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731章 伟大的梦想 第一更,求订阅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731章 伟大的梦想 第一更,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的命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730章伟大的梦想(第一更,求订阅)

「柯西金……」

深夜时分,凝视着窗外,看着被霓虹映亮的夜空,李毅安的眉头锁成了一团,他的神情中略显得有些复杂。

三天前,柯西金访问sEA,对于他的访问,李毅安是非常重要视的,原因再简单不过。

柯西金作为苏联的「三驾马车」之一,赫鲁雪夫下台后,素以「经济专家」和「务实派」着称的柯西金被推举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他上任伊始,即把扭转经济局面作为当务之急。他一方面积极着手进行新经济体制,同时对经济进行调整。

尽管他的推行新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新经济体制很快就被钢铁模式的旧体制所吞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柯西金的改革是唯一能够拯救苏联的「灵丹妙药」,原因无他,在其改革失败之后,几十年如一日的旧模式最终拖垮整个苏联。

但是他的改革能成功吗?

如果他的改革成功的话,那麽能不能为苏联续命呢?

李毅安的内心真的非常好奇。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有那麽一些期待,因为他很清楚,无论你如何去评价苏联这个国家,他的存在确确实实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尤其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他们一边要去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同时他们还要从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去超越苏联。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苏联也在用同样的竞赛去向西方世界,或者说去向全世界去证明苏联才是代表着真正的未来。

这种竞赛之中收益最多的恰恰就是普通人,但是当苏联解体之后,当西方世界最大的敌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之后,普通人……仅仅只是普通人而已。

没有任何统战价值,虽然他们会用福利去收买民众,但是在他们看来,民众不过仅仅只是一群可以愚弄的家伙而已。

就像他们为了讨好所谓的白左,把大量的资金用于援助,甚至把那些所谓的友善的,友好的难民引入到本国。

如果他们真的在意本国民众的利益的话,又怎麽可能会去牺牲本国民众的利益去做这些事情呢。

事实就是,在苏联解体之后,西方世界再也不会去在意普通人的感受了,他们所在意的仅仅只是——那些吆喝的最响亮的人的选票,比如白左,比如所谓的少数群体。

怎麽会在意那些人?因为他们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却非常具有表现欲,们非常善于在公众场合去表现自己,进行某种表演来彰显自己的影响力,也正因如此,甚至导致了整个社会认为他们非常有影响力。

就像什麽骄傲游行,如果他们真的骄傲的话,他们需要用游行来证明吗?

但是因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去表现了自己,所以显得他们骄傲了。如果你不赞同的话,那麽你就是保守的,你就是落后的。

你看,他们就是如此善于发声。

而沉默的大多数人的礼仪就在这个过程之中被无视,被忽视,被牺牲。

而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数,等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声音被无视被忽视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但是在苏联的压力下,在冷战时期,那些政客们还不敢那麽的肆无忌惮,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那麽肆无忌惮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苏联就像是在全世界各国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在那里提醒着全世界——你不能犯错,你一旦犯错就会一无所有。就会被取而代之!

而这恰恰就是苏联存在的意义。

而柯西金是为苏联续命的唯一希望。

而希望他续命的另一个原因是——只要苏联在,美国就不会以sEA为敌人。

哪怕是sEA经济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美国也会选择忍耐,因为苏联真的要命。

而sEA不过只是要钱而已。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想做这个渔翁,鹬蚌必须争下去,只有他们争下去,才有sEA发展的空间。

「柯西金。」

念叨着这个名字,李毅安走到办公桌边,看着桌子上的文件,这是九头蛇送来的文件,内容都是围绕最近几年柯西金的改革。

「……苏联的现实却是发生了按利润分配……」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中,其实就是柯西金的改革核心内容。

几年前,哈尔科夫大学教授耶夫西·利伯曼提出的: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不能只看总产量,而应以获得利润多少为衡量标准,这样才能平衡供求关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物质激励,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这个看似很肤浅的道理,在苏联已经很离经叛道了。

但是无论如何,利伯曼的建议成为了柯西金改革的核心,在柯西金力挺下苏联开始了「柯西金利伯曼改革」。

尽管很多人指责,这种改革是非苏联的,是资本主义的改头换面,但是却给苏联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只是这剂强心针,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其实,在内心深处,李毅安是希望他们能够都改革成功的。

「希望他们能够把改革继续下去吧!」

翻看着桌子上的报告,李毅安的眉头时皱时松,从整体上来说,柯西金的改革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可整体上仍然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突然,有一页内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乌克兰科学院院士维克多·格卢什科夫在六年年表达了使用全国自动化系统对经济过程实行全面信息化的想法,这一系统的基础就是建立全苏联统一的计算机中心网络……把所有数据放进超级计算机,它就能为我们计算出一切……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计算一切之后,会告诉每个人——从具体的工作岗位开始——该做什麽,需要生产多少……

……目前该计划得到批准,并且进行试点,将340家企业连入70个数据节点进行数位化管理,截止去年企业数量增加至580家。

试点结果成效是极其显着,结果显示仅仅在去年,这些企业对于原材料的支出节省了7000多万卢布,而对于进出口贸易的优化又使得这些企业额外增收2000多万卢布。」

看着有关苏联版的「网际网路」应用,应该说是把网际网路与其经济相互融合的应用,这是极具特色的,李毅安微微一愣,然后自言自语道:

「果然很有苏联特色啊!」

看着报告中提到的,苏联版的网际网路——格卢什科夫提出的OGAS为三级网络结构:位于莫斯科的网络中心丶约200个位于其他主要城市的中级中心以及约20000个位于经济重要部门的终端,这些计算机利用已有的电话设施进行实时通信,同时各终端间也可互相通信。

在另一个世界,格卢什科夫的「全国自动化系统」,被军方驳回了,因为军队不愿与民用经济计划者分享信息,可是现在,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SEA网际网路的推出,从最初的「学术网」到现在的网际网路,再加上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的跟进。

苏联同样也加入了这个赛道,全国自动化系统,简称OGAS;这是一项苏联的全国性网络工程,不仅是全国性的,还涉及到其它的东欧国家。

光纤丶电子计算机的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切,让原本的构想变成了现实。

「有了超级电子计算机,那麽他们的经济体制会朝着什麽方向发展呢?」

李毅安不禁有些期待了,不仅仅是期待着柯西金的改革能够继续推行下去,他甚至还期待着,超级计算机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苏联。

甚至改变整个世界!

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麽模样呢?

在李毅安满怀期待,且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苏联,期待着他的未来的时候,在另一边,柯西金一行人,还是没能做出是否引进SEA的汽车生产设备。

「……可以肯定的是,SEA确实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制造工厂,他们的工厂之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工具机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工具机,甚至就连切割钢板,都是采用自动化雷射切割工具机,工人只需要输入数据,就可以完成钢板的切割,但是……」

在会议室中,考察团的随行专家说道:

「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是,他们的很多机器设备都是受巴统禁运管控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否会向我们转让这些设备呢?如果不转让这些设备的话,那麽,我们是否有必要引进他们的技术?」

专家指出的问题确实是非常现实的,哪怕是他们拿出美元,黄金向西方国家采购机器设备也必须要考虑到巴统协议的存在。

自从美国设立巴统协议之后,苏联就很难从西方国家获得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即便是获得了也都是一些比较落后的技术。

「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从义大利引进汽车制造厂,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义大利更接近于我们,还有就是他们的机器相对落后一些,更适合我们进行仿制。」

这样的话要是说出去肯定会让所有人震惊的,因为——之所以拒绝引进,是因为对方的技术太过先进了。

是这恰恰也是苏联工程师们最务实的一面,他们并没有去盲目的追求先进,而是立足于本国的工业基础提出相应的建议。

听取了工程师们的建议,作为部长会议主席的柯西金,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说到: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是什麽?之前在参观他们的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在看到他们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时,我确实是非常震惊的,而且担心他会夺走普通工人的工作。但是——」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然后柯西金继续说到。

「我们必须要看到工业机器人必定会成为工业生产之中不可或缺的机器设备,而且我们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够从这里获得更加先进的工业机器人,一定将有助于我们的研究。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和他们进行谈判谈判引进他们的设备。你怎麽看?」

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汽车工业部长科西金问道。

「我也这麽觉得,尤其是他们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是非常发达的,如果我们能够引进相应的机器设备,在苏联进行仿制的话,这不仅可以弥补我们在工业机器人上的落后局面,而且这些设备还能够在国防工业中得到应用。」

就是苏联式的典型思路,为他们在引进每一种机器设备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种设备未来能不能不能在军事工业上得到应用。

「既然如此,那就和他们进行谈判吧。」

想了一下,柯西金又说道。

「在和他们谈判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除了汽车技术之外,还要让他们转让一些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尤其是那些在汽车生产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却无法制造的机器技术。」

尽管苏联的重工业看起来是非常发达的,但事实上他们并不能够生产所有的机器设备,就像上一次引进汽车制造厂之后,就曾经有针对性的借鉴新汽车制造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对原有的汽车制造厂进行改进,但是在扩建和改进过程之中,他们发现有很多新型工具机是他们无法制造和生产的。

虽然那些工厂在改扩建过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扩大,但是因为设备上的短板导致了那些工厂的产能提升是相对有限的。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决定引进一座新的汽车制造厂。

「那麽我们应该和哪家公司谈判呢?是BMW,还是五菱或者说是大众?」

「谈判重点放在五菱和大众身上吧。毕竟我们所需要的是给普通人的汽车,而不是豪华汽车。」

柯西金想了一下说道:

「这也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的——为了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柯西金是发自肺腑的,因为他确确实实是怀揣着这种理想,或者说怀揣着这种愿望,就像他所进行的改革一样,既是为了让苏联僵化的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样也是为了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而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恰恰是他所追求的梦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