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30章 糖水铺的星辰大海 求收藏月票推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30章 糖水铺的星辰大海 求收藏月票推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52 来源:源1

第30章糖水铺的星辰大海(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第1/2页)

翌日,铜锣湾,陈记糖水店。

崭新明亮的玻璃柜台内,占据C位的不再是熟悉的红豆沙、芝麻糊、姜汁撞奶等常规糖水,而是两排晶莹剔透的玻璃碗。

左边是洁白细腻的椰汁西米露,沉浮的晶莹西米和鲜红枸杞如同海底珍珠玛瑙。

右边是金灿夺目的杨枝甘露,饱满的西柚粒和淋面的椰浆如同艺术品。

柜台正上方,一块醒目的红底金字招牌写着:“陈记秘制港岛首创椰汁西米露2.8蚊,杨枝甘露3.5蚊”。

这个价格,在1978年的铜锣湾街头,也绝对算得上“奢华”。

午市高峰将至,街上人流渐密。

一个穿着时髦连衣裙、拎着小皮包的年轻女郎路过,目光被柜台里精致的杨枝甘露吸引。

“咦?杨枝甘露?名字好别致,样子好靓!”她好奇地走近。

店员吕珊珊立刻热情招呼:“小姐好眼力!这是我们陈记新推出的港岛首创甜品,杨枝甘露!选用顶级吕宋芒果、进口西柚肉和泰国椰浆秘制,口感丰富,酸甜开胃,最适合这个天气了!来一碗试试?”

“三蚊五?”女郎看清价格,秀眉微蹙,明显犹豫了一下。

旁边一个穿着西装、腋下夹着公文包的白领男士也停下脚步,探头看了看:“杨枝甘露?名字倒新鲜,不过这价钱......怎么要比其他糖水贵了许多。”

质疑声如同预料般响起。

吕珊珊脸上笑容不变,声音清脆悦耳:“先生小姐,一分钱一分货呢!您看这用料,新鲜芒果茸的香甜、西柚肉的微酸爆汁、椰浆的柔滑,再加上Q弹西米,层次感十足,外面绝对吃不到这么正宗的味道!

很多写字楼的先生小姐试过都说,这钱花的非常值哦!”

她一边说,一边麻利地用精致的小勺从样品碗里舀了一小勺杨枝甘露,递到女郎面前:“小姐,您可以先尝尝味道,不好吃不用买的!”

金黄的芒果茸混合着西柚粒和西米,散发着诱人的复合果香。

女郎犹豫了一下,接过小勺,轻轻送入口中。

瞬间,她眼睛亮了!

“哇!”浓郁的芒果香甜瞬间在口腔炸开,紧接着是西柚粒爆开带来的清爽微酸,完美中和了甜腻,Q弹的西米增加了咀嚼的乐趣,最后是椰浆的温润顺滑收尾。

层次分明,酸甜平衡得恰到好处,冰凉的口感更是抚平了午间的燥热。

“好......好吃!”女郎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对吕珊珊说:“给我来一碗!不,打包两碗!带回去给我同事尝尝!”

“给我也来一碗!”旁边西装男也被这反应勾起了兴趣,“我倒要试试值不值三蚊五!”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加上店员专业的介绍和试吃策略,观望的人群开始松动。

尤其是那些追求时髦、注重口感和品质的白领、年轻女性和游客,在看到精致的卖相和听到“港岛首创”、“顶级进口水果”等字眼后,三蚊五的价格似乎也带上了“高级”和“值得尝试”的标签。

到下午三点,铜锣湾、尖沙咀、中环五个试售点的反馈陆续汇总到观塘食品厂。

高振海拿着电话记录本,脸上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兴奋,向陈秉文汇报:

“文哥!成了!真的成了!”

“铜锣湾店,杨枝甘露卖出二百六十五碗,椰汁西米露二百四十三碗!尖沙咀店,杨枝甘露一百七十八碗,椰汁西米露二百五十二碗!中环店少一点,但也分别卖了一百九十五和一百二十八碗!好几个点都要求紧急补货!”

他声音有些激动:“那些买的人,好多都是一次买两三碗带走!店员反馈,试吃过的基本都买了!

刚开始嫌贵,但吃过后,都说值!”

陈秉文看着记录本上的数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新品上市短短几个小时,能有这个销量。

第一步,成了!

高端糖水战略初步得到了目标市场的认可。

三蚊五的杨枝甘露和二蚊八的椰汁西米露,成功在港岛顶级消费区域撕开了一道口子。

“阿海,通知钟强,全力保障新品供应,品质一丝不能放松!另外,”陈秉文眼中精光一闪,“让吕珊珊她们留意收集顾客反馈,特别是对口味、甜度的建议。

我们还要不断优化。”

他深知,高端市场对瑕疵的容忍度极低,口碑一旦建立,价值千金,但崩塌也只需一瞬。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

高振海拿起电话,习惯性的正要拿起笔记录销量,才发现找陈秉文的。

“陈生,您好,我是德信的方文山。”

电话那头传来方文山沉稳而带着一丝喜意的声音,“恭喜!陈记食品有限公司的注册手续已全部完成,相关资质文件、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以及最重要的资产评估报告初稿都已备齐。

您看今天是否方便?我亲自给您送过去。”

“太好了!辛苦方会计师!”陈秉文精神一振,“我在观塘厂等您。”

“好,一小时后见。”方文山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一小时不到,一辆黑色的皇冠轿车稳稳停在观塘食品厂门口。

方文山提着沉甸甸的公文包,带着一名年轻的助理,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方会计师,欢迎欢迎!辛苦您亲自跑一趟。”陈秉文早已在门口等候,热情地伸出手。

“陈生,恭喜!陈记食品有限公司,今日起正式扬帆起航了!”方文山笑容满面,与陈秉文用力握手,目光敏锐地捕捉到陈秉文身上那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着,心中暗自点头。

这个年轻人,每一次见面,似乎都在蜕变。

“方会计师,里面请。”陈秉文将方文山一行引向观塘厂办公室。

办公室内,高振海、钟强等人早已肃立等候。见到方文山,都恭敬地打招呼。

方文山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间略显简陋但整洁有序的办公室,最后落在墙上那幅标注着陈记所有工厂、流动点和标准店位置的港岛地图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宾主落座,方文山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他示意助理打开文件箱,取出一份份装订精美、厚实无比的文件。

“陈生,恭喜贵公司正式成立!这些,是陈记食品有限公司全套的注册文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最重要的,由德信会计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方文山将最厚的那份报告双手递到陈秉文面前。

陈秉文郑重接过。

报告封面烫印着德信的徽标和“陈记食品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的字样。

他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数据汇总:

1、固定资产:长沙湾食品厂(含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评估价值:港币三十二万;

观塘食品厂及研发中心仓库(含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评估价值:港币九十三万;

生产设备(长沙湾、观塘两厂)......

交通工具(流动餐车、配送三轮车等)......

2、无形资产

“陈记”系列商标权(已完成全类别食品饮料注册)评估价值:港币十二万元;

核心糖水配方......

......

总资产净值(初步):港币一百八十三万元

一百八十三万!

陈秉文一眼就看出,方文山所用的估值方法是重置成本法。

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资产。

他在九龙仓股票上的收益,除开购买厂房的九十六万,购买金都花园的二十一万,还有一百三十一万。

即便还掉永隆银行贷款,也能剩下一百万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糖水铺的星辰大海(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第2/2页)

这样一来,加上陈记食品的一百八十三万估值,他的资产已经接近三百万港币。

虽然真正能动用的还是九龙仓股票收益剩下的一百三十万。

但短短数月,从深水埗一间濒临倒闭的糖水铺,到拥有近三百万资产,这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方会计师,德信的专业水准和高效,令人钦佩。这份报告,分量十足。”

陈秉文合上报告,真诚地向方文山道谢。

这份报告,就是陈记食品立足资本市场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陈生过奖,职责所在。德信能参与到陈记的成长历程中,也是我们的荣幸。”

方文山微笑着,话锋却自然地一转,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眼神中也带上了一种超越普通商务合作的深意,“陈生,公司成立挂牌,踏入商海第一步。

以陈记目前的资产规模、清晰的商业模式、良好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有您这样一位眼光独到、魄力非凡的掌舵人,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却字字清晰:“德信不仅仅是一家会计事务所,我们在企业财务咨询、融资顾问、上市筹备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

陈记食品未来无论是需要进一步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支持高速扩张,还是......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例如进入资本市场,实现上市......”

方文山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陈秉文,仿佛在确认对方的反应。

显然,这位精明的会计师,从评估过程中,看到了陈记远超当前账面价值的巨大潜力。

方文山的话语在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回荡,带着资深顾问特有的、仿佛能窥见未来的蛊惑力。

然而,陈秉文只是静静地坐着。

那份一百八十三万的评估报告在他手中,仿佛不是通往财富殿堂的钥匙,而是一本早已读过结局的书。

他轻轻合上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被上市二字惊起的波澜,反而是一种近乎审视的平静。

方文山敏锐地注意到,陈秉文脸上那种超越年龄的深邃与淡然,那绝不是一个初次接触上市概念的创业者该有的反应。

“方会计师,”陈秉文的声音响起,平缓、清晰,带着一种前世在投行会议室里惯有的、抽离于喧嚣之外的理性,“感谢德信的看重,以及对陈记未来价值的极高期许。”

他微微一顿,目光直视方文山:“资本市场,或者说上市,对于任何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而言,都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工具,一个阶段性融资和实现价值重估的手段。

它很重要,但绝非终点。”

方文山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

陈秉文的反应,冷静得过分,视角也......超然得过分。

这不像是一个创业者,倒更像一个手握棋谱、俯瞰棋局的弈者。

“我认同您对陈记当前价值的判断。”陈秉文拿起报告,语气带着专业的笃定,“这份基于资产、品牌、现金流和成长性的评估,逻辑清晰,数据扎实。

它清晰地表明,陈记食品已经初步具备了在资本市场上讲故事的基本盘。”

“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前世投行精英分析项目时的犀利,“现在谈上市,时机尚不成熟,更重要的是目标过于狭隘。”

“狭隘?”方文山下意识地重复,眉头微蹙,这是他从业多年第一次听到有企业家用这个词来形容上市目标。

“不错。”陈秉文身体微微前倾,气场在瞬间变得更具压迫感和洞察力,“上市能带来什么?

无非是三点:融资、品牌背书、股东退出渠道。

这三者,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一个更核心的目标,构建一个难以撼动的商业闭环和持续增长的护城河。”

他转过身,手指在墙上那幅港岛地图上划过,从观塘厂到铜锣湾店,再到尚未完全铺开的港岛区:“陈记目前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是中央厨房 标准化门店 流动点的独特模式,是港岛首创、口感极致的高端甜品矩阵,以及正在攻坚的瓶装糖水技术壁垒!

“上市募集的资金,应该是用来强化和放大这些核心优势,而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陈秉文的语气斩钉截铁,“用融资去做什么?不是简单地去开更多店,那是战术层面的扩张。

是掌控命脉,打造我们自己的冷链物流网络、掌控核心原料产地、掌握供应链话语权、持续迭代我们的核心产品......构筑起别人学不走、打不垮的根基!”

方文山脸上的从容彻底消失了。他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指节无意识地微微收紧。

他从业二十几年,听过无数老板的宏图大志,却从未有人将资本工具论和商业根基战略阐述得如此......冰冷又炽热,直指核心。

听着陈秉文平静却字字千钧的剖析,方文山背脊不自觉地挺直了,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坐在对面的年轻人。

那不再是一个需要他启蒙的幸运儿,而是一个手握棋谱、目光已穿透未来十年的弈者。

陈秉文的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眼前的办公室,看到了一个由陈记主导的庞大食品帝国雏形:“只有当这些真正的商业壁垒筑成,当陈记产品像汽水、可口可乐一样普及。

当我们的高端甜品成为港岛乃至东南亚的文化符号时,上市......才是顺理成章、价值最大化的那一步!

那时的上市,不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不是为了套现,而是为了撬动百倍杠杆,去进行跨区域并购,整合上下游,甚至......定义行业标准!”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高振海和钟强听得似懂非懂,但被陈秉文话语中那股宏大而笃定的气势所震慑,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

方文山则彻底收起了最初那点作为“引路人”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真正棋手时的郑重与钦佩。

这个年轻人,哪里是什么需要他启蒙的幸运草根?

他分明拥有着比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老总更清晰、更宏大、也更本质的商业战略视野!

他视上市为工具而非目标,追求的远非一纸股票代码带来的虚名和短期财富,而是要打造一个从原料到研发、从生产到配送、从门店到瓶装、覆盖全产业链、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食品王国!

陈秉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方才那股锐利逼人的气势稍稍收敛,但眼中的光芒依旧璀璨:“所以,方会计师,德信作为我们重要的财务顾问伙伴。

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协助我们完成优化融资结构、人才开发、战略投资者筛选等战略级准备,为未来真正的资本爆发夯实基础。

现在,请帮助我们,打好这场决定未来的‘地基之战’。”

方文山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他脸上再无半点试探或引导的意味,只剩下由衷的尊重和一种见证伟大事业开端的郑重。

“陈生,”方文山伸出手,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今日一席话,令方某醍醐灌顶。

您对商业本质的理解、对资本工具的运用、对长期价值的追求,远超我的想象。

德信能参与这场‘地基之战’,是我们的荣幸。

您的战略蓝图清晰无比,德信必将调动最精锐的力量,全力以赴,协助陈记食品,铸就那无人可撼的护城河!”

两只手再次紧紧相握。

这一次,不仅是商业上的合作,更是一种在宏大愿景下的深度认同与结盟。

陈秉文用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前世积累的资本智慧,彻底折服了这位经验丰富的财务顾问,也为陈记食品的未来,锚定了远超一间糖水铺、甚至远超一家普通上市公司的星辰大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