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 分卷阅读521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分卷阅读521

簡繁轉換
作者:白茶微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17:10:46 来源:源1

暗卫,只回去了两个,剩下两个留下保护谢宁。

待人走后不久,谢起也收到了家中的信,便来寻谢宁写一封信送回京中,也好让父母亲人安心。

谢望之的来信上说,陈云柏已经带着人往并州赶了,到时候有他的保护,谢望之也能更放心。

不管是陈云柏本身还是他手底下那些人,身手都是数一数二的,要不然也不敢到草原上去跑商。

得亏的他还来不及出海,若不然也不能赶来并州。

“宝儿,你这字写的可真好。”

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笔画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别有一番风韵。

谢起有些赞叹,他的字也极好,但论飞白书,还得是谢宁,便是谢望之也不及她。

最后落下“文水”二字,谢宁将笔搁下,喃喃道,“......倒是有缘。”

谢起没听清,一头雾水的问道,“什么有缘?”

“和此地有缘。”

谢起顿时就垮下了脸,“可别说了,咱们差点就把命丢在这儿了,河东战乱如此,我宁可不要这个缘分。”

若是早知有此一劫,他定然要拦着谢宁和须红英不来太原,他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唯求家人平安。

知谢起误会了,谢宁也没解释,只将信交给一旁的护卫。

便又抽出一张纸写起了公告,她要招军医,本来她还想着招兵的,但还是不要太突出的好,毕竟上头还有须老将军。

她在松氏坞堡和小镇上招的几百人都被收编了,当然,须老将军给她面子,没有打乱重组,而是提了那松三郎做副官,领军的位置给了须红英。

本来须老将军是打算拨一个人领那几百个新兵的,但被谢宁拒绝了,然后她把须红英提了上去。

其一,须红英的身手足以压制这一队兵;其二,以须红英的身份的确更方便保护谢宁。

没错,谢宁将那几百个人当作了自己的护卫,或者说是私兵,可养私兵是犯法的,所以得在明面上给了他们一个身份。

须老将军对谢宁有愧,觉得人家千里迢迢跑来救自己,还差点在自己的地盘上丧命,因此对谢宁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别说谢宁提的须红英还是他家小辈。

虽然是个女娃娃,但不论是身手还是品性都着实不错,又是自家人,须老将军在纠结了好一会儿后还是勉强答应了。

须红英一开始还比较老实,但她旁边有谢宁呀,这些兵虽然算是私兵,但明面上也是有身份的,该有的待遇也不能少。

不求军饷了,吃饱穿暖是得要的。

谢宁别的不多,就是金子多,养这么几百号人马还是不成问题的,刚好燕曦送信来了,可以用这个当借口拿钱出来。

剩下的就是制作一些军械武器和制药了。

制药那边有阿戚兰和杜明昭他们,倒是不用谢宁太过操心,只工匠这里还得谢宁亲自来教。

只是谢宁不仅制作震天雷,还改造了一下别的武器,好在州府是有武器作坊的,而且工匠也很厉害,不仅能够实现谢宁的想法,还能进行优化。

谢宁对热武器比较了解,对于冷兵器的认知却是泛泛。

因此在作坊的时候也很认真的和其他的工匠师傅学习。

大作坊里自然也是有分工的,大类分为木作、漆作、马甲作、大弩作、鞍作、剑作、器械作、皮甲作、枪作、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金火作、麻作、窑子作等等。

分工十分细致。

那师傅还帮谢宁把她的剑给修好了。

谢宁的佩剑是谢望之请大家打制的,与谢起的是一对,算是身份的象征。

而在战场上用剑的时候却是不多,士兵大多用刀,因为刀的技法训练相对剑较为简单,只一些将领才会佩剑。

本来谢宁的剑应当是不会缺口的,但无奈那次埋伏的北晋军首领力气实在是太大了,硬生生将她的剑劈了几个缺口,事后谢宁也很是心疼。

毕竟好剑难得。

如今有师傅能为她修复,谢宁自然不胜感激。

谢宁在一开始入军器坊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对她很恭敬,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意,他们尊敬的是谢宁的身份,而不是她的才能。

他们隐约的知道谢宁是一个医官,可一个医官来造武器?

那不是搞笑吗!

可谢宁却是用实际的行动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即使谢宁在一些冷兵器的锻造上的确有些小白,但她在火器的认知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其实谢宁初进军器坊的时候也有讶异,毕竟她之前都没有机会了解这些,当她真正去深入了解后,才更深切的认识到这是一个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时代。

第811章一梦华年343

诸如火炮、霹雳炮、火药箭、震天雷以及飞火枪等威力强大的火药武器,这里都有。

既然大周这儿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那北晋那边肯定也不可能停留在冷兵器的时代。

如此谢宁突然有些庆幸,当初在支援文水县的时候她使用了更先进些的震天雷,对敌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而且还成功的击溃了敌军的军心。

此战能成,靠的除了突袭和震天雷,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那一队北晋军对这类火药炸弹不够了解。

若不然军心也不会溃败的那么快。

现在是敌强我弱的情况,谢宁打算多制一些守城用的火药,现在的火药主要以硝、硫、炭为主要成分。

而制作火球除了这些主要成分外还可加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毒。

不过制作最多的还是用蒺藜做的火球,主要起到一个眩晕的作用。

现在制别的火器有些难,但谢宁可以制一些火箭筒,以前她就改造过不少,所以还算得心应手,而且火箭筒的制作工艺没那么复杂。

火药和火器被大量投入战场,因此这段时间城内都能听到震天的响声,一开始居民们还会害怕,到后面已经麻木了。

城未破,生活还得继续,所以可以瞧见这么一副割裂的景象,城门处守城军和北晋的军打的热火朝天,城内的居民除了面上偶尔出现的惶恐,大多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只要是有空闲的时间,须老将军必然会来军器坊转上一转,看看谢宁新改造的武器。

这几日谢宁都在改造弓弩,说实话,谢宁从西征回来后就研究过,只不过一直没有实践的机会。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直接日日宿在军器坊,改进弓弩的射程和威力,而威力自然是得从箭上想办法。

火药箭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如果能做成,绝对是守城利器。

而每次须老将军来,谢宁都要念叨一句材料不足,吓的须老将军好几日都没敢再踏入军器坊的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