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七……七百年后?!
这一连串的天降馅饼,砸得姜忘脑子嗡嗡作响,几乎以为自己还在幻境之中。
赤晴仙剑丶《太乙金华宗旨》丶《聚形散气》神通丶《地煞七十二变》神通—」
任何一样,都足以让其他修士抢破头!
果然是知名神仙,出手就是不一样!
「既是记名,为师也不便将你时时带在身边教导。」
吕洞宾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件叠放整齐的衣物。
那是一件最朴素的青色道袍,布料看着平平无奇。
他并指如剑,在那道袍上凌空书画,一道道金色的符文没入其中。
「你且穿上。」
姜忘将赤晴仙剑小心地放在一旁,穿上了那件道袍。
道袍上身,竟是异常的合体舒适。
「善。」
吕洞宾看着穿上道袍的姜忘,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入我法脉,便是道门弟子。日后当谨记身份,多行善功,早日位列仙班。」
「另外,这件法衣,也算是我给你的最后一件赠礼。」
他嘴角勾起一抹促狭的笑意。
「此衣有三桩好处一一其一,在你练成神通之前,不得脱下!其二,它可随心变化,但只能变作各式道袍,或是光着身子的模样。其三,手若去撕,它便化作仙气,手一放开,又会恢复原状,既不能避水火,也不能挡刀枪。」
姜忘听得一愣一愣的,这听着怎麽像是惩罚?不会是吕洞宾在拿他撒气吧?
吕洞宾却没说,这法衣真正的作用,是辅助他修行,并在最关键的时刻,里面存有他的神通法力能救他一命。
「多谢师—」
姜忘刚要开口道谢,一股熟悉的的力量,再次将他包裹!
【仙缘已毕,回归原有时空。】
「矣?!」
他甚至来不及拿起那柄赤晴仙剑,整个人便在吕洞宾震惊的目光中,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
庐山之巅,只剩下吕洞宾一人,和他那柄被遗忘的仙剑,在风中凌乱。
他看着姜忘消失的地方,瞳孔中第一次,流露出了惊骇的神情。
「毫无徵兆,凭空消失—这是何等的大神通?!」
吕洞宾看着姜忘消失的地方,足足愣了半响,才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灌了一大口酒。
「好小子跑得倒快。」
他正准备收拾残局,却听得身旁传来一阵急促清越的剑鸣。
「嗡嗡一」
那柄被遗落在石台上的赤晴仙剑,此刻正疯狂地震颤着,剑身赤纹流转不定,仿佛在焦急地呼唤着刚刚离去的主人。
吕洞宾伸手将仙剑取过,「莫急,莫急。
他安抚地用指节轻敲剑身。
「既认了他为主,便是你的造化。且让本仙为你算上一算,看你何日能再归他手。」
他收起平日里的不羁,神色变得肃穆,右手掐动法诀,双目微闭,元神瞬间与天机相连。
片刻后,他猛然睁开双眼,那双醉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七———七百年后?!」」
他推算出的天机显示,姜忘的命数,竟在七百馀年之后!
这怎麽可能?!
吕洞宾眉头紧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方世界的天地灵气已日益稀薄,最多不过百年,便会迎来一场波及三界丶名为「绝地天通」的大变局。
届时,天人永隔,仙凡殊途。
所有滞留人间的神仙都将被迫飞升避免天人五衰,而留在凡间的法宝,也会化为一堆凡铁。
别说七百年,就是一百年后,这柄赤晴仙剑,怕是也与烧火棍无异了!
「看来你与那小子缘分已尽。不如随我返回仙界,日后我再为你寻一位良主,如何?」
「铮一一!」
话音未落,赤晴仙剑发出一声高亢的悲鸣,剑身赤芒大盛,竟试图挣脱吕洞宾的掌控,自行离去!
「嘿!你这小家伙,脾气倒还挺倔。」
吕洞宾哭笑不得,五指稍一用力,便将仙剑牢牢禁铜在掌中。
看着赤晴那不屈的剑鸣,他最终还是心软了。
「也罢,也罢。本仙今日便成全你这段主仆之情。」
他沉吟片刻,道:
「我可将你留在此界,在你剑身中,留下一道言。我已算出你与他重逢的大致年份,待时机一到,你可将此箴言示于他人,作为指引。」
「另外,我再留你一丝纯阳法力。只是——你要想清楚。」
吕洞宾的语气变得凝重:
「绝地天通之后,天地间再无灵气。我这点法力,届时怕是只够你偶尔抖抖身体,再无今日万一之威能了。」
赤晴仙剑的喻鸣声渐渐平息,转为一声低沉而坚定的轻吟,仿佛在说「我愿意」。
「好。」
吕洞宾不再多言,他并指如剑,在赤晴剑身上缓缓划过,将一道蕴含着天机与法力的金色符文,深深地烙印在了剑灵之中。
做完这一切,看着它渐渐隐去光华,变得古朴无光。
「此番下界,本为收徒,却惹来这般因果。」
吕洞宾摇了摇头,又灌了一大口酒:
「也罢,离那绝地天通还有百年光景,索性便在这人间,再逍遥一阵,看看这大宋的山河风光,也算不虚此行。」
说罢,他带上赤晴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现代,清晨,武当山。
古老的宫观殿宇错落于山巅,飞檐翘角隐现在苍翠的松柏之间,不时有身着道袍的道人,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开始一天的早课。
纯阳殿内,香菸袅袅。
纯阳祖师一一吕洞宾的鎏金铜像。
而在神像的一侧,一个恒温恒湿的特制玻璃展柜内,静静地陈列着一柄古朴的长剑。
此剑,便是武当山的文物,传说中吕祖得道前所佩之剑,武当上下,皆尊称其为「吕祖法剑」。
传说,吕祖功德圆满,白日飞升,唯留此剑于人间。
当然,这只是传说。
对于大多数游客,乃至一部分年轻的道士而言,这柄剑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
他们相信,这或许只是后人为了纪念吕祖而铸造的仿品。
清风道长已经快五十岁了,他打理纯阳殿的日常事务,也有近二十个年头。
今天一早,他像往常一样,先是给殿内的长明灯添上灯油,又仔细地擦拭了供桌上的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