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又要过年啦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又要过年啦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外面这么大的雪,你怎么还到处跑?”

市委办公大楼,卢源的办公室内,李天明进来的时候,身上的衣服都湿了。

“快坐下暖和暖和!”

李天明也不客气,把大衣脱了,挂在暖气片边上,拿起卢源的茶杯捧在手里,一阵阵的刺痛感。

“谈得怎么样了?”

“我先缓缓再说!”

卢源听了,起身亲自给李天明倒了杯茶。

呼……

喝了半杯热茶,感觉身子也渐渐暖和了。

“有您亲自发话,还能不顺利!”

李天明刚从钢铁厂那边过来,今天来市里,主要就是来谈钢铁厂在永河县建分厂的事。

这段时间,他一直没闲着,先是为工业园区在岳兴镇选址,接着又和天元谈化肥厂分厂的事,现在又来和钢铁厂谈判。

最初,钢铁厂倒是对这次合作挺热心的,不过,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在永河县建一个无缝钢管厂,用来内部消化产能。

对此李天明并不赞同,如果只是生产成品钢,他根本没必要和钢铁厂合作,无论是通过海立格,还是通过李学建的关系,从国外引进一条钢管生产线就行了。

他想要的是,在永河县单独立炉,建成一个规模和产能都不下于海城钢铁厂的新厂。

可是,李天明的想法,却让钢铁厂的领导犯了难。

如今海城钢铁厂的产能,消化起来都不容易,永河县再建一个新厂的话……

过剩的产能如何处理?

说起来,还是海城的地理位置不占优,旁边就是河北省,和唐市的距离更近,那边大大小小的国营钢厂有十几个,产能几乎占到了全国产钢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河北省的资源丰富,炼钢成本要远低于海城钢铁厂,这也就导致了,如今海城钢铁厂的产能在国内钢材市场上的窘境。

以前是计划经济,再多的产能,有政府进行调控,都能销得出去,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各凭本事。

总之,海城钢铁厂的日子过得也难。

“其实,你们来负责粗钢二次加工,这么安排就挺不错的!”

“卢书记,话是这么说,可您别忘了,最初要在永河县建分厂的初衷是什么?”

解决农业产业化以后,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闲置问题。

一个钢管厂能消化多少闲置劳动力?

一千人也就顶天了。

“可是,要建新厂,将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又要怎么解决?”

“所以啊!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和海立格谈,准备引进德国蒂森集团的1080高炉,这个不在老美的对华贸易禁运名单之内。”

老美现在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大苏身上,时时刻刻准备集中力量,给大苏致命一击。

对华关系上,他们需要稳住中国,拉拢中国,这也让中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只要这次交易能达成,未来永河县的钢铁厂,在炼钢成本上就能降下来一大截,和河北冶金同行相比,咱们就有竞争力了!”

这个计划可不是李天明率先想到的,海城钢铁厂很早就提出过。

只不过,钢铁厂这样的大国企想要完成升级改造,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

几乎不可能!

李天明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今天去钢铁厂,和对方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看得出,钢铁厂的领导很心动,但问题依然存在。

钱怎么办?

“钢铁厂的财政问题……确实有些困难!”

卢源说到这个问题是,也是一脸难色。

没办法,缺钱的地方太多了。

“有结果了吗?”

“钢铁厂的领导说是要再研究一下!”

所谓的研究,也就意味着研而不究。

短期内解决的希望不大。

“你们永河县方面如果单独……”

“打住,卢书记,您真当我是善财童子呢?”

“有你这么大岁数的善财童子吗?”

卢源也知道,让李天明单独出资,这事也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等过两天,我去钢铁厂,和那边的领导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卢源说着,拿起电话,让秘书去食堂打两份午饭过来。

这会儿外面的雪还是不见停。

“幸福里小区的动迁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已经发过两次公告了。”

之前李天明提出的廉租房计划,卢源上报之后,上面非常重视,财政补贴的事虽然还没最终定下来,但是,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真正阻碍幸福里小区动迁工作的,其实还是那些有房户。

政策规定的拆迁安置款,还有动迁方案,愿意接受的人还是太少了。

这段时间,三红带着人上门做动员工作,很多人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连门都不让进,就算是居委会陶主任亲自出马都不行。

总之,想拆迁可以,但必须加码。

“困难很多,但这事您不用操心,年前解决不了的,年后肯定能解决!”

呃?

卢源闻言一愣:“想出办法了?”

“有点儿想法,不过……市里得支持才行!”

“市里肯定……”

话说到一半,卢源及时止住。

“你可别动歪心思?搞那些威胁、强迫之类的事!”

“您想哪去了,保证合理合法,谁都说不出什么。”

“那你给我说说!”

李天明刚要说,敲门声响起,卢源的秘书端着几个饭盒进来了。

“卢书记,饭打来了!”

“先吃饭,天明,边吃边聊!”

李天明也饿了,刚刚在钢铁厂,那边的领导都没想起来管顿饭吃,和化肥厂比起来,实在是太差劲了。

以前孙立做后勤处处长的时候,哪回去钢铁厂,不得好酒好菜招待着。

现在……

关系淡了,自然也就没那日子了。

嚯!

“卢书记,政府机关食堂伙食不错啊!”

卢源瞥了李天明一眼:“你小子哪回都是周五赶着饭点儿过来。”

周五改善伙食,李天明早就知道了。

“我外甥……”

刘东还在车里待着呢。

“小马,你去安排一下!”

秘书答应一声出去了。

红烧排骨、蒜末茄子,还有一个土豆炖豆角,一人一大盒米饭,卢源现在的饭量不大,吃了一半,把剩下的都给了李天明。

“你小子……可真够损的啊!”

这是卢源在听李天明说了办法以后,给出的评价。

“损不损的咱先搁一边儿,您就说,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吧?”

拆迁工作,本来就是双方斗智斗勇,拆迁户既然已经出招了,那就别怪李天明想出来的办法损。

“你先……试试,但一定要记住了,千万不能制造矛盾,真要是惹出大乱子,到时候,我可救不了你!”

李天明根本就没当回事儿:“肯定不会把您牵连进来。”

这种事,要是出了问题,自然是底下人顶雷,对此,李天明也没啥意见。

说着,放下了筷子。

这蒜末茄子做得真他妈的香。

李天明都想带一盒回去了。

抽了支烟,又说了会儿闲话,李天明也准备回家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又快要过年了。

“卢书记,提前给您拜早年了,新年好!”

卢源笑了,抬手在李天明的胳膊上拍了一下。

“新年好,注意休息。”

这段时间,每次见面,卢源都能感觉得到,李天明太累了。

下楼,刘东也刚好吃完饭回来。

“大舅!”

“吃过了?”

“刚吃完,您咋知道今个市委食堂改善伙食啊?”

李天明笑道:“来得多了,啥不知道!”

当年王作先在海城做市革委主任的时候,李天明就知道这里每个周五做油渣白菜馅儿的大包子。

“大舅,咱去哪?”

“回家,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