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往院里跑,谢宁不甘落后,她也馋了。
第502章一梦华年34
谢望之和陈氏两人俱是无奈,这俩孩子怎么这么馋呢?
谢宁拿了签子扎了一块豆腐干吃,里面吸满了汤汁,吃起来格外的香,绵软入味。
谢起格外喜爱鸭盹,陈氏也喜欢,“这味道还是和以前一样,我刚刚在车上便瞧着那妇人有些眼熟,想来是常年在西仙桥那儿摆摊的江婶子,她家卖了几十年的卤味了,是干净又好吃的。”
鸭盹和鸡脚内脏这些东西价贱,但是其肉质紧密,紧韧耐嚼,滋味悠长,又无油腻感,老少皆喜爱,就是收拾起来很麻烦,处理的不好还会有腥味。
江家的卤味却不会,她们家都是新鲜买来然后抹盐晒干再卤的,这鸭货在卤汁里待上一夜,便完全入味了。
初到府城时她本还想寻空去买上几斤解馋的,却不想在巷子口遇上了。
谢宁吃起了鸭盹,只觉得脆脆的,极香。
谢起已经迫不及待和谢望之分起了那个大肘子。
虽觉得好吃,但谢望之还是道,“这肘子虽入味,但却不及晚娘做的红烧肘子好吃,那软糯又带一点韧性的口感,才是我最爱。”
“唔也爱。”谢起腮帮子鼓鼓的,口齿不清。
陈氏嗔道,“你们俩人就是想吃,那明儿个我让燕娘去挑个精瘦点的肘子,到时候做给你们吃。”
“阿娘,我还想吃糯米蒸排骨。”谢宁眼巴巴的,她吃了一次就忘不掉了,真的很好吃!
“好好好,都做!”
虽家里人都没去工作,但钱财来源还是有的,足够支撑这些吃食的开销,毕竟陈氏和谢望之都有陈家铺子的分红。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美美吃完卤味后谢起就被拎到书房读书去了,瞧那小肩膀都塌下去了,很显然心里有点小苦。
谢宁脚步却很是欢快,虽然她读的书是幼儿启蒙书,但却十分有兴趣,里面囊括了天文地理还有人文饮食制度器具等等一系列日常用词介绍。
毕竟古代和现代称呼一样东西的名称是不一样的,
而且谢望之在教她这些的时候不仅仅是教她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叫什么名称,还会延展一些相关的故事,谢宁很喜欢听那些小故事。
今天讲的是河神阳侯、火神回禄、海神海若的故事。
正在断句的谢起瞥了一眼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谢宁,心中叹气,他小的时候也爱听故事,但是越长大学的越多,而且还不是依着他的兴趣学的,只是为了应试,就会有点痛苦。
宝儿不用考试,真幸福。
可对于谢宁还有其他的女子来说,考试才是幸福的,因为这代表她们的性别没有被区别对待,没有被限制,被压迫。
只是身处封建社会,有些规矩不是她想打破就打破的,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体还那么小,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她已经在思考自己的前路了。
当朝尚文,多才女,所以在家庭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她能够读书认字,可再有才华,若是想和男子一般科举成就一番功名也是很难的。
根本没有先例。
女子若有心,想施展自己的心中的抱负,特别是参与政事,大多是通过丈夫或者儿子。
谢宁一直在思考,她应该如何,为自己,也为同为女子的她们蹚出一条路来。
第503章一梦华年35
读书不觉已春深,转眼便到了谢起府试的日子。
早几日的时候谢望之便将谢起的资料提交上去了,谢起是在县学上读的书,他的成绩优秀,加上谢望之也是其中教授的夫子,因此拿到推荐名额还是不难的。
大周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前朝,但大周要更加重视科举,因此广设学校,除了官学,还有不少的私学。
中央官学有国子学和太学。
国子学是大周的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但是它只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学生,可谓是权贵子弟的聚集地之一。
而太学则是招收八品以下子弟或庶人优异者为学生,虽然地位比国子学要低,但是它办的却比国子学要好,它才是大周兴学育才的重点,也是中央官学的核心。
剩下的则是四门学等为士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预备学校。
但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儒家的经书,除此之外大周还另外设有专科学校,譬如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等,由中央各局管辖。
只不过地位次之。
地方上的官学则分为州县二级,谢起所就读的便是由县设立的县学。
谢望之自认现在还没有本事能直接把儿子送入国子学或者太学,所以他便让谢起考府学,然后拿到府学的推荐名额到京城读书。
不然的话,就只能等他这个老子做官做的足够大了。
陈氏把在文庙求的符放进谢起的荷包里,然后鼓励他,“起儿这般厉害,一定可以考中的!”
谢起......更紧张了!
“阿兄考不中也没关系,你还那么小,你瞧他们,这次你若是没考中,就当是积累经验了,明年或者后年再来考,到时候你又更厉害了!”
谢起算是这次考试年纪最小的那一波,虽然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不少。
见谢起脸色还是有些紧张,谢宁迟疑了一下,“阿兄若是考中了,让阿爹带我们去珍馐阁吃饭好不好?”
上次几人难得出来逛街放松心情,谢起一个劲儿的往珍馐阁瞧,也是那家会做生意,直接在店门口树立了一个招牌,上面把菜品画的十分美味,让人看了便想尝一尝。
谢起就很想吃,但是珍馐阁的饭菜都好贵,当得他一半的压岁钱了。
两个小孩齐刷刷的看向谢望之,眼睛亮晶晶的。
“好。”
谢望之并不在意这点钱财,若是能稍微抚平一下儿子的紧张心情,便是吃十顿也使得。
正当谢望之继续细细叮嘱谢起一些考试要点的时候,旁边传来一声叫唤。
“谢兄!”方佑瞪大了眼睛看向正在排队的谢起和旁边的谢望之,脸上一呆,“这,这你儿子考府学啊?”
这也太年轻了吧!?
方佑简直不可置信,外加心酸,看到在场的少年还不仅谢起一个,心更苦了,他算是年纪大的了。
明明他还觉得自己年轻有为来着。
“方公子,好久不见,只是让犬子下场试试,好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罢了。”
这么一说,方佑的心便稳了,虽然还有些忐忑,但不至于失态了。
“谢兄不必如此谦虚,我之前听过谢小公子作诗,那可是才华横溢。”
谢望之察觉到其他人看过来的视线,微微垂下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