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8章 固定资产 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28章 固定资产 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52 来源:源1

第28章固定资产(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第1/2页)

金都花园的新家。

陈秉文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的天际线,贪婪地呼吸着早晨的新鲜空气。

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床铺,连睡眠都变得格外安稳香甜。

回到屋内,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汪巧珍准备的早餐,热气腾腾的白粥配上几样小菜,简单却散发着家的温暖。

“老爸,老妈,”陈秉文在餐桌前坐下,一边拿起筷子一边开口,“有个重要决定要跟你们商量。”

陈国富和汪巧珍停下动作,看向儿子。

“我打算把咱们陈记所有的生意,正式整合起来,注册一家公司,陈记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陈国富放下碗,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和好奇,“就像电视里那些大商行?”

“对,但又不完全一样。”陈秉文解释道,尽量用父母能理解的语言,“我们不是那种老牌的大公司。成立公司,就是把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长沙湾和观塘两个食品厂、九龙那些流动餐车点、旺角中环那几家标准店、还有咱们家糖水的配方、陈记这个招牌,全都归拢到一个正式的名头下面。”

他顿了顿,看着父母:“以后签合同、跟银行借钱、甚至招人,都用这个陈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名义。

好处是做事更规范、更有信誉,别人会更看重我们,长远来看,公司的牌子也会比单个的糖水铺、工厂值钱得多。”

汪巧珍脸上浮现出担忧:“阿文,搞公司......听着就挺复杂的,手续很多吧?是不是要花好多钱?”

“妈,麻烦是肯定有的,花钱也是要花的,比如注册费、律师帮忙办手续的费用。”陈秉文耐心解释道,“但这笔钱花得值!它是咱们陈记从小打小闹的铺子,变成正规大企业的敲门砖。

有了这个公司的身份,以后咱们想找银行贷款扩大生产,或者跟大商场谈合作,都会容易得多,人家也更愿意相信我们。

这笔投入,将来一定能十倍百倍地赚回来,让陈记更上一层楼!”

陈国富看着儿子眼中那份熟悉的坚定,点点头:“你说值得,那就肯定有道理。你放手去做,老爸支持你!”

汪巧珍虽然没怎么听懂,但也舒了口气露出笑容:“妈也不懂这些,你拿主意就好,别太累着。”

吃过早饭,陈秉文叫上高振海来到了中环一家口碑颇佳的会计师事务所,德信会计师事务所。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叫方文山的资深会计师,年约五旬,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看起来精明干练。

“陈生,高生,久仰大名。《港岛商报》的报道很精彩。”方文山说着客套话,示意陈秉文和高振海落座。

“陈生在电话里提及想成立食品公司,资产规模不小,需要专业的评估和架构设计,请详细说明一下。”

陈秉文将准备好的清单递过去:“方会计师,这是陈记目前的所有经营性资产清单,包括两个食品厂、三十个标准化流动餐车、五家陈记糖水站标准店、核心糖水配方、‘陈记’相关商标、顺达物流的独家配送合约价值等。

请您团队进行专业评估,并协助完成公司注册流程。”

方文山接过清单,仔细浏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本以为只是一个新兴的糖水品牌,没想到资产如此扎实,商业模式清晰且有复制潜力。

“陈生规划得很周全。关于公司架构,我建议采用港岛本地注册的有限公司,创始人控股,未来方便引入战略投资或考虑上市。

同时,核心配方建议以技术秘密形式许可给公司使用,并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

商标注册必须马上启动,进行全类别保护,尤其是食品饮料类,防止被人抢注。”

“正合我意。”陈秉文点头,“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也请贵所一并代理。‘陈记’这个品牌名称,以及我们的招牌设计,都要注册。

核心配方,比如改良版陈皮红豆沙、芝麻糊、以及即将推出的椰汁西米露、杨枝甘露,能申请工艺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都要申请。

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用法律武器保护好。”

“没问题,陈生深谋远虑。”方文山赞许道,“我们会整理好所有申请文件。公司名称‘陈记食品有限公司’,您确认无误的话,我们今天就启动核名和注册流程。”

“确认。麻烦方会计师了,越快越好。”陈秉文深知时间就是金钱。

方文山微笑着点点头,““陈生,恕我直言,单从这份初步的资产结构来看,贵公司存在一个对长远发展和资本市场认可度而言相当关键的隐患。”

“隐患?方会计师请明讲。”陈秉文身体微微前倾,神色专注。

方文山拿起陈秉文交给他的资料,说道:“您目前最大的两项资产,长沙湾和观塘的生产场地,性质上都是租赁而非自有。

这意味着,在财务报表上,这些支撑您实际运作的核心厂房,其价值体现会大打折扣。”

他抬头看向陈秉文,语气带着会计师特有的严谨:“陈生,如果您的目标是长远发展甚至上市。

那么,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看重实业根基的机构,在评估一家食品制造企业的价值时,会非常看重其‘固定资产净值’,也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并且真正属于公司自己的土地、厂房和关键设备。

这些是抵御风险、证明长期经营能力的硬指标。”

方文山沉默了几秒,眼神陡然变得凝重:“陈生,这意味着,在即将建立的‘陈记食品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构成其生产能力和物理存在根基的土地、厂房、设备,绝大部分将体现为租赁的使用权资产,而非可供抵押融资的固定资产!”

没等陈秉文回答,方文山拿起钢笔,在空白纸上重重划下几道竖线:“潜在投资者评估一家实业公司,核心看什么?

净资产!可抵押物!厂房设备租的,意味着你的核心生产资产悬在空中!”

没有土地厂房这些硬资产,陈记食品就像建在沙地上的城堡,估值存在巨大水分,经不起资本市场风雨。

“所以,陈生,”他停顿了一下,建议道,“如果您的目标是陈记食品有限公司未来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和高估值,那么我强烈建议您优先考虑解决这个问题,将至少一处核心生产基地,从租赁转变为自有。

哪怕只是先买下长沙湾这个相对小一点的厂房,对夯实公司资产基础、提升未来融资能力和市场信心,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有着丰富投行经验的陈秉文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方会计师看得透彻。”陈秉文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租赁资产在财务报表上,终究是使用权,是成本项,它不产生资产增值,更无法作为核心抵押物去撬动银行的信贷支持。”

他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而自有厂房土地那是实打实的固定资产,是公司净资产的压舱石。

它不仅能大幅改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让银行和资本更愿意借钱给我们扩张,更重要的是,它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陈记食品是扎根实业、打算长期经营的。

这个扎根的信号,在投资者眼里,直接关系到他们愿意给多少倍的估值。”

方文山听着陈秉文条理清晰、直指核心的分析,眼神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老板可能更擅长市场开拓,没想到对资本运作和财务结构的理解居然如此深刻。

“既然要买,”陈秉文语气果断,“那就一步到位。

我打算把长沙湾和观塘两个食品厂都买下来,作为核心固定资产直接注入新公司。这样根基才够稳。”

方文山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种遇到懂行之人的轻松:“陈生考虑周全,这样操作,后续无论是融资还是上市,基础都会扎实得多。我没问题了。”

离开会计师事务所,陈秉文和高振海走在熙熙攘攘的中环街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章固定资产(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第2/2页)

摩天大楼林立,金融精英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资本的味道。

陈秉文心中激荡,他知道,陈记的舞台,将从深水埗的街头,逐渐延伸到这里。

“文哥,成立公司,注册这么多东西,感觉一下子正规了好多,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高振海感慨道。

“阿海,这只是开始。”陈秉文拍拍他肩膀,“公司是壳子,里面装的东西要越来越值钱,才是本事。

新品研发和瓶装化项目,就是往里装的金子。”

想到方文山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强调,陈秉文清楚,买下厂房是夯实根基的第一步。

他迅速锁定了最易突破的目标,长沙湾食品厂的原老板钟伯。

这位房东因儿子移民加拿大急于出手,上次押一付一的短租协议就透露出他的套现需求。

现在正是彻底拿下的最佳时机。

陈秉文没有耽搁,当天下午就在深水埗一间安静的茶楼包间,再次与钟伯会面。

比起上次的焦急,钟伯此刻气定神闲了许多,显然移民事宜已步入正轨。

“钟伯,恭喜您即将与家人团聚。”陈秉文笑容真诚祝贺道:“上次承蒙关照,短租解我燃眉之急。

这次冒昧请您出来,是想谈谈......永久解决这间厂的问题。”

钟伯呷了口茶,不动声色:“哦?阿文你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想长租?

可以谈,不过现在市道好,租金......”

“不,钟伯,”陈秉文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想买。

连同厂里的设备,打包买下来。”

钟伯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买?

阿文,这间厂地段虽然不算顶尖,但胜在实用,面积也够。

去年行情不好,我开价年租三万是急用钱。

现在嘛......”他拖长了语调,“厂房加设备,一口价,三十五万。”

三十五万!陈秉文心中冷笑。

这价格远超实际价值,几乎是按黄金地段新建厂房的溢价来喊。

设备是二手且已使用多年,估值极低。

钟伯显然吃准了他急需稳定的生产场所。

陈秉文没有立刻还价,而是拿出了一份文件推过去。“钟伯,这是我在观塘新厂隔壁那个仓库的五年长租约,刚签的,年租三万五,押三付一。”

他指着租约上清晰的条款和金额。“我本打算把长沙湾厂的生产逐步迁过去整合,那边空间更大,物流也更便利。

买下您这里,更多是出于一份情谊和对稳定性的考虑,毕竟工人熟悉环境。

但如果价格远超新建成本,那对我而言,整合搬迁反而更划算,虽然短期麻烦点。”

陈秉文清楚,钟伯最需要的是快速套现离港。拖下去,对他不利。

他以退为进亮出观塘仓库的租约,就是告诉钟伯:我有退路,不是非你不可。

钟伯仔细看着那份租约,脸色微变。

他确实耗不起时间,儿子早就催他好多次了,让他过去带孙子。

再不过去惹毛了儿子、儿媳,到时候不给他养老就惨了。

沉吟片刻,钟伯试探着问:“那阿文你觉得多少合适?”

“设备折旧严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陈秉文单刀直入,“厂房本身,按目前长沙湾工业区的实际成交价,一千二百呎,合理价格应在二十五万左右。

考虑到我们合作愉快,我愿意出价二十六万,一次性付清,免去您后续一切收租、管理的麻烦,您拿钱走人,专心陪儿子享天伦之乐。如何?”

陈秉文精准地戳中了钟伯的核心需求:快速、彻底地套现离场。二十六万虽然比他的心理预期低,但远高于去年无人问津时的绝望价,而且一次性付款,干净利落。

比起继续持有可能面临的租金波动、厂房维护甚至空置风险,这个价格在急于离港的心态下变得可以接受。

签下合同的那一刻,陈秉文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长沙湾厂,这个陈记腾飞的起点,正式成为陈记糖水的第一块基石。

解决了长沙湾,陈秉文马不停蹄转向观塘。

观塘食品厂的房东是一位本地实业家林老板,名下产业不少,这间厂房对他而言是众多收租物业之一,心态相对从容。

在观塘一间高档餐厅,陈秉文与林老板会面。

他开门见山:“林老板,感谢您将厂房租给我。陈记观塘厂运行顺利,对这里的场地和位置非常满意。

为了长远发展,保障生产稳定,我希望将这间厂房连同旁边新租下的研发中心仓库一起买下。”

林老板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慢悠悠地切着牛排:“陈生后生可畏,生意做得红火。

买厂房?当然可以谈。不过观塘工业区发展潜力大,这厂房位置优越,旁边你还搞了个研发中心,价值更高了。

连同隔壁仓库,一口价,一共一百万。”

这个价格明显虚高。

观塘厂房的面积确实比长沙湾大,约两千呎,但位置并非核心中的核心。

研发中心仓库更是刚租下不久,产权还在林老板手里,溢价空间有限。

不过,陈秉文早有准备,他已经拜托律师查过观塘区域工业用地及厂房交易数据。

非常清楚观塘类似地段、面积的厂房实际成交价,均价在每呎230-250港元之间。

他厂房的实用面积约两千呎,按上限算也不过五十万。

旁边的仓库面积约一千一百呎,按工业仓储租金和售价比,价值不超过二十五万。

林老板的报价,溢价就有些虚高了。

“林老板,”陈秉文语气平和但也不失锋芒,“我热爱实业但也不是冤大头。

合理溢价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按市场公允价,厂房加仓库打包价我愿意出到六十八万。”

漫天要价被戳破,对方又给出了一个合理且有诚意的价格。

林老板权衡片刻,提出成交价不能少于七十万港元。

陈秉文见状不再墨迹,直接答应下来。

观塘食品厂及紧邻的研发中心仓库产权,正式归属于陈记。

长沙湾食品厂、观塘食品厂的产权转让手续在律师楼高效推进。

签字、盖章、支票交付,一点不拖泥带水。

当印有永隆银行标志的七十万港元本票递到林老板手中时,对方脸上那份从容终于被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取代。

七十万,在这个年代绝非小数目,一个卖糖水的后生仔,竟能如此干脆利落地掏出?

“陈生,后生可畏。”林老板收起支票,笑容多了几分真诚,“祝你生意兴隆。”

说罢,他笑着挥挥手转身离开。

德信会计事务所。

当方文山接过那两张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产权文件,长沙湾食品厂、观塘厂房及研发中心仓库的产权证明。

望着陈秉文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陈生,这两份文件,是陈记食品有限公司最坚实的压舱石!

厂房、土地,这是实业公司的根!有了它们,陈记食品的资产净值将实现质的飞跃!

不再是空中楼阁。

银行授信额度、未来融资议价能力,都将天壤之别!”

陈秉文端坐在对面,神情平静,“有劳方会计师团队尽快完成最终评估,所有资产合法合规注入新公司。注册流程,还请抓紧。”

“分内之事!”方文山郑重点头,“产权过户手续完备,最迟后天,完整的资产评估报告和公司注册文件就能递交注册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