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官场从秘书开始 > 第1496章 亏损千万!

官场从秘书开始 第1496章 亏损千万!

簡繁轉換
作者:老冰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9 15:02:06 来源:源1

第1496章亏损千万!(第1/2页)

张俊放下手机,心想五益集团的公关速度真的是太快了,自己得尽快寻找合适的药企进行合作。

从刚才结束的市长办公会上,张俊不难看出来,五益集团在西州市有着不错的人脉关系,替五益集团说话的人很多。

就算张俊现在分管工业和文旅工作,重大事项还得拿到会议上进行讨论,并不是他一个人能拍板决定的。

张俊把秘书袁华喊了进来,吩咐他联系相关的药企,邀请他们前来西州参加招商大会。

益德公司在为制假案离开西州后,来了不少药企,都想瓜分西州的医药市场。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人民对医药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

医院人满为患,药店遍地开花,医药产品和器械的销售方兴未艾。

光是南方省内,就有多家著名的连锁药企,五益集团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五益集团能发展壮大,当然离不开袁益军的父亲袁景隆的影响。

不过据说袁景隆很快就要退休,就算他在南方省还有些势力,估计也不会太大,更不会再给袁益军更多的照顾。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袁益军想抓紧时间,在老父亲退休之前,尽量多的在南方省内圈占市场和地盘,最后再捞一把大的。

如果能占领南方省最大的医药市场份额,那今后一段时间,五益集团都能获得极大的收益。

益德集团从西州退出后,袁益军一直在谋划卷土重来。

毫无疑问,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西州要大力发展医药产业,需要引进大量资金。

袁益军正好有这个能力和愿望,再加上他在南方省,属于主场作战,有一定的人脉优势,因此他志在必得。

张俊除了邀请省内的药企前来参加招商会,还邀请了省外著名的企业前来。

这次答应过来参加招商大会的企业,高达上千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跟医药有关的企业,高达200多万家,其中,涉及到中药种植业企业数量约为20万家。

近年来,中药种植企业数量增长显著,每年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增幅高达33%,反映出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的行业扩张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药种植企业,有一半来自中原某大省,这个省的中草药种植注册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这次前来西州参与招商的企业,就有不少来自中原省。

经过一番调查,张俊觉得有几家药企的资质很不错。

不过招商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张俊觉得对方不错,也得对方愿意前来投资才行。

在招商会之前,张俊还要组织安排一场跟西州有关的宣传活动,请企业代表们免费考察西州市的营商环境和中药材种植环境。

且说这天下班后,张俊来到商业街,想买双新的皮鞋。

他对穿着方面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而且他经常下基层,要爬山涉水,穿再贵的衣服鞋子,也容易磨烂。

张俊在街面上,看到有一家皮鞋店,名叫临溪皮鞋专卖店,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信步走了进去。

店铺生意并不是很好,里面没有一个顾客。

“先生,要买皮鞋吗?我们店卖的都是真皮皮鞋,价格便宜质量好。你随便看看,喜欢哪双可以试穿一下。”看店的是个妇女,看到有人进店,立马起身相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96章亏损千万!(第2/2页)

“临溪皮鞋?是不是临溪皮革厂生产的皮鞋?”张俊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双皮鞋来看,果然看到鞋子里面的标签上有临革厂的大名。

“对,先生,你听说过临革厂啊?”

“呵呵,听说过!我以前在临溪工作过。老板娘,请你拿这个款式的我试试看。”

“好咧,你穿大多的鞋码?”

“42码。”

“好,请稍等。”

妇女拿出来一双鞋子,请张俊试穿。

张俊穿上鞋子,在店里走了走。

妇女在旁边问道:“合不合脚?舒不舒服?”

张俊点点头,问道:“这鞋怎么卖?”

“98元一双。”

“98元?”

“先生,我们这是真皮鞋,你看这皮质柔软得很,不是那些假皮革可以比的。”

张俊并不是嫌贵,而是觉得这个价格卖得很便宜。

不说那些大牌,便是商业街上那些有点名气的品牌,一双皮鞋都要卖一两百,甚至大几百,穿起来还没有临革厂的皮鞋舒适。

张俊没有还价,掏出钱来付了款,问道:“你们这鞋子质量不错,应该卖得很好吧?”

妇女找了两块钱给他,摇头苦笑道:“哎呀,没有生意。”

“怎么会呢?这里人流量很大,你们的鞋子质量好,价格也公道,应该很畅销才对。”

“临革厂生产的皮具,质量都很好,他们甚至还帮很多大品牌的包包代工呢!可惜临革厂的皮鞋,没有什么知名度,现在的人买东西,都喜欢穿个牌子货。”

“哦!原来如此。”

张俊换上了新鞋,把旧鞋扔掉。

他离开临溪有一段时间了,对于临溪市那边的情况,他关注临钢厂比较多一些,对临革厂反而不怎么留心。

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临钢厂的信息,主要也是齐长顺反馈给张俊知晓的。

齐长顺一直都很敬重张俊,哪怕张俊离开了,仍然把张俊当成亦师亦友的人保持联系,临钢厂有什么重要人事调动或者重大举措,他也会向张俊汇报。

这天晚上,张俊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后,正好接到齐长顺的来电。

齐长顺告诉张俊,省里有意调整临钢厂的人事,但是具体怎么个调整方案,还不得而知。

张俊心想,新官上任三把火,吴治湖的下一把火,只怕要往企业改革上面烧了!

在进行新的改革之前,领导都会先进行一番人事调整。

因为调整人事布局,正是吴治湖的份内之事,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安排自己人上位之后,才能更加彻底的执行他的改革方案!

张俊对此不做议论,问道:“长顺,临革厂的情况怎么样?”

齐长顺愣了愣神,这才回答道:“张市长,我不管临革厂,所以对那边的事情,知之不详。不过我听说,临革厂最近效益并不太好。”

张俊沉吟道:“临革厂主要是代工生产,旱涝保收,怎么可能效益不好呢?”

齐长顺尴尬的笑了笑:“张市长,你离开以后,临溪市里的领导觉得临革厂只做代工,有些屈才,于是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创立了皮具、皮鞋等多个品牌,结果没有一个做起来,亏损了几千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