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入京觐见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入京觐见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前几天还阴雨连绵,气温低得像是要入秋似的,雨一停,立刻变得骄阳似火,地上的湿气被蒸发起来,感觉像在蒸桑拿。

“天明,啥时候也支援咱们县政府一批空调,别心里光想着市领导,县领导偶尔也得想着点儿,要不然,当心我给你穿小鞋。”

地面已经干了,李天明今天一大早就到了县城,找李学国商量方便面厂原料的事。

魏城庄的小麦今年是别指望了,一场雨连着下了七天,还青虚虚的麦苗不被泡烂,也都给冻死了。

整个永河县粮食至少减产三分之一,找其他种小麦的村子买,也根本堵不上方便面厂这么大的原料缺口。

唯一的办法就是县里的粮库。

“叔,您这语气怎么还酸溜溜的,想打劫就说,还支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忘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少扯淡,不白要你的,县政府拿钱买,不过不是给县委大楼装,是给县一中和县二中的教室。”

“给学校装?叔,这可要不少台空调呢?再说现在都放假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个道理你不懂?现在是放假了,不是还得开学嘛,趁着放假,给教室都安上空调,以后也让孩子们凉凉快快,踏踏实实的学习。”

这倒是件好事,不过……

“叔,县里现在够有钱的啊?”

永河县的经济在海城一直排名靠后,现在居然要给县中学装空调。

“这还不是多亏了你。”

大柳镇的企业每年都能给县财政贡献大量的税款,虽然绝大部分要上交市财政统一管理,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也足够永河县用的了。

这些年县里的公共设施建设,在海城的郊县当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现如今在海城基本上已经看不到76年大地震留下的痕迹了。

“给县中学装空调,这事我负责了,不用县里掏一分钱,就当是我支持教育事业了。”

这点钱,李天明还拿的出来,支持家乡的教育,也是应该的。

“你这话,我可当真了。”

“说了就算,等过些日子,第一批空调成品下线,我就让人过来安装。”

李学国闻言笑道:“这事要是做成了,到时候,我让人在校门口给你立块功德碑。”

呃……

“您快拉倒吧!”

还功德碑呢!

李天明哪来这么大的脸。

永河县是什么地方,鼎鼎有名的英雄县,真要是给他立功德碑,那不是表扬,是羞臊他呢。

“你还当真了?你叔我在永河县干了这么多年,将来退下来,能在乡亲们口中留下个好名声,人们提起我,别说我这县委书记是个白吃饱,我就知足了。”

在本乡本土做官,更要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丢的可不光是自己的脸面。

“叔,马健家……”

“不用你管,他爸妈往后县里负责,定期会有人上门,唉……”

想到马健,李学国也不禁一阵唏嘘。

“不说他了,你来县城找我有啥事?”

李天明当即便把方便面厂的事给说了一遍。

“这倒是个问题,县粮库支援一下也没什么大问题,只不过……魏城庄那边,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

来之前,李天明就想到了,李学国肯定会提这个事。

“您直接和天林说吧,那边可以继续扣大棚,不过……叔,咱们丑话得说在前头,要是再发生那种事,谁来也不好使。”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李天明也早就放下了,都是一个县的,他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要不然也不可能收购魏城庄的小麦。

“这就对了,天明,你是做大事的,心胸……还是要开阔些。”

“您可别捧我,我这人不禁夸。”

李学国闻言也笑了:“行了,回头你让人过来拉面粉,要多少都行,粮站管够。”

说着递给了李天明一支烟。

“你小子这回可是够露脸的,魏书记跟前都敢甩脸子。”

呃……

“上面有结果了?”

“有了,高阳县委的老崔停职了,白家铺子的白景明带走接受调查了。”

还行!

这次倒是没敷衍,动作也挺快的。

李天明知道,之所以下手这么快,关键是死了人。

小鱼淀被水冲走的那个人,在距离李家台子近10里的河滩上找到了。

人早就没气了,没水泡得胖了三圈儿,媳妇儿都差点儿没认出来。

出了这么大的事,要是还和以前一样草草了结,哪方面都交代不过去。

“叔,村里的损失您也不是不知道,养殖场那边,今年答应给京城军区的肉都不一定能凑够呢。”

这些情况,李学国都清楚,那天给高阳县打电话的时候,他也没忍住骂了娘。

“天灾加**,谁也没办法。”

话音未落,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喂,我是李学国,他……在我这儿。”

李学国说着看向了李天明。

“好,我通知他,好,尽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说完,撂下了电话。

“叔,啥事啊?”

“刘秘书来电话,让你尽快去趟京城,说是……王常委要见你。”

呃?

王作先?

啥事还得让他去趟京城,电话里不能说吗?

李天明琢磨着,突然想到了广州的事。

“那行,我……现在就去!”

起身,抓起桌子上的钥匙。

大领导召见,这可不能耽搁。

“路上开车慢点儿。”

“知道了!”

李天明出门上车,先回了趟家,和宋晓雨打了个招呼,随后便驾车朝京城的方向驶去。

经过长甸河的时候,李天明还特意看了一眼,水位照比昨天又上涨了一点儿。

应该是周边城市开始分洪了。

每年都是这一遭,海城紧闭着京城,总不能让首都被水泡着,也就只能委屈海城了。

出发的时候晚了,等到了京城地界,天都快黑了。

地面上还是潮乎乎的,有些低洼处的水还没被排干净。

之前在报纸上也看到过,京城的房山、怀柔、密云这几个郊县受灾情况非常严重。

就连京城市区这边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街道组织下的人们清扫路面,清理淤泥。

李天明开着车,直接到了王作先住的部位大院。

门口有荷枪实弹的警卫站岗,李天明都没敢把车靠得太近。

老老实实的过去报了名,说了要找的人。

得知是来找王常委的,警卫事先已经接到了通知,立刻回岗亭打电话核实了一遍,随后便放行了。

不是应该有人出来接,才能进去的吗?

13号楼。

这里都是独栋的小洋房,李天明看着路标,一路找了过去。

“请问……王常委是住这里吗?我是李天明,王常委让我过来的。”

开门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

“李天明?哦,我想起来了,首长交代过,您请进吧,首长还没回来,说如果您先到了,就在家里等一会儿。”

“哦,好,好!”

李天明跟着走了进去,房间里的装饰很朴素,没有李天明想象中的金碧辉煌。

被带到客厅,女人端来了一杯茶,随后就去忙自己的了。

李天明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被饿得前胸贴后背。

终于,王作先回来了。

“人在客厅,好,准备一下,开饭吧!”

说着话,王作先走了过来,李天明见状,连忙起身。

“王……王叔!”

李天明本想称呼官职,结果被王作先一个眼神给憋了回去。

“坐吧!”

李天明规规矩矩的坐好,虽然很熟了,但毕竟是在王作先家里,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

“找你来是为了广州的事。”

王作先开门见山,却让李天明悬起了心。

广州的事?

难道又出了变故?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