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马秘书的话,王作先的表情微变,但只是一瞬间便恢复如初。
“小马,中午多安排两个菜,留老卢和天明在家吃饭!”
说完,王作先便起身上了楼。
“卢书记,刚才马秘书说的……周老……和王叔不对付?”
卢源闻言一愣,压低了声音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刚才马秘书来传话的时候,我看王叔的脸色都变了。”
卢源犹豫了片刻,小声道:“你知道那位周老……是谁吗?”
“谁啊?”
“他有个孙子,你肯定知道。”
咋还神神秘秘的。
“他孙子,我上哪知道去!”
“周卫国!”
呃?
这名字全中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卫国、建国,还有个会打闪电五连鞭的保国。
这代人叫什么国的简直不要太多。
就像生了闺女都叫淑珍芬芳一样,生了小子,要么叫国,要么叫军,太寻常了。
“没印象了?”
听卢源的意思,这个叫周卫国的似乎还真的和他有些渊源。
“就是当年想要在海尔厂入股的那个周卫国!”
听卢源这么一说,李天明立刻想起来了。
“是他?”
“这位周老和王首长一样,都是ZZJ的成员,不过王首长是执行常委,周老只是个候补委员,可是要论资历,这位周老可不简单。”
“说说,咋个不简单!”
“他……”
卢源刚开口,就见王作先从楼上下来了,赶紧止住了话头。
“首长,您要是有要紧事忙,我们就先回去了!”
这次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王作先这么重视,肯定会拿到正式会议上去讨论,至于结果如何,就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
“没什么要紧事,吃了饭再走,难得你们两个一起来,也好长时间没见过了,正好聊聊家常!”
王作先都这么说了,卢源和李天明也只能坐下了。
说是聊家常,可王作先真正关心的,还是海城的发展建设。
“老城区改造,当初我在海城的时候,就想推进这件事,可那个时候市财政实在不宽裕,心有余,力不足,说起来……是我愧对海城的老百姓!”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当时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一开始是阶级斗争,后来又把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哪有余力去做这些。”
王作先摆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放到如今依旧适用,老卢,老城区改造,这可是关系着千千万万海城老百姓的福祉,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彻底改变海城的城市面貌!”
“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不让领导,不让海城的老百姓失望!”
卢源说着还要起身,被王作先按住肩膀,又重新坐下了。
“天明,你做的工作,老卢也都和我汇报过了,做得不错,完成市委交给你的任务,执行坚决,不打折扣,不过工作当中的方式方法……还是要注意,不要让老百姓生出抵触情绪!”
李天明知道王作先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让他还是以动员说服为主。
对此,李天明也不想争辩什么,只是不停地点头。
“首长,饭准备好了!”
这个时候,马秘书走了过来。
王作先看了眼时间,已经十二点多了。
“走,咱们边吃边聊,正好,我这里也有个事,要和你们……说一下!”
李天明闻言,和卢源对视了一样,立刻便猜到,王作先要说的事,应该和刚刚周老打来的那通电话有关。
几人一起到了餐厅,桌子上摆着四道家常菜。
王作先平时在吃上面非常简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荤一素,今天有客人,特意交代保姆多准备了两道菜。
“坐吧!我下午还有个会,咱们就不喝酒了!”
王作先说着,端起饭碗,李天明注意到,王作先的碗里只有半碗饭。
注意到李天明的目光,王作先笑道:“上了年纪,饭量也不比以前了,说起来,那年去李家台子,小宋做的烙饼,卷着炒鸡蛋,还有咸菜,那滋味儿,现在想起来,我还觉得馋呢!”
“王叔,等您不忙了,您就来村里,现在村里和您上次去变得更不一样了,等您来了,我让晓雨给您烙饼,我去苇海里,给您捞大白条,熬着吃!”
“行啊!等我不忙了,一定去!”
卢源也在一旁凑趣:“你小子,光请首长,不请我啊?”
“您要是想来,我还能拦着啊?”
“首长,您听听,这话一听就是不想我去呢!”
王作先闻言,不禁开怀大笑。
“你们啊!都多大的人了,还在我面前拌嘴呢!”
心情好了,王作先的胃口也不禁大开,吃完后,又起身去添了半碗。
等王作先吃完,李天明和卢源也放下了碗筷,桌上的四盘菜,被三个人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了吗?”
“饱了,饱了!”
“吃饱了,那就……说说正事!”
王作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你们来的时候,我见的那位客人是香江李家的,天明,你去过香江,应该听说过香江有个长江实业吧?”
李天明自然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李超人嘛!
“那人是他的侄子,这次来京城,是想要参与京海两地的城市建设。”
说得好听,啥叫参与建设,还不就是盯上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核心的首都,未来的城市发展潜力,想要提前进场,分走最大的那块蛋糕罢了。
别的李天明或许还真不知道,但是大名鼎鼎的京城东方广场,他还是知道。
而京城东方广场,正是执掌长和系的李超人用了10年时间,投资20亿美元,开发建设起来的。
“不过,京城毕竟是首都,对港资开放地产市场,这件事太过敏感了。”
听王作先这么说,李天明试探着问了一句。
“王叔,您不会是打算先把李家推给海城吧?”
王作先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抬头看向了李天明,突然笑了:“我早就说了,你小子,不用粘上毛,比猴都要精!”
还真打算这么干啊?
卢源这时候也跟着问道:“首长,您的意思是……打算让港资参与海城的老城区改造项目?”
王作先没正面回答:“都是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爱国人士,对方有意,总要给予适当的照顾。”
爱国?
香江的霍老那才是真正的爱国呢!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霍家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不胜枚举。
李家做啥了?
改革开放都十多年了,这才想起来要参与国家建设,还要给自己立一个爱国的人设,早干啥去了?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看到了成果,内地的市场逐渐繁荣,现在回来分明就是摘桃子的。
“天明,不要有情绪嘛!”
李天明都能看明白的事,王作先岂能看不明白。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对国家发展有益,且愿意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的,我们都要欢迎。”
王作先都这么说了,李天明和卢源能说啥,继续发牢骚也改变不了什么。
“首长,您是想让我做好接待工作?”
“你是海城的一把手,这方面的工作当然要由你来出面,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把对方当成普通的港商,总归是对海城建设有帮助的嘛!”
这话说得倒是没错,虽然有投机、摘桃子之嫌,可人家毕竟也是要真金白银投进来。
“王叔,李家要在海城搞地产开发,可如果把香江那一套带过来……”
听到李天明的话,王作先当即表示:“既然是北方的试点城市,规矩,自然也由你们来定!”
王作先这么说,等于是将权利完全下放到了海城市委,这下做事就不用束手束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