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黑神话:三国 > 23 诸侯混战

黑神话:三国 23 诸侯混战

簡繁轉換
作者:寒雨潇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1:19 来源:源1

23诸侯混战(第1/2页)

曹操带着败军归营,本就郁郁,听闻孙坚离去之事,心中更觉不爽。十八路诸侯讨董,多半是孙坚一路打下来的,如今去了孙坚,又有何人真心讨董?

正巧此时,袁绍为了安抚曹操大摆宴席。

席间,众诸侯只顾吃喝,丝毫无人提及讨董之事。曹操眼见众诸侯只顾享受,不顾天下安危,怒气顿生,借着酒劲,在酒席上大骂众诸侯,愤而离席,拔营离去退守河内。

宴席散去,公孙瓒回到营帐,也觉袁绍难以统领诸侯,带着刘备拔营离去,引军北行。到了平原,便令刘备在平原休养生息。

十八路诸侯去了三路,其他诸侯也陆续离去,袁绍见诸侯各自分散,也引兵向关东去了。这场诸侯联盟果然应了李儒所言,不救自解。

不表诸侯离去,却说刘表。

刘表是皇室宗亲,在众诸侯中是位忠厚长者,众诸侯都知道刘表无甚本事,但是偏偏就没有人敢夺取他的荆州(当然,荆州这块肥地,人人欲得之而后快)。刘表坐阵荆州时,仙门中人都看得出荆州上空祥云片片,人人都知道此城有仙人护佑,均不敢打其主意。

刘表收到袁绍书信,登时大怒,忙点兵拦截孙坚,但思来想去又有些犹豫。

孙坚是武榜第十的一流高手,刘表自然不敢怠慢。他手下有当世四大仙门之一水镜山庄的地仙级人物蒯氏兄弟,哥哥蒯良修治国之能,弟弟蒯越善军事之道,二人都是仙门中人,通晓道门术数。

刘表当即召来蒯越商议,二人直商议至深夜,方才率军出城。

江东与江夏仅一江之隔,孙坚欲回江东,必经江夏,待其三军行至江夏之时,却见蒯越率军拦住去路。

孙坚早知蒯越,知他是仙门中人,道术通玄,精于排兵布阵,如今对方有心算无心,自是不敢大意,忙道:

“蒯异度何故引兵来围?”

蒯越素来鄙视虎狼之士,又听此人窥得玉玺,意图不轨,更是忿忿:

”你既是汉臣如何私藏玉玺,你若留下玉玺,我便放你归去。”

孙坚闻言,知难善了,当即挥了挥手,手下黄盖应声而出。

蒯越手下蔡瑁出列迎击,不下几合,黄盖的九节钢鞭一鞭抽到蔡琩背上,幸好蔡瑁有仙气护体,饶是如此,也打得气血翻腾,喷出一口血水,败下阵去。

孙坚趁势,引兵一阵掩杀,正欲再追,忽听后面金鼓齐鸣,杀出一将。

孙坚定睛一看,竟是刘表,孙坚忙在马上深施一礼:

”景升兄,切勿轻信袁绍的鬼话。”

刘表怒目圆睁,喝道:

“你私藏玉玺,分明是想造反!”

孙坚忙道:

“我要是藏了玉玺,死于刀箭之下。”

说罢,心中暗自祈祷。

刘表却仰头指天:

“天道昭昭,你竟敢下此等毒誓,所图不小啊!”

孙坚深知其意,不觉面上浮起一抹忧色。

刘表见状,笑道:

“若想让我相信,便将随军行李,打开让我查查。”

孙坚闻言,怒从心起,喝道:

“匹夫!欺人太甚!”

说罢,策马直冲向刘表,意图擒贼擒王。

刚欲交兵,刘表却引兵后退。

孙坚岂肯罢休,纵马直追。

正此时,山后伏兵尽起,后面蒯越又率军反杀回来,瞬间将孙坚军围在垓心。

孙坚眼见被围,知刘表不擅武道,当即引兵直朝刘表处杀去。但刘表占据地势,可谓一夫当关。

却不想,孙坚一众拼死力战,竟杀穿刘表军阵,直杀得刘表胆战心寒。

但孙坚的江东兵也死伤大半,才杀出重围,逃回江东。

自此,孙坚与刘表便结下了深仇大恨。

正所谓天命不可违,孙坚既已得了玉玺,更坚信孙家乃天命所授。而孙家上空龙气更盛,气运更旺。却不知,杀机也已缓然逼近。

不表孙坚与刘表结仇,却说袁绍退兵后屯兵关内,进不能歼灭董卓,退又无立足之地,现下粮草将尽,幸好冀州韩馥是袁家故吏,听说袁绍乏粮,特差人送粮。

却不知袁绍帐下谋士逢纪曾与韩馥结怨,更深知韩馥根底。

原来,这韩馥本是灵山脚下偷吃琉璃盏内清油得道的黄毛貂鼠,怕金刚捉拿问罪,吹了一阵震惊三界的黄风才逃至中原,无甚根基。

注:但逢纪却不知这黄毛貂鼠的神通,这黄毛貂鼠正是《西游记》中日后与猴子在黄风岭斗法斗得旗鼓相当的黄风怪,妖界闻名的黄风大圣,此番离开灵山乃是佛祖安排的一个莫大的机缘。眼见中原天相大乱,便来中原修行功德,只待他日拜入取经人门下,便可成正果。只可惜后来出了些许差错,却被猪头捷足先登坏了机缘,这才有了四圣试禅心的戏码,但终是无法逆转。这黄风怪最是胆小,被猪头坏了机缘却也不敢出头,其手下虎先锋气不过,抓了和尚,更是百般惊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3诸侯混战(第2/2页)

逢纪深知其性情,眼下袁绍处境尴尬,便道:

”大丈夫当纵横天下,如将军却收嗟来之食。冀州乃钱粮广袤之地,将军何不取之,何必看人眼色行事?”

袁绍登时心动,可惜此时他正为妖星一事所扰,思绪不宁,乍一想起此事,更觉心烦,只得道:

”可惜无甚良策。”

逢纪闻言忙道:

”主公何不着书公孙瓒,邀其与将军出兵夹击韩馥,公孙瓒必会应允。那韩馥只是一鼠辈,定吓个半死,以将军之威,韩馥必请将军执冀州之事,定可成事。”

袁绍略一寻思,便品出其中关节,登时大喜,立刻发书与公孙瓒平分冀州。

公孙瓒收到信后,见袁绍欲与自己平分韩馥之地,心中大喜。冀州是中原重地,粮草充盈,远胜辽西边陲。当即以讨伐董卓为名,借道攻打冀州,一路高歌猛进,不足月余便攻下安平。打得韩馥心胆俱寒,忙召手下谋士商议。

韩馥首席谋士便是荀谌,出自颍川三大世家之一的荀家,与荀彧同出于儒门圣地——颍川书院。他虽不似荀彧那般天纵奇才儒道双修,但儒家九品,他也已至七品立言境,是冀州名士。

荀谌得到韩馥召令前,便收到了逢纪书信,逢纪不谈国事只谈交情,言语间更是大赞袁绍贤明,荀谌登时会意。逢纪曾在冀州与韩馥共事,二人素来不和,以致后来逢纪远走冀州,但他与自己倒是相交甚好。

荀谌闻召而来,韩馥的心腹辛评、耿武都在,显然三人已交谈许久。

见荀谌进来,韩腹忙问计荀谌。

荀谌满脸忧色:

”白马义从数次破掳,闻名辽东,其率劲率长驱而来,其锋锐不可挡,更何况旁有击退吕布、华雄的刘关张一众猛将。若无双尚在或可抵挡,如今无双已去,冀州实无人能抵挡。”

他是七品立言境的儒士,言语间自让人闻之胆寒,何况韩馥本就胆小,眼下又战事不利,登时心中惊惧:

”这却如何是好?”

荀谌见计已奏效,欣然道:

”袁绍四世三公,智勇双全,且手下兵多将广。主公又是袁家门生,何不请他与主公同治冀州,袁绍必不会轻待主公,何惧公孙瓒?”

韩馥闻言不由犹豫,他虽知袁绍本相,但引袁绍入冀州,无异于将冀州拱手送给袁绍。

荀谌见韩馥这般神色,微微一笑,缓缓劝道:“主公,且说这宽厚仁义,能令天下豪杰诚心归附。袁绍四世三公,门庭显赫,其家族名望无人能出其右。袁绍更效仿昔日孟尝,广纳门客,素有赛孟尝之称,主公可比得上袁绍?”

韩馥深吸了口气,缓缓摇了摇头,神色中透着一丝无奈。

荀谌紧接着又问:“再说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董卓之乱,袁绍挺身而出,直应其锋芒,其胆略无人不服,主公可能比得上袁绍?”

韩馥神情委顿,再次摇了摇头,额头上已隐隐有汗珠渗出。

荀谌目光如炬,继续再问:

“再说这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袁门四世三公,恩德遍布天下,惠及无数百姓,袁家之名深入人心。主公可比得上袁绍?”

韩馥似是受不得这般压迫,微微一叹,身体都仿佛矮了几分。

荀谌以儒法陈情,韩馥这般妖仙如何承受?

荀谌续道:

“袁绍,实乃人中豪杰。主公以上三方面皆不如他,却位于其上,他怎会甘心久居您之下?冀州,乃天下物产丰富的要害之地。他若与公孙瓒联手夺取冀州,主公瞬间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袁绍既是将军的旧交,又曾与您结盟共讨董卓。如今之计,若把冀州让与袁绍,他必然感恩戴德,公孙瓒之危,不战自解,主公可安稳如山。”

韩馥闻言,眉头紧锁,不由得起身在厅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绪更是翻腾如浪。

过了许久,韩馥长叹一声,眼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然。

一旁耿武知道逢纪在袁绍手下,知道此人睚龇必报,忙道:

”将军,此时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如婴儿在我股掌,绝其乳哺,便会饿死,为何要把州事相托?何况逢纪此时为袁绍幕撩,将军若如此,恐有不测。”

说完又看了眼荀谌,他知道此话一出,逢纪必知,自己讲出此番肺腑之言,便也绝了袁绍这一路。

韩馥沉吟半晌道:

”我才能本不及本初,我以州事相托,袁绍必不薄待于我。至于逢纪,不过是袁绍众多幕僚之一,兴不起多大风浪。”

耿武再三苦劝,奈何韩馥心意已定,耿武心中苦叹:冀州休矣!

厅外,风呼呼地吹着,仿佛也在预示着这冀州即将迎来的巨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