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百零二章 添坟祭祖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百零二章 添坟祭祖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呼……

推开门,一阵风卷着雪渣子扑面而来,搭在人身上,干冷干冷的。

昨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雪,并不算大,此刻地上也只是薄薄的一层,可这天当真是冷透了。

李天明缩着脖子,赶紧将身上的棉大衣裹紧了。

咯吱、咯吱……

关上门,踩着积雪进了前罩房,祭祖要用的香烛纸钱,还有鞭炮二踢脚,宋晓雨昨天就已经准备好了,全都放在一个编织袋里。

刚出来,就见西厢房亮了灯,没一会儿,全副武装的振华便出来了。

“爸!”

14岁的年纪,按照这边的规矩,可以下坟地,祭拜祖宗了。

昨天得知振华今天也要去祭祖,甜甜还闹了一阵,非要跟着一起去,被宋晓雨“无情”镇压,振兴虽然没说什么,但那眼神明显羡慕得很。

“我来拿吧!”

李天明闻言笑了一声,把编织袋递给了振华。

少年直接往身背后一甩。

“爸,咱走!”

父子两个出了门。

正在窗户后面关注着一切的甜甜气呼呼的上炕钻进了被窝。

“凭啥不让我去?真偏心眼儿,爸妈这是重男轻女!”

说着,看了眼躺在身旁呼呼大睡的小四儿,伸脚轻轻踹了一下。

“就知道睡!”

小四儿翻了个身,吧唧着嘴,连一点儿回应都没有。

屋外,李天明父子两个正顶着大风,艰难地朝村口走去。

“爸,我妈……没生气吧!”

振华的声音伴着风声传到李天明的耳朵了。

“别瞎琢磨,你妈生啥气啊!”

知母莫若子,振华虽然年纪不大,可对宋晓雨的心思,却也摸得一清二楚。

黑暗中,一个个走向村口的身影逐渐汇成一趟,振华也没再说啥。

“哥!”

听到身后有人在喊,李天明转头看去,模模糊糊的看见天亮同样扛着一个编织袋,朝他们这边追了过来。

“啥时候回来的?”

这会儿天还没亮,李天明还以为天亮赶不上添坟祭祖呢。

“昨天夜里到的,新宇也来了!”

天亮低着头,冻硬了的雪碴子打在脸上,那滋味可不好受。

来到村口,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李天明还看到了天满几人。

“各房头看看,还差谁没来?”

李学庆大声喊着,各房头的人立刻查对人数。

又等了一会儿,人总算是来齐了。

“走!”

这会儿天已经放亮,路倒不是很难走。

大部队到了李家老坟。

年前,坟地里的芦苇就已经安排人砍光了,只留下了刚过脚脖子的一茬儿,再短不容易被人发现,一脚踩上去,能把鞋底子给扎穿了。

李天明从编织袋里掏出两扎纸钱,带头走到了老祖坟前,先安排人把贡品摆上,两股供香点燃,插在了香海中。

随后各家主事的纷纷上前,就着点燃的纸钱,为老祖送上一份心意。

接着依次而下,四个房头的人,找到自家的祖先,一路烧了下来。

天亮和振华跟在李天明伸手,最后来到了李学成和李学娟坟前,默默地烧着之前,天满和天会等兄弟也过来添了一把。

“妈,又是一年了,今年咱家还和去年一样,天亮、小蓉他们都回来了,还把您的孙子孙女,外孙女也都带回来了,等会儿我就去把我姐给接回来,全家人热热闹闹的过年。”

“大伯大娘今年也带着天满他们来村里过年,赶明儿几家人凑在一块儿吃团圆饭,有灵有应的,您也回来瞅一眼。”

天亮和振华跪在李天明的身后,默默无言。

对张翠娟的印象,天亮其实并不算太深,他那个时候不过才10岁,只是依稀记得一些事,振华就更不用说了,全都来自于家里那几张照片。

“爸,我能和奶奶说几句话吗?”

李天明一愣,扭头看着振华,点头道:“有啥话就和奶奶说吧!”

爷爷?

那是个啥?

李学成死的时候,振华已经十多岁了,早就到了懂事的年纪,可自从他记事,爷爷连句话都没和他说过,还曾来家里闹过几场。

小孩子最懂得好赖,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都记得一清二楚。

相较而言,虽然只见过张翠娟的照片,但从李天明平日里偶尔提到的一些事,振华能感觉到,奶奶一定是个极好的人。

“奶奶,明天就过年了,我来给您烧纸上香,您在那边要好好的,保佑咱们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振华说了很多,这让李天明和天亮两兄弟都觉得惊讶,没想到这个刚上初中的小小少年,竟然懂得这么多。

“天明!”

天已经亮了,风也息了。

各房头都烧完了纸,等着李天明这个当家人一起放炮。

噼里啪啦……

一阵浓烟升腾,空气之中满是硫磺的味道。

年轻人们逮着个机会,可算是过足瘾了,鞭炮、二踢脚全都伺候上。

动静越大,越显得李家的日子过得越红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跪……”

李学农大声喊着,一排排的坟头前,跪到了成片的李家族人。

李天明排在第一个,如今村里还有一位木字辈的老人,只是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今年就没过来,剩下的学字辈也是他的长辈,可当初三爷爷没的时候,把族谱给了他,放在过去,他就是李家的族长。

“一叩首!”

……

连着四拜,在嘈杂的“回家过年喽”的吆喝声中,众人起身,等着纸钱燃尽,再也不见半点儿火星子,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家,宋晓雨已经把饭给做好了,靳小琪、小蓉,还有江新宇也都过来这边吃早饭。

李天明进屋,先去看了张翠娟遗像前的贡品,和往年一样,腊月二十九这天,先摆上新鲜的水果和点心。

李学成的牌位,或者遗像啥的?

快拉倒吧!

“吃饭吧!”

听到宋晓雨的声音,李天明点点头,转身一起去了堂屋。

等会儿还要贴春联,另外祠堂那边也还有一个祭祖的仪式。

春联是李天明现写的,他虽然只上了半年初一,可字却是从小就在爷爷的监督下练出来的,一手毛笔字,可着整个李家台子,也没有比他写得更好的。

大红纸昨天就被裁剪好了,吃过早饭,宋晓雨打了一锅糨子,将红纸铺开,李天明撸起袖子,掭饱了墨,挥毫而就。

金牛拱门迎富贵,紫燕报春贺新岁。

“好!”

甜甜这丫头是懂得如何提供情绪价值的,站在一旁不住的拍手,让李天明这当爹的,难以言喻地满足。

有人捧场,李天明越写越起劲儿,自家的、天亮家的,隔壁李学军家的……

家里存的大红纸不少,还有邻居过来求,李天明也不推辞。

贴上了春联,这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被拉满了。

“学庆叔来了!”

李天明去洗了手。

“现在就去?”

“这会儿风小,抓紧去祠堂那边祭了,安心准备过年!”

李天明看了看外面,这会儿风又起来了,不过并不算大,看着天也有点儿阴,担心再等会儿下起雪来,招呼着天亮和振华,一起出了门。

祠堂这边,已经来了不少人,还有一些是专程从外村、县城那边赶过来的,李学国也在其中。

“学国叔!”

年前那一场自省自查运动,让李学国在海城的官场上出了名,听李学庆说,上面准备调他进市委,却被他给拒绝了。

“不想那些了,过了年都60岁的人了,能再干两年就再干两年,要是不让干,我就准备退了,这时候进市委干啥,讨人嫌啊!”

以前,李学国确实有些上进心,可随着在永河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待的时间越久,心也就淡了。

现在这样挺好,守着自己的家,看着家乡的变化,比啥不强。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