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坚定信心不动摇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六百七十七章 坚定信心不动摇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杜树平不是个好好先生,他只是没精力去搞那些派系斗争,全国上下现在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经济。

海城作为直辖市,而且还是大领导钦点的试点城市之一,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这才对市委班子里的反对派一直采取尽量忍耐的态度。

结果一直忍到了张卫青变成了张卫平,现在张卫平要越级反映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针对他,或许他还会继续忍下去。

可张卫平要拖海城经济发展的后腿,这是杜树平坚决不能容忍的。

散会之后,回到办公室,杜树平便拨通了王作先的号码。

将事情说完。

王作先那边先是一阵沉默,过了好半晌才开口道:“树平同志,你反映的问题,我已经了解过了。”

电冰箱厂虽然是楚明玉力主组建的,可是在王作先复出之后,也曾大力推进建设速度。

落得之前的状况,王作先自认为同样有责任。

所以一直在关注着电冰箱厂的发展。

此前样机下线,杜树平就曾向王作先汇报过。

如今正式上市,王作先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并且,今天的《海城日报》如今就摆在他的办公桌上。

“改革开放是国策,从上到下,都应该坚定信心不动摇地执行,对于一些到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一政策,并且公开诋毁,阻挠的同志,继续让他待在领导的岗位上,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行为,你反映的情况,我会向上级领导汇报。”

“王部长,关于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杜树平此刻也不禁后悔,之前对张卫平太过纵容了。

“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那边还有没有什么困难?”

杜树平很想和王作先说一下,海尔电冰箱走出海城的问题,但想了想,还是没提。

既然李天明那么有信心,还是任由其自行发展吧!

领导可以支持,但不能一直保驾护航。

既然李天明自己都说了,只有禁得住市场的检验,才能笑到最后。

那就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吧!

“没有了!”

“好,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还是记住那句话,坚定信心不动摇。”

“明白!”

没过几年,在上面的一次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某位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便特意提到了海城海尔电冰箱厂。

“现在各地都在搞经济建设,都在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好事,我们的国家要发展,我们的人民要工作,要赚钱养家,只有企业经营得好,工人的工作、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应该对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不要搞不清楚状况,就乱扣帽子,这样要不得。”

“海城有一家制造电冰箱的工厂,之前搞得不好,产品质量不过关,连年亏损,工人们的工资都要市财政来解决,这就是个甩不脱的烂包袱。”

“可现在,经过企业改制,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工厂又搞起来喽,还推出了新的产品,从一个烂包袱,事先扭亏为盈,有的同志,始终抓着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争论不休,我看没有必要,我们看待一个事物的发展,重要的不是过程,是结果,这个结果是不是为我们的人名带来了好处。”

“还有一些同志脑壳始终是昏昏的,说啥子,人民群众购买电冰箱就是贪图享受,还说有资产阶级倾向,这是哪一家的道理哟,我们革命的目的,难道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吗?”

“人民群众能用得上电冰箱,不正是证明了日子好起来喽,我看,这件事值得鼓励,我就希望,我们的人民不但能用得上电冰箱,还要买得起电视机、洗衣机,真的到了那一天,同志们,不正是代表了我们的事业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嘛!”

这段讲话,很快便通过内参的形式,下发到了各地政府部门,领导的态度明确。

是好事!

只这三个字,便让张卫平面如土色。

“张卫平同志,你现在的意见呢?”

杜树平最终还是留了情面,并没有在公开场合,用这份内参,一棒子将张卫平打死,而是关起门来,私下将内参交到了张卫平的手上。

意见?

张卫平现在哪里还敢有意见。

这会儿恐怕他背后的靠山都准备提着尚方宝剑来取他的项上人头,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坚定的,不容动摇的,所以我希望……”

不等杜树平把话说完,张卫平便站起身来。

尽管不甘心,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彻底没有机会了。

“杜主任,我之前的病最近又开始反复了,我想和你请个假,修养一段时间!”

杜树平听了,自然明白张卫平是什么意思。

“可以,等会儿我会通知市委办公室,安排条件最好的疗养院。”

张卫平苦笑一声,他知道,这是杜树平给他的体面。

他要是再不识好歹的话,估计下一次,上级领导就该公开点名了。

张卫平住进了疗养院,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市委领导班子,借此所有人也都知道了,上面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便宜他了!”

李天明听卢源说完,撇了下嘴,语气还带着点儿愤愤。

他这个人心眼儿不大,张卫平几次找麻烦,最后还能平稳落地,他肯定没法满意。

“你还想怎么样?”

卢源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李天明不是官场上的人,自然不了解,一个人政治生命结束,怕是要比从**上被消灭,更加难以接受。

“本来这事我都不应该和你打招呼!”

卢源说着,点上了一支烟。

“你来找我,到底什么事?”

“还能为了什么,外地市场您……”

唉……

李天明话刚说到一半,就被卢源的一声叹息给打断了。

“这事……不容易!”

卢源已经在尽力联系了,但问题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每一个地方的领导都迫切地需要政绩。

一旦对海尔冰箱开放市场,势必会影响到自家企业的发展。

电冰箱确实不算啥稀罕物,技术标准也就那样,只要明白其工作原理,具备生产压缩机的能力,就能搞得出来。

区别只在于质量和性能。

而且……

国外有实力的电冰箱制造方也有不少,既然海城能和西德的利勃海尔合作,他们自然也可以找外援,开发本地的电冰箱品牌。

“我刚得到消息,之前和海城电冰箱厂有过合作意向的那个东瀛公司,现在正和青岛的电冰箱厂谈合作。”

青岛?

被李天明抢了利勃海尔这个合作伙伴以后,青岛那家电冰箱生产厂又联系上了东瀛人。

“天明,又被你给说中了。”

此前睡莲牌电风扇在外地市场被挤压,出货量逐渐减少的时候,李天明就曾和卢源聊过一次。

“现在怕是谁都不会再把全国一盘棋挂在嘴上了。”

卢源说着,眉头紧锁。

“可是这样一来,一些领域恐怕真的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最后浪费的是国家的资源,受损失的也只会是国家!”

这种情况是卢源不愿意看到的。

“卢局,这是没办法的事,发展经济,咱们在这方面毕竟还是刚起步,缺少经验,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

这种事,除非国家出面干预,才能得到改善。

但是,眼下显然还顾不上。

好在市场优胜劣汰的准则之下,那些产品质量不合格,性能低下的工厂,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市场彻底淘汰。

可海尔电冰箱走出海城,已经刻不容缓。

海城的电冰箱市场迟早会饱和,走不出去的话,等待海尔电冰箱的只有死路一条。

“你……有什么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