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里有多少钱这件事,李天明已经不想知道了。
别说以现在的消费水平,就算是放在上一世,也一样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你就不问问我,拿这么多钱去干啥?”
宋晓雨蜷缩在被窝里,依旧娇俏的脸上布满了红晕。
每次回家都折腾。
烦人!
闻言蠕动了一下,下巴枕在枕头上。
“你做的事,我又不懂。”
这些年,宋晓雨一直都是如此,什么都不用想,只要安心守好他们这个家就行了。
“甜甜过些日子回国,你陪我去京城看看她呗!”
“行啊!等闺女回来,咱们就去。”
宋晓雨纵然不提,李天明也想闺女了。
“大伯和大娘回来了吗?”
过完年,李学军和严巧珍带着妍妍去了海南。
天敬两口子如今在那边工作,挺长时间没见着孩子了,李学军和严巧珍商量后,正月初六出发,到现在也十多天了。
“昨天回来的,你找大伯有事?”
李天明还真有事。
新钢厂需要有个懂行的人来管,李天明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就打起了李学军的主意。
李学军之前做过钢铁厂的党委书记,虽然不是技术岗出身,到基本的炼钢工艺都懂。
而且,又是自己人,把新厂交到李学军的手里,李天明才能放心。
“啥?”
得知李天明想要请李学军重新出山,宋晓雨不由得一惊。
“你……你咋想的啊?大伯都多大岁数了?”
过了年,李学军都已经67岁,奔70的人了。
这里面又一直在村里养老,突然让他重新工作,还是负责一个新厂……
宋晓雨纵然再怎么不懂,也感觉李学军会吃不消。
“我也没辙,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
化肥厂将来可以交给李蓉蓉来负责,新钢厂怎么办?
不是李天明一定要用自己人,实在是……
无人可用啊!
“那你……你也不能麻烦大伯啊?这么大的岁数,万一要是累病了,到时候有你后悔的。”
听宋晓雨这么一说,李天明也有点儿含糊了。
真要是把李学军给累着了,那他可真是孝到家了。
“这事……我再想想。”
说着,将烟头扔在地上,拿起一只鞋捻灭。
翻身顺手把宋晓雨给捞在了怀里。
“干啥啊?没完了?”
“这事还能有个完!”
别人家是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能做好几宿。
可李天明对宋晓雨,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了,感情还是依旧。
转天,睡醒的时候,宋晓雨已经忙活着做上早饭了。
李天明出来就看见蹲在灶前烧火的刘东。
“真是懂事了!”
宋晓雨刚好进屋。
“你还好意思说,小东比你勤快多了。”
刘东嘿嘿笑着,显然很乐意看到李天明吃瘪的样子。
“去,把你大姥爷,大姥姥请过来。”
刘东闻言忙起身出去了,没一会儿,李学军和严巧珍抱着孩子就过来了。
“天明,啥时候回来的?”
他们回来的时候,李天明还在市里呢。
“昨天夜里,大娘,天敬两口子咋样?”
“挺好的,就是……累!”
严巧珍想到这次看到天敬,年纪轻轻的有了白头发,心里就觉得不得劲儿。
“谁不累?你看天明还不是一天到晚的不着家。”
呃……
李学军这话咋听着不像是在夸他呢?
“天新家的咋没过来?”
“小帆身子重,嗜睡,就先别叫她了。”
徐帆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了。
“我等会儿给送过去。”
宋晓雨说着,揭开锅盖,一阵雾气升腾而起。
“天明,让我和你大娘过来,有事吧?”
“还真有个事,想和您商量商量。”
“商量啥,有话就说。”
宋晓雨看向李天明,你还来真的啊?
李天明昨天琢磨了半宿,思来想去的,在他认识的人里面,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
“咱先吃饭,边吃边说。”
饭菜摆上了桌,宋晓雨端着一碗鸡蛋羹去了隔壁。
“大伯,我打算和钢铁厂合作,在咱们县里弄个新厂的事,您听说了吗?”
“年前听天满叨咕过几句,咋了?这事成了?”
虽然退休了,但李学军对钢铁厂的消息一直很关注。
毕竟在那里上了几十年的班,葱普通工人,一步一步赶到了钢铁厂的一把手。
虽说退休的时候,让他有些寒心,可不管咋说,他对钢铁厂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现在的他为厂里做不了什么,也只能盼着厂里一切都好。
“我前些日子在市里,就是为了和德国的蒂森集团谈1080高炉设备采购的事。”
“1080高炉!”
李学军闻言,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谈成了?”
“商务合同的大框架已经谈妥了,就等着技术协议了。”
“好,好,好啊!”
李学军兴奋的搓着手。
他当年退休之前,就曾想过将厂里那几座500的小高炉给拆了,升级成1080,可当时没有资金,厂党委的其他成员又不支持,这件事只能作罢。
“照你这么说,新厂动工,也不远了?”
“我等会儿给学国叔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下,最好是能和化肥厂一起开工。”
化肥厂开工的日子,定在了清明节后,要是能一起开工的话,工程造价上,还能再稍微压低一点儿。
“好!等竣工了,我一定去看看,德国人的高炉,到底有啥不一样的!”
“不光是高炉,这次和蒂森集团谈的,还有680冷轧中宽带的生产线。”
李学军听了,这次更是惊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冷轧技术,还是680的中宽带。
作为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冶金人,就算是大半时间都在后勤岗位上,可李学军怎么可能不知道,中国的薄带钢一直以来都要依赖进口,就是因为国内冷轧技术不过关。
这么多年,东瀛人不知道仗着自己的技术优势,从中国赚走了多少钱。
“这是……真的?德国人愿意卖给咱们?”
“差不多,一个星期以后,他们会给我正式恢复!”
“好,好,太好了!”
李学军此刻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他们这一代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超英赶美,这不光是一句大跃进年代的口号,而是深深地种在了一代人的心里。
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技术的落后,都会让他们夜不能寐,心里时时刻刻惦记着的,都是怎么才能为缩小差距,贡献出一份力量。
吴月华这些年为什么坚持不懈的搞研发,就是因为她也是那一代人中的一份子。
“大伯,有个事……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说啊!”
刚听到两个这么好的消息,李学军此刻也是大为开怀,要不是现在受严巧珍的管制,每天只能晚上才能喝二两的话,现在他就要举杯庆祝了。
“新厂这边……眼下我找不到能帮我盯着的人。”
呃?
李学军闻言一愣,转念就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
“天明,你这是打算请我出山啊?”
“大伯,我知道您年纪大了,可我现在确实没有合适的人,您看能不能……”
“啥大了?我年纪咋就大了?刚67,我还觉地自己年轻着呢,你说,啥时候上任?”
李天明没想到李学军会答应得这么痛快,一时间反倒是不知道该咋说了。
“大伯,钢研院那边正在规划设计,等方案出来的话……”
“把联系方式给我,我和钢研院那边对接,不过这事,光我一个人不行,我联系一些老伙计,咋样?老东西,你这儿要不要!”
李天明还能说啥,只要李学军愿意出山,其他的条件随便提,他没有不答应的。
“好,没想到啊,我这个岁数,还能见着德国的1080高炉,还能见识见识冷轧的带钢生产线,好,呃?”
李学军说着说着,突然感觉有点儿不太对劲。
“天明,你小子故意馋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