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 分卷阅读558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分卷阅读558

簡繁轉換
作者:白茶微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17:10:46 来源:源1

出去联姻。

这才安了路氏的心。

燕曦手上的人不多,特别是将才,而须红英不管是身份背景还是在军事上的才华能力,都很符合她心中的预期,所以她想将须红英培养成为自己的亲信。

谢宁慢慢拣着棋子,心中也是考虑,“陛下想将她派往何处?”

“苏南。”

谢宁摇了摇头,“不成,那里不好建功。”

第870章一梦华年402

燕曦便是笑,“朕是想着你兄长在江阴任职,如此也能让夫妇二人相聚,可解相思。”

男子在外,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燕曦并不想让看重的臣下家中出乱子。

而且江阴港北通江淮、南连吴越、西接京口、东达海虞,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它的繁荣能够带来很大的利益。

谢宁一愣,她倒是没想那么多,“臣建议派须红英去广西。”

也就是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

“那儿可是岭南!”燕曦有些震惊,岭南可是热门的流放地点,她才将路驸马母子贬到那儿去呢。

“陛下,岭南之地虽然偏远,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对于被贬过此地的臣子而言,那是不堪回首的经历,也有不少人死在了那儿。

可对于岭南而言,这些被贬去的官员却是它的福音......”

毕竟能当官的,基本上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他们被贬岭南后,虽然会受到一定的管辖,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自由的。

就谢宁所知,被贬之官着书立说,教书育人的事迹比比皆是,也有许多人家纷纷送自家子弟去求学。

这些被贬的官员及其家人,为岭南地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技术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燕曦沉思良久,她明白谢宁的意思,谢宁不仅只想到了先进富庶地区的发展,那些较为落后的地域,她也想让尽力让它们发展起来。

谢宁合上盖子,轻声道,“陛下,大周疆域之内,不管远近贫富,皆是你的子民。”

背着阳光的地方,也有草木郁郁葱葱,努力的生长着。

燕曦重重吐出一口浊气,说实话,她的确没有那么看重岭南这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的发展,即使这也是大周的国土,可那儿太远了,又十分的贫穷落后,相比于其他地区交上来的赋税,可谓是垫底的。

特别是那里多蛮夷,多瘴毒,都没几个人愿意去那里当官,朝廷也只是将那里当成一个流放之地,在夷人作乱的时候才稍稍重视一点,派兵去镇压。

“只派须红英去,怕是不够吧。”

谢宁轻笑,“知我者,陛下也。”

让须红英岭南,是听了燕曦的话后临时起意的,她的确早有想法,如果岭南地区繁荣起来了,那便是有功的,为何不让须红英去分一分这一份功呢?

谢宁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些草议交给燕曦,这份疏议,不仅有她一人的名字,因为不仅她一人惦念岭南,还有一些在被贬在岭南的官员,以及起复,从岭南回来的官员。

他们不忘在岭南的经历,记得自己的苦,也记得百姓的苦。

有人觉得那一段经历不堪,满是痛苦,但也有人从痛苦中窥见民生。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页?不?是?ī?????w?è?n????0?2?5?????????则?为????寨?站?点

树梢的残叶忽的被吹落,秋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尘土,小丁内侍打着伞亲自送谢宁出宫。

谢宁看着细密的雨幕,偏头问道,“小丁内侍的膝盖可还好?”

“已经不会痛了,谢大人开的药极好。”特别是针灸。

他们这样的人,年纪小的时候都受过这样那样的罪,他曾在雪地里跪过两个时辰,这么一双腿,差点废了,就是后来治好了,每到阴雨天也会时不时的刺痛,十分难忍。

“不知干爹在外边可还好?”

第871章一梦华年403

小丁内侍无令不可出宫,倒是谢宁日日进出宫门,在听说丁内侍建道观收留一些被放出宫后无所依的内侍后,谢宁也提点了一下。

他们无后代,可收养一些孤儿,既为自己,也是做善事。

丁内侍也按照谢宁所说的做了,男孩子被弃溺者相对而言更少,但也不是没有,毕竟丁钱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子溺之的情况大有人在。

还有便是土地兼并严重,那些没了土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般,自己都养不活了,哪里还养得起新的家庭成员?

因此“弃子溺婴”或“生子不举”的现象尤为严重。

再加上之前的战乱......

谢宁也和夏相提了开办官办的弃婴贫儿救助机构以及对于民间私人善堂的规整登记,不过政策还需完善,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提上章程。

丁内侍收留的都是一些和他一样的年老或是残疾的宦官,所以他只打算收养男娃,毕竟女娃不方便,在捡到女娃后,丁内侍就往谢云开的善堂里送。

小丁内侍听的脸上都是笑,谁都喜享受富贵,他们苦了半生,不就是为了多攒一些体己过个轻松的后半生吗?

而若是能在享受富贵的同时手指头稍微漏一点拿去做一些善事,得一些好名声,自己心里也开心。

重名又如何,他们也是实打实的做了实事的。

心里这般想着,小丁内侍便算起了自己攒下的银钱,打算过段时间送给干爹,也做点什么。

他们在宫里学的都是怎么苟活,怎么杀人,没想到他们还能救人,教别人怎么活。

这样的感觉,有点奇怪,但莫名的又有些心安。

须红英的调令很快就下来了,惹的陈晚娘一阵心疼,孩子在京城里还没安稳多久就又要离开了。

谢宁悄悄探进半个脑袋一瞧,陈晚娘正拉着须红英絮絮叨叨的嘱托,且还没那么快离开呢。

算着时间,足够她跑一趟军器监,然后再回来了。

不过途中谢宁还去城门口送了杜莘。

谢宁提及岭南之事并上疏议,也是因为得知杜莘接到了郑家郎君从岭南寄来的信件,里面说了不少关于岭南的事。

然后便是郑大人即使可以起复,他也不打算回京城了,他想留在岭南教书育人。

在去拜访了一些自岭南回来的官员,多番了解的差不多后,谢宁才动手写下疏议。

杜莘的医术好,谢宁想尽量解决岭南的瘴毒问题,自岭南回来的官员几乎无不谈“瘴”色变。

而在谢宁看来,这所谓的瘴毒,更多的还是因为蚊虫叮咬传传播的一种疟疾,所以她提前备了一些药方和成药给杜莘带去试验。

岭南多山,草药资源丰富,她想开发那里,所以需要先建立一个药局试行。

然后便是谢宁还小的时候在德济堂遇到的患者迷信巫术一事。

岭南百姓迷信巫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