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 分卷阅读83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分卷阅读83

簡繁轉換
作者:白茶微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17:10:46 来源:源1

道其中内情,只叮嘱了刘允几句就回院子了,她是明天下午的车,早上再去找方之禾的话也还来得及,就算有对象了,那也不是就非得黏着在一起工作,异地工作是常态。

正当谢宁把东西都收拾好放进空间里后,“啪”的一声枪响,惊的二妞立马从隔壁跑了过来,小扬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我带着人去看看,你们先别出门。”

没多久小扬就回来了,里面被警戒了,他带着人过不去。

谢宁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小扬更是不敢睡了,亲自带着人巡逻。

第103章旧时明月103

直到第二天早上谢宁去找方之禾的时候才发现她出事了,昨天晚上的枪声......

了解内情后谢宁气的要死,但还是不得不按下心情跟一些老师去安抚学生情绪。

因着行程不能更改,谢宁在离开前直接写了投诉意见,正常的追求她不反对,但是这种明显的强迫必须杜绝!

赵乐过来送行,拿了一木盒子的药给谢宁,“这是我做的一些治伤寒的药丸子,你拿着备用,别的病你都没,就是容易受寒,得多注意。”

见谢宁面带郁色,赵乐叹道,“那事我会帮你盯着的,有消息便写信给你,咱们党内纪律还是很严苛的,这股风绝对透不出去。”

这是什么意思?

谢宁没问,但在半个月后她便收到了赵乐的来信,那个逼婚的团长被枪毙了,谢宁心中的郁气到底散去了一些。

对于方之禾的死,谢宁是遗憾的,那是个很聪明,性格文静的小姑娘,留洋回国后看到国内时局混乱,日寇侵略国土,因着这边的宣传,拎着一个箱子就来了抗大,得知谢宁教授的专业后更是学的刻苦认真,只为了让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可她甚至还没有毕业就......

即使有不少还没毕业的抗大学员便奔赴战场,最后死在战火硝烟当中,可方之禾死的憋屈,她被一个求爱不得的男人枪杀了,真是让人觉得讽刺。

谢宁把自己建议肃清党风的报告提交上去,这才摊开纸张写信,每一个学员的住址她都知道,因为她要在他们死后代写一份家书,是以陈情。

“叩叩——”

“谢副厂长,3车间的机器出现了问题,请您过去一趟。”

谢宁把信收好让小扬寄出去,现在她在这个新厂子也忙的不得空,短短的时间,厂子里的工人便已经招到一千了,各种设备和原材料也是备齐了,倒是没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

或许有,但她不知道,不过能把最低标准执行好就很不错了,能做到这样,或许是因为双方协理的缘故,而且日寇近期连连扩张侵略版图,当局怎会不慌?

处理完车间的事,谢宁还没歇口气,迎面便撞上了徐继,当初陈建的手下,现在也在厂子里工作,具体是哪一方的人就不得而知了,谢宁也懒得去探究他们内部之间的派系之争。

谢宁不欲和徐继产生交集,徐继却是一把拦住了谢宁的去路,“谢副厂长,厂长有请呢。”

见谢宁看都不看他一眼便扭头去了会议室,徐继没忍住呸了一声,“拽什么拽?臭娘们。”

当初他带着人来到西安没多久,就发生了事变,搞得他的计划都泡汤了,现在还被一女人压在了脑袋上,晦气死了。

哼,上面的风变来变去,指不定哪天就掰了,到时候再动手也不迟,上面的人就是太小心谨慎了,一个女人都拿捏不了。

谢宁不知道徐继背后的小心思,面对何厂长摔下来的文件,她也只是翻了几页,无辜道,“何厂长,实验是需要消耗的,怎么,你们是让我单凭脑子就想出完美的炮弹吗?”

何厂长扯了扯嘴角,内心十分无语,“谢副厂长,这是一点点消耗吗?你要不要再认真看看那儿的数据?”

谢宁眨巴眼,决定把无赖发挥到底。

她没办法呀,那些东西只有这里的机器能生产出来,根据地的机器都太落后了,也不齐,效率太低,在这里就算有机器和材料她也做的很困难。

而且如果大家都知道生产的是什么,早就被抢的一点不剩了,哪里还轮得到她布局?

三个月,百万军交战,战况激烈,粉碎了倭国三个月灭亡华国的计划,但上海依旧失守,接下来日军的目标必然是南京。

第104章旧时明月104

“王叔,咱这边的洞也挖好了,里面放了不少吃的喝的,绝对隐蔽。”只要躲进去的人不是这么的蠢的话,就不会被发现。

省着点,那些吃的,够三十个人吃上七天的,再省点,挨上半个月也不是不可以,当然,他是不懂为啥王瞎子要派他们这些人去挖防空洞,还得隐蔽的挖。

不过他们都是江湖上混的,王瞎子在他们这圈子里的名声极好,既然王瞎子找了他们,他们当然愿意跟着王瞎子混。

他们在沪城打起来的时候就来了金陵,跟老鼠似的到处打洞,王瞎子透露的不多,只说沪城如果没了,那小鬼子肯定会打到金陵来,他们挖些洞,到时候如果金陵守不住了,那些逃不了的人好歹能有个地方藏身,能活一个是一个。

大图不懂,都打到金陵来了,人为啥不先跑呢?

小六拍了一下大图的脑袋,怎么人长这么大个,脑子不长呢?

谁知道小鬼子会不会打到金陵来?他们这都是猜的,做的也都是以防万一的准备,就算打到金陵来了,这里也还有守军呢!

跑?有钱有势的早跑国外去了,要不然就跟着政府搬到重庆去了,剩下的能往哪里跑?哪里都在打仗,而且又不是谁都和他们一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举家搬迁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这里也不都是本地人,还有从前方逃来的难民。

不到最后一刻都相信着军队能够守住城呢。

而且国际委员会的已经在西北部设立一个给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区,有那什么洋鬼子的面子在,倭国应该不会太过分,他们也把一部分物资都送到了安全区和教堂。

就是他们去劝人走,人愿意吗?往哪去啊?他们负担得起吗?空口白牙的,说破嘴皮子都没用。

而且......小六子想起王诚讲的一个故事,比起面目可憎的真恶人,那伪君子的手段才是真的让人发寒。

寒风萧瑟,带来的除了冷意,还有隐隐的血腥味。

紧紧闭户的南京居民只知道驻军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却并不知道司令部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而由于在书面下达大部由正面突围,一部随司令部由下关渡江的命令后,唐又下发了口头命令,“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

这极大的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