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 > 第六十七章 入韩

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 第六十七章 入韩

簡繁轉換
作者:凡鱼忘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05:26:08 来源:源1

第六十七章入韩(第1/2页)

从地理上看。

魏国居濮水以南,赵国居濮水以北,两国若约为合力,未尝不能两面夹击秦国。

在原来的历史历史轨迹,秦国也是在拿下了赵国之后,才灭掉魏国的。

太子丹神色凝重起来。

魏国怎么样他管不着,燕国可是他的国家!

“那依李胜兄弟之见,燕国当如何应对?”

李胜微微一笑。

“殿下问我这个问题,怕是问错人了,我如今是墨家弟子,虽然在秦国时担任百将,但也只是底层的士伍而已,至于燕国该如何应对秦国的兵锋,这应当是燕王和太子殿下需要考虑的国事。”

太子丹轻叹一声。

“兄弟说得是,只是眼见故国将危,丹实在难以置身事外。”

他话锋一转,“听闻兄弟即将前往韩国旧地推行墨家新政,丹在韩国有位故交,或可为你提供些许帮助。”

说着,太子丹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推到李胜面前。

“持此符至新郑城的‘燕归来‘酒肆,找一个叫荆轲的游侠,他也是咱们墨家的统领,他会尽力相助。”

李胜看着桌上的玉符,心中了然。

这既是太子丹示好的表现,也可能是一种试探和拉拢。

他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掀起波澜。

‘荆轲?他既是墨家统领,又是燕丹的故交?’

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即接受,而是问道。

“殿下为何要帮助我?”

太子丹坦然道。

“因为我相信,兄弟在韩国推行的事业若成功,不仅能造福韩地百姓,也可能为燕国未来的道路提供借鉴,况且...”他微微一笑,“墨家弟子本应互相帮助,不是吗?”

李胜这才收起玉符,郑重道。

“既然如此,李胜便谢过殿下好意。若能在新郑得到帮助,必当用于践行墨家之道。”

两人又交谈片刻,李胜便起身告辞。

走出偏厅时,他心中明镜似的。

这位燕太子丹的示好固然有真诚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在为他自己和燕国铺路。

在这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和利益谋划着。

李胜回到落脚之处,此刻的家中空无一人,父亲又在外跟其他的墨家兄弟干活去了。

或许是自己成长到能够脱离了父亲的羽翼,又或许是换了新的环境,李胜发现,他父亲好像焕发第二春了。

他整个人每天都积极的投身到与墨家兄弟姐妹的建设当中,都很少在家中吃饭了。

不过李胜也乐意见到这一点,毕竟他父亲才三十多岁而已,虽然在这个时代三十多岁已经可以自称老夫了,但是他的身体还正处于壮年。

而且父亲也修行了自己传授的《二十四部金刚长寿功》,只是他没有技能面板导致修炼进度很慢,只能算是强身健体的保健功法了。

既然不久之后就要前往韩国,那还是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李胜取出笔墨,开始给端木蓉回信。

他详细阐述了“药食同源”的理念,并附上了“十全大补汤”的基础配方和加减法。

在信的末尾,他委婉地解释了之前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并提到自己即将前往韩国推行墨家新政,若有新的心得,定会再与她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七章入韩(第2/2页)

将竹简上的墨迹运功吹干,李胜摇摇头,开始整理行装。

他将必要的物品打包好,又特意将太子丹赠的玉符放在容易取用的位置。

荆轲...

李胜默念这个名字。

动漫里,这人不仅是刺秦的英雄,更是与高渐离并称的燕国豪侠。

如今他既是墨家统领,又与太子丹交好,这其中想必有不少故事。

次日清晨,李胜与父亲告别。

“胜儿,此行务必小心。”

父亲李昌担忧地嘱咐,“韩国虽已归秦,但地方势力错综复杂,你还是不要单打独斗,一切听从当地的墨家兄弟的安排。”

虽然他现在知道儿子的武功在天下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作为一名父亲,他怎么可能不担心!

“还请父亲放心,孩儿自有分寸。”

李胜郑重行礼,“父亲在墨家也要保重身体,那养生功法务必每日练习。”

辞别父亲后,李胜来到约定地点,那里早就有几名墨家弟子等候。

“走吧,李胜兄弟!”那名墨家弟子郑重地招手,“咱们从彭城出发,沿沭水北上,经下邳入泗水,再转道睢水直达大梁。”

一行人踏上行程。

那名墨家弟子很是健谈,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七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江湖轶事,让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数日后,他们抵达魏国都城大梁。

这座曾经的中原第一大城,如今已显露出衰败之象。

而且随着秦国吞灭赵国的消息传开,魏国就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

魏国国都大梁城墙虽然高大,但守军士气低落,应该是抵挡不了秦军的。

在大梁稍作休整后,众人来到城东的码头。

“从这里走水路,沿鸿沟南下,转入颍水,便可直达新郑。这条水路比陆路快得多,也安全得多。”

码头上停泊着各色船只,李胜轻车熟路地找到一艘中等大小的货船,与船老大交谈几句后,回头对其他墨家弟子笑道。

“搞定!这位老丈常年在鸿沟、颍水航行,对沿途情况了如指掌。”

众人登船后,货船缓缓驶离码头,顺流而下。

李胜站在船头,看着两岸景色渐次后退,心中不禁感慨这个时代水运的发达。

船入颍水后,两岸景色逐渐变化,韩地的风土人情与魏国已有不同。

熟知地理的墨家弟子指着远处一座城池道。

“那就是阳翟,曾经韩国的旧都。再过一日水路,就能到新郑了。”

听着墨家弟子的介绍,李胜缓缓点头。

这块几年前纳入秦国版图的大城,不知道还有什么等着自己。

就在李胜站在船头,远眺新郑城墙轮廓之时,千里之外的赵国故都邯郸,正迎来一位改变天下命运的君王。

秦王嬴政的车驾缓缓驶入邯郸城。

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赵国都城,如今笼罩在战火过后的肃杀之中。

街道两旁,秦军士兵持戈肃立,森严的阵列从城门一直排到赵王宫。

邯郸百姓跪伏在道路两侧,无人敢抬头直视这位覆灭他们国家的君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