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真是孝到家了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真是孝到家了

簡繁轉換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1:19 来源:源1

关于家里有多少钱这件事,李天明已经不想知道了。

别说以现在的消费水平,就算是放在上一世,也一样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你就不问问我,拿这么多钱去干啥?”

宋晓雨蜷缩在被窝里,依旧娇俏的脸上布满了红晕。

每次回家都折腾。

烦人!

闻言蠕动了一下,下巴枕在枕头上。

“你做的事,我又不懂。”

这些年,宋晓雨一直都是如此,什么都不用想,只要安心守好他们这个家就行了。

“甜甜过些日子回国,你陪我去京城看看她呗!”

“行啊!等闺女回来,咱们就去。”

宋晓雨纵然不提,李天明也想闺女了。

“大伯和大娘回来了吗?”

过完年,李学军和严巧珍带着妍妍去了海南。

天敬两口子如今在那边工作,挺长时间没见着孩子了,李学军和严巧珍商量后,正月初六出发,到现在也十多天了。

“昨天回来的,你找大伯有事?”

李天明还真有事。

新钢厂需要有个懂行的人来管,李天明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就打起了李学军的主意。

李学军之前做过钢铁厂的党委书记,虽然不是技术岗出身,到基本的炼钢工艺都懂。

而且,又是自己人,把新厂交到李学军的手里,李天明才能放心。

“啥?”

得知李天明想要请李学军重新出山,宋晓雨不由得一惊。

“你……你咋想的啊?大伯都多大岁数了?”

过了年,李学军都已经67岁,奔70的人了。

这里面又一直在村里养老,突然让他重新工作,还是负责一个新厂……

宋晓雨纵然再怎么不懂,也感觉李学军会吃不消。

“我也没辙,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

化肥厂将来可以交给李蓉蓉来负责,新钢厂怎么办?

不是李天明一定要用自己人,实在是……

无人可用啊!

“那你……你也不能麻烦大伯啊?这么大的岁数,万一要是累病了,到时候有你后悔的。”

听宋晓雨这么一说,李天明也有点儿含糊了。

真要是把李学军给累着了,那他可真是孝到家了。

“这事……我再想想。”

说着,将烟头扔在地上,拿起一只鞋捻灭。

翻身顺手把宋晓雨给捞在了怀里。

“干啥啊?没完了?”

“这事还能有个完!”

别人家是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能做好几宿。

可李天明对宋晓雨,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了,感情还是依旧。

转天,睡醒的时候,宋晓雨已经忙活着做上早饭了。

李天明出来就看见蹲在灶前烧火的刘东。

“真是懂事了!”

宋晓雨刚好进屋。

“你还好意思说,小东比你勤快多了。”

刘东嘿嘿笑着,显然很乐意看到李天明吃瘪的样子。

“去,把你大姥爷,大姥姥请过来。”

刘东闻言忙起身出去了,没一会儿,李学军和严巧珍抱着孩子就过来了。

“天明,啥时候回来的?”

他们回来的时候,李天明还在市里呢。

“昨天夜里,大娘,天敬两口子咋样?”

“挺好的,就是……累!”

严巧珍想到这次看到天敬,年纪轻轻的有了白头发,心里就觉得不得劲儿。

“谁不累?你看天明还不是一天到晚的不着家。”

呃……

李学军这话咋听着不像是在夸他呢?

“天新家的咋没过来?”

“小帆身子重,嗜睡,就先别叫她了。”

徐帆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了。

“我等会儿给送过去。”

宋晓雨说着,揭开锅盖,一阵雾气升腾而起。

“天明,让我和你大娘过来,有事吧?”

“还真有个事,想和您商量商量。”

“商量啥,有话就说。”

宋晓雨看向李天明,你还来真的啊?

李天明昨天琢磨了半宿,思来想去的,在他认识的人里面,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

“咱先吃饭,边吃边说。”

饭菜摆上了桌,宋晓雨端着一碗鸡蛋羹去了隔壁。

“大伯,我打算和钢铁厂合作,在咱们县里弄个新厂的事,您听说了吗?”

“年前听天满叨咕过几句,咋了?这事成了?”

虽然退休了,但李学军对钢铁厂的消息一直很关注。

毕竟在那里上了几十年的班,葱普通工人,一步一步赶到了钢铁厂的一把手。

虽说退休的时候,让他有些寒心,可不管咋说,他对钢铁厂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现在的他为厂里做不了什么,也只能盼着厂里一切都好。

“我前些日子在市里,就是为了和德国的蒂森集团谈1080高炉设备采购的事。”

“1080高炉!”

李学军闻言,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谈成了?”

“商务合同的大框架已经谈妥了,就等着技术协议了。”

“好,好,好啊!”

李学军兴奋的搓着手。

他当年退休之前,就曾想过将厂里那几座500的小高炉给拆了,升级成1080,可当时没有资金,厂党委的其他成员又不支持,这件事只能作罢。

“照你这么说,新厂动工,也不远了?”

“我等会儿给学国叔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下,最好是能和化肥厂一起开工。”

化肥厂开工的日子,定在了清明节后,要是能一起开工的话,工程造价上,还能再稍微压低一点儿。

“好!等竣工了,我一定去看看,德国人的高炉,到底有啥不一样的!”

“不光是高炉,这次和蒂森集团谈的,还有680冷轧中宽带的生产线。”

李学军听了,这次更是惊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冷轧技术,还是680的中宽带。

作为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冶金人,就算是大半时间都在后勤岗位上,可李学军怎么可能不知道,中国的薄带钢一直以来都要依赖进口,就是因为国内冷轧技术不过关。

这么多年,东瀛人不知道仗着自己的技术优势,从中国赚走了多少钱。

“这是……真的?德国人愿意卖给咱们?”

“差不多,一个星期以后,他们会给我正式恢复!”

“好,好,太好了!”

李学军此刻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他们这一代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超英赶美,这不光是一句大跃进年代的口号,而是深深地种在了一代人的心里。

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技术的落后,都会让他们夜不能寐,心里时时刻刻惦记着的,都是怎么才能为缩小差距,贡献出一份力量。

吴月华这些年为什么坚持不懈的搞研发,就是因为她也是那一代人中的一份子。

“大伯,有个事……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说啊!”

刚听到两个这么好的消息,李学军此刻也是大为开怀,要不是现在受严巧珍的管制,每天只能晚上才能喝二两的话,现在他就要举杯庆祝了。

“新厂这边……眼下我找不到能帮我盯着的人。”

呃?

李学军闻言一愣,转念就明白了李天明的意思。

“天明,你这是打算请我出山啊?”

“大伯,我知道您年纪大了,可我现在确实没有合适的人,您看能不能……”

“啥大了?我年纪咋就大了?刚67,我还觉地自己年轻着呢,你说,啥时候上任?”

李天明没想到李学军会答应得这么痛快,一时间反倒是不知道该咋说了。

“大伯,钢研院那边正在规划设计,等方案出来的话……”

“把联系方式给我,我和钢研院那边对接,不过这事,光我一个人不行,我联系一些老伙计,咋样?老东西,你这儿要不要!”

李天明还能说啥,只要李学军愿意出山,其他的条件随便提,他没有不答应的。

“好,没想到啊,我这个岁数,还能见着德国的1080高炉,还能见识见识冷轧的带钢生产线,好,呃?”

李学军说着说着,突然感觉有点儿不太对劲。

“天明,你小子故意馋我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