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锦衣状元 > 第二百章 跟班养成(求月票)

锦衣状元 第二百章 跟班养成(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天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4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锦衣状元 !

蒋轮一行从京师回到安陆。

唐寅的好酒友回来,二人自然要聚一番,互诉别后衷肠,双方才学、见识、地位什么的有差距不要紧,只要有酒,对于两个酒鬼来说便已足够。

朱浩下午又是早早离开王府,他没有去戏班,而是去了自己在城里的实验室,这儿也是他的秘密工坊所在,专门用以制造银镜和眼镜。

“呼呼呼”

朱浩还没进门,便听到棍子破空响。

关敬正在里面练武。

军户出身的关敬,有一身家传功夫,即便追随朱浩这个东家读书,学习技艺,但还是不忘练功。

此时小院内住了四人。

除了平时经常回戏班的关敬,其余三人分别是上夼村的李大根和李二根两兄弟,以及来自下夼村的闵斐元。

李家兄弟和闵斐元,都是十岁左右年纪,李大根年龄最大,已经十一岁,他跟弟弟学业方面并不拔尖,却心灵手巧,被朱浩拉来制镜。

至于闵斐元,其祖父曾中过秀才,家里有读书的优良传统,即便现在落魄为佃户,父母还是希望他能在学业上有所进步。

通过小半年时间相处,朱浩从十几个孩子中挑选出眼前三个还算称心如意的人才。

当然别的孩子也没被赶走,都留在城里读书和学本事,之前朱浩偶尔会去上上课,其余时间则安排在琉璃工坊当学徒。

工坊被朱家接管后,这些孩子暂时“失业”,朱浩便给他们请了个老夫子专门教识字,然后自己找书坊印制了一批数学和自然教材,朱浩手把手地从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教起,同时让这些孩子了解一些最简单的动物、植物和地理知识。

“东家来了!”

闵斐元喊了一声。

关敬停止练功,跟几个孩子一起到门口迎接。

朱浩进来后,问过他们学业情况。

“东家,我们已经学会认一千五百字,一百以内的算数也没任何问题,其他同学正在学习你编写的自然,我们全都会了,平时在这边没什么事情做,能不能你不在的时候,让我们帮你涂镜子?”

李大根向朱浩发出请求。

朱浩每次制造银镜和眼镜,都一再嘱咐必须等他过来,在他亲自指导和监督下,由李家兄弟帮忙,若是朱浩不在的话材料一概锁起来,试剂也是现配现用,主要是防止这些孩子不懂行,不知道其毒性,危及生命。

朱浩道:“我们做那些不用赶工,没必要把太多心思放上面我这是为你们的安全着想,那些东西有剧毒,不保管好很容易出问题。”

闵斐元问道:“像砒霜一样吗?”

几个孩子中,闵斐元长得唇红齿白,一副翩翩佳公子的相貌。论标致程度,比京泓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出身农家,但颇有小白脸的潜质。

关敬模样虽然也不错,但属于虎头虎脑的类型,本身他对于读书什么的也不太感兴趣,三、百、千学完就万事大吉,如今老夫子正在教授论语,他平时上课无精打采,反倒是朱浩编写的自然看得进去。

李家兄弟更多是憨厚和诚恳,他们手艺活极好,似乎不善言辞的孩子才能专心做事,而闵斐元虽然读书有天分,如今已经读完四书五经,却笨手笨脚,没有当工匠的天赋。

“走,帮我去进点货还是老规矩,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店铺关敬你来赶车!”

朱浩这次带着马车过来的,但抵达地方后车夫已离开。

今日他要跟几个孩子去“进货”,但并不是进有关制造玻璃镜的材料,而是朱浩要搞别的研究。

马车上。

关敬赶车非常稳,小孩子家家的赶着一辆马车在大街上行走,挺碍眼的,不过关敬一点都不觉得别扭。

朱浩没有露面。

城里有认识他的人,被人知道行踪,或许会盯梢,尤其朱家还是锦衣卫之家,搞点跟踪什么的并不难,朱浩反跟踪意识一向都很强。

“东家,我爹让我问问,最近你是不是要排新戏?之前排的几出戏,看的人没以前那么多了,东家不是说回头还要到各地演出么?”

关敬在朱浩的实验室里,就是个“工头”。

朱浩把关敬当成一群孩子的头领培养,可关敬跟那些孩子不一样,他觉得自己以后的主业应该是继承父亲当戏班的武生,哪怕不是乐籍,也能靠这个吃饭,甚至成婚生子,养家糊口,所以对于当孩子王兴趣不大。

至于村里的孩子,则要跟着朱浩读书识字学手艺,农庄那么多孩子中间,一心跟朱浩读书走科举之途的,只有闵斐元一人。

朱浩从闵斐元的名字就知道,闵家不是一般的草根家庭,舍得让孩子读书并为之付出,不急于让孩子下地干活补贴家用,这便是诗书传家的家庭传统观念所致。

朱浩靠在马车车厢后背上,百无聊赖:“不着急,我的新戏本还没写好,唱腔什么的也要斟酌一二,要有新意往后我还打算让戏班到武昌府、长沙府这些大城市走一圈,算是巡演吧。”

“我去不去?”

关敬回头望向车厢,问道。

朱浩道:“你想去就去,不过最好留下来,出去奔波忙碌不如这里安定祥和你爹估计也不希望你四处跑,我之前跟他聊过,若有机会,你还是走武举做官,毕竟你们家是军户出身。”

旁边闵斐元随口问道:“不是逃户吗?”

关敬马上怒目相向。

虽然关敬是朱浩指定的孩子头,但毕竟这些孩子都来自上、下夼村,两个村子就算不是一体,可孩子们进了城依然不自觉便抱团。

闵斐元以其远超同济的学习进度,还有不凡的见识和统筹能力,隐隐成为村子孩子的头。

关敬跟闵斐元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微妙,像是在竞争,但其实没什么好争的,两人以后一个走文,一个走武,但都在朱浩手下做事,真要争的话就是争夺朱浩赐予的资源。

朱浩道:“西北不像中原之地,不要以本地军户的情况去妄加揣摩,小关即便要考武举,也要把书读好了,孙子兵法什么的多研究研究,回头我带个人让你们见见,可以的话好好表现。”

朱浩把几个孩子留在身边,不单纯是想利用他们帮自己做事。

更是为将来着想。

若真走“从龙”这条路,朱厚熜身边不可能全都是一帮老油条,当然需要一些年轻人辅佐。

可满打满算,朱厚熜身边关系不错的,也就朱浩、京泓和陆炳三人,陆炳跟王府的关系不是朱浩和京泓可比,毕竟那是朱厚熜奶娘的儿子,人家自小生活在一起,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朱浩想要更上一层楼,获得朱厚熜青睐,必须要有一群同龄人跟自己并肩战斗。

毕竟同龄人之间才有共同语言。

王府中跟着吃饭的文官和侍卫,家里也有跟朱厚熜同龄的孩子,或许偶尔也会跟朱厚熜打过照面,有那么一丝印象,从而受到重用但他们显然不可能为朱浩所用,就连陆炳也不会心甘情愿给朱浩当小弟

所以说老大要找拥趸,还是从小培养好,这也算是一种“跟班养成计划”。

朱浩会在将来某个时间段,带朱厚熜跟几个孩子见见面,让他们培养一下感情,只有朱厚熜盖章定论,觉得某人是自己崛起于微末时的伙伴,才会在未来发迹后器重。

如果成年了,朱浩再将关敬他们引介给朱厚熜,那朱厚熜只会把这几个孩子当成朱浩的跟班,不会对他们托付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以皇室宗族旁支子弟的身份继承皇位,历史上的朱厚熜身边势力有多单薄,朱浩很清楚,正是因为那种孤立无助,才会让朱厚熜更多去任用兴王府出身的人,那代表着一同发迹、可以交心的信任。

新材料买齐全后,朱浩让关敬带着李家兄弟、闵斐元返回工坊,自己则步行回王府。

最近朱浩回家的次数比较少,也是因为他正在潜心揣摩下一步赚钱大计。

琉璃制品已告一段落,最大的收获不是银镜和眼镜,而是正式跟朱家分家,只是以老太太的性格,回头朱家一定会反攻倒算,接下来就要看是否有某种方法,让朱家顾不上搞这种无益的家族内部纷争。

不求你们家破人亡,但求你们无暇他顾。

“去哪儿了?”

朱浩刚进王府大门,还没等进西跨院,就见唐寅醉醺醺迎面走来。

上午课堂上就没见到唐寅的人。

本来唐寅就不太善于教学,这次蒋轮回来,好像有点原形毕露。

朱浩道:“我出去弄了点东西回来。”

“何物?拿来看看。”

唐寅打量朱浩手里拿着好像竹筒一般的物品。

那是朱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制造的一个望远镜,准备来日拿给几个孩子看看,当作玩具耍的。

朱浩把东西交给唐寅,唐寅拿在手上看了半天也不得要领,随后朱浩示意让他放在眼前看看,唐寅这才无精打采把望远镜凑近眼前,这一看不打紧吓得他差点儿把单筒望远镜丢到地上。

好在朱浩眼明手快,一把将望远镜接过。

“我说陆先生,我给你看,你别毁宝贝啊。”朱浩不满道。

唐寅这会儿酒都好像都吓醒了,随后再次把望远镜接过去,拿着向远处端详半天,这才满是惊讶地问道:“这是谁给你的?”

朱浩撇撇嘴:“我从外面买的不行吗?”

唐寅没好气道:“就不能说句实话?这东西市面上有吗?简直闻所未闻!”

朱浩道:“陆先生认识我后,闻所未闻却又见识到的东西太多了,也不差这一件如果陆先生不能胜任王府教习的差事,不如跟兴王提请换人别碍事,走开!”

------题外话------

推荐好友雁九新作我的公公叫康熙:都说给千古一帝做媳妇难,其实,给千古一帝当儿媳妇也不容易,尤其是正值盛年的千古一帝!带着我的冤种老公,沉浸式见证“九龙夺嫡”,绝对绝对不要被休归娘家!链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