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顾老大夫身边,有不少女子都不敢过来,看那些富贵些的人家,现在都来请谢宁出外诊了。
就是因为不方便。
虽然出外诊赚得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请的起的,而谢宁的本意是给更多的人看病,因此只思考一会儿就同意了。
所幸德济堂地方大,单独开一个诊室并不耗费什么,只是打扫出一个房间然后挂个帘子的事。
就是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杜明昭就很羡慕,不过他的目标不在此,等今年考试过了,他就能进太医院打杂了,慢慢熬着,总有一天能成为正经太医的。
本来杜大掌柜还想给谢宁安排一个药童服侍的,但看到一直跟着谢宁的丫鬟,便想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他们家的药童都是男的,而女儿家又不可能放出来学医。
过后想了想,杜大掌柜还是觉得问一下谢宁比较好。
“阿宁啊,你可需要一个药童?毕竟出外诊,有一个药童跟着,也更方便些。”
“可以。”
谢宁并没有多犹豫就应下了,清梨虽然跟着她懂了一些药理,但不似她一样早有基础,所以现在便是认药材都不能认周全。
而从杜家出来的药童就不一样,人家都是在杜家系统学习了最少六七年的,用起来也更顺手。
不仅如此,这也是加强她和杜家的联系。
因为现在谢望之管着药局,作为医药世家的杜家自然也想跟着分一杯羹,也就是互相合作,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谢宁的名气很大,他们想着对着谢宁好点,双方之间的牵扯深一点,他们也能借着谢宁的名扬德济堂的名。
见谢宁同意,杜大掌柜便招手唤了一个身形壮实,头戴巾子,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过来。
“这是杜甘松,叫他小松就行,小松比你长几岁,也学了七年的医,便跟在你身边当个药童吧。”
这孩子在学医上没什么天赋,最多就是比较老实勤奋,对药是熟悉的,只是还没学到开方的地步,跟着谢宁进内宅,打打下手便好。
而且他年纪比较大,知晓一些内宅间的龌龊,也能保护一下谢宁。
谢宁应下了,然后便看向小松,“我等会儿要去秋府复诊,你便跟着一起吧。”
“是。”小松躬身应下。
已经不是第一次复诊了,所以递了门帖后,谢宁轻车熟路的便带着清梨和小松进了内院。
秋玉的面色看起来比之前的苍白要好上不少,有了些许血色。
谢宁按照新的脉象删减了一下药方,毕竟秋玉年纪小,用药可以温和一点。
因着见了几次面,而谢宁每次给秋玉看病的时候都会说上一些药理,教她和秋夫人该如何养身,特别是女子应当注意些什么,所以两人对谢宁的印象是一天比一天好。
秋玉小脸微红,用茶盏掩饰了些许羞涩,然后才小声问道,“谢小大夫,后日我阿娘打算开赏花宴,您可以过来一起玩吗?”
秋夫人也跟着附和,“对啊,到时候我给谢夫人下个帖子,谢小大夫可要赏脸呀。”
第602章一梦华年134
这宴会啊,主要还是让外界的人看看秋玉,知晓她无事,当然,也有和一众夫人小姐们加深感情的意思,不仅如此,夫人们还会在此看在场的姑娘有没有合眼缘的,若是有,便可以再进一步。
“好啊。”
谢宁不知道赏花宴还有相看的意思,便是知道她也无所谓,毕竟她还没到那个年纪,而且她正纠结如何交更多的朋友呢,这个宴会来的恰逢其时。
只是在赴约之前,她还得陪着母亲去一趟清风观。
一开始谢宁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在看见“巧遇”的赵家夫人和赵家小姐后,才若有所思的望向正神游天外的谢起。
虽然她觉得谢起还小,但在他人眼里,这孩子也到了该相看的年纪了。
赵夫人握着陈晚娘的手笑道,“早便听说过谢夫人,本想着邀您过府一聚的,如今在这儿碰上,可真是缘分。”
陈晚娘也是笑眯眯的,丝毫不提两家约定的事。
聊了一会儿,两人便进了殿中和观主论道,陈晚娘回头看向谢起,“起儿,你带着宝儿和赵姑娘赏茉莉吧,我们等会过去。”
谢宁的目光在两人身边绕了一圈,认命的站在两人中间。
“之前听闻赵叔叔说蕙兰姐姐也喜读书,不知道都读了些什么书?”
谢起是不怎么和女子说话的,特别是他现在还没反应过来是给他相看的,只以为是带着两个妹妹去赏花,因此谢宁便要起到一个拉起话题的作用。
赵惠兰穿着一身雪荷色的罗裙,外边罩了一件素色的百蝶穿花的褙子,头发只简单的挽了一个螺髻儿,用一支琉璃蝴蝶簪子簪住。
青衣素靥,秀雅出尘。
听了谢宁的问话,也略略侧过脸来,和谢宁聊起了平日里看的书,目光时而划过谢宁停在谢起身上,耳尖微红。
很显然她是明白今日是什么个情况的。
初时她还会专注于听谢起谈论这些文章,但随着与谢宁聊的越来越深,赵蕙兰的注意力不由的放在了谢宁身上,眼中的惊艳之色越盛。
“谢小娘子小小年纪,竟不知有如此才华。”
谢宁反应过来,她好像一不小心说多了,本来她应该引导两个人讲话的,不小心搞的自己成了主角了。
“咳咳,我只是与蕙兰姐姐一样,喜欢读书。”
见谢宁唤她蕙兰姐姐,赵蕙兰也跟着换了称呼,“我还听说宁妹妹的医术也很厉害,若不是聪慧,也不能两项皆绝。”
后面即使谢宁暗暗的想拉着两人说话,赵蕙兰却是兴致缺缺,只想与谢宁讲话,“宁妹妹,你可喜欢诗词?我收藏了几本关于花草的诗词,觉得很是不错,你可要看?”
“好啊。”
说到花草,谢宁又不由的延申至药草,便指着那一片片叶色翠绿,花色似玉的茉莉花道,“茉莉清新芬芳,温雅素净,制成花茶,在春夏之日饮用,有去寒邪、助理郁的功效。
其气香味淡,气上能透顶,下至小腹,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辟秽浊。”
也就是平肝解郁,理气止痛。
赵蕙兰听的认真,她只知花草之美,却不知其还有那么多效用,由此对谢宁更加崇拜。
她们这样的官家小姐,比衣饰华美有之,但更多的,还是比才,有诗词接龙,也有作画插花,亦或是音律舞艺等等。
在宴会上若是没有一二才能,那可是要被耻笑的,虽然她觉得谢宁的医有些偏,但并不妨碍她对谢宁的崇拜。
毕竟她自己便有才,四书五经都是读过的,作词写赋也是得心应手,而谢宁却是比她学的更深,有很多她从未想过,也从未听过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