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官场从秘书开始 > 第1370章 子弹回旋

官场从秘书开始 第1370章 子弹回旋

簡繁轉換
作者:老冰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9 15:02:06 来源:源1

第1370章子弹回旋(第1/2页)

董志武拍着手,哈哈笑道:“这么好的点子,必须得实现了!当然得来真的!不然对不起张俊同志你的奇思妙想啊!”

张俊瞪着大眼睛,似乎要看透董志武的内心。

一个敢想,一个敢做!

张俊当真只是想想,画个大饼,好让董志武知难而退。

谁料董志武虎得很,居然要把这个创想变成现实!

张俊小声的提醒道:“市长,这可需要两百亿的贷款,不是一笔小数目。”

董志武满不在乎的道:“我们这么大的西州市,难道还贷不出两百亿?西州穷久了,也穷怕了,是时候放手一搏,打个翻身仗了!”

张俊怔忡,心想董志武向来是个理智的人,也是个谨慎的人,今天为何如此这般的激进呢?

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董志武就算能平稳的度过这一届市长任期,顶多也就两年时间了。

在这两年时间里,如果董志武再做不出一点让人刮目相看的政绩,想上升一步的话就比较艰难了。

再加上省委最近人事变动,董志武急需在新的省委领导面前,做出一番亮眼的成就来证明自己。

益德公司的倒台,对董志武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虽然在最后关头,董志武并没有放弃原则,没有力保他拉来的企业,但他早就和益德公司挂钩,益德公司出了丑闻,肯定会影响到董志武的声誉,也会让省委领导对他有另类的看法。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西州真的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州相当于一个大家庭,董志武就是当家人。

他每天都要为西州的各种事情操心劳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搞钱。

一个市长,如果搞不来钱,在领导眼里就是没有作为的表现,在下属眼里就是无能的体现。

董志武急需找到新的搞钱路子,以解决西州财政上的危机。

张俊信口开河,画了一幅绝美的远景图,深得董志武的欣赏。

董志武正自不知道要怎么样搞政绩、搞钱呢,张俊适时的送上了计谋。

再加上张俊在洛山县任上,在文旅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更加让董志武相信他的能力,也认可他的想法。

董志武并不认为张俊是在画大饼。

因为张俊说得太详细了,讲得太细致了,就像是经过深思熟虑过后想法一样。

张俊再次问道:“市长,不开玩笑?”

董志武扳着脸道:“怎么了?张俊同志,我像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吗?我们必须来真的!要动真格的!我要让西州的文旅事业,成为西州经济的增长点!张俊同志,你的想法很好,你谋划很久了吧?一直没有向我汇报,是怕我们拉不到资金?”

张俊呃了一声,权当承认了。

他托着腮帮子,不解的看着眼前人。

这个董志武,为人做事,都有一股莽气。

当初在益德公司案年上,董志武是一意孤行,一定要力保益德公司,谁劝也不管用。还好悬崖勒马,为时未晚,没有被假药案牵连进去。

现在董志武为了搞政绩,再次莽了起来。

张俊不由得沉思,如果董志武真的搞来两百亿,自己真的能把西州文旅做起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70章子弹回旋(第2/2页)

两百亿,对并不富裕的西州市来说,是一笔绝对可观的大数目!

如果花了钱,办不成事,那张俊和董志武,都将成为西州市的历史罪人。

当然了,就算有责任,主要责任也在董志武。

谁让他是市长呢!

百姓只会骂市长没用,没有几个人记得张俊这个副市长。

张俊肃然的说道:“市长,兹事体大,是不是和市委领导商量一下?两百多亿的投资项目,关系到西州市的荣辱兴衰,应该进行集体商议表决比较好。”

董志武点头道:“这是当然的嘛!不通过常委会的讨论,我们也做不成这么大的事情。你放心,这么好的金点子,大家肯定都会支持。这样好了,下周的常委会,我提出议题,届时会邀请你列席常委会议,请你在会议上,向大家阐述这个项目的奥义。”

张俊射出的利箭,又回过来击中了他自己的眉心。

不过他也不慌。

方案书很容易做出来,难的是贷到两百亿。

如果董志武真能贷来两百亿,张俊还真想在西州好好干一番事业!

张俊回到自己办公室后,打开电脑,开始写文旅开发规划书。

刚才他是随便说说的,现在却要认真创作。

张俊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对文旅事业也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一个规划书而已,还不是信手拈来?

他花了一天两晚,写好了规划书,又润色了两遍,觉得还是不够尽善尽美。

这天,他把西州市博物馆的馆长,西州市几所大学的校长,市志办等单位的同志,都请了过来,向他们请教。

张俊开门见山,说我市要发展文旅事业,然后把自己的创想说了出来,请大家献计献策。

“各位,我市历史上有哪些名人?著名的诗词家,又有哪些人到过我市?他们在这里留下过什么样的诗篇佳作?你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应该比我更清楚。”

大家各自献言,说出许多西州历史上的名人来。

张俊听了,觉得这些人都不够咖位,道:“还没有更厉害一些的人物?唐宋八大家,还有唐代的大诗人之类的,他们有没有写过跟西州有关的诗?”

博物馆的馆长说道:“张市长,据我所知,好像没有。”

张俊淡淡的道:“过去了那么久,有些诗文没有在历史文献上记载下来,也是有可能的。我们要的是名人效应!要不你们再想想?再找找?”

市志办来的是个副主任,是个中年男人,名叫施政光,他似乎领悟到了张俊的意外之意,说道:“张市长,我在市志办的文献当中,看到过一些名人前来西州旅居的记载,其中也有不少他们写下的诗文,不过真假难辨。”

张俊点头道:“李杜诗篇万世传,但是他们一生当中写过不知道多少首诗,真正流传下来的,又有多少呢?湮没在历史尘埃当中的就更多了嘛!只要诗文写得好,真真假假,谁又分得清呢?你回去以后,好好整理一下相关的资料和文章,我明天就要。”

施政光心领神会,笑道:“张市长,请你放心,我这就回去整理。”

张俊满意的点点头,心想还是体制内的公务员更懂揣摩上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