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是知道这个原理的,只不过知道的都很浅显......讨论了很久,最终还是拍板决定建设集炼焦、炼铁为一体的冶炼厂,在铁矿附近办小厂进行富选,然后送到总厂冶炼。
出来的时候沈含青紧绷着的身子终于松懈了下来,因为对煤气机感兴趣,所以回军械所的一路上两个人都在讨论。
谢宁默默的记着,打算晚上熬夜把笔记给整理了。
“谢所长!”正在制作手榴弹的小姑娘站起身,拉着谢宁走到不远处,好些个女工兵也跟了过来,小姑娘脸色红红的拿出一个布袋,“所长,这个怎么用呀,您知道吗?”
谢宁打开小布袋,顿时了然,前段时间她便听到消息说是陈合宜要往这里寄物资,主要是女性用品,这卫生巾就是其一。
第92章旧时明月92
其实里面附有怎么使用的简略说明书,但仍旧有不少人看不懂,谢宁在教过她们之后便把之前投稿过的漫画和说明又在这里投了一遍,然后还在妇女代表那里提了对根据地女同志以及周边女性开展这类教育的建议。
刚出来就瞧见一脸愁绪的赵乐。
赵乐得知谢宁写的生理期注意事项,便也把自己投的稿子给谢宁看,“前几天我开义诊,这里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她们是怀了就生,很多人的身体问题比那个花嫂子还要严重。”
谢宁眨巴眼睛,“那给他们做结扎手术?”
赵乐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我倒是想啊,但是别说她们愿不愿意了,就是她们愿意,那结扎手术也很伤身体的。”
“我说的是男性结扎手术。”谢宁清咳一声,“他们这样的只需要在外部做个微创,做完当天就能离开医院,稍微注意一下休息和饮食就没大碍了,比女性少挨一刀,肯定会少很多风险。”
“长宁,你太天真了,就连给女性做节育手术都很难,更别说男性了。”
他们要壮阳药还差不多,还节育?这在他们眼里多损雄性威风啊,而且这时候都是秉承着多子多福的思想,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反弹的后果可不是她能承受的。
如果真的采取对男性强制节育的措施,那本来在外界名声不好的工党,就更被妖魔化了。
谢宁也想到了这一层,不过她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女性的话语权不够大。
俩人聊了没多久,就被各自的手下叫走了,赵乐要忙着做手术和新医院建立的事情,谢宁军械所也一堆的事,她们正在做富选的机器,材料不够,只能想方设法的找平替。
结束了两台手术,赵乐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窑洞,刚坐下没多久,勤务兵就送来了饭菜,一个馒头和一碗稀饭配酱菜。
不过她现在并没有进食的**,谢宁今天的话点醒了她,以前她惯常把自己当作一个辅助的角色,给战士们治伤,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恢复状态继续投往战场。
她的医术很厉害,各个根据地都会派人来向她学习,这让她有一种诡异的满足感,她觉得就算不靠家里,自己也能靠本事在外边闯出一番天地。
少年时期因为家里反对将嫡系医术传给她这个女孩,即使她的学医天赋比家族里那些人都要高,但封建的枷锁不是她想突破就能突破的,因此她选择了出国留学学习西医。
太多太多的女性因为男女之别的说法看不了大夫,只因绝大多数的大夫都是男子,女大夫寥寥无几,她最初也只不过是想成为女大夫之一,能够让更多的女子不必忍着病痛,可以出来看医生,也存着对家里封建思想的叛逆心思。
但在国外留学期间,她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然后慢慢的她尝试接触工党,知道他们是真的为底层人民谋福利的政党,她的思想也慢慢的成熟,从最初只是想成为一个给女子看病的女大夫,投身成为革命者的一员。
即使她只是后方的一个医生,她也是在为千千万万的人民而奋斗,推倒**的正府,驱除日寇,守护疆土。
这个理想完全没有问题,它是那么的纯粹,但赵乐现在衍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她的理想未变,只不过她不想只当一个纯粹的医生,在这个男权色彩浓厚的社会,她未必不能以女子之身闯入政坛。
而且她还认识不少有思想的女同志,每一个人投身革命的时候都是怀揣着纯粹的理想,只不过她们的前路被雾笼罩了。
那便将雾吹散。
第93章旧时明月93
今天谢宁在和首长实验最新制造出来的步枪时,一道咔嚓的声音响起。
这是斯诺和谢宁的初见,不,他第一次见到谢宁的时候是在通缉名单上,上面悬赏她十万,要活人,而不是首级。
那悬赏照片里的谢宁正蹲在战场上为国党的士兵疗伤,炮弹自她耳边划过,也丝毫撼动不了她为伤员包扎的手,即使是粗糙的黑白照片也掩盖不住这位女士从骨子里透出的坚韧。
很神奇不是吗?
一个救了不知多少国党士兵的女医生竟然被通缉,但很快斯诺就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这位女医生,相对于她的医术而言,她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枪械天才。
她新设计的步枪枪体轻巧,坚固,外形美观,射击精度高,锋利的刺刀在肉搏时能迅速脱钩弹出展开,在造价方面又比一般的步枪要低。
斯诺不太懂得步枪,但却是一眼便认出了这步枪的型制,因为他曾在国党的士兵手上见过,是姜的军队,而不是东北军。
听到这个谢宁举起步枪又朝靶子射了一发,十环。
这才道,“如果我想的没错的话,斯诺先生所说的步枪应该也是我的作品。”
当初给蔡的图纸就是这种型制的,不过她留了个心眼,这步枪即使厉害,但也比一般的步枪造价高,因此如果真的落到了姜手里,那除了嫡系,他也没那个钱再供给其他系的军队。
在东征的时候她便检查过晋军的步枪,多是汉阳造的八八式,比她在后方提供的步枪以及其他轻武器的威力更低,只不过因为原材料和设备限制,她能提供的枪支不多,大多都供给主力部队了。
质量不好的才轮到游击队和其他队伍。
即使斯诺对枪械并不十分了解,但还是提起了极大的兴趣,天啊,真是神奇的女士。
谢宁听着斯诺怪腔怪调的中国话以及旁边林校长好奇瞪大的双眼,主动提起用英语开始交谈,如此一来斯诺说的顺溜多了,还好奇谢宁为什么既会法语也会英语。
法语是因为曾在法国留学,英语的话,往后这英语成了新中国孩子们不得不学的一门学科,因为它是学习最广泛的第二语言,是近60个主权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谢宁能不会?
当然,这不好说。
最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