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 第 13 章:决战定良策,朝歌起内忧

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第 13 章:决战定良策,朝歌起内忧

簡繁轉換
作者:琼汁逸梦醉红尘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05 16:34:11 来源:源1

第13章:决战定良策,朝歌起内忧(第1/2页)

学宫的钟声在西岐都城上空回荡时,夕阳正缓缓沉入西山,将王宫的琉璃瓦染成温暖的金红色。姜子牙站在杏坛坡上,望着远方疾驰而去的侍卫,指尖仍残留着直钩鱼竿传来的“封神之力”——那股暖意顺着血脉蔓延至全身,仿佛在预示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终将迎来光明的结局。

“先生,诸侯们已陆续启程返回西岐,预计三日后便可全部抵达。”姬发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各路诸侯的返程路线与兵力情况,“芮国、虞国的诸侯已派人传来消息,他们将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前来,邢国还会带上新打造的五十架青铜连弩,支援决战。”

姜子牙接过竹简,仔细翻阅后,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诸侯同心,这便是咱们战胜商纣的最大底气。明日起,你与芮良夫、姜嫄一同整理决战所需的粮草、武器清单,确保每支军队都能得到充足的补给。另外,让阿禾加强对朝歌的情报侦查,重点关注商纣的兵力调动与内部动向。”

姬发郑重点头,转身离去。姜子牙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这个曾经略显稚嫩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学宫培育的人才,正逐渐成为支撑西岐的栋梁。

三日后,西岐都城再次迎来各路诸侯。与上次“反纣大会”不同,这次诸侯们带来的不仅是礼物,更是整装待发的军队——芮国的两千步兵、虞国的一千骑兵、邢国的五百精锐,还有陈国、蔡国等诸侯带来的粮草与武器,在都城外的平原上扎起了连绵的营帐,旗帜飘扬,军容严整,一派大战前夕的肃穆景象。

“决战大会”在王宫大殿召开,因参会人数众多,大殿内不仅摆放了诸侯的席位,还在两侧增设了将领与谋士的位置。姬昌坐在主位上,手持“同心玉圭”,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诸位诸侯、将领,商纣已集结一万兵力,计划一个月后进攻西岐都城,还试图联络东夷叛军从后方袭扰。今日召开此会,便是要敲定决战战术,一举推翻商纣暴政,还天下太平!”

话音刚落,姜子牙走上前,展开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这是阿禾根据情报员传回的消息,连夜绘制的朝歌周边军事部署图,上面用红色标记着商纣的兵力分布,蓝色标注着反纣联盟的进军路线,黑色圆点则是关键的战略要地。

“根据情报,商纣的一万兵力中,有六千是朝歌守军,四千是从东夷撤回的残兵,军心涣散,且缺乏足够的青铜武器。”姜子牙指着地图上的朝歌城,缓缓说道,“商纣虽看似兵力强盛,却有两大弱点:一是朝歌城内兵力空虚,仅留一千老弱残兵驻守;二是东夷叛军虽答应袭扰,却因之前战败心存忌惮,不会全力进攻。咱们可针对这两大弱点,制定‘前后夹击、分兵突袭’的战术。”

诸侯们纷纷围拢过来,目光聚焦在地图上。邢国诸侯指着朝歌后方的“淇水关”问道:“姜先生,淇水关是通往朝歌的必经之路,商纣定会派重兵驻守,咱们若想分兵突袭朝歌,如何突破这道关卡?”

姜子牙微微一笑,让人取出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淇水关的防御布局与守军情况:“淇水关守将是商纣的亲信‘雷开’,此人贪婪好色,早已被咱们的情报员收买。只要咱们按约定,送上五百两黄金与十名美女,雷开便会在夜间打开城门,放突袭部队入城。”

“竟有此事?”诸侯们纷纷惊叹,没想到西岐的情报网络已渗透到朝歌的关键关卡。

姜子牙继续说道:“咱们的战术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由西岐、芮国、虞国组成‘正面军’,共五千兵力,由南宫将军率领,在西岐都城外的‘牧野’布阵,正面迎击商纣的进攻;第二步,由邢国、卫国、陈国组成‘突袭军’,共三千兵力,由邢国诸侯率领,趁夜从淇水关突袭朝歌,攻占王宫,擒获商纣的家眷,动摇商纣军心;第三步,由蔡国、莒国、邾国组成‘后卫军’,共两千兵力,由蔡国诸侯率领,驻守东夷与西岐的边境,阻止东夷叛军袭扰,若叛军敢来,便一举将其歼灭。”

“此计甚妙!”芮国诸侯兴奋地说道,“正面军牵制商纣主力,突袭军直捣朝歌腹地,后卫军防备后方袭扰,三者相互配合,定能让商纣首尾不能相顾!”

然而,就在诸侯们纷纷赞同之时,卫国诸侯却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突袭军仅三千兵力,若淇水关守将反悔,或商纣在朝歌设下埋伏,突袭军恐陷入险境。咱们是否该增派兵力?”

姜子牙早已考虑到这一点,他取出一枚青铜令牌,递给邢国诸侯:“这是西岐的‘调兵令牌’,若突袭军遇到危险,可持此令牌调动淇水关附近的情报员与百姓——咱们已提前联络了淇水关周边的村落,百姓们因不满商纣暴政,愿协助咱们对抗朝歌军。另外,阿禾会派十名精锐情报员跟随突袭军,随时传递消息,若遇埋伏,便立即通知正面军与后卫军支援。”

邢国诸侯接过令牌,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大会上,诸侯们还详细讨论了粮草调度、伤员救治、战后安抚等事宜——闳夭承诺将西岐储存的三万石粮食全部用于决战;学宫的学子们自愿组成“医疗队”,跟随军队前往前线;陈国、蔡国则负责战后安抚百姓,推广西岐的农耕与律法。

当最后一项战术细节敲定,姬昌站起身,举起“同心玉圭”,高声说道:“诸位,决战之日,便是天下太平之时!若此战得胜,咱们便在朝歌召开‘天下诸侯大会’,推行仁政,让天下百姓再也不受战乱之苦!”

“推行仁政,天下太平!”诸侯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大殿的梁柱微微颤动。这场“决战大会”,不仅敲定了对抗商纣的战术,更凝聚了反纣联盟的决心,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朝歌城内却是一片人心惶惶。商纣的王宫“摘星楼”上,檀香与酒气混合在一起,弥漫在奢华的宫殿中。商纣坐在宝座上,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手中的酒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下方跪着费仲与尤浑,两人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废物!都是废物!”商纣将酒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崇侯虎战败,费仲你率领的朝歌军也溃逃,如今西岐联合诸侯,即将打到朝歌城下,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费仲连忙磕头,声音带着哭腔:“大王息怒!并非臣作战不力,而是西岐军配备了新式的青铜连弩,威力无穷,臣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尤浑大人负责筹集粮草,却迟迟未能送到前线,这才导致军心动摇,臣也是无可奈何啊!”

“你胡说!”尤浑急得跳起来,指着费仲反驳,“粮草早已筹集完毕,是你率军撤退时,将粮草留给了西岐军,还敢反过来诬陷我!大王,费仲与西岐暗中勾结,臣有证据!”

两人在殿上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商纣看着这两个只会内斗的亲信,心中的怒火更盛,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费仲与尤浑:“够了!再敢争吵,本王立即斩了你们!”

费仲与尤浑顿时吓得不敢作声,乖乖地跪在地上。商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说道:“东夷叛军已答应从后方袭扰西岐,本王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费仲,你立即前往淇水关,协助雷开防守,若西岐军敢来,定要将他们全部歼灭;尤浑,你负责看守王宫与鹿台,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

两人连忙磕头谢恩,狼狈地退出宫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商纣的眼神变得阴鸷——他心中清楚,费仲与尤浑已不可靠,但朝歌城内已无可用之人,只能暂时依靠他们。

然而,商纣不知道的是,朝歌城内的官员们早已对他的暴政不满。当晚,朝歌大夫“胶鬲”悄悄来到城外的一处破庙,庙内等候的是西岐的情报员。胶鬲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情报员,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朝歌城内的兵力部署图,王宫仅留一千老弱残兵驻守,鹿台储存了大量粮草与财宝,商纣的家眷都住在王宫后院。我已联络了十几名不满商纣的官员,若西岐军突袭朝歌,咱们愿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决战定良策,朝歌起内忧(第2/2页)

情报员接过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胶鬲大夫深明大义,西岐定不会忘记您的功劳。待推翻商纣后,西伯侯定会推行仁政,让朝歌百姓过上好日子。”

胶鬲点点头,眼中满是期盼:“我等此举,不为功劳,只为天下太平。你们务必将消息安全带回西岐,告知姜先生,商纣已是强弩之末,决战之时,便是他的末日!”

情报员郑重承诺,随后乔装成乞丐,消失在夜色中。胶鬲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默念:“百姓受苦太久了,希望这场决战,能早日结束这乱世。”

三日后,西岐收到了胶鬲传来的情报。姜子牙拿着朝歌兵力部署图,兴奋地对姬昌与诸侯们说道:“天助我也!朝歌城内已有十几名官员愿作为内应,王宫兵力空虚,鹿台有大量粮草,咱们的突袭计划定能成功!”

姬昌接过地图,仔细查看后,说道:“既然朝歌有内应,咱们便可提前发动决战。南宫将军,你立即率领正面军前往牧野布阵,吸引商纣的注意力;邢国诸侯,你率领突袭军,明日便出发前往淇水关,与雷开汇合,待正面军与商纣交战时,便突袭朝歌;蔡国诸侯,你率领后卫军驻守边境,务必阻止东夷叛军袭扰。”

诸侯们领命而去,西岐都城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整理武器装备,学子们打包医疗物资,百姓们则送来粮食与衣物,为军队送行。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岐都城时,南宫将军率领的正面军率先出发,五千士兵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青铜剑与连弩,浩浩荡荡地向牧野进军,旗帜上的“西岐”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邢国诸侯率领的突袭军则在夜间出发,三千士兵身着便装,携带少量武器,悄悄向淇水关行进。阿禾派来的十名情报员跟随其中,他们不仅熟悉路线,还随身携带了与胶鬲联络的暗号与信物。

蔡国诸侯率领的后卫军则驻守在东夷与西岐的边境,他们在要道上设置了关卡与陷阱,配备了大量青铜连弩,随时准备应对东夷叛军的袭扰。

与此同时,商纣得知西岐军已前往牧野,立即率领一万兵力,浩浩荡荡地从朝歌出发。他坐在战车上,望着身边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不禁有些慌乱——这些士兵多是被强行征召的百姓,不少人面带饥色,手中的武器还是简陋的铁剑与木棍,与西岐军的青铜武器形成鲜明对比。

费仲骑马跟在商纣身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担忧:“大王,西岐军士气高昂,又有诸侯支援,咱们此次出征,恐怕……”

“住口!”商纣厉声打断他,“本王乃天子,岂能怕西岐这些乱臣贼子!待本王亲自率军作战,定能将他们全部歼灭,让天下诸侯知道,反抗本王的下场!”

费仲不敢再说话,只能硬着头皮跟随商纣前进。他心中清楚,商纣已是色厉内荏,这场决战,朝歌军胜算渺茫。

五日后,商纣的军队抵达牧野,与南宫将军率领的西岐正面军对峙。牧野是一片广阔的平原,适合大规模作战,商纣的军队在平原上摆开阵势,一万士兵分成三列,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军心涣散。

南宫将军站在西岐军阵前,手持青铜剑,高声喊道:“商纣暴政,残害百姓,修建鹿台,耗费民力!今日,我西岐军与诸侯联军,便是要推翻暴政,还天下太平!尔等若愿投降,西岐定不追究,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西岐军士兵齐声高呼:“推翻暴政,天下太平!”呼声震彻云霄,商纣军阵中的不少士兵面露动摇之色,甚至有人悄悄放下了武器。

商纣见状,大怒之下,下令进攻。朝歌军士兵无奈,只能挥舞着武器,向西岐军冲来。南宫将军冷笑一声,下令:“青铜连弩,发射!”

早已准备好的五百架青铜连弩同时发射,数千支弩箭如同暴雨般射向朝歌军,朝歌军士兵纷纷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第一波进攻,朝歌军便损失了上千人,剩下的士兵吓得不敢前进,纷纷向后撤退。

商纣看着溃退的士兵,气得差点从战车上摔下来。他拔出佩剑,亲自率军冲锋:“谁敢后退,本王立即斩了他!”

朝歌军士兵见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攻。南宫将军见状,下令:“摆八卦阵!”

西岐军士兵迅速变换阵型,按照八卦方位排列,时而分散,时而聚拢,将朝歌军引入阵中。朝歌军士兵在阵中晕头转向,根本无法抵挡西岐军的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邢国诸侯率领的突袭军已成功通过淇水关,正在向朝歌进军。胶鬲等官员得知消息后,立即率领内应打开朝歌城门,迎接突袭军入城。

朝歌城内的守军见城门大开,西岐军入城,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突袭军顺利攻占王宫,擒获了商纣的家眷,还缴获了鹿台内的大量粮草与财宝。

商纣得知朝歌被攻占的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他看着眼前溃退的军队,心中充满了绝望。南宫将军趁机下令全面进攻,西岐军士兵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朝歌军士兵纷纷投降,商纣仅带着少数亲信突围逃走。

牧野之战,西岐军大获全胜,斩杀朝歌军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缴获武器、粮草无数。南宫将军立即派人向姜子牙与姬昌汇报战况,同时率军向朝歌进军,与突袭军汇合。

此时,驻守边境的后卫军也传来捷报——东夷叛军见商纣战败,不敢前来袭扰,反而主动向后卫军投降,愿意加入反纣联盟,共同对抗商纣。

消息传回西岐,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胜利。姜子牙站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望着远方传来捷报的信使,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握紧手中的直钩鱼竿,鱼竿上的“封神之力”愈发耀眼,仿佛在庆祝这场胜利。

“先生,商纣已逃往鹿台,咱们是否立即率军追击?”姬发快步走来,眼中满是兴奋。

姜子牙摇摇头,说道:“不必急于一时。商纣已是丧家之犬,逃不了多久。咱们先稳定朝歌局势,安抚百姓,召开天下诸侯大会,推行仁政。待天下安定,再寻商纣不迟。”

姬发点头赞同。此时,诸侯们纷纷来到姜子牙身边,脸上满是喜悦与敬佩。芮国诸侯说道:“姜先生智谋过人,带领咱们战胜商纣,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这并非我一人之功。”姜子牙笑着说道,“是诸侯同心,百姓支持,咱们才能推翻商纣暴政。接下来,咱们要做的,便是让天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实现真正的天下太平。”

诸侯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期盼。这场决战的胜利,不仅推翻了商纣的暴政,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姜子牙知道,封神大业的目标即将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景,终将在西岐的旗帜下成为现实。

然而,姜子牙也清楚,商纣虽战败逃亡,但仍有少数残余势力追随。想要彻底实现天下太平,还需彻底消灭商纣的残余势力,推行仁政,让天下诸侯与百姓真正认可西岐的统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朝歌城上,这座曾经象征着商纣暴政的城市,如今已成为反纣联盟的胜利之地。姜子牙站在朝歌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田野,心中默念:“天下百姓,受苦太久了。从今日起,再也不会有战乱,再也不会有饥寒。”

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以西岐的胜利告终。封神大业迎来了最关键的胜利,天下太平的愿景,已不再遥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