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周辰成为了香馍馍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周辰成为了香馍馍

簡繁轉換
作者:山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26 22:02:1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新皇赵宗全跟邕王和兖王都不一样,邕王和兖王在汴京城经营多年,跟朝中很多官员勋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己也有着深厚的底蕴,所以才能够争夺太子之位。

可赵宗全呢,他就相当于临时救火而来,在朝中半点根基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太后能垂帘听政的最大原因。

若是邕王和兖王登位,太后根本不会有垂帘听政的机会。

或许赵宗全没成为皇帝之前,因为害怕,不愿意来京城,也不敢当太子。

可是真的成为皇帝后,他的想法自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当然不愿意被曹太后骑在头上,也想着掌控权力。

所以他登基后,就开始想尽办法的夺权,让自己的小舅子成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只是其中一点,其他的各部门他都想安排自己的人进去。

但等他实施计划后才发现,这偌大的汴京城和朝堂,根本不是他一个临时救火登位的皇帝能玩得转的。

是有不少官员因为他是皇帝,开始投靠于他,可更多的还是在观望,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和勋贵,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他的大部分命令根本就出不了皇宫。

宋朝的皇帝大多都是憋屈型的,但像他这样岁数登基,还这么憋屈的,他还是第一个。

垂拱殿内,官家赵宗全头疼的揉着自己的脑袋,听着手下亲信的汇报。

他现在能信任的就只有从禹州带来的部将从属,登基之后,他也极力安排自己手下的这些人,但很可惜,效果太差。

“靖国公真的无法拉拢吗?”

赵宗全对沈从兴问道,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得到朝臣和勋贵们的支持。

文臣和太后把握着朝局,那些大相公们现在更多是将他当做傀儡,大部分事情他只有旁听权,最后还得曹太后点头才行。

因为现如今最重要的玉玺就握在太后的手中,没有玉玺,他的旨意根本传达不下去,没人听他的。

虎符倒是在他手中,可问题是,他是有虎符,可没有玉玺,也根本调不动兵啊,除了他带来的那些人,朝中的武将根本没几个愿意听从他的命令,一个个都是阴奉阳违的,所以跟勋贵们打好关系,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周辰正好就是勋贵中最为尊贵的靖国公,现如今军方之中,唯有英国公能在军方的威望跟周辰相提并论,其余人都差了一个档次。

若是能得到周辰和英国公其中之一相助,他肯定能跟满朝的勋贵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可问题是,英国公狡猾的很,现在根本就不理他,所以他只能期望更年富力强的周辰,于是就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小舅子沈从兴。

沈从兴很是不满的说道:“陛下,那靖国公架子大得很,我成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好些日子了,可总共就见过他两面,我想宴请他都被拒绝了,而殿前司的各个指挥,要么都是以他马首是瞻,要么就是太后娘娘的人,我虽然是副都指挥使,可根本指挥不动人,实在是太憋屈了。”

赵宗全沉声道:“朕早就听闻靖国公的大名,当初先帝遭遇宫变,朝中有那么多的武将,偏偏就选择了给靖国公写了血诏,足见先帝和太后对他的信任,而他也不负先帝的信任,竟然真的救驾成功,平定叛乱,靖国公当真如同流传中的那般文武双全啊。”

“他得先帝和太后的信任,更倾向于太后,也实属正常,既然靖国公这边走不通,那就试试其他人。”

成为了皇帝,他就明白,朝廷可以利用文官打压武将,但皇帝必定不能缺少武将的支持,尤其是他这样新登基的皇帝。

这时,殿内的赵策英忽然说道:“父皇,您还记得顾廷烨顾指挥吗?”

赵宗全眼睛一亮:“当然记得,当初要不是他,我们父子可能就遇险了,他是宁远侯府的嫡次子,现在的职位是马军司的副都指挥使吧,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对,不止如此,我听闻这顾廷烨当初能进入军中,就是靖国公帮忙,后来他也是在靖国公手下立了大功,京城大乱那日,更是他替靖国公镇守侯府,才护住了靖国公一家老小,所以他跟靖国公的关系必定极好,乃是莫逆之交。”

赵策英来到京城许久,自是打听到了京城很多的消息,顾廷烨跟周辰的关系,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但凡提起顾廷烨,就肯定绕不开周辰。

“我们或许可以从顾廷烨那边入手,他不仅跟靖国公关系莫逆,还是宁远侯府的嫡子,若是他能站在我们这边,必定能给满朝勋贵一个好的讯号。”

“除了顾廷烨,还有齐衡齐元若,当初元若之所以被逼离开京城,就是因为他心仪的女子乃是盛府的六姑娘,可齐国公和平宁郡主不同意,又遭到了邕王的威胁,元若才不得不离京避风头。”

“齐元若跟盛府六姑娘关系不一般,而靖国公的大娘子正好就是盛府的嫡长女,或许通过元若,能让我们跟靖国公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顾廷烨和齐衡齐元若吗?”

赵宗全想到了那个一表人才,谦谦君子般的齐元若,对方的相貌和脾性倒是让他很喜欢,而顾廷烨的勇武则是给他印象深刻,这两人绝对都是少年英才,他也是都想收服。

不过,他最想收服的还是靖国公周辰,比起年迈的英国公,靖国公周辰将来必定是军中第一人,更何况周辰不仅勇猛,还是个极具文采的博学之才,收服一个周辰,比收服十几个武将勋贵都有用。

“好,这件事交给你试试。”

“儿臣领命。”

赵策英立刻答应下来,来到京城后,他自然也是想要有一番大作为,而不是来享受的。

等所有人都走后,皇后才来到殿内,亲手为官家按摩头部。

“臣妾知晓陛下心烦,但还请陛下不要太过操劳,保重身子最重要。”

“操劳?哼,朕这个皇帝当的,什么都不是。”

在皇后面前,赵宗全也就不再忍了,一脸的不甘心,他登基为帝也有段时间了,可这段时间,他什么都做不了主,全都是由太后和百官做主,每日早朝,他就像个吉祥物似的坐在那。

“陛下对靖国公这般看重吗?”

“当然,若是能收服靖国公,就能让大半的勋贵归心,比起朝中那些难缠的文官,他们那样的勋贵反而更容易收服些。”

“如果陛下真的想要收服靖国公,臣妾倒是可以试着出出力。”

赵宗全按住皇后的手,诧异的问:“你有法子?”

皇后沈氏是个极为端庄典雅之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温和缓慢,给人一种很是和蔼的感觉。

“臣妾听闻那靖国公极为疼爱自己的大娘子,成婚六七年都没有纳过妾,还是今年他的大娘子帮他纳了一位妾室,这妾室还是那位盛大娘子的堂妹,整个靖国公府上下,全是盛大娘子一人做主,所以盛大娘子在靖国公的心中必然有着超然的地位,臣妾想着,或许可以从盛大娘子这边入手。”

赵宗全迟疑道:“话是没错,可就怕太后那边不好应对,太后也是非常看重靖国公,恐怕不会让你轻易得逞。”

沈皇后说道:“过些日子就是我的生辰,到时候请些贵人大娘子入宫,乃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伱就试试吧。”

“是,陛下。”

…………

“三郎,华儿,快过来,快过来,让我看看。”

这是宫变之后,周辰和华兰第一次回盛府,也是时隔许久,跟老太太再次见面。

之前盛府上下很不放心周辰和华兰,后来由王若弗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国公府,也就是以前的侯府,不过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去。

老太太显示抓着华兰的双手:“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

随后她又看向了周辰,满意的赞道:“三郎比以前更威风了,真好。”

王若弗笑呵呵的说道:“老太太,您孙女婿现在可是国公爷了,当然比以前更威风了。”

大宋自从开国以来,除了一开始册封的开国公之外,其余封的国公,最多也就是终身爵,像这种这样从世袭罔替的开国侯晋升为世袭罔替的开国公,还是有史以来的头一个。

国公很尊贵,但更尊贵的是世袭罔替的国公,纵观大宋,也就只有几位能世袭罔替的国公府。

以前周辰的侯爵就已经让她面上有光,现在周辰成为了靖国公,长女现在是国公府当家大娘子,更是朝廷册封的一品诰命国夫人,可以说是真正的站在了朝廷的顶端。

她作为周辰的岳母,自然是与有荣焉,若不是自家官人不让她出去招摇,她恨不得放个半天鞭炮炮竹,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朝廷新封的靖国公是她家大姑爷。

这不,这些天来,不知道有多少汴京城权贵大娘子给她送拜帖,想要来盛府一叙,还有邀请她去参加这个聚会,那个聚会的,比当初周辰继任忠靖侯,华兰成为忠靖侯大娘子,还要让人重视。

现在全汴京城,哪家有姑娘的官员勋贵之府,不羡慕他们盛府?

现如今,他们盛府也是汴京城排的上名的清贵之家了。

老太太倒是没想王若弗那般激动高兴,反而是面色肃穆的叮嘱。

“三郎,你现在虽然是国公了,但也还是要谨言慎行,千万别骄傲自满。”

“祖母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周辰当然明白老太太是为了他好,怕他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高位,就会飘飘然,忘乎所以。

但他又岂会那样,他连皇帝都当了几十年,怎么可能会因为得封了国公,就志得意满,得意忘形。

周辰和华兰陪着老太太说话,当老太太得知淑兰怀孕数月,并且淑兰和胎儿都很好的时候,也是非常的高兴。

这些都是她的晚辈,她当然希望这些晚辈都能够开开心心,没有吵闹的生活。

樊楼。

周辰来到了楼顶的雅间,就看到了里面待着的三人,顾廷烨,齐衡,以及当今新皇的长子,也就是桓王。

本来若是桓王单独邀请他的话,他肯定不会答应赴宴,但顾廷烨和齐衡相劝,周辰也就给他们面子,答应了前来。

桓王赵策英,在知否电视剧情里确实是个人物,最起码比起当今皇帝赵宗全强了许多,看起来像是个有魄力的人。

这也是周辰答应前来的原因,若桓王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废物,他也不会前来赴宴。

按照知否的剧情,赵宗全继位后,跟大宋正史就已经完全变样了,按照年龄来说,完全不符合正式仁宗之后的皇帝身份。

周辰一来,屋里的三人都站了起来。

“兄长。”

“靖国公。”

“见过靖国公。”

三人之中,就属顾廷烨最是轻松,虽然周辰成为了靖国公,但他的称呼一直都没变,始终称呼周辰兄长,反正在他眼里在,周辰比他的那个亲大哥更像是亲哥哥。

“桓王殿下。”

周辰客套的称呼,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对于还不是太子的桓王,确实不需要多尊敬。

“坐,坐。”

赵策英招呼着周辰三人坐下,然后就让人开始上酒菜。

周辰跟赵策英并不熟悉,不过有顾廷烨和齐衡在,倒也没有冷场,几杯酒喝下去,倒也是熟络了起来。

随后赵策英就开始明里暗里的说起了现在的朝局,虽然说的很隐晦,但意思谁都听得懂。

几人中,齐衡是最单纯的一个,很快就说起了当今陛下仁慈宽厚,英明神武之类的话,说应该辅佐陛下共建新盛世之类的。

顾廷烨则是笑呵呵的打岔,根本不给出正面的回答,至于周辰,那就更不可能给明确的答复。

现在谁不知道太后垂帘听政,新皇想要拿回权力,就只能跟太后争,这就注定了皇帝和太后之争避不可免。

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没人愿意轻易站队。

直到饭局结束,赵策英也没有得到周辰和顾廷烨的回复,心中十分失望,但还是很客气的送别了周辰二人。

离开的时候,顾廷烨特意坐上了周辰的马车。

“兄长,这位桓王殿下应该就是奉了陛下的命令,前来招揽你的。”

“嗯,不止我,还有你。”

顾廷烨点点头,沉声道:“如今太后娘娘掌权,看来咱们这位陛下也不甘做个傀儡,这是要跟太后娘娘争权啊,兄长,你有什么打算,太后娘娘终究是要还政于陛下的。”

周辰道:“那就等到了那个时候再说,你也清楚,我现在代表的不是一个人,不过你跟我不一样,你可以自己做决定,无需考虑我。”

顾廷烨洒然笑道:“现在谁不知道我跟兄长是一路的,除非我现在跟兄长翻脸了,否则我做的任何决定,都会被人怀疑跟兄长有关。”

“那倒也是,不过你我都是世袭的勋贵之家,只要不乱站队,就算得不到功劳,但只要不犯错,哪怕是官家和太后娘娘,也不能轻易的褫夺我们的爵位。”

这也是勋贵的好处,纵然不如文官清贵,但却能传承下去,这也是那么多大家闺秀想要嫁入有爵之家的原因。

“那兄长的意思是,坐山观虎斗?兄长就不怕两边都不得好吗?”

“仲怀,你是个聪明人,学学那些文官,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周辰意味深长的对顾廷烨提醒了一句,都说文官清贵,但实际上呢,论节操,大多数文官那是毫无下限的,这一点,武官们还是要多跟文官学学。

顾廷烨若有所思,其实他是比较偏向于新皇的,赵宗全再怎么样也是天下之主,而曹太后不过是一介女流,又能垂帘听政多久呢?

既然迟早要还政,那提早投入新皇麾下,岂不是更能得到重用?

周辰不知道顾廷烨心中所想,若是知道,肯定会感叹,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赵宗全之所以想要拉拢他,无非是看中了他的权力和地位,想要把他当枪使,去对付太后,根本不会对他有多信任。

对赵宗全来说,他最信任的始终都是他的那些潜邸之臣,就像剧情中的顾廷烨,若不是跟赵宗全父子关系莫逆,多次救过他们,又岂会得到赵宗全的重用。

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明确投靠一方。

他跟赵策英刚吃过饭没两天,就被曹太后给叫了过去。

曹太后见到周辰,态度很好,但明里暗里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表示周辰能有现在的地位,就是因为她当初向先帝推荐了他等等,意思就是让周辰不要忘恩负义,背弃她,投靠赵宗全。

这种情况,周辰熟悉的很,当即就很坚决的表示,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大娘娘的事情,也不会忘记先帝和大娘娘的恩情等等。

周辰的识趣让曹太后非常的满意,她当然知道新帝在极力的拉拢老臣勋贵,但那么长时间过去了,反应平平,现在有了周辰这位靖国公的保证,她放心了大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