可以依仗的东西了。甚至,眼下的这场战斗,已经不仅仅是大唐和大同会之间的纷争了。

这般想着,李世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那时,长安城中,有一位乘龙的道人,他曾向李世民进言,希望大唐能多尊道门。

可当时的李世民并未将其放在心上。如今想来,李世民不禁有些恍然,同时心中也生出了淡淡的悔意。

「当初,若是听信那位的言语,多尊道门,或许就没有了今日这种种了吧?难道,还真是一报还一报不成?」李世民在心中暗暗叹息,可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现在的他,所能够依仗的,就只是佛门了,也只能是佛门了!

凡间,虎踞岭之战的消息通过报纸迅速传播开来,让整个大唐都为之震动。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场惨烈的战斗,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卫国公的陨落和十万大军的折损。

而这种消息,同样也上传到了天庭之上。凌霄宝殿之中,一场仙神朝会就此拉开帷幕。

「陛下,凡间王朝动荡,疑有改朝换代之像!」凌霄宝殿之中,太白金星向前一步,向着玉皇大帝恭敬地报告此事。

实际上,无须太白金星汇报,玉皇大帝也已经知晓了凡间的情况,毕竟他乃是三界至尊,对三界之事了如指掌。

而且,大多数仙神也多少都有关注到下界的情况,知晓这场纷争的不同寻常。

太白金星的禀告,更多的是将此话题挑开了说,告知这灵霄宝殿之中的众仙。

「朕已知晓。」玉皇大帝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说道,「本来那大唐国祚当有多年,如今却突生事端。可见天意变换莫测,天衍四十九,也有遁去的一。」

下方,有一天王托塔而出,正是托塔天王李靖。他面色凝重,向玉皇大帝汇报导:「陛下,那下界王朝动荡,非同寻常,车迟涉及其重。如此这般,未免扰乱人间。」托塔天王李靖的话语中,有着明显针对车迟的意见。

只不过,李靖这话一出,凌霄宝殿之中却突然安静了下来。

两旁的仙神们,无一附和者。毕竟,车迟如今在三界闻名,皆是因为林楠。而林楠是谁?

那可是如今道主,三清道祖之下,钦定的道门执掌者。

这天上神仙,又有几个不是身处道庭之中,或者来自三清传承?

托塔天王李靖倒是例外,他本是明显的佛门出身。他仗之扬名的「玲珑宝塔」,都是燃灯古佛所赐,并且他的两个儿子金咤丶木咤,也都在佛门之中。他和那四大天王,倒是都和佛门关系匪浅。

因此,托塔李天王说话时,一众仙神,没什麽应和的。只有四大天王一同站出,算是力挺了一下托塔天王李靖。

「托塔李天王此言差矣。」就在这时,有仙神打破平静,也开了口。玉皇大帝的目光转去,看出了此人赫然乃是王灵官。

王灵官,在大闹天宫时,似乎不过孙悟空一合之敌。但实际上,他乃是玉皇大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丶人间纠察之职。

除此之外,他还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都天纠察大灵官」,司掌摄雷丶火,道俗安宁,伏魔等职责。

王灵官更是五百灵官之首,号称道门第一护教神,有专门的「灵官咒」流传,更有「灵官派」为道门的一支。

毫无疑问,这王灵官,乃是道门道庭中一份子。他这时就针对托塔李天王的话,头上的第三只眼都圆瞪起来,大声说道:「那人间之事,分明是佛门率先插手,派遣僧兵入了大唐军营深入。随后,才有车迟道兵相助大同会。要知道在此前,大同会可并未使用过任何超越凡人的力量!」

王灵官此刻出头,便是为车迟说话,或者说,也是为道门说话,也是看了林楠的颜面。随着王灵官的话语,立刻也有其他仙神出来附和王灵官。附和王灵官的,可比附和托塔天王李靖的要多了。诸如五部雷将丶四方神丶诸多星君,这时候都纷纷附和王灵官的话语。

这些仙神表态了之后,便是等待玉皇大帝这位三界之主回应。玉皇大帝面容平静,缓缓而道:「此事,确实佛门道门都有所介入。也是佛门率先插手其中。」

太白金星问道:「陛下,那当如何?」

玉皇大帝沉吟片刻,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缓缓说道:「既然如此,还是让佛道之间,自行解决即可。只是,要昭告西天和车迟,不得伤及无辜凡人才是。」

玉皇大帝针对这些事情,做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话说回来,他实在是无力介入其中并解决相关事宜。

一方面,是如今势力如日中天的西天。西天佛门顺应天意,气运正盛,仙神们都难以阻挡其崛起之势。若有谁妄图阻止,那便等同于逆天而行,必将遭受天谴。

另一方面,则是根深蒂固丶势力遍布三界的道门。道门在三界之中盘根错节,无论何处都有其门人的身影。

而当下最为关键的是,漫天仙佛都无力阻挡西天佛门的崛起。在这般局势之下,唯有道门之主林楠,才有能力扭转乾坤,改变这一局面。

身为三界之主的玉皇大帝,自然不愿看到西天佛门兴盛,一家独大。然而,他既无法直接阻止佛门的发展,便只能藉助道门的力量来制衡。

甚至可以说,玉皇大帝十分乐意坐山观虎斗,不过,这「观虎斗」也并非完全袖手旁观,他内心其实更倾向于道门。毕竟,如今天庭之中的诸多神仙,又有几个不是出身道门呢?

天庭之中,大半仙神皆出自道门。天庭与道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主次丶上下丶高低之分,二者相互依存,关系紧密。反倒是与西天,天庭一直心存防备。

玉皇大帝已然打定了主意,他不仅打算坐山观虎斗,甚至还打算在关键时刻,悄悄地给予道门一些助力。

此时,在遥远的西天灵山,大雷音寺中,一片低沉而庄严的梵音萦绕。观世音菩萨正向着如来佛祖汇报如今大唐的情况。

实际上,以如来佛祖那至上圣觉之境,大唐和大同会之间发生的一切,他早已在第一时间便知晓得一清二楚。观世音菩萨的汇报,更多的是说给其他菩萨以及罗汉们听的。

待观世音菩萨说完,如来佛祖轻轻拈起拈花指,语气宏大而深沉地说道:「车迟已然下场,这显然是车迟那位道主的意思。西游取经之路,他们便多次阻拦我佛门传经布道。如今,更是妄图通过凡俗王朝的更替,来破坏我佛门在大唐的兴盛大计。此乃道门与我佛门之间的争斗,避无可避。」

说着,如来佛祖目光扫过一旁的罗汉丶菩萨以及一些尊者,亲自点名道:「降龙罗汉丶伏虎罗汉……观世音菩萨丶普贤菩萨……韦陀金刚丶胜乐金刚……」

如来佛祖点完名后,接着说道:「汝等皆可入世,协助我佛门应对此次危机。」

与此同时,在大唐的凡尘之地,虎踞岭之战刚刚落下帷幕。这场大战,唐军损失惨重,战场上横尸遍野。而大同会这边,却几乎毫发无损,即便有损伤,也只是些道兵。

这些道兵极为特殊,只要军势未破,他们便如同拥有了初步的「不死不灭」之能。因此,虎踞岭上,满是唐军的亡魂。

大同会的道士们见状,纷纷行动起来。在副会长陈茂生的带领下,他们来到虎踞岭之上,设坛做法事,口中念动「后土轮回咒」「后土往生经」。

一道道大唐亡魂,在道士们的法力加持下,清晰地浮现出来,随后被送入了轮回。

更为神奇的是,竟有阴差无常专门来到此地,大开方便之门,协助道士们超度亡魂。

原来,大同会的关系背景极为深厚。林楠的弟子吕洞宾,如今已是大同会的特别顾问;林楠的坐骑敖玉,也亲自来到虎踞岭,与道士们一同超度亡魂。

如此一来,十殿阎罗都对此事极为重视,特意派遣阴差无常前来协助。

就这样,唐军的亡魂悉数被送入了幽冥地府,虎踞岭也得以恢复安宁,再也不会有什麽后患,更不会变成什麽煞地之类的凶险之地。

除了战死的唐军之外,还有许多唐军被俘虏。这些俘虏被关进了大同会的战俘营。

然而,大同会的战俘营,与人们想像中的截然不同。

王五便是唐军之中的一名普通兵卒。他大字不识一个,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连第三个字都不认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