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二郎至圣先师 > 295.父子一起翻车

二郎至圣先师 295.父子一起翻车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15 来源:源1

结合大乾皇朝关中帝京的当前情况,徐永生心中生出一些猜测:

自己的神兵图眼下能感应到第二幅杨二郎图谱并指引方向,原因很可能正着落在乾皇这次搞出的意外上。

参考赵二郎斩龙剑和李二郎山河剑以及神...

黄沙漫卷,天边如燃血。西漠的风从亘古吹来,带着铁锈与枯骨的气息。杨戬独行于无垠荒原,断刀垂在身侧,刃口朝下,仿佛随时准备插入大地以稳身形。他的白衣早已染成灰褐,唯有右眼天目清明如星,在烈日之下微微闪烁,似能穿透千重迷雾。

三日前,他穿越了“断魂谷”,那是一片死地,连飞鸟都不敢掠过的禁域。谷中白骨累累,皆面向西方跪伏,像是生前曾集体朝拜某个不可见之物。他在尸堆中发现一具尚存余温的躯壳??是个年轻僧人,袈裟上绣着倒悬钟纹,口中喃喃念着:“梦未醒,圣已陨……”话音未落,肉身骤然化为黑灰,唯留一枚铜铃坠地,其声幽远,竟与归心庄檐角之铃遥相呼应。

那一刻,杨戬明白:自己正踏入一场早已布下的局。不是敌人寻他,而是他的存在本身,成了对方仪式的一部分。

如今,他距那血色沙漠仅剩三百里。地图早被风沙磨灭,唯有天目中的记忆碎片如灯塔般指引方向。每当夜深人静,那些篡改过的碑文便在他意识深处浮现,字字如钉,试图动摇信念。他曾梦见阿芽站在火海之中,指着他说:“你教我们善良,可你自己却走向杀戮。”他也梦见孩子们焚烧《忆璃集》,齐声高呼:“仁慈即是罪!”而姜璃始终悬浮于虚空,双目紧闭,唇间无声吐出两个字??**别来**。

但他仍前行。

因为真正的信仰,不在安稳时坚守,而在崩塌边缘依然不肯低头。

第三百里的黄昏,他终于看见那座倒悬古钟。

它悬于沙丘之巅,通体漆黑,底部朝天,顶部没入流云,仿佛自天地初开便倒扣于此。钟身刻满符咒,皆用远古巫文书写,内容正是那句“待圣陨,梦方醒”。四周跪伏着数百披麻戴孝之人,不分老幼,一律蒙面,手持白幡,口中诵经之声低沉如雷,竟引得沙粒随节奏起伏,宛如呼吸。

杨戬立于远处山脊,天目全开。

光影流转间,他窥见真相一角:这些人并非活人,而是“执念化身”??由无数曾因不公而死者的怨念凝聚而成的灵魂残影。他们不信轮回,只信复仇;不求解脱,只愿拉整个世界陪葬。而操控这一切的,是一位自称“守梦人”的存在。此人本是上古祭司,曾侍奉初代至圣,后因质疑“善有善报”之理,被逐出圣庭,堕入西漠,在绝望中悟出一套逆道法则:**唯有让至圣者亲手毁灭自己所信,方能使众生觉醒所谓“仁义”的虚妄**。

“所以,你制造了代行者。”杨戬低声自语,“又借我对姜璃的思念,重塑她的囚笼……你想让我崩溃,从而证明温情不过是软弱的遮羞布。”

风忽然止息。

所有诵经声戛然而止。

那群白幡之人同时回头,空洞的眼眶望向山巅孤影。

下一瞬,一道苍老声音自钟底传出:“你来了,比我预计得晚了三天。”

地面裂开,一道石阶自钟底延伸而出,直通沙地中央。一位身披素袍的老者缓步走出,面容枯槁,双眼却亮得骇人,宛若两盏鬼火。他手中拄着一根骨杖,顶端镶嵌一颗跳动的心脏??那心跳频率,竟与杨戬胸口完全同步。

“你是谁?”杨戬问。

“我是最后一个记得‘真道’的人。”老者微笑,“也是唯一敢说你错了的人。”

“你说我错在何处?”

“错在爱得太深。”老者缓缓抬起手,指向空中幻象,“你看她。”

云层裂开,显现出姜璃的身影。她依旧被锁链缠绕,眉心朱砂几近熄灭。但这一次,画面不同了??她睁开眼,目光直视杨戬,嘴唇微动,清晰吐出三字:“**杀了我**。”

杨戬浑身一震。

“三年前那一战,你以为你战胜了黑暗?”老者冷笑,“实则你败了。姜璃本可在那一刻转世重生,可你不愿放手,以天目之力强行锚定她的魂魄于人间规则之中。你以为这是守护,实则是囚禁!她的灵魂无法轮回,只能依附于千万人的善意存活,如同寄生。而这,正是我计划的核心??让你成为‘伪善’的象征,让你所传之道,最终变成压抑人性真实的枷锁!”

杨戬沉默良久,忽然轻笑一声:“所以,你设此局,只为证明世间不应有情?”

“情乃万苦之源。”老者厉声道,“你看这西漠,多少亡魂含恨而终?他们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宽恕,他们要的是??清算!可你却教世人忍耐、包容、等待光明……你是在纵容罪恶!”

“那你呢?”杨戬反问,“你以仇恨为薪柴,点燃这场浩劫,又算什么?你不是在替天行道,你只是把自己受过的伤,加倍还给这个世界。”

老者怒极反笑:“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你的‘温柔之道’能救她,还是我的‘真实之火’能焚尽虚妄!”

话音落下,钟声轰鸣!

那倒悬古钟猛然震荡,一圈圈波纹扩散而出,竟是将现实扭曲成梦境。刹那间,杨戬置身于归心庄庭院,桃树繁花盛开,秋千轻轻摇晃。阿芽端茶而来,笑着说:“先生,孩子们都盼着您回来讲课呢。”

他心中警铃大作??这是幻境!

可脚步却不听使唤,一步步走向石凳,坐下,拿起《忆璃集》。书页自动翻动,每一页都是不同的结局:

??李承安举旗造反,以“至圣”之名屠尽贪官,最终沦为新的暴君。

??柳芽剜去双目,宣称“唯有痛觉才能感知真理”,带领信徒走向极端。

??朝廷将《忆璃集》列为**,百姓争相焚毁,哭喊着“善已无用”。

??姜璃终于醒来,却对他说:“你错了,我不愿这样活着。”

最后一幕,是他自己站在祭坛之上,手持断刀,斩下万千头颅,身后堆积如山,而天空飘落血雨,桃花尽染猩红。

“这才是必然之路!”老者的声音回荡四野,“人心本恶,秩序需以铁血维系!你所谓的教化,不过是拖延灾难的糖衣!”

杨戬闭目,指尖抚过天目。

他听见了风铃声。

听见了孩童背诵《忆璃集》的声音。

听见了柳芽握着青年的手说:“所以我们才要坚持。”

他睁开眼,冷冷道:“你说人心本恶,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何这些孩子明知世间不公,仍选择相信善意?你说宽恕是背叛,可你又如何解释,一个曾遭背叛的人,却仍愿意伸手扶起跌倒的陌生人?”

他站起身,一步踏出幻境。

现实回归。

风沙再起。

“你构建这套叙事,不过是因为你从未被人真正爱过。”杨戬凝视老者,“你看到的全是伤痕,所以认定世界本质便是痛苦。可你错了??正因为痛苦存在,每一次微小的善意才显得如此珍贵。就像黑夜越深,星光越亮。”

“荒谬!”老者怒吼,“今日我便让你亲眼见证,你所信的一切都将崩塌!”

他高举骨杖,厉声喝令:“启梦之门!献祭真魂!”

霎时间,大地崩裂,无数锁链自深渊升起,尽数缠向姜璃虚影。她的身体开始碎裂,灵魂即将彻底湮灭,作为开启“新纪元”的祭品。

杨戬拔刀。

断刀出鞘,无声无息,却撕裂长空。

他不再言语,只是一步步向前走去。每走一步,脚下便绽开一朵桃花??那是他三年来种下的信念之花,此刻借天目之力,由心化形。

信徒们想要阻拦,可当他们触及那花瓣,竟纷纷松手落泪。有人撕下面纱,喃喃道:“我想起来了……我也曾被人帮过……”

老者咆哮着召唤风暴,黑云压顶,雷霆炸裂。

杨戬跃起,断刀直指苍穹。

“你说她是我的执念?”他怒喝,“好!今日我就以执念为刃,斩你这‘真实’的谎言!”

刀光乍现,非金非银,而是纯粹的情感凝结??是三年教学的点滴,是无数个夜晚批阅作业的灯火,是孩子们第一次写出“谢谢”时的笑容,是阿芽递来热茶时眼中的温柔。

这一刀,名为**信**。

刀锋落下,直击古钟。

轰??!

整座钟体剧烈震颤,表面符文逐一崩解。那句“待圣陨,梦方醒”寸寸断裂,化为飞灰。

老者惨叫一声,手中骨杖碎裂,心脏爆裂成灰。他不可置信地望着杨戬:“不可能……你怎么可能用情感对抗真理?!”

“因为你不懂。”杨戬落地,喘息粗重,“真正的真理,从来不排斥情感。相反,它诞生于其中。”

他抬头看向半空中的姜璃,轻声道:“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不愿放手。但现在,我明白了??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他举起断刀,不是劈向敌人,而是划破自己的左掌,鲜血滴落沙地。

“以我之血,断此羁绊;以我之心,放你自由。”

刹那间,天地寂静。

姜璃眉心朱砂猛然亮起,如朝阳初升。她缓缓抬手,指尖轻点虚空,仿佛在回应某种久违的约定。

随即,她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

然后,身影消散。

不是死亡,而是终于得以轮回。

杨戬跪倒在地,泪水滑过脸颊。

他知道,她走了。

但也知道,她从未真正离开。

因为就在这一刻,千里之外的归心庄,阿芽正带着孩子们在院中种下一棵新桃树。一个小女孩突然抬头说:“老师,我好像看见姜璃姐姐对我笑了。”

而在幽州边陲,一名曾自囚的青年在狱中写下第一封悔过书,末尾写道:“昨夜梦中,有个女子对我说:‘你可以重新开始。’”

西漠之上,风沙渐歇。

倒悬古钟轰然倒塌,化为尘土。

老者坐在废墟中,神情呆滞。许久之后,他低声呢喃:“或许……是我错了。”

杨戬走过去,将一块桃花木牌放在他膝上,上面刻着三个字:**再思堂**。

“我不杀你。”他说,“我要你活着,去看看这个世界,是否真如你所说,毫无希望。”

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孤独却坚定。

三日后,他途经一座荒村,见一群孩子围坐篝火,正轮流朗读《忆璃集》。其中一人念道:“先生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哪怕风吹雨打,只要有人愿意点亮它,黑暗就永远赢不了。”

杨戬驻足倾听,直至夜深。

他没有现身,只是默默将一枚旧玉佩挂在村口槐树上,背面八字犹存:**花开有时,重逢有期**。

然后,他继续西行。

前方,仍有无数村庄等待启蒙,仍有万千心灵渴求光明。

而他不再是“至圣先师”,只是一个行路者。

但正因如此,道才真正落在民间。

某夜宿于破庙,他梦见姜璃站在江南桃林,回眸一笑,唇形似说:“等你来看花。”

他醒来,窗外月明如水。

取出《忆璃集》,他在最后一页添了一行新字:

“今日有个孩子问我,若好人做了坏事,还算不算好人?我想了许久,答他说:人非黑白,但在每一个悔悟的瞬间,他都在靠近光。”

合上书,他轻抚天目,低语:“你在的地方,就是春天。”

风穿窗而入,拂动经幡,仿佛有人轻轻应了一声:

“我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