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千零五十章 轰动全国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千零五十章 轰动全国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史同和刚刚和轻工业局的王立胜通过电话,本来还想再挣扎一下,结果在电话里被王立胜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

这次的并购,市委书记冯建军一直在关注,虽然没有公开表明态度,但是,之前曾和李天明会过面,据小道消息,两人相谈甚欢。

甚至李天明离开的时候,冯建军还送到了楼下,这是以前任何人都不曾有过的。

他们这些徐州市的部门领导,偶尔被冯建军叫去,基本上都是谈完工作就直接送客,连饭都不留。

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史同和的坚持,连王立胜都看不懂。

“老史啊!见好就收,人家已经做出让步了,而且,你以后还要在厂里工作,现在把关系闹僵,对你也没有好处!”

撂下电话,史同和心里感觉有点儿委屈,他可是出于公心,当然了,也不排斥因为不甘,故意给李天明添堵的因素在里面。

可不管怎么样,能为徐州市的财政多争取一些,总归是好事啊!

看看徐州现在的基础建设,在江苏省的13个市行政单位里面,最多也就排在中游,还不是因为市财政不宽裕闹的。

结果,他的坚持竟然没有人理解。

正郁闷呢,厂办主任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冯书记到了!

坏菜!

史同和闻言,顿时大惊失色,赶紧下楼迎接,可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冯建军和李天明有说有笑地上楼了。

“冯……冯书记!”

论年龄,史同和还比冯建军大几岁,两人虽然都是党委书记,但一个只是国营厂的书记,另一位则是徐州几千万老百姓的父母官。

“同和同志,你好!”

在和史同和握手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得到,冯建军敛起了笑容。

呃……

史同和立刻意识到,冯建军这是对他不满意了。

根源是什么?

史同和想着看向了李天明,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子。

“我们……上去谈吧!”

其实已经没什么好谈的了,冯建军和李天明一同出现,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

飞跃厂的并购,必须立刻出结果。

接下来的谈判,史同和就像是失去了精气神一样。

说起来,史同和也没什么错,处在他的位置上,努力争取应得的利益,这是理所应当的。

他的失误只在于,没有认清形势。

任凭他在飞跃厂的资产核算中,争取得再多,也比不上早一天复工来得重要。

他的眼睛只能看得到飞跃厂这一亩三分地,而冯建军着眼的是徐州未来发展的全局。

哪怕现在李天明承诺的都只是镜花水月,距离兑现还很遥远,但那天在冯建军的办公室里,李天明描绘的那一幅沛县工业园区的远景图,已经深深地将冯建军给打动了。

天会和史同和代表双方,分别在文件上签下了名字。

同时也代表着飞跃厂这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营企业就此画上了句号,未来这里只是猎鹰厂在徐州设立的分厂。

转天,这个消息便刊登在了徐州当地的一份报纸上。

虽然早先已经有所传闻,但毕竟没有最终敲定,人们也只当是有人在传谣。

国营厂被收购,这件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是绝无可能的。

当报纸刊登出相关信息之后,很多人感觉就像是脑袋被人敲了一记闷棍。

原来……

国营工厂真的可以被收购!

那岂不是说,以前人们所热衷的铁饭碗,也将变得不那么牢靠了。

尽管收购飞跃厂的同样是一家国营工厂。

可这个头一开,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人们有些迷茫了。

紧跟着,围绕这件事所引发的舆论漩涡,将很多人都给卷了进来,逐渐在报纸上引发了一场论战。

有的人坚持认为,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极坏,很有可能会动摇三十多年以来,稳定的社会根基。

“如果在社会主义国家,国营工厂都能被资本决定命运的话,我党历经几十年取得的胜利果实,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总之,此风不可长!

当然,有反对的,就有赞成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国家都敞开大门迎接外资了,还抱着以前的老一套,国家的经济还怎么发展。

在时代剧变的当下,那些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浪潮,经营陷入困境,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拖累,只能靠财政补贴勉强生存的企业,要么主动求变,要么被市场所淘汰。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谁也躲不过。

不能因为套着一件国营企业的外衣,就堂而皇之地赖下去。

还有人将之前飞跃厂涉嫌侵犯猎鹰厂变速自行车专利技术,为自家牟利的事给翻了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侵权,盗用他厂的专利技术,或许飞跃厂早就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

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路来走。

猎鹰厂并购飞跃厂,这也是一种资源整合,不但能改善飞跃厂本身的经营状况,同时还能为徐州市财政松绑,摆脱一个没有抢救价值的企业,将资金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双方争来吵去,引经据典,谁也说服不了谁。

随着这件事不断发酵,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甚至有一些中枢领导都开始在公开场合发声,或赞成,或反对,不一而足。

“很大胆,但是,很有魄力!”

王作先也主动联系上了李天明,电话接通后的第一句话,就给李天明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的态度,基本上就代表了……

老人家的态度。

显然,上面对李天明这次的行为还是支持的。

“既然事情已经有了定论,接下来该怎么做,就看你的了,不要辜负了徐州人民的期望!”

呃……

这期望未免太大了吧?

李天明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壮大自家的企业,顺带着为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徐州人民的期望?

听到这话,李天明感觉肩膀都快被压垮了。

“怎么?没有信心?”

“有!”

李天明脱口而出,但说完,也有点儿心虚。

“可是……我能做的很有限,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还有……”

“这个就够了,我不给你压力,五年之内,为徐州提供一万个就业岗位,能不能做到?”

还说不给压力呢!

张口就是一万,这真是……

好家伙的啊!

“说话!”

这咋还硬逼着人答应呢?

“行!”

势必人强,李天明不答应都不行。

“好,我等着!”

这就挂电话了?

李天明无奈地叹了口气。

虽然有些为难,但至少外界的舆论影响不到接下来的工作了。

猎鹰厂支援分厂的技术人员已经到位了。

接下来就是全厂职工竞聘上岗,这件事,李天明已经全权交给了天会来负责。

而李天明答应小四儿的会尽快回家,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星期。

昨天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小四儿对着他就是一句“骗子”,把李天明都给整郁闷了。

“走吧,去礼堂!”

所有的交接手续,今天已经正式办完,后续的工作有天会负责,李天明也准备离开了,这次回去以后,有好些事也要开始着手准备了。

离开之前,总要和全厂的工人同志们见见面,马上就要复工,好歹也应该给大家鼓鼓劲儿。

礼堂内,全厂职工悉数到场,过道里都挤满了人。

李天明带着孙立、天会走进来的时候,礼堂内的喧哗声瞬间一滞,随后便是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是工人们发自内心的,虽然李天明还不曾为厂里做什么,但至少……

他们看到希望了!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