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 分卷阅读330

快穿记事薄/慢穿记事簿 分卷阅读330

簡繁轉換
作者:白茶微熏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6 17:10:46 来源:源1

醒,他还真的疏忽了此事。

正在府衙办公的程县令听到下方来报,心中也是一沉,他不是没想到疫病的事,但这赈灾的事情不是由他专门负责的,他只是安置一些跑到府城来的流民罢了。

上边肯定是会派医官下来的,可这么短的时间,医官也没那么快到呀。

没想到这些流民之中竟然真的出现了疫病,那就不能留了,不,不是不能留,而是要集中起来,不能放进城,也不能让人跑到别的地界儿去。

幸好前日端王派人送来了一些关于安置流民的建议,不然他可就真的依照常例放进城了。

程县令不算多聪明,但胜在能听建议,不管是上司还是下属。

“青允啊,你说这要怎么办?上报给知州大人让他多拉一些医官来我们这边?”

青允正是程县令的师爷,这次安排流民的举措是他根据府城情况修改过的,“那样就太晚了,大人。”

林青允略微沉思了一会儿,“府城有不少大夫,大人可以临时召集聘用他们,以解燃眉之急,还有便是药材,未免有的商人药铺知道此事囤积药材,府衙得提前向药铺购入一些药材。”

“可这样也不是办法,那些商人都精明的很,这药价很快就会上去的。”

程县令叹了一口气,说不定现在风声就已经露出去了。

“那便严办,恰好端王在此,大人何不派人去请端王坐镇?若有那囤积居奇的,法办了便是。”

若只是单纯的商人,他们是不惧的,当朝建立了时估制度。

按照经济学来说,商品价格在市场体制之下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但是在大周传统的经济模式之下,价格方面是由官府统一定价的。

也就是官府对于物品进行估价,然后制定统一的出售价格。

朝廷也在商品价格方面制定了不少法律条文,若是药价陡然提高,那是犯法的。

怕的是那商人背后是比他们还大的官,这就不好了,当朝可不禁官员经商,便是他们自己,也有铺子以及专门跑商的商队。

把此事推给端王,那位向来铁面无私,在这里也没谁越得过他去。

两人低声的细细商量接下来的举措,那边谢宁和陈云诚已经被打包回家了,便是几个大人,也没有多加停留。

回来后还用热水清洗了身子,谢宁坐在床边由清梨给她擦头发,陈氏则是坐在桌旁焚香,不是如往日那般自制的梅香,而是特地在香婆那里买的檀香。

在此前屋子以及几人都用苍术熏过了。

待头发干的差不多了,谢宁便下床跑去了书房,果不其然,父子俩人在那里找书呢,家里没有什么医书,只黄帝内经这些而已。

不过谢望之还是在一本杂记里找到了一些关于疫病的记录,“果然是天行赤眼。”

谢宁和谢起凑过去一起看,这所谓的天行赤眼其实就是红眼病,也是接触性传染的疾病。

多由风热毒邪侵淫于目所致;或因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发病。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会觉得眼内痒涩,渐即患眼沙涩,灼痛怕光,眼睑欲睁不起,泪出如汤,眵黏胶睫,白睛赤脉布绕,严重者白睛及胞睑内面有点状或片状溢血,胞睑红肿,耳前肿核痛疼,或兼怕冷,发热,鼻塞流涕,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这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疫病。

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谢宁当初曾写过防疫的文章,所以还算记得清楚。

只简单列举几项便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红眼病、皮炎等等。

她当然知道如何治疗,也记得方子,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拿出来。

第512章一梦华年44

“爹,朝廷会派医官过来吗?”

他们待在城内,自然还算安全,但是城外的那些流民,本就吃不饱穿不暖,若再加上疫病,也不知有几人能活下来。

谢起的小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跟小老头似的。

“会的。”更别说,端王还在这里呢。

不过既然确定了城外有疫病,难保城内也会被传染到,所以大家一致决定多买些米面菜肉囤着,少出门。

也派人通知了霍氏那边。

他们是能做到少出门,只谢起,每日还得去府学,他可是走读,每日都要回家的,因此每次回来都要被艾草或者苍术熏一遍,便是他自己在府学里,也尽量离其他人远上一些。

他在府学还是很受欢迎的!

谢起初时也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在这个年纪考进府学去,而且还吊车尾进了甲班,因为年纪小,少年天才,所以很多学子都爱与他交往。

最最主要的是,他每日去府学的时候都会带上一盒点心,本来是陈氏怕他正长身体,容易饿,给他做的,然后其他的学子觉得看起来很好吃。

调笑的说了几句,谢起就分了几个给他们吃,然后就成功的用美味糕点征服了学子们。

当然,吃了谢起的东西,其他学子自然也不好意思,也会时不时的带一些自己家里的东西过来分享,如此一来,班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好。

谢宁照常在家里看书学习,从谢望之和陈氏的交谈中她也能得知外面的情况。

府衙在外城清出了一片宅子用以安排流民,至于提供宅子的百姓以及给流民提供粮食的官吏富人则是记录在档,待日后上奏嘉赏。

每七日,衙门还会送一批肉菜去给他们加餐。

但那一片宅子里依旧分成了两个区域,一个是没有染病的人聚居的地方,另外一个区域住的则是染了疫病的。

朝廷派下的医者已经到了,但是他们人也不多,还需要和城内的药铺大夫等合作进行治疗。

隔得远远的,她们还能看见外城燃起了白烟,那是在消毒,有人提议将染病的尸体焚烧,但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不仅有官员,还有死去的人的家属。

怕激起民愤,府衙只好挖了一个大坑,把死去的人都合葬在一起。

细雨萧萧丛冢间,身着敛服泛悲声。

谢宁站在书铺面前看着细雨飘渺,隐隐还能听见无望的悲泣,古代的医疗条件很差,能在疫病中活下来的流民很少。

她不知道具体的治疗情况,但想来不是很好,每日城里都有不少抬出去的人,一片人心惶惶,连街头的叫卖声都少了不少。

谢宁走进书铺,把清梨支开给她拿书,然后她自己脚步一转蹲到了角落里,然后从空间拿出一本泛黄的书籍。

这是一本医书,里面记载了不少治疗瘟疫的法子,不过从书面看来却是一篇杂记的样子。

这本书是她自己以前用小篆抄的,还特意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