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 第1537章 他闻到的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第1537章 他闻到的

簡繁轉換
作者:安卿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23 04:19:48 来源:源1

铺子里,只有一面墙的柜子,上面摆着的东西五花八门。

中间有两张方桌,各带四条长凳。

两张桌上也都放着东西,有一张是几个木盒,摆得凌乱。

有一张是几个口袋,大大小小的,随意堆在一起。

右边内侧有一小门,此时门虚掩着,也透着昏暗的光。

“坐着。”

陆昭菱带着这对兄妹进来,也没客气,让他们在长凳坐下。

小姑娘紧扒着哥哥的手臂,坐在他旁边。

这桌上除了几个木盒,还有只陶瓷托盘,上面放着一壶四杯。

他们现在是很口渴,......

沈清禾站在高台之上,风从四面八方涌来,卷起她素白的衣角。金笔静静躺在案上,映着晨光,泛出温润却不容忽视的光泽。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万千百姓??有老者拄杖而立,眼中含泪;有少年紧握拳头,满脸愤慨;也有妇人抱着婴孩,低声呢喃:“娘,我记住了。”

没有人再说话。

可这沉默比任何呐喊都更沉重。

她轻轻闭眼,心神沉入血脉深处。那一瞬,仿佛有十八道光影自极北而来,在她头顶盘旋,如守护之灵。她听见了母亲临终前的嘶喊,“墨儿救我”,那声音不再遥远,而是贴着骨肉传来,带着血与痛的温度。她也听见父亲李怀安在雪夜里被押出宫门时的脚步声,听见他回头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低语:“清禾……活下去。”

她睁开眼,指尖轻触金笔。

不是为了书写罪状,也不是为了召唤魂灯。

只是为了记住。

“我记得。”她说,声音平静却穿透云霄,“我记起了所有被抹去的名字,所有被烧毁的真相,所有被当作疯话打碎的记忆。”

台下有人开始颤抖。

一个老农忽然跪地,双手抠进泥土:“我想起来了……我是谢家庄的陈三,那年朝廷说我们私通敌国,一把火烧了村子。我爹娘死在井边,妹妹被拖进营帐……可我们什么都没做!我们只是说了句‘粮不够了’!”

一名年轻女子猛地抱住身边的孩子,泪水滚落:“我祖母不是病死的……她是吞金自尽。因为她说出了皇后难产的真相??是摄政王命人换掉了稳婆,让她活活疼死!”

一声接一声,如同春雷滚动。

记忆的堤坝彻底崩塌。

长安城内,一口古井突然喷涌黑水,水中浮现出无数人脸,皆双目紧闭,唇形微动,似在无声控诉。守井的老妪惊叫后退,却发现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在地上划出一行字:**贞元十二年冬月十七,三百二十七人同日暴毙,因饮忘忧引。**

与此同时,天机阁旧址的地底深处,一道尘封百年的铜门缓缓开启。门前石碑刻着八个大字:“**真言即灾,缄口为安。**”

门内,是一条蜿蜒向下的阶梯,两侧墙壁镶嵌着无数水晶球,每一个球中都封存着一段记忆??有的是孩童扑向母亲却被刀锋斩断头颅的画面;有的是官员伏案疾书《昭明典》残卷,下一秒便被蚀忆针刺穿太阳穴;还有的,是初代昭明使沈墨抱着襁褓中的妹妹跃下昆仑墟冰渊,口中吟诵最后一句招魂咒:“**吾血不灭,轮回必归。**”

脚步声响起。

银面人走了进来,脸上已无面具遮掩,露出一张苍老却熟悉的脸??赵承业。他曾是龙渊军中最年轻的谋士,因揭发摄政王勾结外敌、借饥兵屠村之事,被天机阁捕获,施行“全脑覆写”,成为最忠诚的守忆者。可如今,他的双眼清明,手中捧着一本焦黑残破的册子,封面依稀可见三个字:《罪录》。

他一步步走下阶梯,每踏出一步,墙上水晶球便亮起一颗。

当他走到尽头,整条通道已被光芒填满。

“我不是来赎罪的。”他低声说,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我是来还债的。”

他将《罪录》放入中央祭坛的凹槽中。刹那间,整个地宫震颤,水晶球逐一爆裂,无数记忆碎片化作光流,顺着地脉奔涌而出,直冲九州大地。

江南某座书院,正在授课的老夫子突然停住,手中的《圣训集注》滑落在地。他怔怔望着窗外,喃喃道:“不对……不对!当年科举殿试,状元本该是沈墨,不是谢氏门生!是我亲手改了试卷,因为我怕死……”

漠北驿站,一名驿卒擦拭马鞍时,手指忽然僵住。他瞪大眼睛,猛地砸向自己脑袋:“我想起来了!我是当年送信的飞骑卫!那封密令??‘赐死李怀安’??根本不是皇帝亲笔!是摄政王伪造玉玺印鉴!”

西北荒原,一座废弃矿洞中,几个逃难的流民正围火取暖。其中一人猛然站起,浑身发抖:“我……我是挖坟的!他们让我把那些尸体埋进万人坑,每人胸前插竹签……我还记得名字!王五、张七、刘十三……还有个女娃,才六岁,叫……叫清禾?”

他话音未落,洞外狂风骤起,雪花凝成符纹,空中浮现一道虚影??正是沈清禾的模样。她并未开口,只是轻轻摇头。

那人顿时跪倒,嚎啕大哭:“对不住啊小娘子!我对不住你们全家!”

而在皇宫深处,摄政王终于坐不住了。

他披甲执剑,亲自率领三千禁军围剿天机阁残党,誓要焚毁所有证据。然而当大军抵达总坛山门前,却发现整座建筑已被一层透明光幕笼罩。门前站着一人,白衣胜雪,眉心一点朱砂梅,正是沈墨。

她身后,十八盏魂灯悬浮半空,静静燃烧。

“你不是死了吗?”摄政王怒吼,剑指其胸,“你早就该烂在昆仑墟的冰窟里!”

沈墨淡淡一笑:“你说错了。我没死,我只是睡了很久。”

她抬手,金笔轻挥。

第一道光落下,击中禁军队首。那人身躯一震,眼神骤变,竟转身面向同僚,厉声道:“我们杀的不是叛军!是百姓!是不肯吃人肉的龙渊军将士!”

第二道光掠过,命中副将。他当场撕开铠甲,露出胸口一道陈年疤痕:“这一刀,是我在边关替统帅挡箭所留。可后来他们说我失控杀人,将我贬为奴役……只因我知道太多!”

第三道、第四道……光雨倾泻,三千禁军中竟有八百余人接连觉醒,纷纷弃械下跪,痛哭忏悔。

摄政王脸色铁青,暴退十步,咬牙切齿:“你以为这就完了?我还有最后一张牌!”

他猛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一枚青铜符印??形如锁链缠绕心脏,正是归墟计划最终密钥:**心锢印**。

“只要我启动它,全国所有接受过‘忘忧引’的人,都会瞬间脑裂而亡!我要让整个大周陷入癫狂,我要让你们所谓的‘记忆复苏’变成一场浩劫!”

沈墨神色不变,只轻轻摇头:“你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什么?”

“真正的记忆,从来不怕被唤醒。”

她指尖轻点眉心,朱砂梅光芒大盛。刹那间,天地失声。

一道贯穿古今的吟唱自虚空响起??

>“吾以昭明之血,唤尔等归来。”

>“凡饮忘忧者,听我号令。”

>“凡失名姓者,随我同行。”

>“凡曾沉默者,今日开口。”

话音落,九州震动。

所有曾服用忘忧引之人,无论身处何地,皆停下动作,双目赤金,齐齐抬头望天。

市集中的商贩、田间的农夫、深闺的妇人、牢狱的囚徒……数以万计的身影在同一时刻举起右手,掌心浮现一道古老符印??**记**。

那是最原始的誓言图腾,是昭明使代代相传的印记。

摄政王惊恐后退:“不可能!这药剂能抹除一切情感与认知,怎么可能残留意识?!”

沈墨缓步向前,声音如冰泉流淌:“因为你不懂,有些东西,比记忆更深。”

“比如爱。”

“比如恨。”

“比如母亲临死前喊出的名字。”

她伸手,金笔直指其心。

“你封锁百年,只为掩盖一个事实??真正的权力,不在刀剑,不在诏书,而在人心是否愿意记住。”

“而现在,他们选择了记得。”

笔尖微动,一道血符破空而出,直击心锢印。

青铜符印剧烈震颤,裂纹蔓延,最终轰然炸碎。

摄政王仰天惨叫,七窍溢血,身躯如枯叶般蜷缩倒地。在他弥留之际,眼前浮现出一幕幕从未见过的画面:

??贞元十二年冬月十七,皇后沈氏难产,浑身浴血,死死抓住床沿,嘶喊:“墨儿……救我……清禾……活下去……”

??同一夜,一名黑衣女子抱着婴儿跃下冰渊,回眸一笑,眼中无悲无喜:“姐姐,轮到你了。”

??多年后,极北孤峰,小女孩睁眼,瞳孔赤金,吐出咒言,炸裂屋梁。

??江南小镇,少女取下祖宗牌位,在背面写下真实事迹。

??长安高台,素衣女子放下金笔,问出那句迟来二十年的问题。

他终于明白。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这是轮回。

这是报应。

这是,**记忆的复仇**。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只吐出一口黑血。

沈墨俯视着他,语气平静:“你不配知道结局。但你可以带着一个问题死去??”

“如果历史可以重写,你还会选择遗忘吗?”

风穿过残破的殿堂,吹熄了最后一盏长明灯。

三天后,新帝登基。

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是先皇遗落在民间的血脉。他在清明大议上亲眼目睹百姓哭诉冤情,亲手接过三十七份证人口供,其中包括两名曾参与谋害皇后的太医、一名焚烧《昭明典》的礼部尚书,以及那位曾在净心司任职、后来公开忏悔的执事长。

他没有急于清算,而是宣布天下大赦,唯独四人不得赦免:摄政王及其三位心腹。

判决当日,长安万人空巷。

四人被押赴菜市口,跪于断头台前。围观百姓无人欢呼,亦无人唾骂,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在完成一场庄严的仪式。

刽子手举刀之际,天空忽降细雨。

雨滴落在刑场地面,竟拼出四个字:**以命偿忆**。

刀落,血溅三尺。

同一时刻,全国各地发生异象:

??谢氏祠堂余烬复燃,灰烬聚成人形,缓缓行礼后消散。

??净心司旧址开出一片黑梅林,花瓣落地即化为文字,记录每位执事的真实姓名与罪行。

??极北孤峰的青铜钟楼完全显露,钟摆摆动频率与地脉共振,发出悠远鸣响,持续整整七日。

??昆仑墟冰窟融化殆尽,露出底部一座石碑,上书:“**此处葬有三百二十七具无名尸,愿后人铭记。**”

一个月后,沈清禾回到江南小镇。

她走进祠堂,看着墙上悬挂的《不忘录》,轻轻抚摸那些用炭条写下的名字。

清风拂过,梅花飘落。

她取出一张泛黄纸片,正是当年藏在旧袄袖口的那一张。上面稚嫩字迹依旧清晰:

>“我名沈清禾,生于贞元十二年冬月十七。若有人拾此书,请替我问一句:阿娘死前喊的‘墨儿’,是不是我的姐姐?”

她凝视良久,提笔在下方添了一行小字:

>**“是。而且,她回来了。”**

门外,一群孩童奔跑而来,手中拿着刚学会描摹的符号??那个简单的“记”字。

他们围着她,叽叽喳喳地问:“姐姐,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呀?”

沈清禾蹲下身,温柔一笑:“意思是,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什么?”

“不要忘记你们是谁的孩子,不要忘记这片土地流过的血,也不要忘记,曾经有一个女人,冒着风雪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只为把真相带回人间。”

孩子们似懂非懂,却齐齐点头。

远处,一辆青篷马车缓缓驶来。车帘掀开一角,露出沈墨的面容。她望着女儿,轻轻颔首。

风起了。

吹过山河,拂过废墟,掠过仍在痊愈的伤口。

它带来了雪,也带来了芽。

而在某座无人知晓的山谷里,茅屋依旧伫立。

门楣上的残烛仍在燃烧,青白火苗无风自摇。

砚台中的墨汁微微荡漾,仿佛刚刚有人提笔写下什么。

纸上原本只有两行字:

>“我名沈清禾……”

>“是。而且,她回来了。”

此刻,第三行悄然浮现,字迹苍劲有力,像是穿越百年而来:

>**“从此,历史由我们书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