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林舟就回屋了。
刚躺下,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谁啊?”
林舟下意识的喊道。
“小舟哥,是我!”
“饺子?”
林舟穿好衣服,起身打开了门。
只见饺子一脸不好意思的站在门口,扭捏道:
“小舟哥,你下次去赶集的时候,能不能给我带一本书,我想学习。”
林舟闻言有些疑惑。
“村里不是要办小学了吗?你到时候直接去上小学不就好了。”
饺子闻言低下了头。
林舟大概猜到了是因为什么。
“你是不是不想上学,你想赚工分?”
饺子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林舟见状轻叹口气。
他自从来到这就一直很低调,空间里的东西基本上没朝外拿过。
他虽然可以改善饺子一家的生活,但这终究只是暂时的。
等自己一走,他们一家还是得恢复原样。
那落差感,只怕饺子接受不了。
所以还是循序渐进,慢慢的帮。
最好能把整个生产队的生活都给改善一下。
这样一来,饺子的生活也能变好。
榨油坊便是其一。
林舟后面还打算把那条暗河里的水给引出来,这样地里的收成还会好很多。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是这个道理。
见林舟沉默,饺子恳求道:
“小舟哥,你就帮我买吧,我可以一直帮你放牛!”
林舟笑了笑。
“饺子,我不是这个意思,你等等,我给你拿个东西。”
说完,他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张信纸。
在上面写下二十六个字母。
“饺子,这东西叫做拼音,一共有二十六个,我今天先教你五个,你五个五个学。”
“你没有纸笔,所以只能靠脑子记,每天都看两遍也就会了。”
林舟说道。
饺子点了点头,从林舟手里接过了那张信纸,像装宝贝似的揣进兜里。
“谢谢小舟哥!”
“不用谢,你先进来吧,我先教给你前五个。”
林舟打开门说道。
饺子点了点头,拿着那张信纸就走了进来。
“要不明天再教我吧,小舟哥,今天都这么晚了。”
林舟摇摇头。
“没事的,学习不怕晚,今天教了你,你睡前还能过一遍,这样记得更清楚一些。”
“饺子,你要是学的好的话,哥哥就奖励你一个本子和一根笔。”
饺子闻言一脸激动。
“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林舟随后借着油灯给她讲起了拼音。
饺子听得很认真,很快就学会怎么念了。
学完之后,她道了声谢,带着那张纸便离开了。
次日。
林舟没有再跟着一起下地。
榨油坊今天就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到地方之后,没看到王三保的影子,应该是跟着一起下地了。
道场旁依旧围着一群妇女,正在那一边聊天一边弄花生。
冯豪杰就坐在一旁监督。
王启明带着两个人正在挖坑,准备把木头给插进去。
一人负责一根。
林舟走到王启明身边,看他正指挥着人把木榨的底座往坑里放,土坑挖得方方正正,底下还垫了层碎石子。
“启明哥,底座得固定牢,不然撞杆的时候榨膛晃,油饼容易歪。”
他蹲下身,用脚把坑边的土踩实。
“再往缝里填点湿泥,干了之后就稳了。”
王启明立马应着,让身边人去取湿泥:
“还是你想得细,这木榨沉得很,要是晃起来,怕不是得把楔子震松。”
说话间,冯豪杰也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个小本子:
“小舟,今天咱就开始榨油?步骤你可得跟大伙说清楚,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林舟点点头,先朝着围在花生堆旁的妇女们喊:
“婶子们,咱先把第一步做扎实。挑花生的时候空壳,坏籽,带虫眼的都拣出来,不然炒的时候容易糊,榨出来的油会发苦。”
说着他拿起一把花生,捏开个空壳:
“像这种轻飘飘的,一捏就碎,里头没仁,留着没用。”
妇女们闻言立马动起手来,李巧花还特意把自家小丫头喊过来:
“思思,你们帮着拣空壳,捡的多了,给你吃花生!”
小孩们一听有花生吃,干劲更足了,围着花生堆蹲成一圈,马不停蹄的捡了起来。
等挑出大半筐好花生,林舟架起大铁锅,往灶里添了把柴火。
炒籽得用文火,火太急容易外焦里生。
他拿着长柄木铲,慢慢翻动花生,锅里很快飘出焦香,他时不时抓起一把搓搓,看花生仁的颜色:
“差不多了,仁儿刚发黄,再炒就老了。”
王启明已经把石碾子推到锅边,林舟把炒好的花生倒进去,石碾轱辘轱辘转起来,花生渐渐被碾成碎末,还带着点油星子。
“碾到这样就行,别太细,不然蒸完容易粘手。”
林舟用木耙把碾槽边的碎末刮回去,又跟王启明说:
“哥,你再找两个人轮流推碾,这活儿费力气,别累着一个人。”
碾好的花生碎倒进木甑,架在大锅上蒸。
蒸汽冒出来,裹着花生香飘满整个榨油坊,冯豪杰凑到甑边闻了闻:
“这味儿真香。”
林舟笑了笑:
“蒸到用手捏能成团,一松又散,就正好。”
这边王启明已经把木榨底座固定好,榨膛横在上面,底下垫了块干净麻布,两个黑釉陶罐摆在槽口下。
林舟先在榨膛内壁铺了层油纸。
这是为了不让油渗进木头里,也方便后续清理。
而后把油饼一个个塞进榨膛,每个饼之间错开缝,塞得满满当当。
这个时候得塞紧点,不然撞楔子的时候容易有空隙,出油少。
最后到了压榨环节,林舟喊了两个壮实的村民,一人扶着撞杆尾,一人扶着杆身。
“撞的时候别太猛,稳着点往副楔上砸,每撞三下停一停,看看油流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