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主母从几十年后杀回来,全府疯了 > 第211章 试探

主母从几十年后杀回来,全府疯了 第211章 试探

簡繁轉換
作者:九川墨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5:22:58 来源:源1

第211章试探(第1/2页)

老皇帝阔步进了殿来,身后跟着喜公公和几名小太监。

“参见陛下。”

屋内众人错愕一瞬,呼啦啦下跪。

淑妃似是没想到皇帝会突然来此,脸色微妙地变了变。

她和宋今瑶的谈话没有谈完,目的还没有达成。

这时候陛下不是应该和大臣在御书房商议朝政吗?

怎么来这里了?

且这会儿距离宴会正式开始,还要一会功夫呢。

淑妃保养得宜的脸上僵了一瞬,但她很快调整好表情,笑着迎了上去。

她目光在喜公公面上掠过,随后冲着皇帝盈盈一礼,声音温柔道。

“陛下?不是最近公务繁忙吗?怎么来这里了?”

淑妃心中装了些疑虑,之前她询问过陛下,此次宫宴要不要参加,但那时候陛下回答是,最近公务繁忙,大概率不会参加。

皇帝未语,伸手虚扶了下淑妃。

旋即,对着众人说:“起身吧。”

“谢陛下。”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退至旁侧,宋今瑶也跟着屋内嬷嬷和宫女退至角落,她目光飞快瞧了眼老皇帝,便眼观鼻鼻观心,垂手而立。

她心绪波动,上一世里,老皇帝本该在明年身体出现异样,但今日见了虽声音还算中气十足,但面色却现出几分不正常的青白,头发更是花白掺杂。

记忆里,老皇帝应该是跟大舅舅岁数差不太多吧?

甚至是比大舅舅还要小一些?

怎么苍老成这样了?

正垂眸想着,低垂的视线中突然出现一双黑底金丝龙纹鞋面。

随之,淡淡的龙涎香夹杂着药香扑鼻而来。

老皇帝的声音在身前一寸地方响起。

“宋氏,二十多年未见,你倒是没什么太大变化。”

淑妃眸色闪了闪,晦涩不明地看了眼宋今瑶。

“谢陛下还记得民妇。”宋今瑶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未抬头,恭敬回道。

忽地,视线中的黑底金丝龙纹靴转了个方向,老皇帝往淑妃殿内的美人榻而去,落了座。

紧接着是一阵珠串撞击的清脆声。

宋今瑶抬眸匆匆瞥了眼,是老皇帝命人把珠帘收拢了起来。

这时,一声轻笑自老皇帝口中溢出:“你这性子,倒是变了很多,以前的你,可没这般守礼数。”

“陛下谬赞了,年岁大了,经历的多,人总是要成长的。”

宋今瑶恭敬回道。

不知是哪句话触动了老皇帝,只听得他轻轻叹了口气,类似自言自语低喃道:“是啊,老了,也都变了!”

随之,老皇帝又自顾自地说着,这次的声音大了些:“朕记得,你闺中时期和昭庆一见面就要吵,还动过手,闹到过先帝面前,先帝为此还责罚了昭庆,那时候的你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宋今瑶闻言,心中警惕起来,她不知老皇帝为何提到昭庆,难不成是知道了驸马的真实身份?

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这么多年都没发现,最近昭庆公主府还算低调,并未听闻大哥传信说有什么变故。

再说,依照老皇帝的性子,若是发现了什么,不太可能没有动作。

宋今瑶沉了沉思绪,继续谦卑恭敬道:“都是年少不更事,让陛下见笑了。”

老皇帝并未接宋今瑶的话,而是自顾喟叹道:“小时候的你,见人亲切,见到朕,还追着喊文直哥,如今倒是生疏了。”

老皇帝表字“文直”,所以大家也称老皇帝为文帝。

二十多年前,宋家势力正盛,宫中先帝的妃子也愿意同宋今瑶交好,经常邀请她入宫小住或是游玩,文帝的母妃肖太后自是也在其中。

经常出入皇宫,宋今瑶的确是跟其中几位皇子公主走得近些。

一句“文直哥”是当年肖太后硬要宋今瑶喊的,那时候觉得是荣幸,现在想来,也不过是当时肖太后拉拢宋家的一个手段。

谁又能知道,表面温婉和善不争不抢的肖太后,背地里会因着宋家不站队文帝,就要构陷倾覆宋家满门!

老皇帝这一声喟叹,语气似追忆,听不出太多其余情绪,但宋今瑶知道,这是老皇帝的试探。

即便宋家冤屈获罪,皇帝也不允许其有不臣,或是怨怼之心。

她敛了敛神情,态度越发恭敬:“那时候民妇岁数小,多有僭越,如今您贵为天子,民妇自当不敢再放肆,那般称呼于陛下。君是君,臣是臣,民是民,该有的礼数不可废。”

老皇帝闻言,哈哈笑了两声。

紧接着,就又听他话锋一转,意味不明地问道:“听闻前些时日,是你救了宣靖王府的世子妃和小世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1章试探(第2/2页)

老皇帝这话一出,不知为何,一侧的淑妃也朝着宋今瑶晦涩不明的看过来。

她似要说什么,就见老皇帝摆了摆手,止住了她的动作。

宋今瑶听了这一句,匆匆抬眸没有错过老皇帝眸底一闪而逝的幽光,她也跟着瞳孔缩了缩,垂眸。

脑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快到让人抓不住。

深吸了口气,宋今瑶福了福身。

如实谦卑回道:“回陛下,那日只是凑巧,救人之前,民妇并不知那是世子妃。当时只是见那妇人即将临盆,若不施救便会一尸两命,心有不忍,试着配合回春堂出诊的大夫抢救了一番。

“其实当时民妇并没把握能救下人。算来,还是世子妃和小世子福大命大。”

老皇帝没有提及当日差点害得世子妃一尸两命的罪魁祸首永嘉郡主,宋今瑶便也聪明识趣的没提。

“确实是福大命大。”老皇帝幽幽说了句。

紧接着又语气不明地道:“小世子是宣靖王唯一的血脉,你能救下小世子,此恩情的确是很大,我那皇弟是个知道感恩的,为此多次跟朕提起要重审宋家当年案子一事,说是宋家获罪有冤屈。”

“可这个案子是当年先帝裁定的.......朕也是.......”

说到这里,老皇帝语气一顿,看过来又道:“这事,你怎么看?”

宋今瑶闻言心头一跳。

老皇帝这话意思......

难道是怀疑宣靖王帮宋家翻案一事,是她挟恩图报,以此来让宣靖王出手帮宋家平反?

她的确是以恩情,来暗示过宣靖王她所求。

但挟恩图报,是皇帝不允许的。

这她决不能承认。

而且,老皇帝还提到先帝。

可今日难得皇帝提到宋家一案,她摸不准老皇帝是什么意思,但不想错失机会,她想试一试。

默了下,宋今瑶飞速在脑海中组织了下语言。

跪下道:“陛下,女子不过问朝堂之事,所以民妇并不知宣靖王此举。对此事,民妇亦不敢妄言。”

“今日听陛下提起,民妇感恩宣靖王仗义。但民妇以为,王爷此举,必是出于公义,而非私情。”

“陛下同宣靖王一母同胞,血脉相承,皆是大义公正宽厚之人,想必陛下比民妇更了解宣靖王的为人,他绝不会因为恩情,拿此事还恩。”

“再有,民妇救下小世子,实出本心,亦不敢以此挟恩图报,让宣靖王冒大不韪。”

她抬起头,目光清正,声音不卑不亢接着道:“当年宋家一案,民妇虽年幼,却也记得祖父,父亲,叔伯常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宋家子弟,自宸启国开国以来,秉承着保家卫国信念,几代人征战沙场,从无懈怠渎职。”

“民妇信祖父和父亲叔伯,绝不会做出有损国家之事,若宋家当真蒙冤,能得以昭雪,是陛下圣明。若确有其罪,亦不敢求陛下宽宥。”

“今日陛下提及此事,民妇便斗胆恳求陛下,重审宋家当年一案。”

“民妇一路走来,民间皆传陛下乃一代明君,还请陛下还宋家忠君烈骨之名。”

宋今瑶一叠声说着。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她适时地拍了拍老皇帝马屁。

果然抬眸间见老皇帝脸色从先前的晦涩如深到带了点柔色。

然,这点并不够动摇老皇帝的决定。

就听,老皇帝幽幽道:“你倒是比之当年更加能言善道了,只是此案乃是先帝......”

余下的话,老皇帝并没有说完,但宋今瑶明白,这是拒绝了。

心中多少涌起些失落。

蓦地,她想起一事,在心中盘算了一下上一世里这个时期发生的大事。

记得此时不久后,北方就会发生战乱。

而战乱大多并不会突然爆发,必有先兆。

相信此时,北部边疆应该有了骚动,老皇帝已经得到了消息。

沉吟一瞬,宋今瑶咬了咬牙,视线在淑妃晦涩不明的脸色上飞快扫过一眼。

朗声道:“陛下,民妇今日受邀进宫,感恩陛下与淑妃恩赏,有一物要献上。相信陛下定会对此物感兴趣。”

老皇帝似乎被勾起了兴致。

他还以为宋今瑶会揪着重审宋家一案继续下去,没想到对方会突然转移了话题。

“哦?是何物?倒可拿出来看看,若当真如你所说,朕,必定重赏!”

“回陛下,此物关乎国家社稷,民妇只能单独献给陛下......”

说着,她故作迟疑地扫了一圈众人。

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老皇帝屏退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