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行业规范化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行业规范化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京城,王作先家中。

“卢书记,李同志,首长让二位在这里稍等一会儿!”

秘书端来了茶,放在两人面前。

“小马,来的是哪一位?首长平时在家里接待客人,这可不多见!”

换做别人,这么问已经算是犯忌讳了,但卢源和王作先的关系不一般,不单是老部下,更是老朋友。

当年王作先在海城,被楚明玉整治的时候,卢源始终坚定地站在他那一边,要不是关键时刻,上面及时出手,拨乱反正,他说不得还得去监狱里走一遭。

正是因为有着这份情谊在,卢源每次来京城,都是直接到王作先的家里拜访。

马秘书犹豫了一瞬,低声道:“是……香江来的!”

香江?

正说着,就听到了一阵脚步声,随后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从楼上走了下来,马秘书连忙上前,将人送到了门口。

随后,没多大一会儿,王作先也从楼上下来了。

“首长!”

王作先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

“这是在家里,叫什么首长。”

指了指桌子上的烟。

“都别装了,两个老烟枪,能忍到现在,都算你们有毅力!”

说着,自己先抽出一支,李天明忙上前帮着点上。

“刚刚那位香江来的李先生不吸烟,我也忍了半晌。”

王作先原本烟瘾并不大,还是当年被关押期间,一天到晚被逼着些材料,瘾头也是那个时候养出来的。

说起来,他当初虽然和楚明玉政见不一,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在生活上,楚明玉且并没有太过苛待他。

后来风水轮流转,王作先被平反,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上,楚明玉接受调查,被开除了党籍公职,也是他打了招呼,楚明玉才能安安稳稳的活到了现在。

“这次来京城,肯定是有要紧事,老卢,是你说,还是这个摇扇子的说?”

王作先此刻看上去心情非常好,还和两人开起了玩笑。

卢源也跟着笑了:“您都说这小子是摇扇子的,当然是他说了。”

“还小子呢,你怕不是忘了,要是算虚岁,天明今年也是不惑之年了!”

听到王作先这么说,卢源也不禁感慨。

“您要是不说,我还真给忘了,一晃都这么多年了,当年第一次见着他,还是咱们一起南下参加广交会,当时我还纳闷,这小子是怎么混进来的,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您看人的眼光真没错,年纪不大,是个能人!”

说起以前的事,王作先也是笑着连连点头。

“一晃都二十年了,好了,好了,不说这么了,你们不会是大老远地过来,就为了和我叙旧吧?”

李天明适时地开了口:“王叔,我和卢书记这次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想要和您汇报!”

“说吧,你都说是要紧事,这事怕是当真小不了!”

接着李天明便把曙光新区的事,仔仔细细地和王作先说了一遍。

王作先听了,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陷入了沉思。

作为身居国家中枢的重要领导人,王作先自然清楚,看似是一件小事,可如果不妥善处理的话,未来影响的就是民生。

衣食住行,无论是哪一样,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海南、广州两地,是不是也出现了?”

李天明和卢源对视了一样,最后还是李天明点头道:“是,那边是国家开放房地产行业的试点区域,去年年初,港资就已经进场了,去年下半年,由港资开发的两个楼盘正式对外预售。”

“这个情况,我也了解过。”

王作先说着,指了指门口。

“刚刚走的那位,就是港资长和系的。”

长和系?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

李家人!

“香江那边管这种销售模式叫……卖楼花,对吧?”

“形式上差不多。”

“既然在香江可以这么操作,为什么你觉得到了内地,这种方式就会带来隐患呢?”

来之前,李天明就已经和卢源,将详细情况整理好了。

卢源忙将材料拿了出来,递到王作先面前。

“首长,这是我和天明整理的,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分析,另外,里面还有一些我让人搜集的资料,都是香江房地产行业曾真实发生的一些案例!”

见两人早有准备,王作先当即便拿起了那份材料。

这份汇报材料当中,李天明主要是站在购房者的角度,对预售期房有可能出现损害购房者利益的情况,逐条做了分析,比如烂尾风险、房屋质量风险、合同纠纷、市场波动风险等等。

“看得出来,你们是真的用心了,列出的这些情况,绝不是杞人忧天。”

“王叔,我的妹夫昨天和我说,既然是做买卖,甭管是买卖什么,都应该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样做买卖才算得上公道,可如果,预售期房这个口子开了,买房的付出了几代人的积蓄,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老百姓的损失,谁来承担?”

王作先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

“说得没错,不管什么时候,坚决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说着,将材料收好。

“这个问题必须重视起来,天明,你说了这么多,目的是……要让这个行业规范化?”

李天明哪有这么大的脸,去为一个行业立规矩。

“我就是……提提建议,说得对不对……”

王作先看到李天明故意做出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没好气地笑了:“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是个滑头!”

他也知道,这件事不能让李天明参与得太深,毕竟一旦要规范房地产行业,肯定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李天明已经在他耳边吹响了哨子,剩下的,还是让他这个老家伙去冲锋陷阵吧!

“永河县那边……一切顺利吗?”

王作先主动岔开了话题。

“还行,挺顺利的。”

“预计什么时候能完工?”

“化肥厂快一点儿,下个月设备就能陆陆续续的到货了,大概其年内能完工,明年上半年就能正式投入生产了。”

李天明接过王作先递给他的烟。

“钢铁厂要慢一些,现在正一边土建,一边对所需设备进行招标,主体工程预计明年六七月份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还有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正式投产差不多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王作先点点头,新厂建设的事,他通过李学国也了解了一些。

“这件事你做得好,还记得当年我和你说过的一句话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确实没看错你,首长也……也没看错你!”

虽然如今在中枢身居要职,但王作先一直在关注着李天明,他很想看看,当年那个敢想敢干,胆大包天的毛头小子到底能成长到哪一步。

看到如今李天明能带领着全县的老百姓,一起走在致富的道路上,王作先感到非常欣慰。

“王叔,我这边还打算做一件事。”

接着李天明便把要在永河县建影视基地,开发当地旅游产业的事,和王作先说了一遍。

“好,这个办法好,全县集资,共同分红,同时不但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还能为老百姓自主创业提供平台,天明这件事做得好。”

王作先在海城工作多年,对那里的感情很深,又因为李天明和李学国的缘故,对永河县也同样有着特殊的感情。

永河县要是能有更好的,绝对是王作先乐见其成的。

“天明,等到你说的这么影视城建成的那天,我亲自去剪彩。”

刚刚李天明提起化肥厂和炼钢厂的时候,王作先都没说要去剪彩,没想到对影视城倒是格外的重视。

“王叔,咱们可说定了啊!”

“说定了,说定了!”

王作先话音刚落,就见马秘书走了过来。

“首长,周老的电话,说是……找您有要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