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 第414章 辩经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414章 辩经

簡繁轉換
作者:收容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25 15:00:47 来源:源1

对猪八戒来说,眼下的车迟国,除了百姓们对和尚太过敌视之外,简直就像人间天堂一般。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其他各种需求,都能在这车迟国中得到满足和解决。

在这样的环境下,三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终于,到了林楠和唐三藏约定的时间。这个消息不知被谁传了出去,许多百姓都听闻了这件事,纷纷翘首以盼。

临近约定时间,车迟国的官府甚至亲自出面,组织百姓前往观看。地点就选在了昔日求雨的祭坛处。

当年求雨的祭坛,周边经过扩建,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处诺大的祭祀场。平日里,这里并不对外开放,只有每当有祭祀活动时,百姓们才会被允许入内观察或参拜。

而林楠和唐三藏的『佛道之论』,也被安排在了这里举行。

随着约定时间的临近,这祭祀场中早已围满了百姓。他们有的满脸期待,有的交头接耳,都在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佛道之争。

「师父,您可有把握?」饶是如此,祭祀场外还有很多百姓远远地站着,即便挤不进去,也不愿意离去,只想一睹大国师的风采,听一听大国师的声音。

孙悟空走到唐三藏身边,关切地询问着。同时,他也看出了唐三藏这些日子的变化。

一连三个月,唐三藏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到佛经的研读之中,甚至连吃喝都顾不上。也就是他已经脱胎换骨,不再是凡俗之躯,否则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消耗。

不过,他的收获也是巨大的。三个月过去,唐三藏的身上,隐隐有佛光浮现,整个人宛如一尊即将成佛的圣者,散发着庄严而神圣的气息。

孙悟空和猪八戒都看出了这一点,他们既感到惊讶,又隐隐有着一丝期待。心里忍不住幻想着,万一唐三藏真的能在这场辩论中带来惊喜呢?

唐三藏面色悲天悯人,宛如一尊慈悲的人佛。他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同时言语之间,也再没有了当初的那般忐忑与不安。

「为师定会尽力而为。」他声音平和而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此时的车迟国皇城,昔日的求雨台已然变成了今日的祭祀场。车迟国的百姓们早已布满了下方,密密麻麻却又整齐有序地站立着,等待着这场佛道之争的精采上演。祭祀台高耸入云,攀登其上绝非易事。然而今日的主角,却无需亲自攀爬这陡峭的台阶。

孙悟空得了唐三藏的应允,目光落在师傅那焕然一新的模样上,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他身形一动,化作一道璀璨的金色莲台,稳稳地驮起唐三藏,缓缓升向那庄严的祭祀台。

今日,这祭祀台不再承载祭祀的使命,而是化身为佛道论辩的圣地。

「快看,和尚上场了!」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

「是唐僧,那个从大唐来的唐僧!」有人认出了他,兴奋地喊道。

「前些年我还见过他呢,如今看来,他应该是取经归来了。」

「难道说,他要凭藉佛法,与大国师一较高下?」

「这唐僧似乎有些真本事,定是得道高僧无疑。」

随着唐三藏的登场,台下的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认出了他,有的则向周围的人科普。其实,之前的风声早已传开,大多数人对于唐三藏的身份来历都有所了解。此刻,他们更关注的,是唐三藏所展现出的风采。

除了孙悟空化身的莲台之外,唐三藏自身脑后也隐隐绽放出佛光,这番景象非同寻常。如今的车迟国风气开化,百姓们的见识也日益增长,更何况这是在皇城之中。他们对于修行之事都能谈论一二,自然有百姓看出了唐三藏的不凡之处。

除了百姓之外,现场还有不少道士。就连九极山中的许多道人,也忍不住来到现场,想要一睹这场佛道之辩的风采。诸如长眉丶孙思邈丶张烈丶张果老丶炉道人等,都纷纷来到了这里,想要看看唐三藏如何与林楠展开辩论。不过,他们都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丝毫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这时,他们聚在一起,见到唐三藏后,都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唐僧,已有成佛之相!」

「便是寻常菩萨,也无这般佛性。」炉道人点头赞叹道。在场的人中,他最为见多识广,曾在老君座下烧炉子,见过许多佛陀和菩萨。此刻,他一眼就看出了唐三藏的不凡之处,「现在,他若一心修行,可直证菩萨佛陀之位,千般万般佛门神通自会应运而生!」

「不得了,这一趟取经,倒是让他有了今日的造化。」张烈砸了砸嘴,也忍不住惊叹道。

「不同寻常,待其功德圆满,佛门或再多一尊佛。」长眉也忍不住说道。

唐三藏都快成佛了!这一点,他们都看了出来,因此而惊异不已。但惊异之后,他们还是回归了本意,开始讨论起这次辩论的结果来。

「只是不知,这次相辩,道主是否还能将这唐僧辩得哑口无言?」

唐三藏取经路上,经过车迟时,曾与林楠有过一次辩论。那一次,唐三藏哑口无言,不得不离去。

「难怪,这唐僧回转车迟,敢再与道主一辩,原来是这般有恃无恐,得了底气。」

现在归来,大家自然关心这次的结果。但无一例外,他们对于林楠却是充满了信心,根本不认为林楠会输。

「听说,这唐僧若是输了,道主要他们在车迟之中留待五年时间,不知有何深意。」

「或许,是留他们搬水泥呢?哈哈哈!」

唐三藏登场之后,现场只是议论了一会,没多久就归于平静。大家都很有默契,也都有共同的期待。既然一方已经就位,那麽另一方登场自然也就为时不远了!

所以,现场安静了下来,都在期待等待着另一方的登场。那另一方,自然就是林楠了!

「呜~~!!!」

一道清亮而浑长的龙吟,从天际响起。人们尽皆抬头望去,就见到一头如玉般白龙,身姿威武蜿蜒,从天边腾云驾雾而来。白龙速度极快,没多久就迅速飞到了祭祀台的上空。

眼尖的人,已经能够看到那白龙身上有一个道人凌风而立,风将其道袍和发鬓微微吹起,展露出其真实面容。乃是一副天上地下难寻的青年道人之相。

「来了!」

「来了来了!」

「大国师来了!」祭祀场中,骤然响起的声音,几若形成了声浪,呼啸在这场上。唐三藏身后的隐隐佛光,也无人去关注了。

台下,孙悟空和自己两个师弟,同时感受到了这股热诚信念,既吃惊也恍然。毕竟来者是林楠,那麽有如此声势,就怎麽也不会奇怪了。

「也不知道,待师父取经归去,到了那东土大唐,是否会有这般声势。」猪八戒感慨道,却也有着一些对回归大唐的期待。他还未去过大唐,但是一路上的了解,却也知晓自家师父乃是「大唐御弟」,身份上可不比车迟大国师来的差。

最⊥新⊥小⊥说⊥在⊥⊥⊥首⊥发!

除此之外,林楠是人间道主,但自家师父唐三藏也是当代佛子呢!见了林楠在车迟的这番声势和表现后,猪八戒对回归东土大唐充满期待。

这时,孙悟空倒是没有开口打破猪八戒的幻想,但孙悟空内心却是清楚,如林楠这般人,数遍三界,再无二者。

台上的唐三藏,也盯着林楠,看着其从远到近。白龙盘旋而动,在祭祀台上低伏下昂大龙头。下一刻,林楠从其头上飘然而下,正好落在了唐三藏的对面。白龙腾云驾雾而去,身影隐没在云雾之中。人们的注意力,却都并未在这神异白龙的身上,反而都在林楠的身上。

随着林楠落下,现场已经无比默契地恢复了平静,都在等待林楠开口。林楠轻轻一挥衣袖,口中轻吐:「今日,便从佛道角度,再行一辩!」

整个祭祀场里,都保持着安静。上至车迟国的王公大臣丶几大国师,下至走卒商贩丶平民百姓,这时甚至都不需要旁人约束管理,就都保持着安静,等待着这场辩论。

台上,林楠身穿道袍,盘膝而坐。他看向了唐三藏,率先发问:「昔日你曾言,只修了小乘佛法,未得大乘佛法,所以对本座提出的些许问题,无法作答。现在,既取经归来,得了大乘佛法,是否可以进行作答?」

唐三藏缓缓地点了点头,很认真地回应林楠:「贫僧于大乘佛经之中,得到经意,可普渡众生,人人皆佛,人人皆是佛,皆可成佛……」

他的对面,便是穿着锦斓袈裟丶身后甚至隐隐绽放佛光的唐三藏。曾经,林楠询问了唐三藏一些问题,让其哑口无言。现在,唐三藏以大乘佛经的经意角度去看待,却能够给出一些回答。

佛门中,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佛法度己,大乘佛法讲究人人皆佛。因为这种转变,原本在上古时期冷门的西方教佛教,现在要迎来大兴。由此可见,大乘佛法有可取之处。但这也只是相比起以前的佛法来说罢了。最少,林楠是无法认可的。

「人人皆佛,世间将会如何?」林楠发出了这样的询问,以这样的角度,去质疑唐三藏的大乘佛法。

「人人皆佛,自然世界安乐,再无怨气煞气,无有孤魂野鬼之流,人世化作极乐。」唐三藏给出了解释。

林楠却是淡淡一笑,紧接着问道:「但如今世间之佛,全坐高殿大堂之中……若是人人皆佛,那何人去地中劳作,何人任卑微之责?」

林楠端坐,也随即发问:「既并非作佛,无法坐高堂大殿之中受众生供奉,凭什麽要行如佛之职?还要心如佛,还要供佛礼佛?」

唐三藏闻言,略作思索后回答道:「人人皆佛,也非人人作佛,只是心如佛,行如佛。」林楠与唐三藏相对而坐,二人之间,虽无刀光剑影,却有言语交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林楠率先发问,提出一个颇具深意的问题。唐三藏听后,不假思索,立刻以大乘佛法的精妙经义进行解释,其言辞流畅,逻辑清晰,仿佛早已胸有成竹。然而,林楠的问题并未就此结束,反而如抽丝剥茧般,不断延伸出更多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直指佛法的核心与边界。

就这样,在车迟国众多百姓的围观下,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点头赞同,时而皱眉思考,这场辩论无疑成为了他们茶馀饭后的热门话题。

不得不承认,唐三藏此次取经归来,确实得到了莫大的造化,整个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强健与年轻,更是智慧与心境的升华。他仿佛经历了一场涅盘,对佛法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加上这三个月来日夜苦读大乘佛经,唐三藏的佛法修为已近乎成佛之境。如今的他,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说是一尊人间之佛,也毫不为过。

面对林楠的种种提问,唐三藏总能一一化解,其佛法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林楠并未因此气馁,反而越战越勇,问题逐渐升级,开始触及更深层次的「道」。

「如今,车迟国内,道法盛行,百姓尊道持咒,与神灵乃至天地有所交感。许多原本平凡的百姓,也能掌握一些实用的道法,称之为『民用道法』。这些道法虽无强大的杀伤力,但却简单实用,深受百姓喜爱。更有许多初入修行的道士,行走于车迟大地,以道法助人,造福一方。我执掌道庭,提倡『用之于民』的理念,使得道门丶道教丶道法更加贴近民间,不再那麽曲高和寡。新道法与初始工业化的结合,更是让车迟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乘佛法相比之下,是否显得多馀呢?」林楠举例说明,言辞恳切,有理有据。(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