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 第114章 应对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第114章 应对

簡繁轉換
作者:墨墨小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3 17:24:25 来源:源1

第114章应对(第1/2页)

林窈清冽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落下。

这个答案,显然在谈话组的预料之内,但亲耳听到确认,依旧让现场的气氛更加凝滞了几分。

侧后方负责记录的科级干部笔尖在纸面上摩擦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郑副书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既定事实,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精准地切割时间线:

“这种关系是从何时开始的?”

“在我由区发展和改革局综合科,调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工作之后。”林窈的回答依旧清晰,将工作调动与关系开始的时间点做了明确的区隔,逻辑严谨。

“请详细说明,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经过哪些考试和审批环节,进入市发改委工作的。”郑副书记的问题开始转向她的入职流程,语速平稳,却带着解剖刀般的细致,“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是谁?”

林窈神色不变,如同在做一个标准的工作汇报:“我通过年度国家公务员统一招考报名,参加并通过了笔试、面试、体检及政审所有环节。

最终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招录计划及成绩排名,进行公示后办理录用手续,分配至区发改局。

具体环节的负责人,按照程序,应是当时负责招录工作的各级主考官员及人社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我作为考生,并未直接接触所有负责人。”

“你所任职的岗位具体要求是什么?你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如何符合这一要求?”旁边那位女纪检监察员适时接上问题,目光审视。

“我初始任职的区发改局综合科科员岗位,要求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文字综合和分析能力。我拥有A大经济学硕士学位,专业对口。

后续调入市发改委国民综合处,该处室负责宏观经济监测分析,对数据敏感度和专业分析能力要求更高,我的学历背景及在区局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符合岗位要求。”

“当时是否有其他竞争者?”

“公务员招录公开透明,所有岗位均存在竞争。我报考的岗位当年具体报考人数,可查阅公开的招录统计数据。”

问题一个接一个,如同密集的鼓点,敲打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上。

“在职过程中,你是否向任何人提及过你与市委书记的关系?”

“没有。”

“是否有任何人,因为你这层关系,向你提供过便利或关照?”

“没有。”

她的回答简短、肯定,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每一个“没有”都掷地有声。

郑副书记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问题转向了最敏感的部分:

“那么,你是怎么进入周砚深同志亲自负责的‘未来产业’项目核心团队的?按照你的资历,正常情况下,还不足以进入这样的团队。”

终于问到了这里。

林窈的神色依旧从容,她早已料到会涉及此事:“我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因项目需要补充数据建模与分析方面的专业人员,由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借调函,经我们处长李明同志通知,临时借调加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4章应对(第2/2页)

我的专业背景和在之前课题研究中的表现,可能是被考虑的原因。

具体决策过程,我不清楚,但所有流程均有正式文件和记录。”

她将原因归结于项目客观需求和个人专业能力,并指向了可查证的程序文件。

“据我们了解,你在项目组中表现活跃,提出了不少关键性意见,甚至影响了方案的最终走向。

这其中,是否存在周砚深同志的授意或暗示?”女纪检监察员的问题开始触及更深层的动机。

“没有。”林窈回答得毫不犹豫。

“我在项目组的所有工作陈述和意见建议,均基于我个人对数据的分析和专业判断。

周砚深同志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听取各方汇报并做出决策,是他的职责所在。

我个人在工作层面,与他没有超出正常上下级范围的单独沟通。”她巧妙地将工作互动与私人关系做了切割。

谈话似乎陷入了僵局。

林窈的回答滴水不漏,与组织前期秘密调查所掌握的客观证据——她的档案、公开的招录记录、项目组正式的借调文件、以及之前对其他同事访谈中获得的、对她专业能力的一致好评——基本吻合。

她确实是通过正规渠道考入,凭借专业能力被借调,并且在工作中没有明显借助关系的痕迹。

郑副书记沉默了片刻,与旁边的女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再次开口,语气依旧严肃,但带上了一丝引导性的意味:

“林窈同志,我们今天找你谈话,是组织程序,也是给你机会。你要清楚,组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掌握了扎实的情况。

面临这样的调查,你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处理结果。

如果你能主动讲清问题,承认可能存在的、哪怕是无意识间造成的影响或错误,表现出良好的配合态度,组织在后续处理(如工作安排)上会予以考虑。”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隐瞒、编造事实,本身就是严重的违纪行为,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会受到从严处理。

我们希望你能冷静思考,做出最明智、也是对你自己最负责任的选择。”

这番话软硬兼施,房间里只剩下电子时钟走字的微弱声响和摄像头的红光,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反应。

与此同时。

周砚深正端坐在省委会场,专注地聆听着关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报告。

他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完全沉浸在工作状态中。

手机静音后放在手边,对市委党校2号楼里正在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