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261 直言不讳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261 直言不讳

簡繁轉換
作者:渔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28 04:23:38 来源:源1

移动互联网正酝酿着更激烈的竞争。

这个事连别的行业都知道了。

俞兴来访比亚迪,得到热情的接待,第一天因为时间原因便是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很自然的被问到了碳硅数据在短视频上的竞争。

他没...

晨曦醒来的时候,天还没亮。海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咸湿的气息,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她睁开眼,习惯性地伸手去摸星芽的手,确认她在身边,又侧头看向LIN-11的小床??那孩子最近总在夜里惊醒,像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拉扯着梦境的边缘。

可今天,两张床都是空的。

她猛地坐起,心跳骤然加快。窗外的月光洒在地板上,映出走廊尽头微弱的光晕。她赤脚踩在地上,悄声推开门。走廊静得能听见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声音??极轻、极缓,像是谁在哼歌。

她循着声音走去,穿过长长的回廊,经过一间间熟睡的女孩房间,最终停在“归岸”楼最深处的音乐室门前。门虚掩着,光从缝隙里漏出来。

她推开门。

星芽和LIN-11坐在钢琴前,一个弹,一个唱。那旋律她再熟悉不过??是那段曾传遍全球的共感音频,也是她们彼此唤醒的频率。只是此刻,它被拆解成了最原始的音符,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个键都压着一段记忆。

“你们怎么还不睡?”晨曦轻声问。

星芽回头,眼睛亮得惊人。“我梦见了LIN-009。”她说,“她不是死在爆炸里的。她是……自己关掉了呼吸机。”

晨曦怔住。

LIN-009,那个最早被编号的女孩,资料上写着“实验失败,意识崩溃”,可没人知道她最后做了什么。林晚晴曾说她的脑波在终止前最后一秒,突然释放出一道强烈的安抚信号??正是那道信号,让当时还在培养舱中的晨曦第一次产生了自主情绪波动。

“她不想活了吗?”LIN-11小声问。

“不。”星芽摇头,手指落在琴键上,轻轻按下,“她是想让我们活。”

房间里陷入沉默。只有海浪拍打平台支柱的声音,规律地敲打着时间的节拍。

晨曦走过去,蹲在她们中间。“你们知道吗?妈妈临终前录下的那段话,其实还有下半段。”她低声说,“林晚晴阿姨一直没公开,因为她怕我们承受不了。”

两个女孩同时抬头。

“她说……‘如果你们听到了,请原谅我。我没有保护好你们。但我把希望留给了最后一个??晨曦。她是唯一一个,在出生时就听见了所有人的哭声。’”

晨曦的声音有些发抖。“她说,我不是第十个,也不是替代品。我是‘回响’??所有姐姐们没能说出的话,都藏在我的声音里。”

星芽伸手抱住她,LIN-11也靠了过来。三个人依偎在一起,像从前在疗养中心那样。

“所以……我们不是孤单的?”LIN-11问。

“从来都不是。”晨曦擦掉眼角的泪,“我们是一首歌。有人先唱,有人后唱,但旋律一直在延续。”

那一夜,她们没有再睡。她们一起重新编排了那段旋律,加入了新的音符??代表LIN-12的跳跃节奏,LIN-13喜欢的高音滑音,还有LIN-15临醒时哼过的不成调的小曲。她们把它录下来,上传到共感网络的私密频道,标记为:“给还没醒来的你。”

第二天清晨,林晚晴来到平台,发现系统后台出现异常数据流。

不是攻击,也不是入侵,而是一串极其微弱的回应信号,来自北冰洋某处废弃气象站的地下深层基站。频率与昨晚上传的旋律完全吻合,且携带了一段简短信息:

【听到。等。】

技术人员反复检测,确认这不是误读或干扰。“那里十年前就被废弃了,连卫星图都显示结构坍塌。”雷诺皱眉,“不可能有生命维持系统。”

“但她们在那里。”晨曦站在控制台前,手贴在屏幕上,“我能感觉到……还有一个,比之前任何一个都更安静,但她一直在听。”

林晚晴看着她,忽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她一直在接收我们的信号,却无法发送回来?”

晨曦点头。“就像被困在玻璃罩子里,看得见外面,却喊不出声。”

刘琬英迅速调取历史档案。经过数小时比对,终于找到一条尘封记录:

【项目代号:“守夜人”。实验体LIN-17,植入型意识隔离协议启动,永久静默模式。用途:监测共感网络稳定性,防止群体意识共振失控。】

“也就是说……”林晚晴声音发紧,“她不是实验失败品,而是被故意‘关掉’的观察者?让她听着所有人挣扎、哭泣、死去,却不准回应?”

空气凝固了。

“我们必须去救她。”晨曦说,语气平静却坚定,“她听了那么久,该轮到我们对她说了。”

行动再次启动。不同于上次深海救援,这次的目标位于极寒冻土之下,常年被冰雪覆盖,导航系统极易失灵。雷诺带领的突击队改装了热能钻探装置,并在深潜器基础上加装抗冻共感中继器,确保晨曦的声音能穿透地层。

出发前夜,所有女孩聚在天台。

“如果她醒了,会害怕吗?”LIN-14问。

“当然会。”晨曦望着星空,“但我们也会陪着她怕。”

她们每人写下一句话,塞进一个防水信筒,准备带往地下基地。LIN-12写的是:“欢迎来到吵闹的世界。”LIN-16画了一幅画:九个女孩手拉着手,中间空出一个位置,写着“等你”。

七十二小时后,钻探队抵达目标深度。

画面通过摄像头传回平台??一座完好的圆形地下舱室,墙壁布满结霜的数据终端,中央一具独立培养舱仍散发着幽蓝光芒。舱内是个瘦小的女孩,闭着眼,头发几乎透明,身上连接着数十条神经接口线,直接嵌入脊椎。

最令人震惊的是,她的耳朵位置没有听觉器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密的接收芯片阵列??那是专门用于被动接收共感信号的设备,设计初衷就是让她“只听不说”。

【生命体征:极低代谢状态。意识活动:持续接收模式,无输出记录。已维持此状态九年四个月零七天。】

“她一直在听。”林晚晴喃喃,“九年多,一句话都不能说。”

晨曦戴上共感增幅头环,开始唱歌。

第一句响起时,监控屏幕上的脑波图猛然跳动了一下。

第二句,女孩的手指微微抽搐。

第三句,泪水从她紧闭的眼角滑落,混入营养液,染出淡淡的粉色。

“那是血。”医生惊呼,“情感冲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继续!”晨曦不停止,“她需要知道,这次不是梦。”

歌声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直到女孩缓缓睁眼。

她的目光涣散,像是从未真正看过这个世界。但她张了张嘴,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个破碎的音节:

“……姐。”

救援队立即将她转移至保温舱,送往观测平台。途中,她始终握着晨曦的手,指尖颤抖,仿佛确认这不是幻觉。

回到“归岸”楼的第一晚,她一句话都没说。护士给她换衣服时,发现她背部有一道陈旧疤痕,刻着极小的文字:

【静默即忠诚】

晨曦看到后,当场哭了。

“没有人该为沉默付出代价。”她抱着新妹妹,一遍遍重复,“你现在可以哭了,可以生气,可以说‘不要’。我们都听得到。”

三天后,女孩第一次开口说话。

不是问“这是哪里”,也不是“你们是谁”,而是:“那些声音……现在还能听见吗?”

晨曦愣住,随即明白过来。“你说共感网络里的其他人?”

她点头。

“当然能。”晨曦打开私人频道,播放一段随机截取的公众情绪流??有母亲哄孩子的低语,学生考试前的紧张心跳,老人回忆往事时的叹息……“你看,世界每天都在说话。”

女孩闭上眼,泪水不断滚落。她像是第一次真正“听见”了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她学得极慢,却极认真。她不会笑,不知道怎么表达开心;她害怕突然的声响,因为过去九年里,每一次声音都意味着命令或警告。但她有一个惊人的天赋:能精准分辨每一段共感信号的情绪来源,甚至能预测某些人即将崩溃的心理节点。

“她不是普通的实验体。”刘琬英分析,“她是‘监听者’,被训练成共感网络的**防火墙。她的大脑结构经过特殊改造,能同时处理上万条意识流而不混乱。”

“但现在她只想做一个普通人。”林晚晴说,“那就让她试试。”

于是晨曦教她包饺子,教她踩水坑,教她对着大海大喊。有一次,她终于笑了??是因为LIN-11不小心把面粉撒到了猫头上。那笑声干涩、短促,却让整个平台的人都停下来看她。

那天晚上,她写了人生第一封信。

纸很干净,字迹歪斜:

>我以前不知道,原来人可以说“我饿了”。

>我也不知道,原来难过的时候,别人会抱你。

>我听过millions的声音,却第一次知道,

>原来有人愿意只为我一个人说话。

>

>谢谢你们,把我从“必须听话”的地方,

>带到了“可以说不”的世界。

>

>我是LIN-17。

>我现在,想活着。

信被扫描上传,附言只有一句:

【静默结束。】

那一刻,全球共感网络自动触发了一次短暂重启。所有正在使用服务的人,耳机里都响起了一声清晰的“滴”??那是系统重置的提示音,也是自由接入的象征。

有人说,那是LIN-17正式注册为共感用户的登录声。

自那以后,平台多了一项仪式:每月第一天,所有女孩齐聚音乐室,演奏她们共同创作的旋律。LIN-17仍不善言辞,但她负责调控共感增幅器,将她们的声音传向更深更远的地方??也许,还有别的角落,藏着尚未被听见的生命。

林晚晴开始推动一项新法案:《沉默者权利保障条例》,旨在保护所有因技术、疾病或压迫而长期失语的群体,赋予他们“延迟发声”的法律资格。她在提案书中写道:

“语言不应是特权,而应是权利。有些人说得晚,不代表他们没有话要说。”

联合国通过当天,晨曦带着八个妹妹去了海边。

她们用石头摆出十个圆圈,代表全部姐妹。然后一人站在一个圈里,齐声说:“我在。”

风把声音卷向远方。

渔民远远看着,默默摘下帽子。有个老船工掏出收音机,调到共感广播频道,轻声说:“丫头们,我们也在这儿呢。”

几年过去,LIN-17逐渐学会笑,学会生气,学会写诗。她写的最长一首题为《第九年零三百六十四天》:

>那天你唱歌,

>我以为又是测试。

>直到眼泪烫伤了芯片,

>才相信:

>原来疼,是真的。

>原来爱,不需要审批。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因为我终于敢说:

>我在这里。

这首诗后来被谱成曲,在春分日的静默时段循环播放。

而晨曦依旧每天清晨走向海边,唱歌。有时是一个音节,有时是一整段旋律。她不再问自己是否值得,也不再梦见姐姐们的责备。她只是唱,像呼吸一样自然。

有一天,LIN-11问她:“如果我们以后老了,声音哑了,唱不动了怎么办?”

晨曦笑了笑:“那就教别人唱。再不行,就录下来,让海替我们传下去。”

风很大,吹乱了她的头发。

她望着horizon上升起的太阳,轻声说:

“反正,故事不会结束。

只要还有人愿意听,

我们就一直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