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锦衣状元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众一心

锦衣状元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众一心

簡繁轉換
作者:天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1:4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锦衣状元 !

这一夜注定不太平。

卯时刚过,朱浩在王府侍卫护送下到了汉江边,此时王府派来的人已在江堤上下忙碌半宿。

大批民壮在士绅组织下,源源不断往江堤开来,沙包一个个扛上河堤,逐渐堆砌成小山。

此时汉水江面几乎已经跟堤坝顶部持平,小部分区域大水漫堤,但及时被沙袋堵住了。

更加要命的是,天亮时开始下雨,而且雨势越来越大,天地间灰蒙蒙一片,增加了抗洪抢险的难度。

“朱浩,你来了?”

再见唐寅时,对方双目全是血丝,披着蓑衣斗篷,立在堤岸上,如同一棵苍松。一夜坚守,让他看上去格外憔悴。

朱浩道:“通过商贾和士绅的关系,把周边村镇能动员的力量全都调用了,本地士绅分区包干,务使堤坝不失,尤其几个薄弱点,均增派人手”

随后,朱浩把一份新的河道图交给唐寅,唐寅没有伸手去接,示意旁边的护卫帮他接过去。

随后二人进入临时搭建的防雨棚内。

唐寅坐下来,把斗篷放到一边,用布擦了擦脸上浸出的雨水,随后望着朱浩:“我听说了,你在我走后,去见过兴王,跟他提及官府不会出面组织抗洪,我就明白你为何让我先来抢险看来官府指望不上。”

朱浩点点头。

“如此说来,你不但可预测天机,连人心也能看透本地那位新知州毫无体察百姓之心,这样的庸官估计当不长久吧。”

唐寅发出感慨。

朱浩却摇头:“恰恰相反,正因为他是这样的官,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若人人都清如水,明如镜,大明官场恐怕就要乱成一团了。”

唐寅道:“何解?”

朱浩笑而不语。

封建官场是个很玄妙的人情社会,很多事没法解释,党同伐异都只是流于表面,更深层次就是一套儒家的中庸理论维系,不给你讲什么清廉、气节,把关系网结牢便可。

张也铮善于逢迎,在官场上到处结交朋友,他到安陆后首先便是去拜会致仕的座师便是明证,加上他背靠的大树如今又正得势,就算做了丧尽天良之事都不可能被直接撸下去,更何况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

或许灾后论功行赏,张也铮还能居首功呢就算地方上不这么奏功,他的靠山也会主动向他请功。

“你是不是想说,若是当年我科举高中,置身官场,也会变得跟他们一样,为了前途连百姓生死都不顾?”

唐寅有几分沮丧。

尤其看到地方官府明知有灾情而不防,只等着善后救灾,捞取政绩,他便有些灰心丧气。

朱浩很想说,我不是假设你以前没出事进入官场会怎样,而是说你以后若是在官场中该如何。

只希望到时你别被官场这些污秽气玷污就行。

唐寅此时有几分悲观,见朱浩一直缄默不言,还是求证般道:“你是如何猜到,地方官府会对洪水置若罔闻的?”

朱浩道:“唐先生,我跟你讲个故事吧,可能这个故事现实中并不存在曾经有两个相邻的地方发生灾情,一地官员提前防备,做好了该做的一切准备,把灾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另外一处则完全不管不问,一直到发生灾情后才开始大力救灾你猜,灾情过去,朝廷嘉奖了谁?”

唐寅摇头苦笑:“我明白了,防灾不如救灾,救灾能获取功绩,再说防灾地方上花费的成本太大,而救灾唉1

本来就对官场很失望,听到朱浩讲的故事,唐寅心情越发郁闷了。

“唐先生,我看过了,只要防御得当,这一波洪峰过去,安陆应该不至于出大问题,现在要防备堤坝出现管涌。”

朱浩不想再跟唐寅讲什么官场,还是讲救灾更为实际。

唐寅不解:“何为管涌?”

作为抗洪救灾“前线总指挥”,唐寅对于治水可说是门外汉,一点都不懂。

他纯粹就是赶鸭子上架,不知道除了能指派人扛沙袋封堵满溢的江水,还能做点什么。

朱浩道:“就是翻沙鼓水,此乃溃堤之征兆一旦发现哪里有管涌,要第一时间增派人手,向其处投掷沙袋填堵,未来几天时间可能江堤上每十步就要有一人值守,观察水情,日夜轮班,还要增加巡防人手,一直熬到这股洪水过去。”

“嗯。”

唐寅点头。

多说无益,朱浩起身:“唐先生,现在指挥救灾之人是你,我能想的办法都告诉你了,所以我就先回去了!坚持就是胜利,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统率安陆军民,打赢这场抗洪救灾的大战1

唐寅满脸苦涩:“未曾想我唐某人半生浪荡,临老了呵呵,朱浩,不管怎样,我还是要谢谢你,就当是我替地方百姓谢你吧。”

一场浩浩荡荡的救灾有条不紊进行。

地方商贾和士绅,但凡本地有产业的,都倾尽全力抗洪救灾,连朱家也派人上了江堤但他们的着眼点不在那些江堤薄弱之处,因为光是渡口那边的水情就足够他们头疼的。

刘管家抵达时已是巳时二刻,渡头一片汪洋,他几乎是趟着齐腰的水进到渡口墟市,路上许多人直接划船前行。

“刘当家,大事不好,咱的货基本被淹了咱的库房塌了两间,里边的货全都被洪水冲走了,另外几间基本也是大水没顶,损失极其惨重1

当驻守渡口的掌柜把情况说出来时,刘管家感觉脑袋嗡嗡的。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该怎么向老夫人交待?

“快快快,南边堤坝又出现险情,能动的一概往南,及时进行封堵1此时有人招呼人上堤抢险,很快一片舟船便向南划去,但刘管家却没那心思,他要第一时间回去找老太太汇报。

“对了,今日三夫人那边也派人过来了,听说是她手下马掌柜调动本地商贾抗洪防灾,好像是兴王府牵的头。”

手下掌柜继续汇报。

刘管家一怔:“三夫人?”

他有些不解,抗洪明明应该是官府做的事,怎么朱娘却主动跳出来,难道不应该是官府牵头吗?

“是三夫人,不过她本人没有出现要不要请她帮忙,看看能不能组织一批人手,去咱的库房抢救一下?”

手下掌柜已彻底没办法了,脸上全都是绝望的表情。

刘管家往只剩下个尖顶的仓库方向看一眼,摇头道:“救不了了,还是赶紧把人手往安全的地方转移,这点损失不算什么,朱家完全赔得起。”

这时候他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强装镇定,以安抚人心。

大雨在中午戛然而止。

明显这场洪水并不是因本地骤降暴雨所致,确实是来自汉水上游。

洪峰来得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可因为兴王府的先见之明,提前组织人手上江堤,严防死守,同时商贾发力,各士绅家族得悉情况后派出人手力保江堤不识,所以一直到这天下午,安陆段江堤也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此时江堤上已经聚拢数万劳力,源源不断的丁壮把沙袋往江堤上运。

兴王府的侍卫此时每一个都相当于管着数十人的小队长,只要他们一声令下,周围人等全都配合一起干活。

唐寅望着看不到头的江岸,上面密密麻麻人头攒动,干得热火朝天,心中不由涌现几分豪情。

“先生,您熬到现在已经很累了,如今一切尽在掌控,不如下去找间屋子休息一下。”陆松过来劝说。

唐寅摇头:“没事,我留在堤坝上,对于大家伙儿就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嘿,怎么感觉比起打贼寇来,这儿更像是一场硬仗?”

陆松心想,可不是么,打仗的时候你只需站在城头,远远打望,等我们把战事打完,汇报给你就行。

而现在你面前却是几乎跟江堤齐平的江水,等于身临其境,如果你脚下的江堤溃堤,你会跟周围的人一起葬送在激流中只有当你切实地感受到危险,才会感觉一切都那么真实。

“真要多亏朱少爷,要不是他一直坚持今早得到消息后再行准备,就怕就来不及了1

陆松兀自有几分后怕。

唐寅点点头。

就在此时,远处有马车往这边驶来,可当马车靠近堤坝时已无法行进,江堤上溢下的水形成了一片水潭。

马车上的人下来,趟过过膝的水,上到江堤,正是王府长史袁宗皋。

“袁长史。”

唐寅赶紧过去迎接,顺带扶了对方一把。

袁宗皋微笑着望向唐寅:“伯虎,刚收到消息,说是陕西东南部和湖广西北部山区,连续下了一天一夜暴雨,致山洪爆发,加上汉江上游几条支流沿岸也同时下雨,这一夜间江水暴涨

“上游的襄阳府本该先知先觉,却没来得及防灾,出现决堤,大水湮没大片村庄,冲毁田地下游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陆松道:“这么说来,只有安陆一地安宁?”

袁宗皋苦笑着点头。

汉水突然暴涨,除了安陆地方有防备,兴王府动员数万人上河堤防守,上下游襄阳、荆州等府,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等发现时为时已晚,大水漫过堤头,四野一片汪洋,各家为求自保,谁有心思去守护大堤?只能是各自逃命,听天由命。

发展到后来,江堤被冲毁,一切都完了。

“兴王让老夫来嘉奖你,还有朱浩朱浩人呢?”袁宗皋四下看了看,没见到朱浩身影。

陆松道:“朱少爷一早就过来指导救灾事宜,后面去了别处,他绘制的河道图上特别标明的几处险要之地,果真成为今日防灾重点好在提前加派人手,及时进行加固,现在都没有出现大的偏差。”

“难得,难得。”

袁宗皋此时还能说什么?

抗洪这件事上,连他袁宗皋都是后知后觉,之前他还嘲讽朱浩和唐寅小题大做呢。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