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 分卷阅读119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分卷阅读119

簡繁轉換
作者:白茶微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17:10:46 来源:源1

师生们。

谢宁在礼堂看到给党的七大准备献礼节目《白毛女》的时候微微讶异,她知道这部歌剧很有名,但是以前从来没有看过,没想到它竟然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并表演的。

网?址?f?a?布?Y?e????????????n????????5?.??????

很好看,在这个时代来说很新颖,和以往的如《兄妹开荒》等歌剧都不一样。

自从上次在礼堂看了歌剧后,赵乐就迷上了歌剧,一有空就喊谢宁一起去看,念叨谢宁埋在书堆里,都要变成书呆子了,怎么也得出去见见阳光。

要走十几里路呢,谢宁安详的躺在院子里晒太阳,她不想动啊,而且已经看过了,并不想再看一次,赵乐只哼哼两声,便让小扬把马给牵出来了,谢宁只管在马上坐着,他们走着就行了!

可是骑马也屁股疼啊,但对上二妞和那群小伙子亮晶晶的眼神,谢宁妥协了,得,去吧,都跟着她拘在院子里,就是马儿也得时不时的放出去跑两趟。

赵乐指着舞台道,“舞台很简陋,演员服装和道具跟我以前在外国看的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也没有礼堂那里做的好,但是,其中传播的精神远超我所看过的任何一部歌剧。”

整部歌剧通过揭露无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血与泪,歌颂了工党的领导作用,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那可不,在礼堂的歌剧表演完后,首长他们都破例上台接见演职员,与他们握手表示祝贺。

“我听说这个故事还是来自于一个叫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警卫员里就有河北人,她回去后就了解了一番。

“对呀,将诗、歌、舞三者融合创作成民族新歌剧,可谓是开了现代歌剧的先河,我们国内不比国外,欧洲那边可是歌剧盛行。”

音乐声响起,台下乌泱泱的一片人,窑洞上,树上,能挤人的地方都挤满了,谢宁占着身高优势,倒是可以看的清楚,就是声音没那么清晰了,只见一个穿着红色斜襟布衣,编着麻花辫的女孩缓缓唱道,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

戏曲调式唱腔婉转悠扬,开头便是河北民歌,充分展现了喜儿的天真无邪和对未来的期待。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

赵乐不自觉的也跟着唱了起来,的确,这唱词本身就是诗,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很适合吟唱,没过几天,就连春草都会唱了。

小郭不知道多开心,这孩子眼见的开朗起来了,便把刚发下来没多久的津贴拿去给春草买了二尺红头绳,然后细细的给春草编了两个小辫子。

“春草,你好了吗?要去演练了。”

“好了!”春草噔噔噔的跑到比她高半个头的小姑娘面前,“爱红姐姐,你能教我唱歌演戏吗?我也想和她们一样挣钱。”

到时候二哥就能多发下一双鞋子了。

“哈哈,那不是挣钱,是募捐,我们唱歌演戏宣传抗日,募捐的钱也是用在战士身上,用来打鬼子的!”

“嗯嗯,募捐,我想学。”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í???u???e?n?????????5?.???o???则?为????寨?佔?点

第163章旧时明月163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开枪自杀,德国无条件投降,倭国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叫嚷着“本土决战”,拒不投降,中国抗战战局面已转守为攻。

盟国对困兽犹斗的倭国下发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如果倭国继续顽抗,将予倭国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工党也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将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据地一一连通。

倭国败局已定,但倭国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为了加速战争进程,迫降倭国,抑制苏联,且圆子弹已经试验成功,美国高层当即决定在日本投掷圆子弹。

巨大的蘑菇云在广岛升起,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瞬间变成一片火海,圆子弹巨大的威力震惊了世界,大家还没消化完,美国又在长崎扔了一颗名为‘胖子’的圆子弹。

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好消息,所有人都转过来头来看谢宁,刚刚又解释了一番圆子弹大概原理的谢宁默默放下水杯,不是,看她干啥呀?

她只是知道一点点原理,但是她不会造啊!

她要是会的话,还有小鬼子什么事?早就买了去美国的票偷偷造弹打小鬼子了!

8月10日晚间,几个警卫站在窑洞上面大喊,“快看,那是什么?”

谢宁刚开完会回来,见他们大喊大叫的,还没开口呢,二妞就已经开喊了,“小鬼子投降了!那是庆祝胜利的队伍!”

所有人都是一呆,然后便是响彻天地的欢呼声,小郭直接把春草举到自己的脖子上冲了出去,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所有人都手舞足蹈,奔走相告,胜利的欢呼声传遍大街小巷。

有人扭头拿出自己家里的饭桶和脸盆就跑了出来,梆梆的敲着,还有人撕开棉衣,掏出里面的棉花,然后捆在木棒上,蘸上煤油,点燃火把,高高举起,通红的火光照亮了宁静的夜空,欢呼的声音震动了整个山头。

仅瞬间,延安连绵起伏的峰峦,到处便响起了爆竹声,到处是燃烧的篝火,游龙般的火炬,天空呈现出一片红光。

谢宁跟着人一同往山下的广场涌去,在那里,人们欢欣鼓舞,跳着,唱着,成千上万的人跟着鼓点扭起了秧歌,二妞一把把谢宁拉入其中,手拉手跳了起来。

锣鼓喧天,一阵阵的欢呼声顺着风从山的这头吹到山的那头。

蜀水巴山总是情,争分夺秒勇攀登。

忽闻日寇投降举,起舞欢歌喜气腾。

谢宁大手一挥,“杀猪去!把家里的大肥猪和小羊都杀了!”不仅是谢宁,有条件的家家户户都置办起了酒菜,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跟着一块吃,分享喜悦!

人们欢呼聚谈,庆贺胜利的到来。

谢宁喝不了酒,赵乐特意把何老大夫藏着的药酒给拿了过来,"喝吧!”

小扬抱着酒瓶子,头上是圆圆的月,笑着笑着就哭了,他想家了,想回家看看爹娘媳妇和孩子,也不知道娃子现在长多高了,他还没听孩子喊过一声爹呢。

第164章旧时明月164

倭国投降了,国工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美国无疑是支持国党的,苏联为了远东的安宁环境也表达了对国党的支持态度。

一边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党要建立独裁政治,工党这边提出的“民主的联合政府”,显然是对国党一党专政的挑战。

两党之间剑拔弩张的形势致使中间人士担心大规模内战的发生,因此极力促成和平谈判,中工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