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 第一卷 第11章 管理模式改革:两参一改

第一卷第11章管理模式改革:两参一改三结合(第1/2页)

51厂,刘厂长在接到来自北平的回电后,马上就召开了一场党委会。

全厂的党员都将参加这次的会议。

而这场会议的内容就是一场生产大会。

秦风此时也在51厂,所以他也顺带着旁听了此次大会。

虽然秦风想要低调,但他身为局领导,再加上覆铜钢子弹技术,想要低调都低调不起来,被刘厂长安排在了主位。

看着围绕着会议室长方桌端坐的数十名党员,刘厂长开口道:“各位同志,就在这几天我们厂干了一件大事。

在我们秦副局长的领导下,我们成功攻克了一项弹药的关键技术。

这项新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子弹节省至少八分之一以上的铜料,生产成本至少降低三倍以上。

而且这种新式子弹可以达到黄铜子弹性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刘厂长的话音落下后,就像是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满场哗然。

“这怎么可能?节省八分之一的铜料?俺们厂每个月为黄铜缺口愁得睡不着觉,这技术要是真的,岂不是救了命了。”

“额的神啊,要是性能真有八成,咱厂今年的任务指标肯定能翻倍。”

“我干了三十年弹药生产,从没见过子弹还可以这样搞——这秦局长简直神了,来我们厂不到半个月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子弹。”

“这秦局长的脑子是咋长的,这子弹还能玩出花来,我咋就长不出这种脑子呢。”

“都静静!”

刘厂长直接拍了桌子,之顿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可见这位技术型的厂长在51厂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部里已经下达了命令,我们要单独开一条生产线专用用于生产新式子弹。

同时其他口径的所有子弹,在完成测试后,都将转为新式基材进行生产。

各车间都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测试完成,我需要所有生产线都全力生产。”

所谓的测试就是其他子弹都使用覆铜钢进行试生产。

如果确定性能能够接近黄铜子弹的话,所有子弹就都直接使用覆铜钢材料。

这样51厂在使用有限铜料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弹药产能的翻倍。

而且不止是51厂。

别忘了龙国可是计划经济。

51厂这边取得突破,其他兄弟弹药厂直接沿用成熟技术进行生产,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铺开生产。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优势,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办大事。

如果是资本主义的话,想着的都是垄断,想要将技术分享出去?别说门都没有,连窗户缝都没有。

所以这项任务对于51厂来说也是一项战略任务。

散会之后,覆铜钢子弹的消息也在全厂迅速传播开来,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而秦风则是带着一个公文包来到了刘厂长的办公室。

看着疑惑的刘厂长,秦风直接开门见山道:“这覆铜钢子弹虽然解决了材料不足和产能的问题,但是却依旧还没有解决子弹合格率的问题。”

覆铜钢子弹革新的地方在材料,而不是生产工艺和设备升级,所以无法解决合格率的问题,这也是刘厂长现在最为头疼的问题。

之所以这种子弹现在还需要6分钱一颗。

除了产能暂时不足,无法分摊成本外,这合格率也是无法压低成本的核心原因所在。

这也是刘厂长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而现在秦局长提起来,难道他有办法?

想到这里刘厂长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

此时的对于秦风是非常佩服的,他也坚信秦局长能够帮他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

“我虽然在51厂呆的时间不长,但观察下来也发现了一个主要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管理,这个问题不解决,合格率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目前我们的工厂管理模式参考的主要是以苏熊‘一长制’为核心的马钢宪法。

这套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垂直命令和专家治厂。

在追求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时候有一定效率,但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管理僵化。

与我国群众路线传统和实际情况产生矛盾。

现在你们51厂就存在这个问题,某些干部已经脱离了群众,存在着作威作福,外行指导内行等情况,根本就不尊重科学规律,这样下去可是会出问题。”

秦风的话说的很重,而内容也让刘厂长脸色大变。

因为这段话居然质疑苏熊的马钢宪法,这可是要犯错误的。

然而秦风并没有给刘厂长开口的机会,而是继续放王炸。

“管理体系僵化、生产脱离实际、干群关系疏离、规章制度不合理、分配存在平均主义,这些都是国内绝大部分工厂和企业都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在你们51厂。”

秦风这话说的越来越大胆,也是听得刘厂长满脸冷汗,都快要哭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1章管理模式改革:两参一改三结合(第2/2页)

局长啊,这话真是我能听的吗?

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但你如此露骨的指出是不是不太妥。

他心底正想着,出了这间办公室他就把这些话给忘了,不能害了局长。

“我曾经在西方待过,也深入研究过西方和苏熊的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模式,所以我总结出了一套具体的企业规章制度。

就是为了解决遇到的上述问题。”

听到这里刘厂长猛然看向了秦局。

“这套方案总结起来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秦风就是从这个年代走过来的,对于这套鞍钢宪法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这套方案就是得到时间验证的,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在他看来这套企业管理模式越早拿出来越好,不然等形成顽疾的时候再实施,就会麻烦很多。

这就和肿瘤一样,越早解决越好。

“两参一改三结合?秦局这是啥意思?”

听到这个陌生的名词后,刘厂长满脸的问号。

此时他心中不再害怕,如果真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他就算豁出去也要搞,有什么问题大不了自己扛着。

秦风耐心解释道:“两参就是干部参与劳动,工人参与管理。

干部要定期参与生产劳动,不再是‘脱产干部’,这样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工作作风。

工人通过担任质量员、安全员等工管员,直接参与日常管理,加强他们对工厂的归属感,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

听到这个两参的解释后,刘厂长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样做的话,的确可以有效改善现在的干群关系,也可以激发工人的主人翁意识。

“这一改就是改掉那些脱离生产实际的规章制度。

比如为了完成生产指标,出现盲目生产,导致产品积压或者质量不合格。”

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非常突出,但再这样下去的话,这个问题迟早会爆发。

“三结合就是将工厂干部的管理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人实际操作经验结合起来,共同解决生产难题和技术革新。

也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

在解释完后,秦风不管依旧在震撼中的刘厂长,从自己的公文包当中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档案放到他面前。

“这里装的就是我对于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方案的规划,我打算以你们51厂和626厂为核心进行试点进行改革。

只要出现问题立刻解决,完善方案,最后再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量搞。”

说罢秦风便凝视着刘国华,观察他的表情变化。

如果他没有信心或者不想参与的话,那么秦风将会考虑换一个厂长。

他虽然只是管技术的副局长,并没有人事权,但却有着建议权。

这件事情关乎到未来战略,他无论如何都要推行下去,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

刘国华并没有让秦风失望,他并没有犹豫太久,抬头看向秦风。

“秦局,只要这套方案对国家有利,那我们51厂愿意充当这个改革先锋。”

他的话语当中充满了坚定。

他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能够看得出来这套方案对龙国的益处,那么就算付出自己的政治生命,他也义不容辞。

秦风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国华。

心中也不住感叹。

在重生之前他见过太多因为各种原因而畏首畏尾的人了。

还是这个年代的人心思质朴淳厚,一心一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不求回报。

其中就包括了那些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们。

没有这群人,龙国哪来的盛世繁华,军力强盛。

“秦局,这件事要不要和李局通个气?”

李局长毕竟是东北兵工局的一把手,工厂管理模式改革这么重大的事情。

如果不和李局长这个一把手通气的话,以后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间隙。

秦风思索了片刻后,同意了刘厂长的话。

在重生之前,他就在东北工作,他也知道这个李局长并不是古板的人。

反而他也非常推崇改革,甚至于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背后就有这位兵工局的一把手助推。

所以这件事情可以通知李局长,并且争取到他的支持。

“你把这份档案交给李局长就行,我接下来要去一趟一机厂。”

他口中的一机厂正是沈阳第一机器厂。

机床可是工业的基础。

如果有先进机床的话,飞机大炮坦克都能够生产出来。

所以这个机器厂也关乎到他对于未来的布局,秦风对此非常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