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二郎至圣先师 > 228.都在进步

二郎至圣先师 228.都在进步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15 来源:源1

王阐同申东明大眼瞪小眼半晌,然后方才重新开口:“嗯,镇魔卫那边想必会妥当帮你安排亲人。”

申东明笑道:“其实,也没事,家里事都我妹妹拿主意。”

徐永生、王阐面面相觑:“我记得你提过,她年纪...

夜风拂过东海孤岛,桃花瓣随风轻舞,落在木屋前的石阶上。海浪拍岸,声如低语,仿佛天地也在倾听这方寸之地的宁静。然而这份安宁之下,却暗流涌动。

那一日杨戬劈开天穹裂缝后,三界震动,天机紊乱。七大凶地虽暂歇异象,但冥冥之中,有无数双眼睛正悄然注视着这座偏僻小岛。封神台虽未彻底重启,可榜上金光未曾熄灭,反倒在暗中缓缓积蓄力量,如同蛰伏的巨兽,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吞噬人间气运。

而此刻,木屋内烛火微明。杨婵盘坐于蒲团之上,手中握一卷残破古经,正是母亲瑶姬临终前所留信笺与《玄女心诀》合编而成的秘典。她眉心微蹙,元神依旧虚弱,每翻一页都似耗尽心力。但她坚持每日研读,只为寻得一丝能助戮神子稳固灵魄之法。

“姐姐,别太勉强。”戮神子端来一碗温药,声音已不再如当初那般充满戾气,反而透着几分生涩的关切。

杨婵抬眼看他,嘴角泛起温柔笑意:“你如今会关心人了,倒是让我安心不少。”

戮神子低头不语,只是将药碗递上。他的手仍带着青铜般的冷意,那是逆命诀残留的印记,尚未完全消散。每当月圆之夜,他体内怨念便会蠢动,黑气自经脉游走,若非杨戬以三尖两刃刀每日为其镇压心魔,又借净心符护其神识,恐怕早已再度失控。

“你可知为何我能活到现在?”他忽然开口,目光落在窗外那株桃树上,“不是因为仇恨支撑我走过六百轮回,而是……我一直记得一个梦。”

杨婵微微一怔。

“梦里有个女子抱着我,唱着歌。她的声音很轻,像春风拂柳。她说:‘我的儿,莫怕黑暗,总有一日,你会回到光下。’”戮神子的声音微微发颤,“那时我不懂,以为是幻觉。可现在想来,那是母亲……她在用最后一点神念护着我。”

杨婵眼中泛起泪光,轻轻点头:“是,那是她留给你的祝福。哪怕被天庭囚禁千年,她也从未放弃过你。”

屋外,杨戬静立崖边,仰望星空。他手中三尖两刃刀横于肩头,刀锋映着月色,寒光凛冽。他知道,平静不会太久。姜子牙曾托梦传来警示??昆仑玉虚宫已有动作,元始天尊虽未下令追杀,但十二金仙中已有三人悄然下界,行踪诡秘;更有传闻,通天教主残魂在北海深处复苏,欲借此次劫数重掌截教道统。

“他们都在等。”杨戬低声自语,“等我露出破绽,等弟弟再次堕入黑暗,等封神榜真正点燃。”

就在此时,远处海面忽现波澜。一道灰影踏浪而来,身形飘忽如烟,竟无视风浪阻隔,瞬息已至岸边。那人披灰袍,戴斗笠,面容隐于阴影之中,唯有手中长刀泛着幽蓝光泽。

杨戬转身,目光如电:“何人?”

灰袍人停下脚步,单膝跪地,声音沙哑却坚定:“属下来报,东土七十二城已有十九座爆发民变。贪官勾结妖修,以人为祭炼邪功,百姓苦不堪言。江湖传言‘可往东海寻桃’者甚众,已有数十人冒死渡海,却被途中水寇拦截,尽数屠戮。”

杨戬眉头紧锁:“是谁泄露了消息?”

“不清楚。但有人刻意散播谣言,将您塑造成救世之主,实则引诱无辜者送死,借此激化天庭与您的对立。”

杨戬沉默片刻,忽然冷笑:“好一招借刀杀人。既可消耗我的声望根基,又能为天庭出兵提供借口??说我蛊惑凡人,图谋叛乱。”

他回头望了一眼木屋,心中已有决断。

翌日清晨,桃树下的石桌上摆着三副碗筷。戮神子第一次主动做了早饭??粗米粥配海菜,虽简陋,却是亲手所烹。杨婵笑着吃了大半,赞不绝口。杨戬则默默吃完,起身取刀。

“我要走一趟中原。”他说。

“什么?”杨婵惊问,“现在?”

“不能再等了。”杨戬系紧刀带,“有人想用百姓的血来逼我现身。既然如此,我便亲自去斩断这条链子。你们留在岛上,切记不可离开屋前十丈范围,我会布下匿形阵,遮掩天机窥探。”

戮神子猛地站起:“我也去!”

“不行。”杨戬摇头,“你还未完全掌控逆命诀,贸然踏入红尘,极易被心魔反噬。况且……”他顿了顿,眼神柔和了些,“这里需要有人守护。”

戮神子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最终缓缓松开:“……那你一定要回来。”

“我说过,若你堕入黑暗,我会把你捞回来。”杨戬看向他,“同理,无论我在何处,也一定会回来。”

话音落下,他腾身而起,化作一道银虹划破长空,直奔中州而去。

三日后,洛阳城外。

昔日繁华帝都,如今满目疮痍。街道上尸骨未收,乌鸦盘旋,空气中弥漫着腐臭与血腥。一座高台耸立城中心,台上竖立九根铜柱,每一根都穿刺着一名百姓,鲜血顺着沟渠流入地下,汇聚成诡异符阵。

城门口,一块石碑赫然立着,上书:“奉天敕令,清剿逆党余孽,凡私传‘东海寻桃’者,皆视为叛逆,诛九族!”

杨戬落地无声,素袍染尘,眉宇间杀意凝霜。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天命’?”他冷冷望着高台,“以律法之名行暴政,拿无辜者的性命当筹码,还妄称替天行道?”

他一步步走向高台,每一步落下,地面便裂开一道细纹。那些穿柱之人尚存最后一口气,见他走近,竟挣扎着睁开眼,嘴唇翕动,似在呼救。

杨戬抽出三尖两刃刀,轻轻一挥。

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只有一道纤细如丝的金线掠过虚空。下一瞬,九根铜柱齐齐断裂,众人坠地。他俯身点指,九道清光没入他们眉心,暂续生机。

“撑住。”他低声道,“我送你们回家。”

就在这时,空中骤然响起钟鸣。九朵庆云从四面八方聚来,每朵云上站着一位仙官,手持玉笏,神色倨傲。

为首者乃广成子亲传弟子??玉清真人,朗声道:“杨戬!尔本天庭执法神将,今擅自脱离编制,庇护逆神残魂,更煽动凡人违抗天律。现奉元始天尊谕旨,令你即刻束手就擒,押赴昆仑问罪!否则,格杀勿论!”

杨戬抬头,天眼神通微启,一眼看穿对方底细:此人不过金仙境初期,倚仗的是背后势力罢了。

“你们口口声声‘天律’。”杨戬缓缓举刀,“可曾问过这些百姓,他们的律在哪里?他们的天,又在何方?”

玉清真人怒喝:“妖言惑众!给我拿下!”

九位仙官齐动,各施神通。雷火、冰刃、风刃交织成网,封锁四方退路。更有符咒化作巨网,欲将其镇压。

杨戬不动如山。

刹那间,三眼齐睁!

左眼映星轨,右眼察因果,中央天眼照彻本质。他身形未动,刀意却已先行,一刀斩出,竟是**三重斩**??第一斩破法阵,第二斩断因果线,第三斩直指玉清真人命门!

“噗!”玉清真人喷血倒飞,胸前浮现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竟是连护体仙光都被一刀劈开!

其余八人骇然失色,还未反应,杨戬已瞬移至其中一人面前,刀柄一撞,将其击晕。接着身影如鬼魅穿梭,不过十息之间,九人尽数瘫倒在地,无一能战。

“告诉你们的师尊。”杨戬站在高台之上,声音传遍整座废城,“我不再是那个唯命是从的执法者。从今日起,若有欺压良善者,不论你是仙是神、是妖是人,只要被我所见,必斩不赦!”

说罢,他抱起一名重伤孩童,腾空而起,消失在苍茫云海之中。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天下。

短短半月,江湖剧变。各地贪官暴毙,恶霸横死街头,庙堂权贵家中莫名失火,更有数座邪修据点一夜覆灭。而每个案发现场,都会留下一句话:

**“若有冤屈,可往东海寻桃。”**

越来越多百姓开始相信,世间真有一位“二郎至圣先师”,不居天庭,不理神位,只为苍生执刀。

而在东海孤岛,戮神子每日练刀习字,心境渐稳。某夜,他独自坐在崖边,望着潮起潮落,忽然察觉体内有一股陌生气息苏醒??那不是怨念,也不是逆命诀的力量,而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共鸣。

他闭目内视,竟在识海深处看见一座微型桃山虚影,山腹之中,有一缕极淡的金光缓缓流转。

“这是……哥哥的神格碎片?”他喃喃。

原来当日杨戬脱离天庭册籍时,其神格崩解,却有一丝本源无意间融入照妖鉴,又被杨戬贴于他胸口疗伤,悄然渗入其魂。这一丝神性,正在潜移默化净化他的残躯,助他重塑真灵。

与此同时,杨婵也在秘密修行。她发现母亲遗留的信笺中藏着一段密文,需以血泪开启。当她割破指尖,滴血于纸上,顿时浮现出一行小字:

>“吾儿若见此书,切记:封神榜非天定,实为人设。昔年女娲补天,遗石化婴,乃应劫之人。此子非灾星,实为变数。待三瞳共照、七星归位之时,便是旧神陨落、新道初生之日。”

她猛然醒悟:“弟弟……才是真正的‘补天遗石’转世?而封神大劫,并非终结,而是新生的开端?”

她急忙找到戮神子,将密文告知。两人对视良久,皆从彼此眼中看到震惊与沉重。

“所以……我不是为了毁灭神而生。”戮神子低声说,“我是为了……终结旧秩序,开启新纪元?”

“或许。”杨婵握住他的手,“但这条路,必须由你自己选择。是继续被仇恨驱使,还是成为真正的‘先师’之后继者?”

正当此时,海天尽头一道银光疾驰而来。

杨戬归来。

他带回三十多名幸存百姓,在岛上搭起临时居所,并传授基础吐纳之法,助他们恢复体力。见到兄妹二人神情凝重,他略一感知,便知事有蹊跷。

听完讲述,杨戬久久不语,最终仰天长叹:“原来母亲早已看透一切。封神榜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一场轮回的机关。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不过是利用规则延续统治罢了。”

他转身望向弟弟:“你现在明白了吗?你不是怪物,也不是复仇工具。你是打破宿命的人。而我之所以带你回家,不只是因为亲情,更是因为我看到了??未来的光,就在你身上。”

戮神子双膝缓缓跪地,声音哽咽:“哥……我怕……我怕我会辜负这一切。”

杨戬扶起他,一字一句道:“不怕。只要你在前行的路上回头还能看见家,就永远不会迷失。”

那一夜,岛上所有人齐聚崖前。杨戬取出三尖两刃刀,插入岩石之中,刀身散发柔和金光,形成一座小型结界,庇护整座岛屿。

而后,他在桃树下点燃一盏灯,灯油取自昆仑雪莲、东海龙涎、南疆凤髓,火焰呈七彩之色,升腾直入夜空,宛如一颗倒悬星辰。

“此灯名为‘守心’。”他对众人说,“它不照千里,不显神通,只愿照亮一方安宁。若有一天,这灯火熄灭,说明我未能守住承诺。但只要它还在燃烧,就证明??这世间仍有公道未亡,仍有希望不灭。”

远方,那颗不在星图中的新星,忽然光芒大盛,与灯焰遥相呼应。

而在昆仑之巅,元始天尊静坐莲台,望着星象变迁,轻声道:

“三生瞳开,七星引路,逆神归位……原来如此。杨戬啊杨戬,你终究走出了一条不属于任何经典的路。”

他挥袖,拂去案前残香,低语如风: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至圣先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