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您好好休息,千万注意保重身体。”
卢源得到消息后,今天早会刚结束,就第一时间到了医院,本来安排好的工作也被他临时给推掉了。
市委书记亲自来医院探望,这待遇……
也就之前孙嘉璐曾有过,市里那些老干部生病住院,卢源也只是安排市委的领导,或者市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过来。
从病房出来,卢源又详细地询问了主治医生,吴月华的病情。
“医院方面务必照顾好吴老师,竭尽全力保障吴老师尽快恢复健康,这是命令。”
卢源的老婆此刻也在场,等卢源说完,又和主治医生、护士强调了一遍。
她也知道吴月华的分量,刚刚就连京城的王常委都特意打来电话过问吴月华的情况。
“天明,你们是怎么搞的,吴老师在李家台子,你就有照顾的责任,现在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领导要是问起来,看你怎么说。”
卢源说的领导,自然是指的王作先。
“卢书记,这……确实是我的责任,可是,吴老师是真不听劝啊,我都让天新盯着了,可老太太只要忙起来,啥都顾不上了。”
对吴月华这个倔老太太,李天明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吴老师现在身边有几个助手?”
“就天新一个!”
卢源闻言皱眉:“一个?这怎么能行?”
难怪人会被累倒了,卢源虽然不是科研人员,可是经常到各处慰问,自然知道,搞科研是要有团队的。
吴月华身边只有一个助手,各项工作都堆在两个人的身上,别说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就算是再年轻20岁,身体恐怕也撑不住。
李天明无奈道:“我也想多给吴老师安排几个人,可是……来的人,要么是吴老师看不上,要么就是待不住,之前马健还……”
听李天明提起马健,卢源的神色也变得黯然。
“你说的待不住是什么意思?”
“跟在吴老师身边学习,毕竟……不是铁饭碗!”
卢源听了,微微一愣,接着也露出了相同的表情。
“你和我说这个,是不是还惦记着,朝我要人?”
卢源还能不明白李天明是什么意思。
现在是4月份,又快到了应届毕业生分配的时候了。
最近这几年,李天明一直在跟他这儿磨,想要将海尔厂、猎鹰厂,甚至是大柳镇的集体企业,也纳入到海城大学的分配名单当中去。
可问题是……
“你想要人,也得考虑一下人家愿不愿意去,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你还不懂?”
能考得上大学的,放在当下,都称得上是天之骄子。
每年到了毕业季,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们,首选自然是政府机关单位,工作清闲,福利待遇还好,其次是国企大厂,虽然要累一点儿,可工作稳定,旱涝保收。
海尔厂、猎鹰厂这种集体性质的企业……
根本不在大学毕业生的考虑范围之内,就连中专生要不是实在没有了更好的选择,也不会去。
“您没试试,怎么知道强扭的瓜,一定不甜呢?”
确实如卢源想的那样,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方向,要么是机关单位,要么就是国企大厂。
不为别的,这些单位稳定,有保障。
基本上只要去了,一辈子就算是拿下了。
稳稳当当的上班,熬资历,按月领工资,等着退休就行了。
可现在,那些国企的铁饭碗还真的牢靠吗?
单单这几年,海城市范围内,因为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的国企还少吗?
电机厂以前牛不牛?
如今在哪呢?
厂区都被推平了,接下来就要建曙光新社区。
“再说了,真要是较真,海尔厂和猎鹰厂也应该属于国企。”
“那能一样吗?”
像海城钢铁厂、化肥厂这样的国企单位,每一名工人都在市劳动局的花名册上登记着的,海尔厂的工人有吗?猎鹰厂的工人有吗?
逢年过节,真正国企大厂的工人,都是市总工会发放慰问品,像海尔厂和猎鹰厂,根本就没有这种待遇。
虽然国企大厂工人分到的慰问品有可能只是一袋面,一壶油,而海尔厂和猎鹰厂的工人逢年过节发的都是现钱。
可人们看重的,恰恰就是这种身份上的认同,实惠反倒是次要的。
国企工人哪怕混得再不好,那也是铁饭碗,海尔厂和猎鹰厂的工人每个月挣得再多,在国企工人的眼里,那也是合同工,不算正式的。
李天明也知道不一样,但是……
“您刚才还说,让我照顾好吴老师,可您也知道,那老太太的脾气,是个能听劝的吗?要想让她好好休息,就得给她加派人手,您要是不同意把我这边加到毕业生分配名单里,那我是真没办法了。”
“你小子跟我耍无赖啊?”
卢源气得想骂人,但转念一想,这还真得当做一件要紧事来办。
吴月华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到时候,王作先饶不了李天明,同样也得向他问责。
“这个事……我考虑一下!”
见卢源松了口,李天明大喜过望。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当下大学毕业生可都是真材实料的,不像后来,一个个眼高手低,嘴上一套一套的,干起活来,十个里面有九个要拉稀。
“卢书记,最多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毕业分配了,您这边……”
李天明现在是真的着急,永河县那边已经破土动工了,接下来施工需要人管,后续的设备招标也需要人管,设备进场以后,调试还得有人管。
等到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完,化肥厂和炼钢厂开始正常运行以后,需要的管理人员就更多了。
他可是很早就惦记上了今天海城那些工科学院的毕业生,就算今天没遇上卢源,他也准备亲自去学校碰碰运气。
“你还要教我做事?”
“我哪敢啊!这不是……和您商量嘛!”
卢源有点儿后悔,今天就不应该来,或者来之前应该问问李天明在不在,这小子,只要让他逮着机会,肯定得捞点儿好处。
“与其把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送去机关单位,看报纸,喝茶水,或者去国企干小工,您不如送我这边来,您放心,只要来的,我肯定好好培养,绝对不浪费人才!”
卢源听了,虽然知道李天明说的是实情,但是……
听着咋这么不顺耳呢!
“照你这么说,分配去机关单位,还有国企,就是在浪费人才了?”
呵呵!
李天明笑了笑,没说话。
是不是……
您还不清楚吗?
这年头,甭管去哪,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要面临一个相同的困局。
论资排辈!
去了先坐冷板凳,等把性子磨平了,才是领导们考虑其是否值得培养的时候。
可年轻人一旦被磨去了棱角,还能剩下多少上进心,那些还愿意接着往上爬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钻营。
“这些话,以后别乱说,记住没有!”
“记住了!”
李天明笑着,给卢源点上了烟。
“卢局,您受点儿累,和负责毕业生分配的领导说说,只要愿意来的,待遇一切从优,并且,在我这儿,绝对能让他们学以致用。”
这话说完了,李天明自己都觉得憋屈,要是放在以后,海尔厂这样的企业,不知道多少应届毕业生挤破头想要进来。
现在呢?
还得通过市委书记帮着走后门,这都叫什么事啊!
可就算是这样,还当真如卢源说的那样,人家都不一定愿意来呢。
不过只要来了的,李天明保证,这些人一定舍不得离开。
“卢书记,关于毕业生分配的事,我还有个想法,打算和您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