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0章 维园年宵(求收藏月票推荐票)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10章 维园年宵(求收藏月票推荐票)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51 来源:源1

第10章维园年宵(求收藏月票推荐票)(第1/2页)

福伯手指的报纸,头条位置赫然印着:《长江实业再下一城,1.2亿港元购得新界地皮》。

配图中,还没戴上标志性黑框眼镜的李嘉诚,意气风发站在工地前。

看到这个新闻,陈秉文意识恍惚了一下,关于李嘉诚记忆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现。

记忆中这个时期正是李嘉诚地产帝国崛起的关键节点。

靠塑料花厂起家,七十年代初抄底楼市,如今正通过重建华人行进入汇丰视线。

明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九龙仓收购战,将最终奠定其“汇丰代理人”的地位。

前世一直把李嘉诚的发家史当成故事,现在亲历其中陈秉文瞬间看清了其中的本质。

在英资统治的港岛,谁能成为殖民政府的商业代言人,谁就能获得垄断性资源。

而更深一层的信息则是,谁能同时获得英资和内地的青睐,谁就能主宰未来的香江。

塑料花与他的糖水并无不同,都是攀上金字塔顶端的垫脚石。

唯一的区别只是规模与时机。

“阿文?发什么呆呢?”

福伯的声音将他从记忆中拉回现实。

陈秉文眨了眨眼,眼前的报纸重新聚焦。

他嘴角扯出一个笑容,把脑海中那些翻涌的念头暂时摁下。

现在的自己,不过是这盘大棋中的一个小卒,只有先成为过河租卒,才能有无限可能。

“福伯,把《工商日报》也给我拿一份。”

陈秉文指着报摊上另外几份财经报刊。

“三块二。”

福伯利索地抽出几份报纸递了过来。

回到铺子,陈秉文开始一份份的翻阅报纸,将报纸上的新闻与记忆中的信息一一对应。

既是寻找潜在的商机,也是让前世的记忆在这个世界形成锚点。

忽然,报纸内页一则小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

“1978年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摊位将于1月20日公开招募。”

陈秉文的眼睛一亮,港岛年宵类似于内地的年货市场。

每当春节,港人都要出来逛街,他们叫做“行年宵”,这是港岛的春节习俗。

不过与内地新春庙会或年货市场不用,港岛年宵市场销售的产品主要是花卉以及贺年饰品。

港岛、九龙、新界等区域都设置有年宵市场,但只有港岛维多利亚公园的年宵市场规模最大,人气最旺。

逛年宵市场的人走累了,自然会口渴肚饿,这就为饮食业的商家提供了商机。

年宵熟食档就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

年宵市场每年从腊月二十四到大年三十。

尤其大年三十是通宵开放,一直到初一早晨六点才结束。

这也造就了年宵市场空前的人流量。

前世一位在港岛做餐饮朋友,移民前向他传授心得,形容维园年宵的熟食档是一门“赚钱不起眼的生意。”

生意好到可以用“七天赚半年”来形容,人流量大,消费需求旺盛,再加上春节的特殊氛围,简直是餐饮业的印钞机。

听了朋友的介绍后,如果不是当时他已经进入投行,真的会参与维园年宵熟食摊位的竞标。

几天时间,净赚几十万,这么高的利润,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机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章维园年宵(求收藏月票推荐票)(第2/2页)

除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按照现在的糖水售价和预估的人流量,如果能拿下个好位置,七天赚个几万块应该不成问题。

这可是相当于目前糖水铺一到两个月的利润。

而且,陈记现在销售的糖水和点心小吃,都非常适合年宵市场上销售。

陈秉文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报纸上的广告,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

维园年宵市场这个在1978年还不太起眼的商机,在他眼中却像是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

七天赚半年。

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

按照目前陈记糖水铺的盈利速度,一个月能赚三万多港币,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如果能拿下维园年宵的摊位,七天时间就能赚到几万块,甚至更多!

而且,年宵市场的消费氛围和普通街边生意完全不同,春节期间港人舍得花钱,尤其是带着家人“行年宵”时,吃喝消费几乎是刚需。

陈秉文合上报纸,眼神坚定。

这个摊位,必须拿下!

当天晚上,陈秉文把父母叫到一起,将维园年宵市场的商机详细解释了一遍。

“老爸、老妈,如果我们能拿下维园年宵的摊位,七天时间赚的钱,可能比现在一个月的利润还多。”

陈国富和汪巧珍对视一眼,有些迟疑。

“阿文,年宵市场的人流量确实大,但竞标摊位要花多少钱?而且,我们现在的糖水生意才刚刚稳定,突然去搞年宵,会不会太冒险?”

虽然已经对陈秉文的生意头脑有所认可,但陈国富和汪巧珍仍然有些犹豫。

毕竟,糖水铺刚刚起死回生,现在要投入一大笔钱去竞标年宵摊位,万一失败,岂不是雪上加霜?

陈秉文看出父母的顾虑,认真解释道:

“老爸、老妈,今年维园年宵的开市时间是二月一日,距现在还有二十天时间。

我的想法是争取拿下全部四个熟食档口,最差也要拿下一个。

按照我们目前情况,只需要准备摊位装饰、保温设备以及临时雇工的工资。

我初步计算了一下,竞标费用大概在五千到一万之间,除此之外一个档口需要投入五千元。

按照维园年宵市场的人流量,一个档口七天营业额至少能达到五万港币,扣除成本,净赚三万以上。”

“三啊!......这确实比我们的生意还赚钱。”

不过,汪巧珍还是有些担忧:“可是,我们现在手头的资金只有五千多,竞标就要一万,再加上设备、人工……钱不够啊。”

陈秉文微微一笑:“老妈,钱的问题我已经想好了。”

他拿出一份报纸,指着上面的一则广告,“永隆银行为中小商户提供资金保障,港岛中小商户贷款计划,低息贷款,最快三天放款。”

“我们可以用糖水铺的资质和近期流水去申请贷款,按照现在流水,五万港币应该不成问题。”

陈记糖水铺现在每天的流水有两千多元,

陈国富和汪巧珍互相看了看,最终陈国富拍板道:“既然阿文有信心,我们就拼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