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 第155章 数据与现实的双线并进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第155章 数据与现实的双线并进

簡繁轉換
作者:墨墨小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3 17:24:25 来源:源1

第155章数据与现实的双线并进(第1/2页)

周二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

林窈刚放下包,老秦就抱着一叠材料快步走过来,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小林,来得正好!昨天调研的数据初步整理出来了,你来看看这个趋势——”

林窈接过资料,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呈现了两家企业在数据应用上的显著差异。一家企业通过数据协同实现了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40%,另一家却因数据壁垒导致库存周转率下降了15%。

她用指尖轻点着数据折线图的拐点:“秦老师,您看这两条曲线的分岔点,正好对应着他们引入数据平台的第三个月。”

说着在笔记本上标记出几个关键节点,“我觉得可以引入‘数据协同效率’作为新指标,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企业数据化的实际效益。”

老秦推了推眼镜,凑近细看:“这个思路不错。但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尤其是中小企业,数据沉淀可能不完整,直接对比容易失真。”

“我们可以分层抽样,”林窈的笔尖在纸上轻轻划动,“按行业和规模分组,再结合昨天的访谈内容做交叉验证。比如那家新材料企业提到,他们最初三个月的数据整合成本高达200万,这个数字就很能说明问题。”

“好,就按这个方向先做初步测算。”老秦满意地点头,“下午我们把老王他们也请来,一起讨论下这个指标的构建逻辑。”

上午十点,林窈去茶水间冲咖啡时,张巧凑过来递给她一杯拿铁:“窈窈,听说你们昨天去调研了?有没有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

林窈接过咖啡道谢,倚在料理台边简单分享了企业提到的案例:“有家企业的经历特别典型——他们花大价钱引进了智能管理系统,但因为生产线和财务系统用的不是同一套标准,导致数据要在三个系统间手动转换,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张巧听得咋舌:“这些企业遇到的问题,比我们写报告时想象的复杂多了!”

“是啊,”林窈轻轻搅动着咖啡,“这就是做实地调研的意义吧。纸上谈兵永远发现不了真问题,就像那家企业,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管理架构需要调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5章数据与现实的双线并进(第2/2页)

与此同时,市委会议室里正在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

周砚深坐在主位,听着发改部门的汇报,突然抬手打断:“等一下。你刚才说新兴产业园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这个数据是怎么统计的?”

汇报的副局长连忙解释:“是按照入园企业上报的合计……”

“把统计范围说清楚,”周砚深的指尖在报表上轻轻一点,“是实际到位资金,还是签约金额?是否包含了重复计算的基建投入?我要看到分行业的明细数据。”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发改局长立即回应:“书记,我们马上重新核实,下午下班前提交细分数据。”

“不用等到下班,”周砚深看了眼手表,“三点前我要看到准确数据。另外,这个增速与用电量、税收增幅明显不匹配,请经信局和税务局同步做个交叉比对。”

他转向经信局负责人:“上周调研的那家智能装备企业,反映的专利转化堵点,你们跟进方案出来没有?”

“已经初步拟定三条措施……”经信局长立即汇报。

“措施要具体到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周砚深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五前我要看到企业反馈。”

会议在高效节奏中继续。

散会后,秘书长低声感叹:“书记每次都能精准抓住数据背后的关键问题。”

周砚深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说:“经济工作最怕的就是数据失真。告诉各部门,报上来的数据必须经得起三方验证。”

他回到办公室,看着林窈昨天发来的调研照片——那是她在企业车间记录数据时的一个侧影,阳光透过窗户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淡淡光晕。

周砚深的目光在那张照片上停留片刻,唇角微微扬起,随即又投入到下一场会议的准备中。

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疾驰,一个在数据海洋中探寻真相,一个在宏观决策中把握方向,却都在为同一座城市的发展注入着智慧与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