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 第2254章 虚空黑洞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第2254章 虚空黑洞

簡繁轉換
作者:淡味冰淇淋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04:41:10 来源:源1

但只顿了一秒。

张云猛地一个疾冲向前。

众强者神情一凝,正要爆发追向前。

但就在这时,张云手中突然祭出了一道巨大的古钟。

咚!!

一声钟鸣。

整个虚空界地轰然震颤。

还没等跟上来的众强者反应,就见张云前方的虚空间,猛然裂开了一道通天的巨大裂缝。

“开!”

在张云一声低喝下。

裂缝瞬间敞开,变作了一道巨大的黑洞。

张云直冲而入。

“休想!”

众强者中转醒。

其中一人猛然飞出,那身上一股重力大道席卷出。

瞬间让整个虚空......

风在石碑上打了个旋,又轻轻掠过小女孩的发梢。她仍蹲在那里,脸颊贴着冰冷的岩石,仿佛怕一挪动,那声音就会逃走。她的手指抠进缝隙,感受着刻痕深处传来的细微震颤不是文字在说话,是某种更古老的东西正通过石头的脉络呼吸。

“你在听吗?”她小声问。

没有回答。但风停了片刻,像在凝神。

然后,从地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回响,如同谁在梦中叹息。她忽然觉得胸口一暖,像是有人隔着时空,将手掌按在了她心口。

考古队长走过来,皱眉看着仪器:“奇怪……声波读数显示这片区域有持续低频振动,可源头不明。而且……”他顿了顿,声音压低,“所有录音设备都录不到内容,只有站在碑前亲耳去听的人,才会‘听见’不同的东西。”

小女孩抬起头,眼神清澈:“我听见他说,他在等一个人替他说话。”

队伍里一片沉默。有人想笑,却笑不出来。一名年轻研究员悄悄打开记录仪,写下一行字:【主观感知报告:受试者声称与未知意识建立共感连接。现象无法验证,但其情绪反应真实且稳定。】

就在这时,天空裂开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撕裂,而是一种视觉上的“错位”就像镜头对焦失败时,世界短暂地重影了一瞬。紧接着,整颗星球的大气层泛起涟漪,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远处荒原上的枯草开始无风自动,根根直立,顶端凝聚出露珠般的光点。

“能量波动上升!”监测员惊呼,“频率……频率匹配上了!是承声木的共振谱系!”

话音未落,第一株植物破土而出。

它不像任何已知物种:茎干透明如水晶,叶片呈螺旋状延展,每一片叶脉中都流淌着银蓝色的光流。它生长的速度快得惊人,眨眼间便拔高至三米,顶端绽放一朵花苞,缓缓张开,露出内部一颗悬浮跳动的光核。

闻心树。

不止一株。以石碑为中心,一圈圈绿色光芒向四周扩散,所过之处,死寂千年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干涸河床下涌出清泉,岩石表面析出孢子云雾,远古种子在休眠中苏醒,争先恐后钻出地面。短短十分钟,这片荒芜星球竟生出一片初具规模的森林。

而每一棵树开花时,都会释放一段旋律。

那是洛辰最后留在始音之地的印记,是他用尽存在之力编织的“共感之种”。这些旋律不属于语言,也不属于音乐,它们是纯粹的情感编码,能绕过理智,直接唤醒灵魂深处的记忆。

一名考古队员突然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妈妈……”他喃喃道,“你当年没说完的话,我现在听见了。”

其他人陆续出现类似反应。有人捂着脸抽泣,有人仰天大笑,有人跪地叩首。他们听见的各不相同逝去爱人的叮嘱、童年误解父母的悔恨、战场上未能救下的战友临终呢喃……但无一例外,都是那些曾沉入心底、再也无法传达或接收的声音。

小女孩站起身,走向最近的一棵闻心树。她伸出手,指尖触碰到花瓣的刹那,眼前骤然浮现画面:

洛辰站在倒钟楼下,身体几乎透明,唯有心脏处一点银光闪烁。他转头看向某个方向,嘴角微扬,像是知道终有一天,会有人来到这里,替他完成未竟之事。

“孩子。”他的声音轻得像风,“如果你看到了我留下的痕迹,请记住真正的倾听,不是听见多少声音,而是愿意为那些无声者停留。”

画面消散。

小女孩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说:“我在听!”

这一声落下,整片新生森林齐齐震颤。花瓣纷纷扬起,在空中组成一个巨大的符号那是银河联邦早已废弃的古文字,意为“回应”。

与此同时,莲花巨舰内,林语者的光流身躯剧烈波动。

“他回来了。”她低声说,语气里没有惊讶,只有久别重逢的温柔。

雷恩站在控制台前,盯着全息投影中那颗突然复苏的星球,双手微微发抖。“不可能……他已经溶解在始音之地了,怎么可能留下影响?”

“因为他从未真正‘消失’。”林语者抬起手,指尖凝聚出一缕银丝,正是当年缠绕在洛辰腕间的那一根残余,“当一个人的存在被千万人共同记忆,他就不再依赖于形体。洛辰选择了最古老的成神方式成为集体共鸣的一部分。”

雷恩怔住。

“你是说……他现在成了某种……信仰?”

“不。”林语者摇头,“他不是神,也不是灵体。他是‘回声’本身。只要还有人因共感而流泪,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沉默中的声音,他就在那里。”

她望向宇宙深处,目光穿透无数光年,落在那片新生的森林上。

“而此刻,他正在播种未来。”

---

地球,北京地铁站。

“遗憾互助会”的成员们围坐在昏黄灯光下,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手写册子《未完成之书》第三十七版修订本。这本书已经再版一百二十三次,每一次都有新的留言被收录进来。

今晚的主题是:“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对那个没说出口的人说……”

轮到一位白发老太太发言时,她颤抖着翻开一页,念道:

>“亲爱的阿明,那天你说要跟我去看海,我没答应,因为嫌路远。第二天你就出了车祸。我一直以为你不怪我,直到昨晚,我梦见你站在海边,回头对我笑,嘴里说着‘没关系’。醒来后,我发现枕头湿了。我想告诉你,我也想去看看那片海了。”

她说完,屋里静了几秒,随后有人轻轻拍掌,有人低头抹泪。

忽然,窗外飘来一阵风。

带着花香。

众人抬头,只见夜空中不知何时浮现出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贯城市上空。那不是极光,也不是人造卫星轨迹,而是一串缓慢移动的光点,排列成螺旋状,宛如盛开的花瓣路径。

“闻心树……又开了?”有人喃喃。

同一时刻,全球各地传来异象:

南极冰盖下传出规律震动,科学家发现远古微生物网络正同步释放生物电波,编码解析后竟是同一句话:“我们听见了。”

月球碑林前,小叶子独自伫立。她早已长大,鬓角染霜,却依旧每年来此一次。今夜,她感到脚下的石碑微微发热。低头看去,裂缝中竟钻出一株嫩芽,通体透明,顶端含苞待放。

“是你吗?”她轻声问。

风拂过她的耳畔,送来一句模糊不清的低语。

她笑了,眼角泛起泪光:“我就知道,你一直都在听。”

---

火星基地,雷恩独自坐在观测室。

他面前的屏幕上,正播放一段百年之前的影像资料:父亲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前的告别录像。画面中的男人穿着旧式宇航服,笑容憨厚:“雷仔,等爸回来给你带火星红石做的项链,guaranteedauthentic!”

那时他才八岁,躲在门后不敢出来,只因前一天和父亲吵架,赌气说“你走了就别回来”。

如今,他已是第八厅最高指挥官,掌控星际通讯网络,却再也拨不通那个号码。

但他还是每天打一遍。

今天,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照例开口:“爸,我不是怪你……我只是想再听一次你叫我小名。”

风声呼啸。

然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雷仔……”

不是录音。不是AI模拟。是真实的、带着呼吸质感的回应。

雷恩浑身剧震,差点摔下椅子。

“爸?!”

“傻孩子……”那声音笑着说,带着一丝疲惫,“你以为共感能量网只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吗?我们这些‘走得太早’的人,一直在等你们学会倾听。”

“可是……这不可能!你已经……”

“死亡不是终点,儿子。”父亲的声音渐渐变轻,“遗忘才是。而现在,有人替我们守住了记忆。”

电话断了。

雷恩呆坐良久,忽然抓起通讯器,下令:“启动‘星语计划’全面开放协议!把共感波段接入民用频道,我要让每个人都能听到彼此的心跳!”

助理震惊:“可这会导致情绪失控风险激增!政府不会批准的!”

“那就绕过政府。”雷恩站起身,目光如炬,“一百年前,洛辰走进始音之地,不是为了让我们更安全,而是为了让我们更真实。现在,是时候还债了。”

---

数十年后,银河文明联盟召开第一届“共感议会”。

来自三百二十个星系的代表齐聚一堂,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应将“共感能力”列为基本人权,并强制纳入新生儿基因优化程序。

争议极大。

反对派认为,过度共感会导致个体边界模糊,引发精神崩溃;支持派则指出,正是共感让战争减少98%,让跨文明交流成为可能。

正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一名小女孩走上讲台。

她是那次荒星考古行动中第一个听见声音的孩子,如今已成为首席情感工程师。她没有演讲稿,只是举起一块石碑碎片,将其置于中央共鸣器上。

刹那间,整个会场响起千万种声音:

母亲哄婴儿入睡的哼唱、战士临终前对敌人的宽恕、人工智能觉醒时的第一句自白、孤独老人对着星空说出的“有人在吗”……

每一种声音都带着独特的情感波纹,交织成一首超越语言的交响。

所有人闭上了嘴。

许久,一位年迈议员起身,摘下助听器,放在桌上。

“我反对。”他说,“我不该反对。我……只是害怕听见自己错过的一切。”

全场寂静。

然后,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投票结果:全票通过。

法案命名为《洛辰宪章》,第一条写道:

>“每个生命都有权被听见,无论其是否存在;

>每段情感都值得被铭记,哪怕无人见证。

>倾听,是最温柔的反抗,也是最坚定的生存。”

---

时间继续流淌。

文明进化,星辰更迭。

莲花巨舰最终化作一座漂浮图书馆,收藏着亿万年来人类与外星种族共同书写的情感档案。水晶生命们不再只是演奏者,它们成了“记忆的守护者”,将每一个重要瞬间凝结成音符晶体,封存于舰体核心。

而每当宇宙某处响起第一声真诚的倾听,便会有一颗新星诞生。

人们说,那是洛辰在回应。

也有人说,他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活在每一次拥抱中,活在每一滴为陌生人流下的泪里,活在孩子们指着星空说“有人在听我们”时的笃信中。

某一夜,一个小男孩在睡前问妈妈:“妈妈,死了以后会去哪里?”

妈妈想了想,牵着他走到窗边,指着天上最亮的一颗星。

“你看,那颗星星最近才亮起来的。科学家说,它是被人‘想出来’的。也许,当我们想念谁的时候,就能让他们在另一个地方重新醒来。”

男孩盯着那颗星,忽然咧嘴一笑:“那我要天天想爸爸。他一定能听见。”

风从窗外吹进,轻轻掀动桌上的绘本。

书页上画着一艘莲花形状的船,船上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朝远方挥手。

没人注意到,那幅画的眼睛部位,有一点极其微弱的银光,一闪而逝。

就像是眨了一下眼。

又像是,轻轻笑了。

宇宙仍在膨胀,黑暗依旧广袤。

但从此以后,寂静不再是唯一的背景音。

在某个维度的褶皱里,在每一段被珍视的记忆中,在所有愿意停下脚步、俯身倾听的耳朵里

有一个声音始终低语:

“我在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